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穿越大唐做皇帝 > 第 13 章:選拔人才不拘格,朝堂注入新源泉

第 13 章:選拔人才不拘格,朝堂注入新源泉(1 / 1)

推荐阅读:

在經曆了朝堂上的激烈爭論以及城外權貴鬨事的風波後,李軒越發清楚,改革的關鍵不僅在於製度的革新,更在於人才的任用。他深知,唯有選拔出一批真正有識之士,才能為改革提供堅實的支撐,讓大唐在革新之路上穩步前行。

於是,李軒在處理完反對勢力的反撲後,立刻將精力投入到官員選拔製度的改革落實中。他下旨提前籌備下一屆科舉考試,著重強調了此次考試複試環節的重要性,並要求各地官員務必嚴格篩選,將真正有才能的學子推薦到長安參加考試。

隨著科舉考試日期的臨近,長安城內逐漸熱鬨起來。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子們懷揣著夢想與抱負,紛紛湧入這座繁華的都城。他們有的是出身寒門的苦讀之士,渴望通過科舉改變命運;有的則是書香門第的子弟,希望在仕途上一展宏圖。

考試當日,天色微亮,長安的貢院便已被圍得水泄不通。李軒身著便服,在張博等人的陪同下,悄悄來到貢院外觀察。他看著那些滿懷期待的學子們,心中感慨萬千,深知此次考試對於大唐的重要性。

“陛下,此次科舉考試,各地推薦的學子多達數千人,其中不乏才華橫溢者。” 張博在一旁輕聲說道,“複試由陛下親自出題,定能選拔出真正的棟梁之才。”

李軒微微點頭,目光堅定:“朕期待著能在這些學子中發現可堪大用之人,為朝堂注入新的活力。”

科舉初試順利結束,經過層層篩選,脫穎而出的數百名學子進入了複試環節。複試當日,李軒早早來到考場,親自監考。他出的題目緊密結合大唐當下的實際問題,包括如何解決土地兼並、如何促進商業繁榮、如何加強邊防建設等,旨在考察學子們的治國理政能力和對現實問題的思考。

學子們拿到題目後,立刻奮筆疾書。他們有的眉頭緊鎖,陷入沉思;有的則文思泉湧,下筆如有神。李軒在考場中緩緩踱步,仔細觀察著每一位學子的表現。

考試結束後,李軒親自參與閱卷。他逐字逐句地審閱著學子們的答卷,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在審閱過程中,他被一些學子的真知灼見所打動,也為大唐能有如此多的人才儲備而感到欣慰。

“陛下,您看這份答卷。” 張博拿著一份試卷,激動地說道,“這位學子不僅對土地改革提出了獨到的見解,還提出了一係列切實可行的措施,如設立土地管理機構,規範土地交易流程,確保土地分配公平。”

李軒接過試卷,認真閱讀起來。看完後,他不禁拍案叫絕:“此子有大才,若能入朝為官,必能為大唐的改革事業貢獻力量。”

經過數日的辛勤閱卷,複試結果終於揭曉。李軒親自圈定了一批成績優異的學子,準備破格提拔他們進入朝堂任職。然而,這一決定卻再次引發了朝中部分大臣的反對。

“陛下,這些學子雖有才華,但毫無為官經驗,驟然提拔他們進入朝堂,恐難以服眾。” 一位老臣憂心忡忡地說道。

李軒看著這位老臣,耐心解釋道:“老愛卿,朕明白你的擔憂。但如今大唐正處於改革的關鍵時期,需要的是有新思維、新觀念的人才。這些學子年輕有為,充滿朝氣,他們不受舊有觀念的束縛,能夠為朝堂帶來新的活力。朕會安排經驗豐富的大臣對他們進行指導,幫助他們儘快成長。”

儘管李軒耐心解釋,但仍有部分大臣固執己見。他們認為,官員選拔應該遵循傳統的晉升路徑,不能輕易打破規矩。李軒深知,要想徹底改變朝堂的格局,就必須打破這些陳舊的觀念。

於是,李軒決定在朝堂上舉行一場辯論,讓支持和反對的大臣們各抒己見,共同探討官員選拔的最佳方式。

朝會上,支持破格提拔學子的張博率先發言:“陛下,如今大唐麵臨諸多挑戰,改革迫在眉睫。這些經過嚴格選拔的學子,具備紮實的學識和敏銳的洞察力,他們能夠為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若因循守舊,不給予他們機會,將是大唐的損失。”

反對者則反駁道:“為官之道,不僅在於學識,更在於經驗。這些學子毫無官場經驗,一旦進入朝堂,恐怕會誤國誤民。”

雙方你來我往,爭論得麵紅耳赤。李軒靜靜地聽著雙方的辯論,心中已有了決斷。

“眾愛卿,朕認為,官員選拔既要有學識的考量,也要有經驗的積累。但在特殊時期,我們不能被傳統觀念所束縛。這些學子是大唐的未來,他們的才華和熱情是改革所需要的。朕決定,破格提拔其中的優秀者進入朝堂,同時安排資深大臣對他們進行一對一的指導,讓他們在實踐中積累經驗。” 李軒的話語堅定有力,不容置疑。

在李軒的堅持下,一批年輕的學子被破格提拔進入朝堂。他們滿懷激情,帶著自己的理想和抱負,迅速投入到工作中。這些新鮮血液的注入,讓朝堂的氛圍為之一新。他們積極參與到各項改革事務中,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為改革的推進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然而,李軒並沒有因此而放鬆警惕。他知道,這些年輕學子的加入,必然會引起舊勢力的不滿和排擠。為了保護這些人才,李軒時常召見他們,了解他們的工作情況和困難,給予他們支持和鼓勵。

“朕把你們選拔到朝堂,是對你們的信任。” 李軒語重心長地對這些年輕學子說道,“改革之路充滿艱辛,你們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但朕相信,隻要你們堅守初心,勇於創新,就一定能夠為大唐的繁榮做出貢獻。”

年輕學子們紛紛跪地,感激涕零:“陛下放心,臣等定當竭儘全力,不負陛下重托。”

在李軒的悉心培養和支持下,這些年輕學子逐漸成長為改革的中堅力量。他們與張博等大臣緊密合作,共同推動著大唐的改革事業向前發展。在這場人才選拔與改革的浪潮中,李軒憑借著高瞻遠矚的眼光和果敢的決策,為朝堂注入了新的源泉,也為大唐的未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儘管前方依然充滿挑戰,但李軒堅信,隻要有這些優秀人才的支持,大唐必將在改革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