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裡響起了老人家爽朗的笑聲。
這讓守在門外的秘書們也不禁好奇,已經很長時間,老人家沒有笑得如此開懷了。
作為偌大一個國家的領導人,老人家需要考慮的問題太多。
尤其是人民群眾的生計,更是迫在眉睫急需要改善的。
他們時常能看到老人家怔怔出神,思索各種問題。
像今天這樣的笑聲,作為時常跟在老人家身邊的工作人員,他們也太久沒聽到了。
而李天明此刻後背都濕透了,剛剛那一番話說出來,他緊張到大氣都不敢喘,直到聽見老人家的笑聲,才稍稍鬆了一口氣。
“天明同誌,你很有想法!”
中國太大,不容易完成政策上的轉向,那就先開一個窗口作為試點,先完成與世界的全麵接軌。
摸著石頭過河,也要先找到那塊石頭。
這與老人家最近的所思所想不謀而合。
春節過後,老人家便開始沿著漫長的海疆一路考察,想要找的,正是那塊石頭。
這個試點最終定在哪裡?
老人家的心裡已經有了幾個備選,隻是還沒有決斷。
“你覺得哪裡最好?”
這也是我能瞎說的?
“大膽的說,一人智短,三人計長,隻管放心大膽的講出來。”
既然如此……
“挨著香江最好?”
李天明也很想說海城,如果這一世改開可以從海城開始的話,未來單單是政策紅利這一塊,就能吃用不儘了。
但是……
事關國家大事,李天明哪敢瞎說,萬一再影響了曆史的進程,導致改開失敗,國家最終落得和金三胖家的自留地一樣,那可就百死莫贖了。
聽到李天明這麼說,老人家的眼睛立刻便亮了。
他已經去考察過寶安縣,這個寶安縣可不是李天明的姥姥家,而是未來大名鼎鼎的鵬城。
“說說你的理由!”
話題既然已經到了這個份上,李天明也就不再藏著掖著的了。
相信老人家心裡已經有了決定,既然他的話造成不了什麼影響,還能在老人家的麵前露把臉,為啥不賣弄一下。
“把試點選在臨近香江的地方,便於通過香江這個國際港口引入外資、技術,以及管理模式,成為連接內地與全球市場的橋梁。”
這些都是李天明上一世刷手機刷來的。
誰說整天把著手機就是玩物喪誌的,這不就發揮作用了嘛!
“還有呢?”
“還有就是……廣東華僑眾多,試點施行的寬鬆政策可以利用僑胞資源,吸引到初期的投資,在最短的時間內,啟動工業化進程。”
李天明越說越來勁,自己都覺得很牛掰。
能與老人家縱論國家大事,等老了以後,單這件事拿出來,就能和兒孫吹上一天。
“不錯,考慮得很全麵,你是不是很早就有這個想法了,上次見麵的時候為什麼不說出來?”
這個……
您也沒問,我哪敢瞎說。
“算了,不難為你了,你再說說,為什麼不能是海城?這裡可是北方最重要的港口城市,連接著整個東亞,尤其是靠近東瀛,你剛剛提到的那些優勢,海城未必不具備。”
為什麼不選海城?
這應該問老人家才對!
前世網絡上也曾針對改開選址的問題,有過爭論。
所有人都在講述自家的優勢,但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使得鵬城最終成為了那個幸運兒。
上一世,老人家經過多方考察,最終將改開的試點放在了寶安這個小地方。
之所以選在這裡,正是因為寶安的基礎設施薄弱,哪怕最終失敗了,對全國經濟衝擊也很有限,而一旦成功,則能形成可以複製的寶貴經驗。
“海城……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工業基礎,而且……您也說了,海城是咱們國家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萬一……”
改開的前途,李天明看得到,可其他人並沒有重生的優勢,就連老人家作為總設計師,也同樣不清楚未來會朝著那個方向發展。
在做一件事之前,必須將失敗造成的損失考慮進去。
選海城這樣一座大城市當試點。
哪怕是老人家,也照樣承擔不起失敗帶來的影響。
其實李天明還有很多話想說,但是,他又擔心說出來,會動搖了老人家的決心。
改開是好事,直接推動了中國經濟的騰飛。
但凡事有利就有弊,上一世改開帶來的問題同樣不少。
比如,在原有計劃經濟體製下的權力配置問題未徹底解決,導致決策權過度集中於個人或少數群體。
這種權力結構,直接助長了官僚主義作風,造成行政效率低下、形式主義盛行,甚至出現了特權階層侵占公共資源的現象。
此外,在市場經濟取代計劃經濟的快速推進過程中,配套監管製度未能及時跟進,導致資本無序擴張、國有資產嚴重流失等問題。
進入21世紀,國有企業改製期間,因製度漏洞造成的工人下崗潮就是典型案例。
某個唱歌的大嘴女妖她媽,就是鑽了製度的漏洞,直接坑害了無數下崗工人。
還有就是思想層麵的,過度強調經濟發展,導致拜金主義盛行,集體主義價值觀弱化,傳統社會關係網絡瓦解,社會誠信體係受損,一些醜惡現象死灰複燃。
“天明同誌,你還有話要說,不要憋在心裡,大膽講出來。”
李天明咬了咬牙:“首長,我覺得……有些問題,不能不防!”
死就死,豁出去了!
上輩子,國家是發展起來了,可社會上存在的一些現象,李天明看著就憋氣。
既然有這麼機會,他也就不瞻前顧後的了,打算一吐為快。
就算這一世,同樣的情況還是無法避免,但最起碼,有了他的提醒,在改開的過程當中,可以通過自我調節,讓某些現象得到改善。
聽著李天明的話,老人家的表情也漸漸變得嚴肅。
這些有可能出現的問題,老人家未必預料不到,之所以依舊要大力推進改開,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發展經濟迫在眉睫。
考查了那麼多地方,老人家最深的感觸就是老百姓貧困的生活現狀。
啪!
又一支香煙被點燃,儘管已經很晚了,秘書進來提醒了兩次,老人家依舊感覺不到絲毫困倦。
這場談話已經持續了很久。
“天明同誌,天要亮嘍!”
李天明聞言,精神頓時一陣。
“問題很多,但是,不能因為擔心出現問題就止步不前。”
老人家此刻的心情已經恢複了平靜。
“出現問題,解決問題!”
經過了那麼多的大風大浪,沒什麼能真正驚擾到老人家的情緒。
“我們這個國家之所以能在數千年漫長的曆史中,幾經磨難,卻始終屹立不倒,不是沒有原因的,我們這個民族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善於自身淨化,去解決掉一切問題。”
老人家說著,走向了貼著中國地圖的那麵牆。
拿出鋼筆,略加思索,抬手在地圖的南端畫了一個圈。
李天明看得清楚,那個地方,正是未來的鵬城。
果然還是這裡。
就在李天明因為沒有改變曆史暗自鬆了口氣的時候。
老人家揚起了胳膊,又在地圖上落下一個圈。
那個位置正是……
渤海灣!
曆史還是出現了改變。
老人家回頭,目光灼灼的看向了李天明。
“天明同誌,有沒有信心啊?”
李天明肅然一凜,立正站好,大聲道:“有!”
老人家笑了:“好,我等著看你們的工作成績,下一次我再來海城,要去你們村,我要看到一個完全不一樣的社會主義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