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大明萬曆極度叛逆 > 第六百二十八章 邊鎮問題

第六百二十八章 邊鎮問題(1 / 1)

推荐阅读:

正月二十五戊午,呂宋南部海域。

天剛放亮,那原本蔚藍的海麵突然間便多出了一片黑點。

這就是萬曆所率的大明水師艦隊,兩千多艘威遠戰艦和飛梭船正日夜不停的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疾馳呢。

朝陽初升,海風輕拂,海麵上頓時波光粼粼,那密密麻麻的艦船組成的黑點頓時變得若隱若現。

此時,旗艦之上,小朱常洵正老老實實的跟著宋應星在讀書,萬曆則正盯著桌上的地圖沉思。

大明碩大的疆域,到處都需要人。

問題,能遷徙的人口他們貌似都遷徙了,剩下的幾乎都在藩王宗室手裡。

而藩王宗室的問題還得等流放之地種出足夠的糧食來才能解決。

他還必須先遷徙十餘萬戶過去,種出足夠的糧食來,然後才能將藩王宗室及其姻親全部遷徙過去,要不然那就是把人拉過去活活餓死!

藩王宗室雖然做得很過分,但他們好歹是老朱家人,跟他是血脈至親,無法無天的殺幾個又或者幾十個也就罷了,幾萬乃至幾十萬人全拉過去餓死這種事他是決計不能做的。

他若是做了,列祖列宗決計饒不了他。

問題,他上哪兒找這麼多人去種地呢?

現在可不光是方丈島需要人,奴兒乾都司同樣需要人、呂宋島也需要人、美洲那邊更需要人。

而且,這些地方需要的人還都不是一點點,光是前期種糧食準備開發就需要最少幾十萬戶。

這會兒大明哪裡還有幾十萬戶能遷去種地的?

他盯著地圖沉思了好一陣,這才朗聲道:“傳文煥。”

杜文煥是延綏鎮總兵杜桐長子,杜桐那也是公侯勳貴,杜文煥還正好通過了層層考核留在金吾衛當值。

此時金吾衛都在旗艦之上呢,他來得簡直不要太快。

幾個眨眼工夫,他便疾步而來,拱手躬身道:“末將參見萬歲爺。”

萬曆微微點了點頭,隨即招手令其來到地圖跟前,這才問道:“文煥,你平時跟普通軍戶打交道嗎?”

啊?

萬歲爺怎麼突然問起這個來了?

杜文煥愣了一愣,這才連連點頭道:“末將去過很多普通軍戶家裡,因為我們杜家親戚多,而且大多是軍戶。

家父也曾教導,要想把手下人馬帶好,那就得跟大家打成一片,所以末將經常去什麼七大姑八大姨家裡拜訪。

他們有的是邊軍將校,普通軍戶也有不少。”

嗯,不錯,看樣子杜家很懂得領兵之道。

這領兵打仗的將領就不能高高在上,如果高高在上,打起仗來那都沒人為你拚命,隻有跟手下人打成一片,大家才會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

萬曆微微點了點頭,隨即問道:“文煥,現在延綏鎮邊軍家裡小孩很多吧?”

我們那小孩簡直不要太多。

杜文煥連連點頭道:“是啊,萬歲爺,這些年大家都豐衣足食了,而且北虜之禍也沒了,大家日子也安穩了,能生的那都在不停的生。

現在我們那邊家裡兄弟姐妹五六個那都算是少的了,一般都是七八個,上十個的那都有不少。”

果然,平民百姓如此,邊軍將士也如此,豐衣足食了,生活安定了,那就會瘋狂造娃。

延綏鎮邊軍好像是最早豐衣足食的那一批,早到他都不記得是哪一年了。

他印象裡,好像是收複了內套和外套之後北王朱常漵才出生的,而內套和外套收複之後延綏鎮的邊軍將士很快就能豐衣足食了。

也就是說,那邊瘋狂造娃的時間大致就是北王朱常漵出生的時候。

現在北王朱常漵馬上就十五了,如果按這小家夥的年齡來算,邊鎮第一批出生的孩子差不多也要長大了。

這年頭十五歲就算是大人了,能成親生子了。

也就是說,這些邊軍很快就要從一戶變成兩戶了,而且後麵還會從兩戶漸漸變成三四戶乃至五六戶。

萬曆微微點了點頭,隨即問道:“那他們有沒有想過,如果家裡孩子長大了,要成親了,一家要分出三四戶乃至五六戶了,田地又或者草場不夠怎麼辦。”

這個問題自然要考慮。

杜文煥小心道:“這個他們都考慮過,他們也經常跟末將聊這個。

有的家裡想自己的子弟能成為邊軍、水師將士甚或是京營將士,去建功立業。

有的家裡希望萬歲爺能再次征召屯衛軍戶,讓他們的孩子成親之後去屯田。

有的立了軍功的,得了不少軍功獎勵的額,則想多買點地把自己的孩子留在身邊。

還有的沒錢又想把自己孩子留在身邊的,那就隻能考慮讓家裡的餘丁去乾其他活計了,比如,去做生意,去作坊裡乾活,又或者去跑船,去挖煤,去挖鐵礦等等。”

這些邊軍將士的想法還真多啊。

還好,有想自家孩子成親之後去屯田的。

而且,邊軍將士大多重親情。

萬曆細細想了想,隨即又問道:“你這意思,大多數邊軍將士都想把自己的孩子留在身邊是吧?”

這個自然。

杜文煥緩緩點頭道:“是啊,大多數將士都想兒孫滿堂,熱熱鬨鬨,紅紅火火,而且一家人在一起也好相互幫襯。

比如,日常吃飯,老娘帶著幾個媳婦做上一大桌,一家人一起吃不但熱鬨,還省去了很多麻煩,要是分開吃,那分幾家就得買幾套鍋碗瓢盆乃至油鹽醬醋什麼的,而且分開做飯還要浪費很多時間。

又比如,哪個媳婦生小孩了,老娘乃至其他媳婦都能幫忙帶一帶,這樣就不至於讓小兩口都因為照顧小孩沒法乾活了。”

嗯,這想法很好。

萬曆微微點了點頭,隨即問道:“文煥,你覺得把延綏鎮整體遷到呂宋來怎麼樣?”

啊?

這個怎麼說呢?

杜文煥細細想了想,這才小心道:“萬歲爺,末將不知道大家會怎麼想,不過,萬歲爺如果下旨遷徙,大家肯定會遵旨遷徙過來的。”

這意思他們不大願意是吧?

故土難離。

這個倒也情有可原。

不過,這遷徙勢在必行。

邊軍將士不不情不願勉強遷徙過來也不好,朕得給他們點動力才行。

萬曆細細想了想,隨即果斷道:“文煥,你說,如果朕給他們每口人二十畝地,每家每戶都配上耕地的牛,再給每家每戶十畝地修建庭院種菜,他們會不會願意來?”

這麼多地,還配耕牛,還給十畝地的超大庭院?

杜文煥聞言,小心問道:“萬歲爺,是不論男女老幼都給二十畝地一個嗎?”

那當然。

萬曆毫不猶豫的點頭道:“對,不論男女老幼,哪怕剛出生的都算,而且以後出生的也都算。”

那估計大多數人都想來。

不過,還有一個問題。

杜文煥想了想,又小心道:“萬歲爺,我們那邊還有很多邊軍將士家裡是放牧的,放牧需要的草場比耕地還多。”

現在朕缺的不是地,而是人。

萬曆聞言,毫不猶豫道:“朕給他們的草場也翻倍,也就是說,原來有一百畝草場的,遷徙過來就給兩百畝。”

那就沒有問題了。

杜文煥聞言,連連點頭道:“如果真這麼給田地給草場,他們應該都很想遷徙過來。”

那就行了。

萬曆微微點了點頭,隨即揮了揮手。

杜文煥連忙拱手躬身告退。

這時候,小朱常洵又忍不住問道:“父皇,您為什麼要把延綏鎮整個遷徙過來,那邊不用鎮守了嗎?”

那邊自然還需要鎮守。

萬曆微微搖了搖頭,隨即細細解釋道:“我們現在缺人,呂宋島、奴兒乾都司、北美西都司,乃至蓬萊島和方丈島都沒人來開發。

這些地空著就是浪費了,如果用來種糧食又或者養牛羊馬匹,那都不知道能產出多少糧食和肉食。

還有一點,現在邊鎮人口正在急速增加,如果我們不給他們足夠的地,他們的日子就會越過越差。

而我們有得是地,根本就沒人耕種,我們為什麼不翻了倍的給邊軍將士呢?

還有最關鍵的一點,那就是九大邊鎮原來都是用來防北虜的。

現在北麵的情況已經跟原來完全不一樣了,北虜可以說就剩下瓦剌諸部了,他們撐死也就幾萬騎兵。

而我們每個邊鎮那都是十萬人馬,而且不是騎兵就是車兵。

這種情況下,我們一個邊鎮就足以對付瓦剌諸部了。

那我們為什麼還要把九個邊鎮的邊軍將士全留在北麵呢?

東西南北那都需要邊軍將士鎮守啊,現在北麵就一個瓦剌,我們完全沒必要把九大邊鎮都留著北麵啊。”

哦,九大邊鎮原來都是用來防北虜的。

現在北虜就沒什麼人馬了,那自然不用把九大邊鎮全部留在北麵鎮守了。

小朱常洵聞言,緩緩點了點頭,隨即道:“父皇,您說以後邊軍將士家裡出生的小孩都給二十畝地好像有點問題吧?

他們如果瘋狂的生,每家每代都生上十個八個兒子,這樣不就跟藩王宗室一樣,過個百來年就要翻幾十倍嗎?

到時候,我們又哪來那麼多地給他們呢?”

哎呀,你小子,不錯啊。

洪武大帝就沒人提醒,所以搞得藩王宗室泛濫成災。

萬曆聞言,點頭讚許道:“你說的很對,我們得定個期限才行,不能無休止的給田地。

這個期限就定成開發時期吧,這邊如果開發完了,沒地了,分地就結束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