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重生於紅樓末年 > 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447章 攻占長安(二)

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447章 攻占長安(二)(1 / 1)

推荐阅读:

現如今,李鴻基家大業大,他即便想要逃走,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逃走的。

什麼時候走?又走到哪裡去?都需要提前規劃好。

哪些人跟著他一起走,哪些人留下來當炮灰?也需要李鴻基本人做出決策。

好在當初闖王老營中的底子還在,城中糧穀儲備也還寬裕,李鴻基麵向城中成年男丁,招募了數千人協助守城,又命令一部分守軍晚上出城偷襲,襲擊冀國公府一係主力的炮兵陣地。

這部分長安守軍,還不知道他們已經被拋棄了,出城作戰時非常英勇。

而夜幕深重,十餘米外連人影都看不清楚,更是對於他們的一種保護。

雙方在長安城下,喊殺聲震天,但實際接觸卻有限。

儘管如此,但周進、韓老三、張詩卿、胡永等人,卻不敢有任何鬆懈,他們都披甲坐鎮,嚴陣以待,以免被敵人所乘。

李鴻基、牛聚明、宋康年等人便利用這個紛亂機會,偷偷地打開西城門,隨後逃之夭夭。

等到天光大亮,出城偷襲的長安守軍被擊退,冀國公府一係發現情況異常時,李鴻基等大順軍高層,已經逃到數十裡之外了。

燕趙軍騎營方靖、西訥布庫等人,都主動請纓,希望能夠得到授權,立即組織人手,對李鴻基、牛聚明等重要人物銜尾追擊,一定要擒賊先擒王,徹底解決李鴻基這一位勁敵。

“李鴻基他們逃跑,這肯定是要追擊的,不過也不要急著追擊。你們吊在他們的尾巴後麵,把他們從陝甘攆到鄂省就行了。”周進明確吩咐道。

方靖和西訥布庫二人對望了一眼,腦海中頓時閃過了諸多念頭:

冀國公周進讓他們倆不要急著追擊,難道是想禍水東引,讓李鴻基等人跑到鄂省裹挾流民,聚眾造反,去破壞寧南侯左昆山的統治根基?

又或者是,擔心追得太急,中了李鴻基等人的埋伏,導致燕趙軍騎營損兵折將,甚至威脅到方靖身邊親兵頭目、冀國公府庶長子周興的性命?

想到這裡,方靖和西訥布庫二人臉上的興奮雀躍之情,終於慢慢地消退了。

比起擒拿大順皇帝李鴻基這份天大的功勞,促成冀國公府一係戰略目標,或者保證周興公子的安全,都顯得更加重要啊。

他們倆滿臉鄭重地點了點頭,表示一定遵照辦理。

燕趙軍騎營全體出動,追擊李鴻基一行人的時候,冀國公府侍衛親軍也開始對長安城發起了猛攻。

周進先安排將士們喊話,讓城內守軍打開城門投降。

城中守軍表示拒絕後,周進也不再客氣,下令數百門大小火炮立即對長安東城門一帶進行了轟炸。

刹那間,數百門大小火炮如猙獰的巨獸般同時張開血盆大口。

震耳欲聾的咆哮聲如滾滾驚雷,自炮口處向著長安東城門奔騰而去,瞬間將整個世界都卷入了一片混沌。

小口徑火炮如同密集的蜂群,炮彈似無數根鋼針,瘋狂地刺向城門。每一次撞擊都綻放出璀璨的火花,這些火花在城門前交織成一片絢爛而又恐怖的光幕。

城門上的木頭瞬間被點燃,火勢如惡魔的觸手般迅速蔓延,貪婪地吞噬著一切,在風中張牙舞爪,劈裡啪啦的燃燒聲夾雜在火炮的轟鳴聲中。

大口徑火炮則宛如神話中的巨靈神在發威,每一枚炮彈都像是從地獄深處召喚而來的毀滅之錘。它們裹挾著足以撕裂天空的力量,在空氣中撕開一道又一道肉眼可見的氣浪,狠狠砸向城門。

那厚重無比的石門在這恐怖的撞擊下,如同脆弱的蛋殼一般,被炸出一個個巨大而猙獰的坑洞。

碎石如炮彈般朝著四麵八方彈射,有的深深嵌入地麵,濺起高高的塵土;有的如奪命的暗器,將周圍的建築擊打得千瘡百孔。

濃烈刺鼻的硝煙如洶湧的黑色潮水,迅速將東城門淹沒,使其完全消失在一片黑暗與毀滅之中。

那座曾經屹立不倒、象征著堅固與守護的城門,在這無情的火炮轟炸下,劇烈地顫抖著,仿佛是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在死亡邊緣苦苦掙紮,伴隨著每一次爆炸,它身上的碎片不斷剝落,向著崩塌的命運一步步邁進。

而東城門上的守軍,不過片刻功夫,便已傷亡大半。

李鴻基等人趁亂逃走後,長安城中守軍本來就群龍無首,人心惶惶,如今見冀國公府一係的火炮威力這般巨大,東城門一帶早已化成一片火海,他們心中的戰意很快就變得蕩然無存。

大部分人選擇趁亂逃走。

有的人徑直向西,前往永壽縣,想要投奔袁綿侯;有的人放棄武器,化為平民,想要回家歸隱;還有的人上山做了土匪,打算先觀望一陣形勢再說。

也有人選擇就地投降,被冀國公府侍衛親軍所俘虜,他們的這條小命算是保住了。

但也有個彆人,妄圖帶著搶來的錢財和婦人開溜,被冀國公府侍衛親軍所截獲,當場梟首示眾。

作為攻城一方,冀國公府一係在戰鬥中所受到的損失極其有限,但戰後的成果卻極其巨大,宛如開啟了一座藏有無儘珍寶的寶庫。

從財富方麵來看,大順軍高層離開得非常匆忙。當初,他們從北平退回長安,對城內富戶和過路商旅進行拷掠,得手的金銀珠寶堆積如山。

這些金銀財寶擴大了冀國公府一係的資金儲備,無論是擴充軍備、收買人心,還是建設府邸,亦或者打點各方勢力,都有了更為雄厚的資本。

李鴻基很早就有割據陝甘之意,進而有意識地收攏各種物資。長安城中糧倉滿盈,各種穀物堆積成一座座小山。金黃的麥子、飽滿的稻穀,它們是百姓生存的根本,如今卻成為了冀國公府一係掌控民生經濟的有力砝碼。

此外,大量的兵器戰甲也被繳獲,鐵製的兵器在庫房中整齊排列,寒光閃爍,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榮耀。這些裝備對於冀國公府一係主力作用不大,但卻可以拿來武裝平民,協助軍隊維持地方治安,鞏固統治。

在人才資源上,長安作為西北文化與政治的中心,彙聚了各方賢能之士。

文人墨客、能工巧匠、智謀之士皆被納入囊中。

文人可以為其出謀劃策、撰寫政令,讓統治更具合法性與合理性;能工巧匠能打造精美的器物,無論是用於軍事防禦還是裝飾府邸,都能增添光彩;智謀之士則如同大腦中的神經元,在關鍵時刻為其分析局勢、製定戰略,為未來的發展提供方向。

地盤上,長安作為戰略要地,四周地形易守難攻。城牆高大堅固,仿若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塹,成為了天然的防禦屏障。城內的建築布局合理,交通要道縱橫交錯,便於人員和物資的調配。

掌控長安,就等於掌控了周邊的大片區域,在軍事、政治和經濟上都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

而且,長安的繁華還能吸引更多的人前來,進一步充實冀國公府一係勢力範圍。

不過,周進現任內閣首輔,不可能長時間坐鎮西北,他便舉薦錦鄉伯韓老三為署理陝甘巡撫,主持當地民事,舉薦漢中守將曹化蛟為陝甘總兵,負責本地防務。

至此,曹化蛟便算是正式投靠了冀國公周進,擴充了冀國公府一係的政治版圖。

長安形勢初定之後,袁綿侯擔心“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立即從永壽縣撤退至老巢鳳翔府。

大順另一位高級將領李補之,則從秦州撤退至金城。

周進出來時間太久,急於班師回返,默認了袁綿侯、李補之等人對於鳳翔、金城一線的統治權。

這讓袁、李二人不由輕鬆了一口氣。

大順軍主力雖然戰敗逃走了,但他們這些地方軍頭的超然地位,還是可以暫時得以保持嘛。

相比之下,李鴻基、牛聚明、宋康年等人的處境,就要艱難多了。

方靖、西訥布庫等人,率領燕趙軍騎營銜尾追擊,他們不急不躁,始終和李鴻基等人保持一天路程的距離,讓李鴻基等人即便想要設伏反擊,也沒有太好的機會。

在這個過程中,許多跟不上隊伍的將士、婦人,都成為了燕趙軍騎營的俘虜。

“他們究竟想要乾什麼?”李鴻基氣得臉色鐵青,在那裡大發雷霆道。

“要不我們先走,讓其他人都跟在後頭?”宋康年建議道。

李鴻基搖了搖頭,表示不可。

如今,他手頭攏共隻剩下了千精銳,一路向東逃竄,人人都疲倦不堪。若是再損兵折將,拋下將士逃走,身邊僅有幾百人跟隨,哪怕逃到了鄖陽,真不怕先一步進入鄂省的田玉峰,產生一些彆樣心思?

很早以前,田玉峰便自作主張,離開長安前往潼關,連錢糧供給都是在豫西一帶打草穀所得,經濟方麵早就實現獨立了。

這次進攻漢中府,也是他田玉峰主動挑事,根本就沒有得到過李鴻基這位大順皇帝的首肯,指望田玉峰對自己忠心耿耿,這就有些強人所難了。

如果李鴻基能帶領數千精銳進入鄖陽,自然不用擔心田玉峰心懷不軌,他在漢中城下也損失很大,沒有輕舉妄動的本錢。

因此,李鴻基不但不肯率先逃走,還希望沿途招募更多流民入夥,壯大己方聲勢。

“那這就有些困難了。燕趙軍騎營在後方,就像是一條尾巴一般,甩都甩不脫,根本沒有給出我們招募流民的時間和機會啊。”宋康年沮喪道。

“除非有人負責斷後……”牛聚明建議說,但他很快醒悟過來,閉上嘴巴不說話了。

他心生懊悔,甚至都恨不得打自己一個耳光。

逃難之時,誰不知道需要有人斷後?李鴻基是一方雄主,他難道不知道需要有人留下來斷後?

宋康年擅長謀劃,其智不在他人之下,他難道不知道需要有人留下來斷後?

關鍵問題,並不是是否需要有人斷後,而是派誰來斷後啊?

按照大順軍高層的官場慣例,誰提出問題、誰負責解決的思路,既然問題是由左丞相牛聚明來提出,那就得由牛聚明提供解決思路。

那這個得罪人的活兒,就落在牛聚明這位左丞相身上了。

因為劉捷軒被殺以及田玉峰、袁綿侯、李補之等人出走一事,牛聚明本來就得罪了一大批營中將領,他現在提出斷後之策,不等同於又要得罪幾位營中將領了嗎?

這樣下去,他即便再受李鴻基信任,也隨時會有性命之憂啊。

但李鴻基好不容易聽到有人提出斷後良策,又豈能容許牛聚明中途截住了話頭?

“牛丞相,你所提出的斷後之策很好,如今燕趙軍騎營在後方騷擾不休,也應當分出一部分人馬,把他們阻擋在後麵了?不知道應當委派哪位營中將領最為合適,請牛丞相提出人選,大家也好參詳一番。”李鴻基看似漫不經心地說道。

斷後就是送死,就是做炮灰,這個人選肯定不能由他李鴻基來提,由牛聚明提出建議人選,他從善如流也就是了,即便有人怨恨,也會怨恨牛聚明,與他李鴻基有何乾係?

牛聚明心中淒苦,支支吾吾了半天,都不敢說話。

“嗯——”李鴻基板著一張臉,神態也不再那麼和氣了,他嗬斥牛聚明道,“斷後之策是你左丞相提出來的,斷後人選卻又不肯說,莫非你是在消遣大家來著?”

牛聚明知道躲不過去了,他便把心一橫,主動請纓道,“事關重大,難免多想了一會兒,還請皇上贖罪。我有心帶領少部分忠義之人,替皇上斷後,以表忠心,又擔心皇上不允,故而猶豫不定。”

李鴻基哈哈大笑道,“你有這份忠心,那自然是極好的。況且平日裡,你老是說沒有太多上陣廝殺的機會,以至於不能成全你文武雙全的美名,現在我無論如何,也要成全你這一次啊。”

“希望你好好乾,不要墮了大順軍的威名。”李鴻基鼓勵牛聚明道。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