民國三十年(1941年),山東抗戰局勢急轉直下。
劉子魁最直觀的感受是他們的辦公條件明顯變差,連夜裡點燈的油都不夠用了。
“百團大戰”的全方位報道在山東影響很大,但也不免暴露了蒙山印刷所的大致方位,日軍、偽軍、國民黨頑軍輪番進攻沂蒙山區,導致根據地遭到蠶食,他們這支彙聚了各報刊雜誌的宣傳隊伍不得不經常轉移。
大家白天行軍,晚上在偏僻的山村落腳,為了報紙按期出版隻能在夜間編報寫稿,經常是幾個人湊到一張桌上,靠一盞油燈照明。
然而部隊物資匱乏,他去炊事班領油總是不足數,因為部隊每人每天隻有三錢豆油的配額,炊事員們一聽他們要用寶貴的食用油點燈,全都揚著飯勺冷臉驅趕。
王茂生也沒什麼好辦法,隻能教大家把燈芯的棉花搓細,以最弱的燈光來湊合照明。
然而百團大戰的集中報道剛剛收官,新的宣傳任務又來了。
國民黨頑固派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事後他們發布通令,抹黑新四軍違抗命令、不遵調遣,宣布取消新四軍番號。國民政府宣傳部要求國統區所有報社原文轉載通令和發言人談話,不得更改、配發社論。
麵對此等無恥言論,延安決定“發動政治上的全麵反攻”,與國民黨展開一輪鋪天蓋地的輿論戰。
王茂生他們主辦的所有報刊雜誌都奉命轉發《新四軍皖南部隊慘被圍殲真相》一文,逐句逐項、有理有據地反駁國民黨對新四軍的汙蔑,力求讓更多的人了解皖南事變的真相。
像上次宣傳“百團大戰”一樣,成千上萬份報紙、雜誌、宣傳單頁從沂蒙山區印刷出來,源源不斷地輸送到齊魯大地上。國難當頭,誰是嶽飛,誰是秦檜一目了然。
眼看輿論戰打不贏,國民黨頑固派開始在軍事上實施壓迫。駐紮山東的一批國軍反共氣焰尤為囂張,之前被八路軍趕出費縣古城的王洪九又活躍起來,他和其他國民黨頑軍組成了所謂的“抗八聯軍”,采取分區聯合、互相策應、步步緊逼的辦法,在山東全境發動了“三月攻勢”,瘋狂進攻中共領導的抗日根據地。
劉子魁聽到王洪九的名字恨得牙癢癢。
當初就是這王八蛋把他扣押在古城地牢的,後來又殘忍殺害了幾名思想進步的地牢看守。後來八路軍圍攻古城的戰鬥因暴雨山洪失利,上級首長考慮到國共合作的影響而放走了這人一馬。沒想到這家夥非但不感恩,還想趁火打劫。
所以劉子魁幾次請求參加針對王洪九部的戰鬥:“我去前線采訪,哪怕不能親自動手,看著這人被咱們部隊打死也開心。”
王茂生起初是不同意的,如今根據地麵臨日、偽、頑三方夾擊,大片根據地失守,已經沒有絕對安全的交通線,任何人脫離部隊走出山區都可能遭遇不測。
可巧合的是隔天就有上級命令傳來,要調兩名熟知“皖南事變”真相,能做思想工作的宣傳乾部到前線去。劉子魁看準這個機會搶著報名,王茂生不好當眾阻攔,乾脆自己也報了名。
最終組織上決定由他們兩人一起前往窩窩嶺執行一項特殊任務。
劉子魁激動壞了,終於有機會換上軍裝拿起槍了。
他拉栓檢查槍膛,熟練地壓上子彈,想象著自己在陣地上一槍乾掉一個敵人,大殺四方的畫麵。
然而王茂生這次又給他潑冷水:“槍可以帶,但不能隨便開火,我們這次主要是以遊說為主。”
原來組織上找他們去前線,是為了勸降一群土匪。
西南方向有個窩窩嶺,山勢陡峭猶如平地擺了個窩窩頭,隻有一條羊腸小道直通山頂,地形複雜易守難攻。山上盤踞著一夥土匪,有兩百多人,一百多條槍。
土匪頭子龐三之前看八路軍勢力大就主動接受改編,還被任命為當地的遊擊大隊長,115師還派了1名指導員和一個班的戰士去山寨幫忙管理。
有不少土匪經過改造後思想逐漸開了竅,漸漸拋開了兄弟義氣和土匪作風。龐三感覺自己“山大王”的地位不穩,逐漸後悔接受改編。
就在這節骨眼上,王洪九的國軍蘇魯戰區第一縱隊第三支隊打過來了,王部經過一年多的韜光養晦,已經發展壯大到7個大隊四千多人。這次入侵沂蒙山區選擇了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同時還發動心理攻勢,打算策反一些意誌不堅定的抗日武裝力量。
他們從龐三的熟人那裡得知了窩窩嶺的情況,就安排人上來遊說,許下高官厚祿讓其反水。雙方約定隻等王洪九的部隊殺到附近,他們就下山給八路軍來一個前後夾擊。
會談是在夜裡進行的,山寨裡的八路軍指導員和8名戰士毫不知情,後半夜就被捆綁起來。好在龐三想拿他們當投奔王洪九的“投名狀”,沒有立即加害。
龐三自以為計劃周密,卻不料山寨裡有部分土匪經過這段時間的教育開了竅,不願與其同流合汙。他們安排親信打著下山偵查的幌子,趁機給八路軍部隊告了密。於是王洪九的部隊還沒來,八路軍先把窩窩嶺包圍了,喊話逼龐三放人。
龐三知道投降不會有好下場,鐵了心的負隅頑抗,在他看來自己坐擁山寨地利優勢,手裡頭有9名人質,內有兩百個兄弟,外有王洪九的援軍,根本不必害怕。
八路軍指戰員經過實地研判,也知道強攻的損失會很大,萬一把土匪逼急了還可能會殺害人質,考慮到龐三之前同意接受改編,山寨中也有不少擁護八路軍的土匪成員,因而想要請幾個能說會道的宣傳乾部去做做思想工作。
上級同意讓他們試一試,於是安排人到宣傳科挑選得力乾將。劉子魁殺敵心切,連問都沒問就搶著報了名。
王茂生當然不會把這個九死一生的艱巨任務交給16歲的少年。
他在磨坊峪曾經遊說過魏尚中,有過這方麵的經驗,還在費縣古城與王洪九見過麵,因而成了這次任務的最佳人選。他已經做好了孤身進入山寨的打算,如果自己在這裡遊說龐三投降放人的時候,劉子魁在山寨外麵胡亂開槍,那可不就要害死他嘛。
劉子魁滿臉不可思議地聽完任務介紹,下意識地拉住王茂生的衣袖:“哥,這任務也太離譜了,咱不去不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