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騷擾朕的大明,朕誅你九族! > 58、皇太極護妻心切!野心太大不是好事!

58、皇太極護妻心切!野心太大不是好事!(1 / 1)

推荐阅读:

孫元化完全不懂,自己到底是做錯了什麼事。

剛到乾清宮就遭到崇禎劈頭蓋臉的一頓痛罵,直接給他罵懵了。

見孫元化那迷離的小眼神,崇禎眼睛在眼眶裡來回打了一個轉,心中感慨不已。

這個孫元化果然是個書呆子,書都給讀傻了,對於生活的常識、人心的揣度,完全都不料及。

就比如,他根本不了解登州那邊的情形,竟貿然派出了孔有德等人前往遼東支援大淩河之戰,最終釀成了大禍。

如果不是自己這次運籌帷幄,提前部署起來,後果將會不堪設想。

“可還記得前段時間,大淩河之戰前夕,你派出去孔有德等人前去支援?”

崇禎抬眸看著孫元化,眼神之中閃現一抹不易察覺的神色。

“陛陛下,微臣記得,祖將軍在大淩河告急,微臣就按照陛下的旨意,派孔有德等人前去支援。”

孫元化急忙為自己代言,他明白祖大壽的窘境,也算是奉旨而行。

此時,陛下應該說不出什麼來了吧。

“祖大壽叛變了,已經被朕處以宮刑。”崇禎的語氣很是平淡,但是眼角卻突然一亮。

“陛下,微臣惶恐,微臣還不知道祖大壽已經叛變”孫元化嚇壞了,他沒有想到事情竟然變化得如此之快。

他也是奉旨辦事,並沒有做錯什麼啊,即便是祖大壽已經叛變,也不是他孫元化的錯啊。

“朕說的不是祖大壽叛變,而是孔有德即將叛變。”

“什麼,孔有德叛變?”

孫元化的瞳孔一縮,差點把早晨吃的飯給吐出來,他不敢相信,孔有德竟然會叛變。

“你不相信?”崇禎眼珠子一瞪,語氣開始犀利起來。

崇禎當然知道,此時孔有德還沒有叛亂,孫元化自然難以相信。

“微微臣不敢,微臣自然相信”

孫元化的語氣之中夾雜著些許的無奈,充斥著一些疑問。

很顯然,對於沒有發生的事情,孫元化還是不敢相信。

即便是嘴上說著不敢,心裡其實還是不相信。

“朕沒有跟你說笑,要不了幾天,你就知道了,孔有德必然叛亂。”

“祖大壽也是勾結皇太極,證據確鑿,被孫承宗給押送進京的。”

“朕向來不是個嗜殺之人,朕與你說這些,隻是告訴你,人心叵測,你看好的人,未必是表裡如一。”

崇禎緩緩從龍椅上走了下來,語重心長地看著孫元化。

“陛下教誨的是,微臣謹記陛下的教誨。”孫元化眸子裡閃現一絲質疑,但很快就唯唯諾諾地答應了下來。

“那些葡萄牙的炮彈匠人呢?你也帶來了?”

“是的,陛下,微臣把他們都給帶來了,還把新研製和改進的一些火銃都帶了過來,微臣”孫元化急忙頷首,看著崇禎微微開口。

“紅衣大炮都帶來了嗎?”崇禎打斷了孫元化,眼神中閃現一絲期待的神色。

“啟稟陛下,總有接近30門紅衣大炮,都悉數運送了過來,不過”孫元化說著,神情開始有些猶豫了起來。

“你是說,孔有德等人手上也有四五門紅衣大炮,是嗎?”

“是的,陛下英明,為了援助祖大壽,微臣讓孔有德等人帶走了四五門紅衣大炮,20門佛郎機還有50門虎蹲炮,以及很多火銃,總共800人的部隊。”

“這個朕早就知道了,你錯就錯在,看錯了人,孔有德等人極其卑鄙,最終必反,最多再有幾天,消息就會傳到京師。”

“微臣愚鈍,最終用錯了人,還請陛下恕罪。”孫元化嘴角一抽,瞳孔猛然一顫,頓時嚇得驚恐萬分。

從進入乾清宮開始,陛下反複提到了孔有德等人,看來孔有德是真的有可能叛變。

孔有德在他孫元化的帳下那麼多年,他怎麼沒有發現他的異心呢,陛下又是從哪裡知道的呢?

此時,孫元化的額頭上沁滿了汗水,不敢抬頭,隻是用眼角的餘光忐忑地看向崇禎。

“算了,這件事兒也不能全怪你,隻能說孔有德偽裝得實在是太好了。”

崇禎長歎一聲,抬眸看著孫元化,淡淡地說道。

“是,微臣多謝陛下諒解。”孫元化用手輕輕擦拭了一下腦門子上的汗水,眼神中滿是慌張。

“朕在京師的一塊空地上興建起了一座全新的兵器庫,要不了多久就會建成,朕希望你為朕多生產、改進紅衣大炮,務必使朕的紅衣大炮以及火銃等都是目前最先進的。”

“陛下”孫元化的眸子裡滿是感激之情。

這可是他的心頭肉啊,提起火銃、紅衣大炮等,孫元化的精神頭立即就來了。

“微臣領旨,隻是那些葡萄牙的炮彈匠人”孫元化有些忐忑,繼續詢問。

“都帶著,你們在京師給朕不,是給大明大大的改良火銃和紅衣大炮,可以往射程,精準度發展。

至於紅衣大炮,給朕改得輕便一點,便於運輸,但是威力上不能減很多。”

崇禎來回溜達了兩圈,重新坐在龍椅上,用手輕輕地敲打著龍書案,幽幽開口。

“是,陛下,微臣明白了。”孫元化的心頭一怔,急忙答應了下來。

孫元化本來就不善於領兵打仗,他的特長是製造武器,甚至來說是癡迷。

提到了武器,孫元化眼神中全是神采奕奕。

這可是他的一畝三分地,他這一生,就是為了這些武器而活。

他的誌向也正是為大明帝國生產出來一大批驚世駭俗的武器來,然後一鳴驚人,一戰天下知。

當然,要比之前的錦州之戰還要精彩,他要全天下的軍民們都牢記他孫元化的神器。

“大伴”崇禎回過神來,聲音提高了不少。

“皇爺,您有什麼吩咐?”

王承恩急忙往前走了幾步,躬身施禮。

“帶著孫愛卿,先去看看朕新建的兵器庫,讓他提前熟悉一下環境,應該再有兩個月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是,皇爺,奴婢遵旨。”王承恩急忙答應,衝著孫元化微微一笑,“孫大人,請跟我一起來。”

“有勞王公公了。”孫元化微微一愣,急忙拱手致謝。

王承恩帶著孫元化轉身下去了。

看著他們離去的身影,崇禎感慨不已,他明白,自己距離目標又近了一步。

至少,此時他的第一個目標已經完成了,隻要是孫元化保留下來,那麼將來的一切都有可能。

崇禎的嘴角不覺間露出了一絲笑容。

三天後。

皇極殿,

早朝。

“諸位愛卿,商討得怎麼樣了,內閣首輔的人員是否確定了下來。”

崇禎看著畢自嚴等人,緩緩開口。

“啟稟陛下,微臣認為內閣首輔地位尊貴,非韓爌韓大人不能勝任!”

畢自嚴站了出來,義正言辭地說道。

崇禎就是一愣,這個韓爌不是早就辭官,雖然還在京師,但已經過起了閒雲野鶴般的生活。

“朕沒有聽說,你要舉薦韓爌韓大人當內閣首輔?朕記得你與韓爌的關係可不太和睦啊”

“是的,陛下,微臣舉薦大才,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嫌。”畢自嚴鎮定自若,眼眸中的神情已經說明了一切。

“內閣次輔的名單是否確定?”崇禎繼續追問。

“啟稟陛下,大才子李標,辦事能力很強,微臣強烈建議他為內閣次輔,有他們輔助陛下,一定能匡扶大廈於將傾,讓大明帝國重新走上正軌。”

“你為何沒有舉薦自己?朕認為你也很有才能。”崇禎突然提高了聲音,反問畢自嚴。

“啟稟陛下,微臣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當個戶部尚書已經是極限。”畢自嚴很有自知之明,他很清楚自己擅長什麼。

當內閣首輔、內閣次輔,他根本就不夠資格。

無論是能力,還是精力等方麵都差距很大。

而韓爌和李標都是老成持重,經驗豐富,之前都做過內閣首輔,如今不過是重新啟用而已。

“好樣的,畢愛卿,朕向來知道你忠勇可嘉。”

崇禎點了點頭,看著眾人繼續說道:

“你們是怎麼認為的,都認為韓爌可為內閣首輔,李標可為次輔?”

崇禎說著,眸子一閃,頓時就是眼前一亮。

韓爌和李標,他當然很清楚,這兩人都是大才,因為各種原因,如今都被罷黜在家。

如果啟用,當然需要很大的氣魄,但是用起來肯定也是非常順手的。

畢竟,這兩人的實力在那裡擺著呢,不是一般的人能夠媲美的,隻要是這兩人願意為大明帝國賣力,大明帝國何愁不興?

果然,皇極殿內的東林黨人還是不少,他們聽見了韓爌、李標的名字,非常興奮。

這兩人如果入了內閣,他們的前程也就有了著落。

“臣等附議,臣等支持韓大人和李大人進入內閣。”

很多大臣開始歡呼起來。

他們也是期待已久,想著這段時間以來,這個周延儒也沒給大明帶來多少變化。

等韓爌和李標進入內閣,還一定會給大明帶來不少希望和光明。

崇禎隻是靜靜地看著大臣們,瞬間就明白了,這兩人的粉絲不少,看來他們也是在朝廷之中很還有聲望的。

不過,這也是崇禎的心意之一,這兩人總體來說,還是靠得住的。

至少辦事能力挺強,這也就夠了。

大體的方向上,必須是他崇禎把控,至於做事,就讓手下的人去做也就是了。

如今,這兩人可以完美的把自己交代的任務都完成了,那也就夠了。

至於他們是什麼黨派,暫時崇禎不想管。

崇禎現在就是兩件事,第一件是搞錢,第二件是穩定。

搞錢,他就需要從各處使勁,這兩人過來,肯定會極大地幫助自己;

至於第二件,主要是在第一件的基礎上做的。

沒有錢,其他的一切都是虛無的,如同無根之水一般,最終也不過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而已。

隻要是錢到位了,就沒有做不成的事兒。

百姓生活幸福安康,國內的形勢很快就會穩定下來。

到了那時之後,彆說是一個皇太極,就是兩個,三個皇太極,也不敢在崇禎麵前嘚瑟。

之所以皇太極等人蹦躂的厲害,最終的原因還是大明帝國不夠強大。

“朕算是聽出來了,你們對韓爌和李標很盼望,他們能代表你們的利益,對不對?”

崇禎的眸子裡閃過一絲迥異的光芒,夾雜著些許的怨氣,淡淡地說道。

很多大臣,此時瞬間茫然了,他們有點慌亂,搞不懂陛下的意思。

這到底是讚成李標和韓爌返回內閣,還是反對呢?

“陛下,微臣等都是為了大明帝國和您考慮。”畢自嚴一臉認真地看著崇禎,眸子裡充滿了坦誠和直率。

畢自嚴一直都是以真誠見真章,一心撲在事業上。

這一點,崇禎其實也很清楚,目前的形勢,對於崇禎來說,雖然撲朔迷離,但總體的形勢已經明朗了起來。

想到了這裡,崇禎微微一笑,嘴角一抽:

“諸位愛卿,朕知道你們的心意,你們知道朕現在最需要的是什麼嗎?”

崇禎的聲音不大,但是卻帶著無法質疑的執著和冷靜。

皇極殿內,頓時安靜了下來。

有不少大臣此時有點不知所措,不覺間,手心裡的汗已經冒了出來。

他們也說不上是什麼感覺,但是有一點卻特彆真實。

他們分明感覺到皇帝變了,但是一時之間又說不上來,到底是哪裡變了。

“陛下,您的意思是?”畢自嚴不死心,緩緩抬頭看著崇禎說道。

眸子裡的期待,此時已經顯露無疑。

“韓爌和李標,當然是大明的棟梁,朕自然會重用的,隻是朕需要此時出現一個大明的於謙,幫助朕渡過難關。”

崇禎緩緩走了下來,在大臣們的中間停了下來,眼神中滿是對未來的疑慮。

大臣們瞬間懵了,這還是他們的皇帝陛下嗎?

不過,他們還是非常欣慰,至少他們的努力已經有了成果,韓爌和李標的返回,已經是板上釘釘了。

隻是,他們總感覺哪裡怪怪的。

正在此時,皇極殿外,一名士兵慌慌張張地跑了過來。

“陛下遼東八百裡加急文書,萬分危急”

這一嗓子,聲音很高,皇極殿的眾人頓時麵麵相覷,愣在了原地。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