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山口的活兒乾完之後,師徒三人便前往虹橋村一家貧困的人家開始裝修工作。這單生意是大師兄接下來的。
由於工作量大且人手不足,師父決定讓自己的兒子也來當學徒。反正兒子沒考上初三,在家閒著也是閒著。他比鄒建民小一歲,但個子卻十分矮小。
大師兄則帶來了一個當地的徒弟,於是這支隊伍就由六個人組成。新來的徒弟對裝修一竅不通,隻能幫忙打打下手。而鄒建民則成為了主力乾將,可以獨挑大梁。
這家的女主人是個禿頭,家境貧寒,不過夥食還挺不錯的。有一天中午吃飯時,師父在菜裡夾起一團東西放進嘴裡,卻怎麼也嚼不爛。師父本就沒剩幾顆大牙,隻能把它吐出來看看是什麼。結果仔細一瞧,竟然是一塊洗碗布!
師父頓時火冒三丈:“真是晦氣!”就在這時,隔壁的鄒憲忠過來,請師父幫他家建新房子。師父立刻借故說要先去他家看看場地,然後整個下午都待在了鄒憲忠家裡,忙著做初進場的準備工作。
到了晚上,他們又聚在一起討論,最後決定由大師兄帶領大家完成現有的工程,而鄒建民則跟隨師父及其兒子前往鄒憲忠家建造新房子。
第二天,他們就開始分班作業了。鄒憲忠家的條件相對較好,師父喜歡喝酒,恰好鄒憲忠也對酒情有獨鐘,兩人一拍即合,成為了好朋友。沒過多久,大師兄和其他師兄們完成手頭的工作後,也過來一起幫忙了。
這裡特彆有趣的是……嗬嗬……師父的兒子,剛來學徒,不懂規矩,吃飯上桌第一時間就……就夾起一塊中間的粉蒸肉,師父眼睛冒火的盯著他兒子。
師父兒子根本沒有領會老爸的意思,又去夾第二塊粉蒸肉時,師父用筷子敲兒子的筷子阻止兒子夾粉蒸肉,哪想師父兒子楊小弟夾的快,被師父敲的把肉掉在桌上。
這時旁邊的鄒建民就輕輕的告訴師父兒子楊小弟,木匠學徒規矩是,師父沒有叫,徒弟不能吃中間的主菜,一般來講主菜每個人隻能夾一次,還必須師父叫過才可以動筷子。
楊師父命令他兒子把掉桌上的粉蒸肉吃了。
到了晚上,吃晚飯,師父叫大家吃肉,楊小弟這回學乖了,聽師父叫,第一時間一夾就是兩塊肉……嗬嗬……
楊小弟看著師父,心裡想著:“我已經學會了規矩,不會再犯錯了。”
師父看到兒子的表現,滿意地點點頭,表示認可。
其他人也都笑了起來,覺得這一幕很有意思。整個場麵充滿了溫馨和歡樂。
這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工地上,人們正在忙碌地工作著,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嘿!你們看那邊!”一個工人突然指著不遠處喊道。眾人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隻見一個年輕人正在劈木頭,手裡拿著一把斧頭,正用力地劈。
這個年輕人就是鄒建民,他身材高大,麵容英俊,眼神堅定而有力。他的動作迅速而熟練,每一次揮動斧頭都能準確地砍到木頭上,發出清脆的聲響。
“哇!那家夥真厲害啊!”另一個工人驚歎道。
“是啊,我聽說他叫鄒建民,是個非常出色的木匠呢!”有人附和道。
“嗯,我也聽說過他,他好像是我們本地方人,技術非常精湛。”又有人說道。
這時,楊師父正好路過這裡,聽到了他們的對話。他看著鄒建民,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
“這家夥確實不錯,乾活認真負責,而且技術也很好。”師父自言自語道。
就在這時,大徒弟走了過來,看到師父後連忙打招呼:“師父!”
師父點了點頭,問道:“你覺得那個鄒建民怎麼樣?”
大徒弟想了想,回答道:“我覺得他挺好的,乾活認真,技術也好。”
師父則繼續看著鄒建民,心中暗自想著:希望他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徒弟吧……
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去,鄒建民和其他工匠們一起努力工作,終於完成了整個建築工程。在這個過程中,師父對鄒建民越來越欣賞,甚至多次表揚了他,搞得大師兄很尷尬……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已經過去了半個月。這段時間裡,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完成了這座建築的主體結構。
這天,陽光明媚,師父一大早就帶著兒子楊小弟來到河邊做大梁。師父在削樹皮,讓楊小弟扶著。削好楊小弟就直接跨過大梁換一麵。
這還了得,大梁是不能跨過褲襠的,師父急了沒有多想就拿起五尺杆打過去,楊小弟嚇一跳,像一隻敏捷的兔子一樣馬上又跨過大梁跳到另一邊,師父又轉過來打楊小弟,結果楊小弟又跳過大梁躲避師父的五尺杆。
這時鄒建民過來正看見這一幕,立即阻止了師父。
“師父,你這樣打,他那樣躲,搞來搞去他不就跳來跳去嗎?要是給房東看見還得了……”鄒建民看著師父和徒弟打鬨的樣子,有些擔心地勸說著。
師父聽了徒弟這話,心裡更來氣,對著自己兒子喊道:“搭你媽曹呸,滾…”
鄒建民見狀,給楊小弟使了個眼色,示意他先回去幫忙。楊小弟心領神會,轉身離開。
接著,鄒建民走到師父身邊,對師父說道:“師父,你彆生氣啦,先抽支煙休息一下,讓我來幫你教訓這個小子。”說著,他遞上一支香煙,並幫師父點上火。
師父接過香煙,深吸一口,情緒漸漸緩和下來,說:“建民啊,還是你聰明。你看看我這兒子,真是把我氣得不輕。”
鄒建民安慰道:“他剛過來不久,還不太懂規矩,需要時間適應。師父你也彆太著急了,慢慢教他就是了。”
師父歎了口氣,說:“建民,等這家乾完,差不多就快到年底了。到時候師父打算回趟老家,在那邊找點活乾。你要不要跟師父一起過去呢?”
鄒建民心裡犯起了嘀咕,雖然這段時間的木匠實習生讓他學到了不少東西,但對於這種漂泊不定、居無定所的生活方式,他還是有些難以接受。畢竟他對整潔有著近乎偏執的追求,而這種四處奔波的工作顯然與他的個性不符。然而,麵對師父的詢問,他也隻能委婉地回答道:"師父,我需要回家跟父母商量一下才能決定……"
師父似乎明白了鄒建民的顧慮,點頭表示理解,並告訴他:"好的,你先回家跟父母商量一下吧。不過,這幾天等這裡的工程結束後,我們就要回到新安江繼續乾活了……"
就在這時,鄒建民已經完成了大梁的初步外殼製作,接下來隻需等待師父來完成精細的收尾工作。師父的手藝非常精湛,尤其是大梁的製作更是精美絕倫,每一個細節都處理得十分到位。
隨著一聲令下,上梁儀式正式開始。一陣鞭炮聲的響起,大梁被緩緩抬起並放置在了新房的正中央。師父開始殺雞祭祀大梁,手持五尺杆,站在大梁的一端,口中念念有詞。
“大吉大利!”
“風調雨順!”
“五穀豐登!”異常熱鬨。
隨著師父的念誦,眾人紛紛歡呼起來。
與此同時,鄒建民等人將大梁緩緩吊起,小心翼翼地放置在了屋頂上。
周圍的鄰居們紛紛前來圍觀,還有那些前來參加婚禮的賓客們,他們都迫不及待地想要搶到上梁時拋灑下來的糖果和粽子。
喝彩聲、鞭炮聲、吆喝聲此起彼伏,好不熱鬨!
師父看著眼前的場景,心中充滿了自豪和滿足感。經過這麼多天的努力,終於迎來了這一刻的成功。
到了晚上,師父開懷暢飲,不勝酒力,醉倒後便安靜下來。師兄楊美富也同樣喝得酩酊大醉。隻有大師兄師徒四人以及老建古、小師弟楊小弟這幾個人沒怎麼喝酒。
大師兄將師父安頓好之後,帶著他的徒弟前往親戚家居住。
次日清晨,鄒建民返回西山,向父母稟報師父讓他前往師父老家那邊工作的事情。
爺爺第一個站出來表示反對,說道:“都誇古年了,艾去。”(都快過年了,不要去)
鄒水金夫婦也對兒子要跑到那麼遠的地方工作感到擔憂和不舍。就連鄒水根也反對鄒建民跟隨師父去那麼遙遠的地方。
麵對眾人的反對意見,鄒建民經過深思熟慮,最終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結束學徒生涯。
於是,他再次踏上虹橋之旅,並將父母的決定告知師父。
揚師父心裡非常的失望,畢竟他對自己這個徒弟可是喜愛有加啊!鄒建民不僅聰明,而且肯乾,這一輩子他帶過無數的徒弟,但像鄒建民這樣的卻是寥寥無幾,可以說鄒建民就是他這輩子最得意的弟子。現在突然要離開他了,他感到無比的遺憾,因為他還有很多東西沒來得及教給他呢!
實際上,鄒建民如今的手藝已經超過了大師兄,隻是因為他當學徒的時間太短了,隻有短短的三個月左右,所以沒有人能夠真正地了解到他的實力。
晚上,木工們準備了一場專門的宴請——駕馬酒,這是一種傳統的宴席酒,專為木工們而設。
在宴會上,師徒一共有六人,再加另外兩位陪酒的人,剛好湊成八個人一桌。
酒宴開始後,大家紛紛向師父敬酒,師父心情愉悅,開懷暢飲。在酒席上,他依然不遺餘力地誇讚著鄒建民的聰明和勤奮好學。
師父最後還是喝醉了……
第二天,師父一直睡到了上午十點多才起床。中午的時候,他沒怎麼喝酒,但到了下午一點鐘,酒癮又上來了。於是,他讓鄒建民拿著茶杯去供銷社打了半斤燒酒當作開水來喝。
鄒建民心想:師父這是怎麼了?以前他不喜歡喝酒啊!但他也不敢多問,隻是默默地照做。
又過了幾天,鄒憲忠家的活乾完了,師父便要離開這裡,回新安江老家繼續乾活。鄒建民雖然有些不舍,但還是送師父上了客車,並揮手告彆。看著師父乘坐的車子漸行漸遠,他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失落感。
回到家中後,爺爺為了考驗鄒建民這段時間的學習成果,要求他製作一個“雞睡”——一種供雞休息的小木屋。由於家裡沒有合適的工具,鄒建民隻能跑到叔叔家借用。拿到工具後,他開始認真地搭建起“雞睡”。經過一整天的努力,終於完成了這個作品。
爺爺看到鄒建民做的“雞睡”,感到非常滿意。因為它不僅和叔叔做的一樣好,甚至還比叔叔做得更精細一些。爺爺笑著對孫子說:“不錯,你已經學到了不少本事。接下來,我們可以一起做些其他的事情了。”聽到爺爺的讚揚,鄒建民心裡美滋滋的,覺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認可。
鄒建民覺得叔叔的工具不太好使,於是他決定自己做一套工具。他在家裡的柴火堆裡翻找著,找到了一塊堅硬的木頭和一把破舊的斧頭。
鄒建民拿起斧頭,小心翼翼地將木頭劈成小塊。然後,他用銼刀將木塊修整成合適的形狀,並在上麵刻出了各種標記和圖案。經過一番努力,他終於做出了一套精致的木工工具。
這些工具包括鋸子、刨子、鑿子等,每一件都經過了精心打磨和調整,看起來非常專業。鄒建民對自己的作品感到非常滿意,他相信這套工具會讓他的工作更加順利。
禮拜六,鄒建文回家吃過午飯聽說堂哥鄒建民已經回家了,就迫不及待地跑過來找鄒建民玩。
當他看到鄒建民正在認真地製作木工工具時,好奇地問道:"老建古,今天晚上灶坑口放錄像要不要去看?"
鄒建民抬起頭,微笑著回答道:"放錄像,好啊,晚上一起去看唄!"
鄒建文興奮地說道:"太好了,那我們晚上見吧!"說完,他便轉身離開了。
過了一會兒,鄒建文又回到了堂哥身邊,他看著堂哥手中的工具,忍不住問道:"老建古,聽說你不學木匠了?"
鄒建民停下手中的活兒,點了點頭說:"嗯呐!師父他們回去了,我不想去那邊,所以就不學了,其實也沒有什麼意思,反正我都會的…"
鄒建文瞪大了眼睛,驚訝地說道:"切!牛逼哄哄…"
鄒建民笑著對堂弟說:“毛兔,我乾嘛要騙你?等我的工具做好後,你再看看它是不是比你爸的工具還要好看一些……”
鄒建文撇著嘴說:“切!我才不相信呢,那我可等著瞧咯……”
鄒建民終於完成了他的第一把木工铇子,這把铇子不僅是經過精心雕刻而成,而且從款式到樣式都比叔叔的铇子更精致、更細膩。
他感到十分滿意和開心,因為這是他第一次製作工具就能如此成功且好用。
告讀者,耐心的往下看,越後麵越精彩…錯過了就是一輩子…
下集更為精彩…每天都有更新,謝謝!真實故事。
作者:天外小神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