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貨幣通行天下。
世界各國都用大明的貨幣交易。
到時候彆說定價權了,甚至直接印紙幣各國都得用。
這個想法貌似很不錯。
但是,貨幣是你想通行天下就能通行天下的嗎?
小朱常洵見宋應星和外公都忙活去了,又忍不住問道:“父皇,彆人若是不用我們衝壓的金銀銅幣怎麼辦呢?”
這個自然沒這麼簡單。
各國有各國的貨幣,想讓他們用大明的貨幣可沒這麼容易。
萬曆想了想,隨即耐心道:“他們不用,我們就硬推。”
硬推?
小朱常洵聞言,不解道:“父皇,何謂硬推?”
大明強大到無人敢惹的時候,那就不是打槍炮戰爭了,到時候打得可能就是貨幣戰爭。
這可能就是你今後要用到的主要對外策略了,你得搞清楚才行。
萬曆細細解釋道:“所謂硬推那就是利用各種方法強迫各國用大明的貨幣。
比如,想要買大明的東西,那就必須用大明的貨幣來買。
現在我們就能在南洋推行,南洋屬國必須用真金白銀來換大明的貨幣才能買大明的東西。
他們不換,那就彆買。”
呃,這麼硬推?
小朱常洵聞言,還是有些不解道:“父皇,他們可以不買我們的東西啊。”
這個就得用點手段了。
萬曆耐心解釋道:“他們敢這麼不聽我們的話,那就證明他們不是真心臣服大明。
對於這種屬國,我們就找個借口揍他們,看他們是選亡國還是選用金銀來換我們的貨幣。”
哦,敢不用我們的錢就揍他們啊。
這個倒是聽懂了。
簡單粗暴,通俗易懂。
他也比較喜歡用這種策略。
小朱常洵緩緩點了點頭,隨即又問道:“父皇,那南洋以外的國家呢。”
這不一個道理嗎?
不過,這麼搞好像有點不講道理。
萬曆想了想,隨即又耐心解釋道:“這一招其實也可以用在南洋以外的國家。
不過,對於跟我們沒有從屬關係的國家這麼搞就有點霸道了,會引起彆人的反抗。
我們的目的是讓他們用我們的貨幣,並不是為了跟他們結仇,如果跟他們結了仇,他們就不可能用我們的貨幣了。
所以,對於跟我們沒有從屬關係的國家我們可以先試試其他辦法。
比如,控製金銀。
他們不是要買我們的東西嗎,我們就接受真金白銀,其他任何東西都不行,我們把真金白銀全收了,衝壓成金銀銅幣。
這樣一來,他們的真金白銀就會越來越少,我們的金銀銅幣就會越來越多。
當他們的真金白銀不足以購買我們的貨時,他們就要考慮用我們的金銀銅幣了。”
呃,這個沒聽懂。
小朱常洵又有些不解道:“父皇,這個好像不對把?
他們的真金白銀都不夠買我們的貨了,那又哪來的真金白銀兌換我們的貨幣呢?”
這樣才對啊。
萬曆耐心解釋道:“我們這麼做就是強迫他們使用我們大明的貨幣。
你想想,他們用習慣了我們的東西,但是又沒有足夠的真金白銀進貨,我們又不接受以貨易貨,那怎麼辦呢?
到時候我們用大明的貨幣去收購他們的東西他們也得接受,他們收了我們的貨幣賣東西給我們不就等於用我們的貨幣了嗎?”
這話好像有道理。
但是,還是有問題。
小朱常洵頗有些好奇道:“父皇,我們還需要跟他們買東西嗎,大明什麼沒有?”
這個不能這麼想。
萬曆微微搖了搖頭,隨即耐心解釋道:“大明沒有的東西多了去了。
比如,南洋特產的香料、胡椒、香檀木和各種造船的巨木等等。
還有的東西我們大明是有,但是從彆人那裡進購便宜。
比如,莫臥兒帝國的棉花就很便宜。
他們要實在沒有我們大明要買的東西,我們可以讓他們給我們造啊。
比如,修鐵路需要的枕木,那量大得很,我們可以自己不造,買他們的啊。
實在不行,那就讓他們出賣勞力。
比如,我們現在不是缺人種地嗎,我們完全可以出錢雇他們的青壯來種地啊。
總之,隻要大明貨幣能通行天下,我們就能用錢買到很多東西。”
哦,這麼說起來,這錢能買到的東西還真多。
小朱常洵聞言,緩緩點了點頭,隨即又問道:“父皇,那我們怎麼用金銀銅幣跟人家換真金白銀呢?
我們收半成乃至一成的加工費嗎,這樣就能把加工金銀銅幣的錢全賺回來,還能賺不少錢是吧?”
你想什麼呢?
這叫賺錢?
萬曆微微搖頭道:“不,我們等量換,人家拿多少真金白銀來換我們就給他們多少金幣銀幣。
他們要銅幣也行,我們也按銅價跟他們兌換,總之,我們不能讓他們覺得虧了。”
啊?
小朱常洵滿臉不解道:“父皇,這樣他們是沒虧,我們虧啊。
這一天加工幾百萬金銀銅幣,那不知道要造多少機器,不知道要建多少車間,不知道要雕多少模具,還有人工費用呢,我們豈不虧大發了?”
這你就不懂了。
萬曆微微搖了搖頭,隨即細細解釋道:“這其實還隻是開始而已。
我們現在還是用真金白銀和銅來鑄造貨幣,說白了,這貨幣本身就值錢,很多國家也是在用真金白銀跟我們買東西。
而且,我們還給他們化整為零了,用起來也方便了,這樣的貨幣推行起來並不會有太大的阻力。
至少,沒有國家會為了這個跟我們拚命,畢竟是等價交換,他們表麵上並不會吃一點虧。
不過,等所有國家都習慣用我們的金銀銅幣了,我們就大有賺頭了。
有句話叫習慣成自然,他們隻要用習慣了,那麼隻要是大明的貨幣他們都會接受。
到時候我們可以借口金銀銅幣太重了,發行類似銀票的紙幣。
隻要紙幣大家也用習慣了,我們就等同於有用不完的錢了。”
啊?
紙幣會有人接受嗎?
小朱常洵聞言,不由滿臉驚奇道:“父皇,這個不大可能吧?
兒臣記得您改枉法贓的時候有個叫大明寶鈔的東西啊,那不就是紙幣嗎,結果用著用著就成廢紙了啊,一文不值。
現在還有誰敢用紙幣,我們印出來彆人也不會要吧?”
大明寶鈔其實是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萬曆微微搖了搖頭,隨即耐心解釋道:“大明寶鈔推行的時候其實是有問題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大明寶鈔不能兌換真正的銅錢。
寶鈔不能兌換等額的銅錢,那自然會變成廢紙一張,那擺明了就是紙啊,根本就不值錢。
我們推行紙幣的時候那肯定是要等額兌換的,也就是紙幣上麵標注的價值多少金銀銅幣,那就能兌換多少金銀銅幣。
這樣彆人才不會把我們發行的紙幣當廢紙,因為我們發行的紙幣是真錢,可以兌換到金銀銅幣。”
啊?
您這不純粹多此一舉嗎?
小朱常洵還是滿臉不解道:“父皇,既然我們發行的紙幣能兌換成金銀銅幣,那彆人肯定會換啊。
到時候紙幣不又回我們手裡來了,我們不是浪費人力物力白做功嗎?”
你還是沒搞懂。
萬曆微微搖了搖頭,隨即耐心解釋道:“父皇剛不是跟你說了嗎,習慣成自然。
我們隻要一開始的時候保證紙幣全部能兌換成金銀銅幣,那就會有人用紙幣。
紙幣最大的好處就是用起來方便,畢竟,最輕的金銀銅幣十個也有一兩左右。
你想想,如果是大買賣,一船貨價值上十萬兩,哪怕用金幣,那也有幾百上千斤啊。
這麼重,誰能扛得動?
紙幣就不一樣了,價值上十萬兩的紙幣一隻手都能輕輕鬆鬆拿起來。
哪怕不是上十萬兩,就是價值幾兩的銅幣那也有幾斤重,踹兜裡都膈人得很。
如果換成紙幣,那就是薄薄的一迭,帶身上都沒一點感覺。
這種情況下,一般人都會帶紙幣,反正不放心就能換成金銀銅幣,為什麼不帶紙幣呢。
大家都習慣帶紙幣了,而且紙幣也一直能兌換金銀銅幣,一直都不會貶值一點,那就行了。
這樣用紙幣來兌換金銀銅幣的人就會越來越少了,我們的紙幣也能越印越多了。
你想想,我們如果有價值十億兩的金銀銅幣,我們再印紙麵價值十億兩的紙幣。
彆人如果要兌換金銀銅幣,那完全沒有問題,但是,我們是不是就多出十億兩來了?”
這麼賺錢!
小朱常洵聞言,連連點頭道:“兒臣明白了。”
希望你明白了吧。
這是個漫長的過程,並不是一兩年乃至一二十年就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