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魁發現了幾個可疑人員。
跟隨遊行隊伍走進城門的時候,他就看路邊幾個壯小夥不順眼,這些人二十郎當歲,有著精壯矯健的身體條件,卻遊手好閒吊兒郎當惹人生厭。
不過後來發現他們交頭接耳一番跑進隊伍,還熱情地招呼其他群眾一起加入,他又對這幾人產生了好感,不管這些家夥是湊熱鬨也好,真心想幫個人場出分力也罷,至少基本的道德良知還在。
但後麵發生的一幕卻再次顛覆了他的認知。
當遊行隊伍開始奔跑,人們瘋狂湧向國軍征兵點的時候,劉子魁知道事情要失控,他竭力勸阻著身邊人,卻不經意間看到那幾個人都從腰間抽出了尖刀短刃。
雖然遊行示威的群眾也帶了大刀和紅纓槍,但這種亮在明處的武器主要是起到威懾作用,大家在毆打國軍官兵的時候都不會真正下死手。
但這幾個手持短刃的家夥就不一樣了,他們混在人群中專捅國軍官兵要害,所到之處不留活口。
劉子魁想起王茂生說的,不要低估國民黨反動派搞摩擦潑臟水的手段和決心,還有之前聽錢掌櫃講過軍統特務的手段,因而產生了懷疑。
真正讓他確信這幾個人是軍統特務的是,在看到遠處有八路軍隊伍趕來後,這幾個人相互點了下頭分頭跑了,這很不正常,明顯是有組織有預謀的行動!
劉子魁想跟魏俊傑說一聲的,可看到距離太遠感覺實在來不及,隻好先找準一個穿灰色短褂的目標獨自跟了過去。
他自以為行動隱蔽,可城裡剛剛響了槍,不明真相的群眾都躲起來了,商鋪上了門板,民宅全部閉戶,許多街巷都空蕩蕩的,如他這般快步疾走還是引起了前方灰衣人的注意。
對方是受過訓練的專業特務,一拐進小巷子便抽出利刃埋伏,無論是誰跟進來都必然挨一刀。
好在劉子魁身材瘦小反應靈活,在利刃刺向脖頸的一瞬間歪頭打滾,險之又險地避開了致命一擊。不過刀鋒仍舊劃破他的肩頭衣服,留下一刀淺淺的血痕。
他來不及多想,起身看了一眼就朝巷子深處跑,那灰衣人察覺自己漏了相快步追上誓要殺他滅口。
劉子魁從沒這麼慌張過,因為這巷子幽深狹窄,七拐八繞不知道通往何處,兩邊有許多民宅院落,不過此刻全都大門緊閉著。在如此狹小的過道裡,手無寸鐵的他一旦被追上幾乎沒有生還的可能。
他隻能拚命奔跑,跑到外麵的大街上尋求幫助。
然而最擔心的事情還是出現了,他錯過了巷子的出口,來到了一個死胡同。特務的腳步聲越來越近,已經能夠聽到粗重的喘息聲了,再往回跑已然來不及,劉子魁隻好奮力一躍,摳著牆角的磚縫爬上了院牆。
那灰衣人顯然沒料到劉子魁身手如此靈活,看到蹲在牆頭的小子明顯一愣,然後一個助跑蹬牆也縱躍上來。
此刻兩人都站在牆上,相隔四五米的距離,劉子魁明顯已無路可逃。
但爬上牆頭的一瞬間,少年就已經冷靜下來了,麵對對方手裡的尖刀,他居然邪魅一笑,高聲大喊:“抓漢奸啊,抓特務啊,小鬼子混進來啦!”
現在輪到灰衣人慌了,顧不得再和這臭小子計較掉頭就跑。
可劉子魁卻不依不饒,踩著牆頭、屋頂一直追著,時不時地朝下麵丟些磚頭瓦片,不是朝灰衣人丟,而是朝各家各戶的房門窗戶裡丟,把躲起來的居民都給驚擾出來。
大家一開始還以為是哪個熊孩子使壞,等聽清楚他喊的是抓鬼子漢奸,全都抄起菜刀飯勺追出來。另一邊的主街上,魏俊傑正帶著不少戰士到處尋找劉子魁,聽到這邊吵吵嚷嚷也趕了過來。
看到八路軍戰士背著槍,灰衣人明白再站到高處就是顯眼的活靶子,找個機會跳下牆頭,殊不知這樣才正中劉子魁下懷。
這小子反而爬到更高處,指揮群眾和魏俊傑左右包抄前後夾擊,和灰衣人玩了一出胡同裡趕豬的遊戲。
最終,那灰衣人剛跑過街角就被等候的八路軍戰士一槍托打倒綁了起來。
劉子魁指認這人是殺害國軍官兵的真凶,引起了部隊首長的重視,他們嚴密看管連夜審訊,同時搜捕其他特務同夥。
城裡的群眾一呼百應,主動幫助排查身邊的陌生麵孔,還真揪出了好幾個灰衣人的同夥。
隻是這些特務都受過專業訓練,打死也不交代真實身份,其中有兩個還試圖自殺來隱瞞真相。
針對這種情況,有關負責同誌做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不審了,綁好手腳嚴加看管。”
在外麵等待審訊結果的劉子魁和魏俊傑都傻了,這算什麼啊,他們不肯說就不審了?為什麼不上刑呢,老虎凳、辣椒水、竹簽插手指、燒紅的烙鐵燙胸口,人家怎麼對待咱們的同誌,咱們就全套照搬不行?
對方是這麼回答的:“事實已經很清楚了,審不審都沒多大意義,不如把這些燙手的山芋交給國軍處理,讓他們去找軍統的麻煩不好嗎?”
劉、魏二人恍然大悟,頓覺這事處理得高明,反正這場衝突中死的都是國軍兵痞,己方沒有任何損失,把這些凶手送給國軍還能賺個人情呢!
兩人連夜趕回白彥鎮,把這件事的前因後果做了彙報。
王茂生也拍手稱妙:“老蔣這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我們可得給他好好宣傳宣傳,告訴國軍的兄弟他多狠啊,為了栽贓嫁禍連自己人都殺!”
於是,這場全縣範圍的大規模遊行活動,在魯西北的核心區域引起了巨大震動,群眾紛紛拍手稱快,而駐紮在周邊的國軍則像丟了魂似的,在最短的時間內撤銷了所有征兵點。
至於那幾個奉命攪局的軍統特務,據說個個被打得體無完膚死狀極慘,他們供詞被呈送重慶,一群高層將領吵到老蔣麵前,差點鬨到拔槍相向的地步。
不過一份戰報的出現,卻讓這些將領默契地閉上了嘴巴,再也沒人提起此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