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威!明威!人拿到了!”
國子監一心堂內,嚴世蕃匆匆走入,到了麵前坐下,語氣裡既有激動,也有些許忐忑:“不過我直接駁了順天府衙那邊的麵子,那姓沈的推官來得太遲了,郝氏不該給他們,就是免不了得罪霍大京兆……”
風光之後,嚴觀政又有些忐忑起來。
大禮議新貴如日中天,想到去年初入國子監時,自己還躺在地上博取霍韜的好感呢,這回居然當眾搶功,是不是太囂張了些?
海玥反倒不以為意:“東樓做的很好,一切以查案緝凶為主,不該退讓時,絕不能有半分退縮。”
嚴世蕃大為驚喜:“明威當真是我的知己啊!我就是要跟罪惡鬥爭到底的!”
海玥很清楚,這家夥當時必定是上了頭,得意忘形。
但他既然讓嚴世蕃去,就做好了這樣的準備,不在意和大禮議新貴產生一些矛盾。
因為這對於一心會是好事。
嘉靖畢竟是藩王繼位,硬生生將皇權從楊廷和集團手中奪過來,哪怕年輕時勵精圖治,也特彆喜歡玩弄帝王權術。
這種權術沒什麼高深莫測的,說白了還是自古以來的那一套。
信息壟斷、分權製衡、扶弱抑強、恩威並施、神話皇權、卸磨殺驢等等。
其中分權製衡、扶弱抑強,就體現在嘉靖朝的幾位實權首輔身上,兩兩之間都形成了死仇關係。
張璁是楊廷和的死敵,夏言是張璁的死敵,嚴嵩將夏言送上了斷頭台,徐階將嚴嵩父子送上末路。
嘉靖樂於如此,這樣才能避免有權勢的臣子之間緊密聯合,將皇帝架空。
在這種心理下,一心會如果與當權的大禮議新貴接近,反倒是大大的失分。
嘉靖如今推行新政,尚且離不開張璁、桂萼、方獻夫等一眾重臣,但小小的一心會還不是說散就散了?
當然也不必刻意疏遠。
比如桂載,之前國子監一案中,雙方本就親近,沒必要刻意拒之門外。
那就顯得太精明了,甚至把嘉靖的把戲看明白了,也不行。
現在這樣正好,先將關鍵證人送入府衙,再入湯府強勢拿人,既體現出一心會的能力,又與霍韜那邊產生了一定的良性競爭。
嚴世蕃放心了,開始講述具體過程,尤其強調湯家還在府內,為郝氏準備了一個替身,末了道:“湯沐身為大理寺少卿,視我大明律法為一紙空文,當真可恨!”
海玥道:“湯家父子具體作何反應?”
嚴世蕃冷笑:“湯達如喪考妣,嚇得腿都軟了,湯沐那老物還挺有底氣呢,冷冷地看著我們,也不過是一個區區的大理寺少卿,我看他怎麼死!”
海玥微微凝眉:“不要小覷此人,郝氏現在關在刑部的牢獄?”
嚴世蕃道:“明威放心,看守牢獄的人都是家嚴安排的,趙文華也親自守在那裡,他還等著這起案子翻身呢,絕不會讓郝氏被滅口的。”
海玥點了點頭:“接下來你準備怎麼辦?”
嚴世蕃道:“當然是審問郝氏,查明案情的來龍去脈!”
“湯達是怎麼謀害趙寶的,又是怎麼陷害江大郎的,最關鍵的是,他怎麼用‘剝皮替身’之法,將郝氏從問斬的死囚,搖身一變成為府中寵妾的?”
“再確定二張的生死,大理寺少卿湯沐乃此次四名監斬的官員之一,一旦將其罪惡公之於眾,也能給京師百姓一個交代了!”
海玥微笑:“東樓考慮周詳。”
這個思路就很清晰了,此次風波主要是為了平息張家兄弟假死的謠言。
但讓老百姓相信張家兄弟真的死了很困難,畢竟屍體都已被憤怒的圍觀者打爛,何況就算沒有爛,普通人也認不得那兩位高高在上的國舅爺,更多接觸的是侯府的豪奴與惡仆。
所以隻是解釋不行,得再殺一位乃至幾位高官,洗清冤案,重塑朝廷的威嚴。
得到認可,嚴世蕃愈發自信昂揚,抱了抱拳:“明威且靜候佳音,這次我定讓一心會,在朝堂上站穩腳跟!”
……
海玥讓嚴世蕃全權負責,不是空話,他真的不管了。
自己還是學子,用不了多久就要參加足以決定仕途根基的科舉,當然要以學業為重。
有能力的成員隻需安排好職務,讓他們發揮聰明才智便可,如果事必躬親,那會社就不是助臂,反倒成了累贅。
然而短短兩天不到,自信滿滿的嚴二當家,再回一心堂的時候,神情已是判若兩人:“明威,這次恐怕麻煩了……”
“發生什麼事?”
嚴世蕃澀聲道:“太多的人來為湯沐說情了,你猜最先一位是誰?”
海玥眉頭一揚:“能讓你如此為難的,若非是內閣閣老,就是刑部堂官了,張閣老和桂閣老不會做這等卑劣之事……刑部右侍郎姚景陽?”
嚴世蕃咬牙切齒:“就是他!這家夥甚至親自進入監內,探望郝氏,趙文華都沒能擋住!”
海玥道:“入監獄探望這等敏感的犯人,如此行徑表明,他和大理寺少卿湯沐,是徹底站在一起了。”
“我起初是很震驚的,居然還有人趕著往這條破船上跳?”
嚴世蕃嘶聲道:“後來才發現,姚景陽顯然是有大把柄被湯沐捏在手裡,而且遠不止姚景陽一人,短短兩日,不僅先後有七八名六部高官明裡暗裡地與我接觸,他們甚至找到了我家中,讓我不要如此不智,什麼都往下查……人數之多,連家嚴都震驚了!”
“這麼多人保湯沐?難不成這位大理寺少卿握有百官的把柄?”
海玥目光一動。
曆史上雍正年間,巡撫吳存禮的貪汙賬冊被查抄,其中詳細記錄了兩百餘名官員,包括皇子、皇親、太監等收受賄賂的明細,雍正並未立即懲處所有人,而是將賬冊作為政治籌碼,逐步清算對手。
到了電視劇《雍正王朝》裡麵,以此為原型,虛構了一個任伯安百官行述案,任伯安當京官時,記錄了六部幾百名文武官員相互勾結、貪贓枉法的詳細,後來被四阿哥燒毀。
曆朝曆代此類事情的發生其實不止一回,早在官渡之戰後,曹操繳獲大量部下與袁紹的私通書信,便選擇當眾焚毀以穩定軍心。
同樣的道理,如果湯沐手中也握有一部大明朝的《百官行述》,將之毀去,再將首惡除去,至少表麵上,問題就解決了。
海玥卻沒有貿然給出建議:“嚴伯父怎麼說?”
嚴世蕃道:“家嚴之意,原是隻誅首惡,銷毀罪案,或可以平息事態,但後來才發現,怕是不成……”
“姚景陽把張鶴齡、張延齡的卷宗,給我過目了!”
“張家兄弟問斬,是私蓄甲胄,私造禁物,意圖謀反,但他們這些年所犯下的其餘罪行,亦是罄竹難書。”
“那厚厚的案卷整整有十本,包括了多年來張家兄弟縱容豪奴惡仆,濫殺無辜、私設刑獄、強占民田、收受賄賂、強搶民女,樁樁件件,令人發指……其中不少都是原本積壓多年的懸案,如今統統真相大白!”
海玥目光一沉:“有官員把他們所犯下的罪惡,栽到張家兄弟頭上,隨著兩人的問斬,籍此消案?”
“家嚴所想,與明威一樣,恐怕就是如此了!”
嚴世蕃澀然道:“剝皮替身,剝皮替身,本以為是用替身換取死囚二張的活路,但事實恰恰相反……是張家兄弟被剝了皮,淪為了百官罪惡的替身啊!”
海玥神情也前所未有地嚴肅起來。
原本市井消息傳開後,眾人心裡都難免有些嘀咕,張家兄弟會不會真的沒死,有人冒著天下之大不韙,用剝皮替身之法,將兩個國舅偷偷換了?
直到看到那份前所未有的案卷,嚴嵩嚴世蕃父子方能肯定無疑,張鶴齡、張延齡必然是死透了!
因為天子想他們死,官員也想他們死!
天子要立威,官員要人死罪銷!
嚴世蕃說到這裡,再歎了口氣:“這就不奇怪,為什麼要力保了,他們拿即將問斬的張氏兄弟,平了過去的罪孽,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必然有參與,錦衣衛那邊恐怕都脫不了乾係,湯沐作為此次銷罪事件的核心成員,若是此時被定罪,他勢必把這件事徹底揭開!’
海玥道:“郝氏見狀是不是也不肯開口了?”
嚴世蕃道:“此女很清楚,她一旦交代,是必死無疑,現在各方施壓,又讓她看到了活命的希望,當然是咬緊牙關,死撐下去!這案子我們是不是……”
後麵的話他沒好意思說完,但退縮之意已是顯露無疑。
海玥沒有問嚴嵩的態度,這個時候就不要將道德底線本就脆弱的嚴家父子,再往罪惡的深淵推了,而是當機立斷地站起身來:“走!去刑部!”
嚴世蕃臉色微變:“明威?”
海玥淡淡地道:“我們一心會查的,是大理寺少卿窩藏死囚一案,與旁的無關,我來親自審問郝氏,完成卷宗,稟明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