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暗喜,看來今天是來對了,張媽說的這些不正是營銷所需要的嗎!
兩人坐了兩個多小時,一邊有一茬沒一茬的與張媽聊天,一邊看著張大川營業。
到了中午時分,顧客散去,都回家吃中飯了。店裡的員工也輪流回家吃飯。
張大川這才有時間注意到了李明和朱望,就上前寒喧。
李明指著朱望笑著道:“向您介紹一下,他就是女狀員朱薇的弟弟,名叫朱望。”
張大川:“董事長,親自帶著秘書下鄉,有什麼大事?”
李明:“說實話,這次是特意為了您而來,說得更詳細點,就是為了你的營銷心理學而來。
我和朱望已經看了兩個小時了,看到了營銷心理學的強大效應。
我們吉昌公司一天一個樣,翻著倍變大,這才多久,就是一個有一萬多人的大公司了,明年可能就是兩萬多人,如果把你們的這些先進經驗讓吉昌公司一萬多名員工都學會應用,你想想會產生多大的效益?
所以我想請你們出山,擔任吉昌公司的營銷老師,就叫顧問吧!我們請你到公司的公關部去做公關部部長。”
張大川:“不是我不願意到黃州去,因為我還有個老伴,不能把他一個人扔在這裡不管呀。”
李明笑道:“伯父用不著這麼快就回絕我,聽我把話說完。我要把伯母一起帶到黃州去的,和張玫一起生活。這樣不達到了公司的需要,也讓張玫放下了心。
你們兩老與她不在一起,她也是很擔心的,免不了牽腸掛肚,工作難以安心。
以後我們公司還要建商品房賣,到時候在城裡給你們一套房,一家人生活在城裡,有什麼不好嗎?”
張大川說:“我能乾什麼,隻不過吃了我哥哥的一點口水而已。”
李明:“我在這裡坐了半天了,親眼看到你們是如何做生意的,你隻要把你的營銷方法,教給學生們就行了。”
張大川擔心地問:“董事長,在城裡的人都是吃國家糧的,我們在城裡生活的話,沒有糧食指標供應,吃什麼?”
李明知道老人家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要想讓他們放下這個思想包袱沒有徹底解決問題的辦法,是行不通的。
李明解釋說:“我們公司所納的稅不是小數目,對地方財政是作出了傑出貢獻的。市政府把我們公司當作明星企業扶持,每年都會給我們安排一些農轉非的指標,你們父女是公司的特殊人才,公司幫你們一家三口解決農轉非的問題,這樣你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張大川有點難以置信:“你就這樣輕輕鬆鬆地幫我們跳出了農門,讓我們這三個鄉下農民忽然就變成了吃公家供應糧的城裡人了?”
李笑明道:“那是當然,現在的吉昌公司有這個實力。”
朱望說:“張伯伯,你是沒到過我們公司,不知道公司的內情,公司一年有多少利潤,上交多少稅費,每天的發展速度……都是你無法想象的。
這樣跟你說吧,前天的電視新聞你看見了沒有,我們公司在省城買下了一塊二千四百畝的土地,要在這塊土地上建一座五星級酒店,已經動土了,姚副省主親手動了第一鏟土。
五星級酒店是什麼概念呢?全省目前還沒有一個,吉昌公司建的這個五星級酒店是全省的第一個。那些外國人來住的高級房間,睡一晚就要一二千元,也就是說你這商店全部員工一個月的收入還不夠睡一晚。
你以為吉昌公司的董事長是你們生產小組的組長,能夠隨隨便便表態的。
按照國營企業的規格來套,吉昌公司的董事長可以夠得上市長級彆了!”
張大川大驚,震驚的瞠目結舌。
這時張媽已經已經做好了菜飯,把菜端上桌,就請李明、朱望吃飯。
李明說:“朱望,你去把朱薇姐姐,朱爸、朱媽叫來一起吃飯,大家熱熱鬨鬨的聚一聚。”
朱望說“好!”就回家去了。
李明說:“我也出去看看。”就信步走到了飯店,對李經理說了幾句話,要經理派人送一桌好菜到李記商店來。
李經理見是吉昌公司的董事長來了,這一驚非同小可,急忙吩咐大師傅抓緊時間炒出一桌最好的菜送到李記商店。自己就到鎮政府去向書記、鎮長報告。
李明回到商店,朱薇和父母都到了。
朱家人看到朱望出現在家門口時,大為驚奇。朱父朱母拉著兒子的手左看右看,看到兒子白白胖胖的,十分高興。
朱母對朱薇說:“你還說弟弟有多累、有多苦,這不是白白胖胖的嗎,我看一點也不累,被李明養肥了。”
朱薇:“弟弟白了胖了,隻能說明弟弟在家更累,加上生活差,營養跟不上。到了吉昌公司,儘管累,營養跟上來了,還是白了胖了。”
朱母問朱望:“兒子,你是不是很累?”
朱望:“我每天都要自學到深夜十二點才睡,早晨六點起床繼續自學,直到八點上班,能不累嗎?但是,我拿著吉昌公司的錢為自己讀書,我能不知恩感恩嗎,能不發奮努力嘛。
我要和姐姐同時大學畢業,還要比姐姐還要多讀三年中專的課程,但為了這個奮鬥目標如願以償,再苦再累我也心甘情願。”
朱薇問:“我的那些同學是不是也都在讀函授大學?”
朱望:“在吉昌公司,每個年青人都有顆積極上進的心,誰都想多學些知識,充實自己。你的同學都在讀函授大學,黎董自己就帶了個好頭,已經讀了一年函授,明年就要大學畢業了,有了這樣的榜樣,我們這些男女青年,誰還不努力求知,除非是白癡。”
朱薇:“你的時間那麼緊,這次回家是有什麼大事?”
朱望:“我和李董回四望鎮,是來請張伯父出山的。”
朱薇更驚奇了:“張伯父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值得吉昌公司的董事長親自出馬聘請。”
朱望:“是的!張大爺的營銷心理學,能給吉昌公司創造巨大的效益。”
“啊!原來如此。李明這個家夥的腦殼夠靈,真是無孔不入啊。”朱薇感慨百端。
朱家四口、張家兩口加上黎明,七個人濟濟一桌,熱鬨而祥和。飯店的菜送來了,七個人邊吃邊聊,氣氛相當和諧。
正吃的開心,聊得正熱鬨的時候,張家的鄰居張喜旺來了。
喜旺也是張姓,與海霞同輩份,平時走的近。海霞一家經商後,家裡責任田就顧不上了,就給了喜旺耕種,那頭老牛也送給了喜旺,對於普通農民的喜旺來說,是發了一筆大財,令喜旺非常感動。
喜旺一進門就大聲叫道:“叔叔嬸嬸,海霞妹妹,恭喜恭喜!大山伯伯來信了!”
張爸聽到了喜旺的話,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又問了一句:“喜旺,你說什麼?”
喜旺說:“大山伯伯來信了,是從西強國寄回來的。因為這是海外華人尋根問祖的郵件,縣郵政局根椐縣統戰部的指示:一定要找到郵件的收件人,把郵件送到收件人手裡。
縣郵局奉命,責令四望鎮郵電所,務必把郵件送到你的手上。
大山伯伯寫的地址是四十年前的舊地址,與我們組現在的地址有很大區彆。我們是張家村二組,大山伯伯寫的是張家院子,郵電所的人走遍了全鎮的村,才找到了我們組。
村裡的老人確定收件人就是你,在西強國人的也隻有大山伯伯。所以村長就代收了,並派我馬上把郵件給你送來。
喜旺一拿到信,就急匆匆地送到這裡來了。
大家立即邀請喜旺入桌,一起吃喝。
張大川讀過一年私塾,會讀信,會寫信。哆哆嗦嗦地拆開信封,攤開信紙,一封筆跡熟悉的信就出現在眼前。
是哥哥的親筆信,張大山把信看完,早已淚流滿麵,泣不成聲了。將近四十年的思念,一直埋在心底,此時爆發出來,像是山洪爆發,一發不可收拾。
李明想起汪靄的話,心底暗暗震驚:“又被汪董說中了,真是太巧了,太神奇了!這個女人真不尋常。”
張大山看完信,把信遞給李明,高興地說:“我哥也是開公司的哩,而且是公司董事長!公司大名用的還是四十年前公司的舊名——大華公司。哈哈,太好了!
大華公司的老董事長仙逝後,我哥繼位,成為赫赫有名的跨國大企業的董事長。
同行好說話,以後我們到了吉昌公司,就可以與哥哥互相勾通交流了。”
李明:“伯父,那個老董事長沒有親人嗎,怎麼會把董事長傳給大伯父呢?”
張大山:“你伯父是老董事長獨生女的老公,老董長最親的人。”
李明:“大伯父太厲害了,一個窮店員被大老板的獨生女選中了,真是乞丐薛平貴得到了丞相府裡千金小姐王寶釧拋出的繡球。看來我們張玫也該沾沾光,以後得改行做外貿部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