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重生於紅樓末年 > 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523章 平定西北(一)

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523章 平定西北(一)(1 / 1)

推荐阅读:

韓奇卸任蜀省總督之後,從蓉城出發,前往鳳翔府,一路上的辛苦自不必提。

事實上,隨著周進一係先後平定江南和遼東等地,統一天下的大勢便已經初步形成,自此以後,無論是盤踞鳳翔府的袁綿侯,還是盤踞金城的李補之,不管他們心中是否有些不甘,但他們對於投降周進一係,卻也已經有了充分的心理準備。

尤其是蜀地平定之後,袁綿侯看到當年流民軍的兩位大佬李鴻基和張敬軒二人,都被押送到金陵受審,雖然最後考慮到種種因素,沒有治他們的罪過,但李、張二人,從此泯然眾人,卻已成為了不可更改的事實,這一切,都讓袁綿侯心生無力之感。

李鴻基還好,經過一番培訓後,好歹掌管一府之地,保留了一份必要的體麵。那個張敬軒,卻留在金陵,成為了一個劊子手的小頭目。

他雖然衣食無憂,偶爾還能從受刑者家屬手中,拿到一筆孝敬銀子,但一想到曾經威風凜凜、統治蜀地的大西皇帝,躲在天牢裡忍辱偷生,袁綿侯便再也沒有了那些不應有的心思。

早投降,並且主動投降,才能保留一份基本的體麵,繼續維持養尊處優的生活,要不然,怕是全家人的身家性命都要折進去呀。

為了表明自己的投降誠意,袁綿侯早在幾年前,就向金陵新民朝廷表達了誠心歸降的意願,而且早在金陵新民朝廷的使者到來之前,就主動奉金陵新民朝廷為正朔,且采用了金陵新民朝廷的年號、曆法和官製,推行金陵新民朝廷所倡導的相關政策措施。

除了袁綿侯本人,自稱為署理鳳翔總兵,掌管軍事之外,鳳翔府自知府以下,全都由當地士人臨時代理,袁綿侯毫不戀棧、一心歸降的心情,竟然如此迫切。

以至於李信擔任新編陝軍總兵時,都找不到理由向鳳翔府進攻,人家都言必稱歸降了,你還好意思挑起事端嗎?

在這種形勢下,李信便向金陵新民朝廷彙報,懇請內閣早日派出使者,前來西北招降袁綿侯、李過之二人,以便徹底平定西北。

但金陵新民朝廷對於招降袁綿侯、李過之二人,卻有著不同的意見。

不是說,金陵新民朝廷不想平定西北而是不想這麼早平定西北。

原因是,自鳳翔府以西至金城一帶,民生經濟太落後了,早一些招降,便須得早一些向鳳翔、金城等地,提供足額的錢糧支持。

天下初定,各地都剛從持續多年的戰亂之中緩慢恢複過來,都需要金陵新民朝廷投入大量的錢糧資源,安頓流民,組織墾荒,開展基建,花錢如流水,一起片刻之間,難免有些捉襟見肘之感,對於袁綿侯、李過之二人治下的鳳翔、金城等地,便想著先緩一緩再說。

金陵新民朝廷的這種複雜心態,李信揣摩到了一些,但韓奇在蜀地坐鎮數年之久,不曾關注這裡麵的複雜情由,他父親韓老三雖然對此心知肚明,但因為韓奇接到這個命令非常突然,韓老三未能事先得知,等到他得知此事,想要派人給韓奇一些提醒時,韓奇早已前往西北,聯係不上了。

好在韓奇並沒有第一時間直撲鳳翔府,而是經漢中,先行抵達了長安,和新編陝軍總兵李信進行會晤。

這些年來,李信曆任新編豫軍總兵、新編鄂軍總兵,率領新編鄂軍平定蜀地,並押送李鴻基、張敬軒、宋康年等人前往金陵受審後,李信在金陵僅休息了不到一個月,又很快被派往長安,擔任新編陝軍總兵。

新民帝周進在對他進行任前談話時,已經向他保證過了,等西北平定之後,便宣召他進入金陵,擔任兵部大臣一職,李信自然是喜出望外。

但李信卻也知道,新民帝周進如今不大理事,他頂多出麵給內閣首輔張安世打一聲招呼,讓張安世提名他李信擔任兵部大臣,但這個提名是不是能在議政院獲得表決通過,則是一個未知數。

李信在朝中是一個孤臣,沒有一個派係護身啊。

因此,李信便打算向韓奇賣一次好,爭取在他身上撈一筆人情。韓奇是新民帝周進的早年好友,關係莫逆,他妹妹韓雪是宮中貴妃,給新民帝周進生下了一兒一女,他父親韓老三,更是議政院議政大臣,有韓老三在議政院振臂一呼,李信自然是不用擔心他的人事提名不能獲得議政院表決通過了。

這一天,長安的城門在夕陽的餘暉中被鍍上了一層金黃,韓奇騎著一匹棗紅馬,緩緩踏入這座古老的城池。他身著一襲素色長袍,腰間佩著一把寶劍,雖麵容略顯疲憊,但眼神中透著一股堅毅。

作為西北勸降特使,他肩負著金陵新民朝廷賦予的重要使命,心中卻始終牽掛著遠在金陵的妻兒。他隻想儘早完成任務,踏上歸鄉之路,與家人團聚。

“大人,長安到了。”隨從小李在一旁輕聲說道。韓奇微微點頭,目光掃過城門口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不禁湧起一絲感慨。這座曾經繁華無比的古都,如今在戰火的洗禮下,雖已不複往日的輝煌,但依然散發著一種獨特的魅力。

“找家客棧,安頓下來。明日一早,我要去拜訪新編陝軍總兵李信。”韓奇吩咐道。小李應了一聲,便帶著眾人在城中尋了一家還算乾淨的客棧住下。

第二日清晨,韓奇早早起床,洗漱完畢後,換上一身得體的官服,便朝著新編陝軍總兵府走去。一路上,他看到街道兩旁的店鋪陸續開張,人們開始了新一天的忙碌生活。然而,在這看似平靜的表象下,韓奇卻隱隱感覺到一種不安的氣息。

來到總兵府門口,韓奇向守衛通報了自己的身份和來意。守衛不敢怠慢,立刻進去通報。不一會兒,一位身材魁梧、麵容剛毅的中年男子大步走了出來,正是新編陝軍總兵李信。

“韓特使遠道而來,有失遠迎,還望恕罪。”李信笑著說道,臉上露出熱情的笑容。

“李總兵客氣了。韓某此次前來,多有打擾,還望李總兵多多關照。”韓奇拱手還禮,說道。

兩人寒暄了幾句後,便一同走進府中。在一間寬敞的議事廳裡,李信吩咐手下擺上茶水,兩人相對而坐。

“李總兵,韓某此次肩負朝廷使命,前來西北勸降袁綿侯、李過之二人。不知李總兵對他們二人的情況了解多少?還望李總兵不吝賜教。”韓奇開門見山地說道。

李信微微皺了皺眉頭,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茶,說道:“袁綿侯、李過之二人在西北勢力頗大,手下兵強馬壯。他們對朝廷的態度一直比較曖昧,雖有歸降之意,但要價卻也不少。想要勸降他們,恐怕並非易事。”

“韓某也知道此事困難重重,但既然朝廷委以重任,韓某自當竭儘全力。還望李總兵為韓某提供一些幫助,比如補充一些馬匹、物資,以便韓某儘早西行。”韓奇說道。

李信聽了,並沒有直接回答韓奇的問題,而是顧左右而言他,說起了長安的風土人情和近期的戰事。韓奇心中有些不悅,但又不好發作,隻能耐心地聽著。

接下來的幾天裡,韓奇多次與李信會晤,每次都會問到袁綿侯、李過之的相關情況,並希望李信能為他提供幫助。然而,李信總是閃爍其詞,不肯正麵回答。韓奇開始懷疑李信是不是故意為難他,想要在他身上撈一筆好處。

一天晚上,韓奇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地睡不著。他越想越覺得李信的態度可疑,心中的怒火漸漸燃燒起來。“哼,李信,你以為這樣就能難倒我嗎?我就不信了,你能擋住我的去路。”韓奇暗自下定決心,要想辦法讓李信就範。

第二天,韓奇派人給李信送去了一些金銀財寶,並附上一封信,信中言辭懇切,希望李信能看在這些財物的份上,為他提供幫助。李信收到禮物後,不禁啞然失笑。他沒想到韓奇竟然會誤解他的意思,以為他是貪圖錢財之人。

李信立刻派人將韓奇請到了府中,將這些財物原封不動地還給了他。“韓特使,你這是何意?李某雖不才,但也絕非貪圖錢財之人。你若是再這樣,就是侮辱李某的人格了。”李信一臉嚴肅地說道。

韓奇見李信生氣了,心中有些慌亂。他連忙解釋道:“李總兵,韓某並無冒犯之意。隻是韓某一心想著儘早完成任務,返回金陵與家人團聚。這幾日見李總兵總是不肯正麵回答韓某的問題,韓某心中著急,這才出此下策。還望李總兵大人有大量,不要怪罪韓某。”

李信聽了,歎了口氣,說道:“韓特使,你有所不知。金陵新民朝廷如今因為錢糧負擔過於沉重等問題,並不想這麼早平定西北,而是想著先緩一緩,等以後財稅寬裕了以後再說。所以,韓特使此次勸降之事,恐怕要暫時擱置一下了。”

韓奇聽了,將信將疑。他不敢相信朝廷會做出這樣的決定,畢竟勸降袁綿侯、李過之二人對朝廷來說至關重要。“李總兵,你說的可是真的?朝廷真的有這樣的指示?”韓奇問道。

“明確指示是沒有,但確實有這個傾向。李某怎敢欺騙韓特使?”李信說道。

韓奇心中還是有些猶豫,他覺得這件事情太過蹊蹺。“李總兵,韓某還是有些不太相信。能否讓韓某看看朝廷的明文告示?”韓奇說道。

李信搖了搖頭,說道:“明文告示肯定沒有。韓特使若是不信,不妨等一等,等金陵那邊有進一步的指示再說。”

韓奇無奈,隻好答應了李信。他回到客棧後,心中一直忐忑不安。他不知道李信說的是真是假,也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

就在韓奇感到迷茫的時候,韓家的老仆湯平從金陵趕了過來。湯平帶來了韓奇父親韓老三的口信,說招降袁綿侯、李過之一事,可以儘量拖延。

韓奇聽了湯平的話,心中的疑慮終於消除了。他這才相信李信說的是真的。

從那以後,韓奇便在長安住了下來。他每天無所事事,隻能飲酒取樂,打發時間。大半年的時間過去了,他再也沒有提起過西行勸降的事情。

在這大半年的時間裡,韓奇與李信的關係也逐漸發生了變化。他們不再像以前那樣互相猜忌,而是成為了朋友。李信經常邀請韓奇到府中做客,兩人一起談論天下大事,交流彼此的看法。

一天,李信邀請韓奇到軍營中觀看士兵們的訓練。韓奇欣然前往。在訓練場上,士兵們個個精神抖擻,動作整齊劃一,展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韓奇看了,不禁暗暗讚歎。

“李總兵,你的士兵訓練有素,不愧是一支精銳之師。”韓奇說道。

“韓特使過獎了。這些士兵都是李某精心挑選和訓練出來的,為的便是平定西北。”李信說道。

“李總兵,韓某一直有一個疑問。朝廷既然不想這麼早平定西北,為什麼還要派韓某來做這個勸降特使呢?這不是多此一舉嗎?”韓奇問道。

李信笑了笑,說道:“韓特使有所不知。朝廷派你前來,一方麵是為了試探袁綿侯、李過之二人的態度,另一方麵也是為了向外界表明朝廷的立場。至於勸降之事,隻不過是一個幌子而已。”

韓奇聽了,恍然大悟。他終於明白了朝廷的用意。“原來如此。韓某真是愚鈍,竟然一直沒有看透這其中的玄機。”韓奇自嘲地說道。

“韓特使不必自責。這件事情本來就比較複雜,不是那麼容易看透的。”李信說道。

兩人正說著話,突然一名士兵急匆匆地跑了過來,向李信報告了一個消息。原來,袁綿侯、李過之二人突然率領大軍向長安進發,似乎有攻打長安的意圖。

李信聽了,臉色頓時變得凝重起來。他立刻召集眾將,商議對策。韓奇也在一旁靜靜地聽著,心中不禁有些擔憂。

西北形勢要是真的失控了,不會讓他韓奇出來背鍋吧?那他就真是太冤枉了啊?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