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十指神針漫遊記 > 第48章 元帥升帳

第48章 元帥升帳(1 / 1)

推荐阅读:

[]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穀川縣蜈蚣嶺有許多古寨門。

這些秦以來修建的古寨是民間為防戰亂,用來自保。

眾多古寨的樓台牆垣已被雨打風吹去,光剩下一座座寨門屹立著,成為一道異景。

來找礦的獸蛋兒在一座座古寨門間耽玩不去。他東嗅嗅、西嗅嗅,嗅出了每座寨門的氣息——

這座是蜈蚣味兒,那座是蛤蟆味兒,還有青銅味兒、白鐵味兒、陳釀味兒、火槍味兒等。

味兒是寨門年代、主人的印記,是各種緣。

他看見了古寨門的一張張麵孔,乃與他們一一握手,不奇怪,有臉便有手。

如落絮輕沾遊絲軟係,有冰的涼的、溫的熱的、膩滑的酥骨的。

忽生異想與古寨門來個約定,何時遊曆倦了,便來這裡度年華。

雖無厭世之心,常有遁世之意。

一矮小的獨足老人扛包從一寨門蹦出,腋挾杖,對山林嚷嚷:“走哇,走哇!”

林中許多狀貌奇特的小兒紛紛湧出,獨足的、披黃發的、狀如犬而人麵的、人形而犬首的、戴大冠持戟的……推的推車,挑的挑擔……

冷駿嗅出了空氣的緊迫與淒惶。

礦錘敲出了含鐵量極低的褐鐵礦,很多饑不擇食的高爐就在用這種鐵礦煉鐵。

乃朝找礦的同伴呼喊:“哎!這裡沒有礦,走吧,走吧!”

深恐彆處找不到礦的話,會殺回馬槍。

次日,他在一處叫羊角寨的地方,礦錘敲下找到了赤鐵礦。

一看就知含鐵量不算差,至少比那邊的褐鐵礦要好。

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加上原地滾翻。

這是四小獸的習慣動作,高興時四小獸在任意之處都可以滾翻。

在尖峰滾翻,在絕壁滾翻,在深穀滾翻,甚至在浪頭滾翻,不料這一翻就翻下崖去了!

當此之際他的指頭反而成了戳鍋漏,摳什麼抓什麼都成了碎屑和粉末。

垂直的掉落速度他是來不及去抱怨老子什麼了,隻求能以十指金剛杵先著地,但是這這這——這不要鑽出個地洞來可沒有銅頭鐵額呀……

他幸好被一根老藤兜腰掛住了。

他出了口長氣。

但他這口長氣還沒有出完,便又陷入絕境中了。

他軟軟的腰腹為著力點,頭與四肢無助地懸垂著。

下視幽渺,不知深淺。手舞腳探,都無著落。

聽枯藤吱吱扭扭,即再也不敢妄動。

他試著喊了幾聲找礦隊員的名字,不敢高聲,他倒也知道自己的聲音了得,恐引起山穀震動,若石頭掉下來了,或老藤斷了,都不是好玩的。

而這克製之聲,又被枝葉層層封鎖,可傳得上去?

時間嘀答推移,最初他身體不能妄動,頭腦還一直在妄想著有奇跡發生,後來他就什麼都不想了。

頭沉重如鉛,腰腹瘦成了飛燕之腰,受藤處隨時都會斷,不是藤斷就是腰斷。

歌聲!暗昧的頭腦遭到電擊,如死亡途中踩到個機關,如救苦救難觀世音的一滴楊柳水,如仙雀鳴叫著啣來種子,馬上就生長出了希望!

《地質隊員之歌》,唱歌的是劉團長!

劉團長培訓沒學會找礦,就學會唱這支歌。

“劉團——長!”冷駿吃力地將頭彆起,臉儘量朝上吼了一句。

劉團長正拿著他扔下的礦錘和礦石看,聽見他的呼救沒有,是個謎。

劉團長是個男子漢,他覺那次被仇鷹踢中睾丸雖是奇恥大辱,被冷駿——一個死去之人拎著衣領從地上提起來,這才更是奇恥大辱!

當他看見礦錘柄上冷駿的名字後,便猜想在一起的石頭是鐵礦,還很可能是優質礦!

獸蛋兒在發出垂死的吼聲之後清醒了一小會,沒等到救援。

他最後活動了一下自己的十指金剛杵,彆了,我的寶貝!卻想我之不存,它們難道還在麼?在,肯定在!不禁笑了起來,“嗤嗤……”

這笑聲即使微若抽絲,也能繞行山間,久久不絕。

劉團長將省大煉鋼鐵辦公室化驗室的人員接來現場取樣後,確認了這是座大礦山。

穀川過去有個雙橋露天鐵礦。清朝這裡便開辦有製鐵廠,鑄造各種鐵具。製鐵廠在近代由民間集資,規模擴大,但後來好礦挖完,廠也就倒閉了。

張宇、洪範來此察看,見鐵廠隻留下廠房的軀殼,露天礦已接近於零。

附近並有煤層,但好煤層也挖光了,隻剩下因地質變化而形成的“雞窩煤”,不成正式礦脈,勉強可以煉焦。

這些雞窩礦仍在由當地公社生產隊開采,散亂無序,條件簡陋。

張宇、洪範因穀川在全省放衛星運動中未做出成績,這次亟欲打翻身仗。

找新礦的同時,就在露天礦的舊址召開穀川縣大戰鋼鐵動員大會。

大會講台用楠竹搭成,架通了電話,周圍插起紅旗和彩旗。不想當天下雨,趕快又用油布搭成棚子。

乾部們陸續到達,遠的走了兩天,雨中一個個執傘戴鬥笠,走得高一腳低一腳,解放鞋和筒靴糊滿了泥巴,臉上分不清是雨水汗水。

熟人見麵依舊還是招呼聲、說笑聲和罵怪話聲四起。

油布搭的會場意外替一張張疲憊不堪的臉刷了些油彩。

而雨水味、山林曠野特有的枯木朽株味、香煙和葉子煙味、汙漬汗漬毛囊發根口腔和多日不洗衣服混合的體味加上這麼多人挨肩擦背捫虱高談鼻孔出氣混在一起的大雜燴味隻有與會者們自己才能消受,彆人呆一會就會鞋底抹油。

會上張宇主要講為什麼打鋼鐵會戰,一切為鋼鐵讓路,讓鋼鐵元帥升帳。

首先戰爭就是打的鋼鐵多少,如朝鮮戰爭就是飛機大炮坦克,不是小米加步槍了。

農村鋤頭鐮刀是鋼鐵打的,拖拉機雙輪雙鏵犁也用鋼鐵,所以鋼鐵是工業的元帥,有了鋼鐵就什麼都好辦了。

隨後洪範宣布了鋼鐵會戰分配給各區和公社的任務指標,講完由各區、公社乾部上台表態。

散會後,雙橋所在區幾個公社的乾部覺得這裡有地盤,有煤窯,好像還能一腳踢出鐵礦石來,什麼優質不優質不管,決定就在這裡建爐子煉鐵。

其他公社因為遠了,隻能回各自公社地盤去砌爐子,想辦法挨家挨戶動員收集廢鐵和並非廢鐵的鐵鍋、鍋鏟、鐵鎖、火鉗、火鉤,拆窗戶上的插銷,箱子上的搭扣和門扣等來煉鐵。

爐子內膛用石塊和石灰拌沙子壘砌,外圍是稀泥、石塊和樹枝,中間用土夯實。

報上介紹經驗說小土爐一般花錢在30元上下,這恐怕連10元都花不了。

更簡單是用53加侖汽油桶,開鑿一個進風口,一個出鐵口,一個打撈鐵渣口,用泥沙糊就成爐。

雙橋這些土高爐晝夜苦戰建成後,陸續點火投產。爐子分布零散,技術員李添忙得團團轉,到處跑。

有的爐子開練後燒到一定溫度,內膛石塊粘不穩一塊塊掉下來,隻得冷卻後砌過。

有的爐子煉一天一夜,鐵水滴到爐缸裡就板結了,百公斤重的“生根子”無法取出,隻好將爐缸打爛了,重砌後再開煉。

各個公社的爐子,也打電話來問。

凡煉不出鐵的爐子,李添首先問,鼓的風是冷風還是熱風?每秒鼓幾立方米的風到爐裡?

對方往往隻說得出風箱是用床板做的,拉杆捆的是雜毛,兩個人上前三步又後退三步來送風,到底每秒鐘向爐內送多少風不知道。

李添電話中總是指出第一必須堅持用炭不用柴,第二要增加爐缸溫度,讓鐵水滴下來保持液態。

實際上這些土高爐煉出的都是燒結鐵,乃是因為爐內溫度達不到熔點溫度,鐵水和雜質無法熔解分離而產生的一種混合物。

李添向指揮部建議隻將煉鐵斤數報上去,鐵堆在這裡就行。

壓低聲音:“我們這鐵,因為礦石中幾乎不含鐵,出鐵在燒結鐵中都算差的,不信看。”

拿鐵錘敲給張、洪二人看,一錘下去連叮當聲都沒有,“撲”一聲悶罐響,“鐵塊”隨之就斷成兩半。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