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牧呼出一口煙氣,搖搖頭,“不不不,造反有什麼意思,大貞現在還算穩定,又沒有出昏君,老百姓好不容易穩定下來,乾嘛要造。反。
而且,這一次突厥主力被殲滅,來年大貞就能開疆拓土,一勞永逸的解決草原之患,朝廷公信力大增,怎麼造。反啊?
當然了,憑借著咱們手中的武力,自然是沒問題的,可這不是墨家的理念背道而馳了?”
墨羊不解,“那您說用新墨法統治一國?”
“我這麼說,自然是有我的原因的。”
秦牧賣了個關子,“諸子百家時代,能夠闖出名聲的其實都有治理一國的能耐,你就說,你想不想吧。”
“想,我當然想!”墨羊頭如搗蒜,“我做夢都想,如果真的能以墨法掌控一國,我死也無憾。”
說著,他覺得有些不對,“當然了,您才是最高領袖,墨家上上下下,隻為钜子而生,也為钜子而死!”
墨家人骨子裡的忠誠是極端的爛漫。
要是流落到野心家手裡,那就是一把鋒利無比的刀。
也難怪會被打壓到現在這般模樣,也難怪李老登會緊張。
這樣的刀,要是不能為己所用,唯有折了它。
“死就不用了。”秦牧眼眸含笑,“老墨,墨家的機會來了。”
“請钜子示下。”
秦牧拿來了一張世界地圖,指了指其中一個地方,“這裡是南洋,戰亂多,小國也多,這裡的人,基本上都是從中土遷移出去的,你應該明白。
他們崇拜中土文化,一直都是中土的邦國。
我的人已經在這裡掌控了一國,但是需要一個忠心又有治理能力的人。”
墨羊倒吸口涼氣,“钜,钜子,您是說,您已經在這裡,掌控了一個國家?”
秦牧點點頭,“不大,就是一個小國,不過這裡靠近中土,以後還會繼續向外擴張。
那邊多山地,瘴氣多,屬於蠻荒,開墾需要很多時間,人口也不算很多。
但是那邊是合適的糧倉,隻要開墾合適,種糧食,一年兩熟,三熟不是問題。
可以輕易解決糧食問題。
當然了,每年對中土的朝貢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拿下這些國家,必然會被朝廷所知悉,沒有朝廷的冊封,朝廷肯定會派遣大軍。
當然了,這些都好說,朝廷冊封誰不是冊封?
他們要的就是一個麵子,隻要表麵尊朝廷,年年朝貢,肯定是不會有問題的。”
墨羊皺起眉頭,“好是好,不過,時間久了,會不會跟朝廷對上?而且,以咱們現在的核心技術,要不了幾年,就能超過中土”
“還是那句話,以和平為主。”秦牧點了點地圖,“這是其中一個地方,還有另外一個地方,你想不想了解一下?”
“想。”墨羊重重點頭,呼吸都急促了。
他怎麼也沒想到,村長居然在外麵也布置了這麼大的事業。
難怪這些年,一直在玩命的生產武器。
估計這些武器,都用在了外部擴張上吧?
秦牧把手挪移到了一個海上島嶼上,“這個地方叫倭島,早個幾百年,有個術士帶著幾千個童男童女跨海尋找不老仙藥,然後就在這裡占島稱王稱霸”
“這個倭島我知道,之前是北朝的附屬國,不過北朝亂了之後,就跟中土失去了聯係,目前還沒有建交。”墨羊說道。
“你說的沒錯,這個地方雖然比較貧瘠,但這裡人口不少,有好幾百萬人。
而且這裡有很多小國,經常開戰,有點類似咱們得戰國時代,也有個所謂的天皇。
你要是想,可以拿下這個地方”
“可以是可以,不過钜子,這都是異族人,咱們過去發展壯大,那不是便宜他們了?”
“你說的也是。”
秦牧摸了摸下巴,說道:“那就想辦法從中土移民”
墨羊皺眉,“村長,那不是跟造反一樣?”
秦牧說道:“這是移民而已,又不是開戰,不過,這麼做,的確也挺麻煩的,還是先從南洋開始吧,把這些島嶼儘數打下,也是一個不小的疆域,然後慢慢從國內移民過去。
隻需要免除農稅,免除徭役”
墨羊在書房裡呆了足足一個時辰才離開。
走的時候,就跟喝醉了一樣,深一腳淺一腳的。
他整個人都振奮了起來。
“墨國钜子說了,如果能夠拿下南洋,就建立一個墨國,那钜子就是皇帝。”
“李貞朝,秦墨朝哈哈,太好了,中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秦墨也可以獨尊墨術,我墨家也可以百納海川,吸取各家之長。”
他回到家,迫不及待的把墨家的核心成員召集過來開會。
這一夜,墨家眾人無眠。
而秦牧則是喝了一杯水,潤了潤乾燥的喉嚨。
有些事情,得早做打算。
他現在要在南洋投入更多的心血,擴大墨家的隊伍隻是其中之一。
來到臥室裡。
幾女都在各自忙碌。
看書的看書,寫字的寫字。
有了電燈,晚上看書也不會太傷眼。
秦牧一進門,幾女就都放下手中的事物,紛紛圍了過來。
“我放水!”
“我拿衣服!”
‘我去打泡泡!’
雖然輪班製,但幾女都很有默契。
秦牧擺擺手,“今天不洗澡,你們幾個過來,我有件事要跟你們說。”
“什麼事這麼正式?”珊瑚好奇道。
等幾女圍了過來,秦牧說道:“我也不瞞你,我跟柴蔓蔓發生了關係,她懷了身孕!”
此話一出,眾女都懵了。
朱采薇更是滿臉驚訝,“呀,柴蔓蔓不是很討厭你?”
她旋即看向珊瑚,發現珊瑚也是一臉錯愕。
從關係上說,那可是親表妹,能不錯愕嗎?
秦夕瑤咬了咬嘴唇,她又難過了。
想想自己追求了三年,比不過長樂珊瑚他認了。
還比不過柴蔓蔓?
這才幾天,她居然就揣上了?
秦夕瑤情緒有些失落。
下意識的摸了摸肚子,這麼久了,為什麼還沒有半點動靜?
她也沒少開小灶。
母親跟嫂子也沒少傳授她秘訣。
那麼,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