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穿越大唐做皇帝 > 第 12 章:革新之路多阻礙,咬牙堅持破難關

第 12 章:革新之路多阻礙,咬牙堅持破難關(1 / 1)

推荐阅读:

李軒與大臣們日夜趕工,精心製定的改革方案終於成型。這份方案涵蓋土地、官員選拔、商業、稅收等多方麵的改革舉措,每一條都承載著李軒對大唐未來的期望,以及讓百姓過上好日子的決心。然而,李軒清楚,這僅僅是改革路上邁出的第一步,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方案既定,李軒決定再次召開朝會,向眾臣宣布改革的具體內容,並正式開啟全麵改革的進程。朝會當日,氣氛凝重而壓抑,大殿中彌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息。李軒身著龍袍,神色莊重地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堅定地掃視著下方的文武百官。

“眾愛卿,經過多日的深思熟慮與精心籌備,朕已製定出全麵深化改革的方案。” 李軒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在大殿中回蕩,“此方案關乎大唐的興衰,關乎百姓的福祉,朕希望諸位愛卿能夠全力支持。”

說罷,李軒命太監宣讀改革方案。隨著太監那尖細的聲音響起,大殿內的氣氛愈發緊張。當讀到土地改革中限製權貴土地兼並的條款時,王崇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他忍不住向前跨出一步,想要出聲反對,但被身旁的大臣悄悄拉住。

待太監宣讀完畢,李軒看向眾人,問道:“眾愛卿對這改革方案有何看法,不妨直言。”

張博率先站出,拱手說道:“陛下聖明,此改革方案切中時弊,若能順利推行,必將使大唐迎來新的繁榮。臣願全力輔佐陛下,推進改革。”

然而,李軒的期待並未得到所有人的響應。短暫的沉默後,王崇冷哼一聲,站了出來:“陛下,這改革方案看似美好,實則暗藏危機。土地改革限製土地兼並,這無疑是在剝奪權貴們的利益,必然會引起他們的強烈不滿,恐生大亂。官員選拔增加複試,不僅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還可能引發新的舞弊現象。商業和稅收改革更是動搖了現有經濟秩序,後果不堪設想。”

王崇的一番話,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巨石,激起千層浪。一些原本就對改革心存疑慮的大臣紛紛點頭附和,大殿內反對的聲音逐漸高漲。

李軒麵色冷峻,目光如炬地盯著王崇:“宰相所言,看似有理,實則是為了維護舊勢力的私利。土地兼並嚴重,百姓流離失所,這難道不是大唐的危機?權貴子弟靠不正當手段進入官場,真正的人才被埋沒,這難道不是大唐的損失?商業被壟斷,百姓稅負沉重,經濟發展受阻,這難道不是大唐的隱憂?朕推行改革,正是為了消除這些危機,讓大唐長治久安。”

王崇被李軒的話駁得啞口無言,但他仍不甘心,繼續說道:“陛下,改革並非一蹴而就,如此激進的改革,必然會引發社會動蕩,還望陛下收回成命,從長計議。”

李軒心中清楚,王崇是舊勢力的代表,他的反對在意料之中。但他改革的決心已定,絕不會因這些反對而動搖。

“從長計議?” 李軒冷笑一聲,“朕推行新政以來,一步步穩紮穩打,試點成功後才決定全麵改革,這難道還不夠慎重?如今大唐內憂外患,若不抓住時機改革,更待何時?”

就在朝堂上爭論不休之時,一名侍衛匆匆跑進大殿,跪地稟報道:“陛下,大事不好!長安城外有一群權貴,帶領家丁,打著‘維護祖宗之法’的旗號,要求陛下停止改革,否則將衝進長安城。”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一片嘩然。王崇等人臉上露出得意之色,似乎在說他們早就料到會有這樣的結果。李軒心中一驚,但很快鎮定下來,他深知這是舊勢力的一次反撲,絕不能退縮。

“傳朕旨意,命羽林軍嚴守城門,不許任何人進城鬨事。朕倒要看看,他們有多大的膽子!” 李軒神色威嚴,聲音堅定。

處理完城外的危機,李軒將目光再次投向朝堂上的大臣們:“眾愛卿看到了吧,這就是舊勢力的手段。他們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不惜煽動鬨事,置大唐的安危於不顧。朕絕不會向他們屈服,改革必須進行!”

然而,反對的聲音依舊存在。一些大臣擔心改革會引發更大的動蕩,紛紛勸說李軒妥協。李軒看著這些大臣,心中失望不已,但他沒有放棄。

“朕知道諸位愛卿的擔憂,但改革雖有風險,不改革卻有亡國之危。朕身為大唐皇帝,肩負著天下蒼生的重任,絕不能因為害怕風險而退縮。” 李軒的話語充滿了感染力,讓一些原本動搖的大臣重新堅定了支持改革的決心。

為了爭取更多大臣的支持,李軒決定親自前往那些受舊勢力影響較大的大臣府邸,與他們進行麵對麵的溝通。他不顧眾人的勸阻,帶著張博等幾位親信大臣,微服出宮。

在一位年邁的大臣家中,李軒誠懇地說道:“老愛卿,朕知道您對改革心存疑慮,但請您相信,朕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唐。土地改革能讓百姓有地可耕,安居樂業;官員選拔改革能為大唐選拔真正的人才;商業和稅收改革能促進經濟繁榮。這些改革不僅不會破壞大唐的穩定,反而會讓大唐更加強大。”

這位老臣聽了李軒的話,沉思良久,最終說道:“陛下,老臣深受皇恩,本不該反對改革。但此次改革確實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老臣擔心會引發大亂。既然陛下如此堅定,老臣願意再考慮考慮。”

李軒並未氣餒,他繼續走訪其他大臣,用自己的真誠和對大唐未來的描繪,打動了不少人。經過幾天的努力,越來越多的大臣表示支持改革,李軒在朝堂上的支持力量逐漸壯大。

與此同時,城外的權貴們見李軒態度堅決,並未如他們所願停止改革,便開始想其他辦法破壞改革。他們暗中勾結朝中反對改革的勢力,企圖在改革推行過程中製造混亂。

李軒得知此事後,決定采取果斷措施。他命人暗中調查這些權貴和朝中反對勢力的勾結證據,準備在關鍵時刻給予他們致命一擊。

在這場改革與守舊的較量中,李軒憑借著堅定的信念、過人的智慧和果斷的決策,逐漸占據了上風。但他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滿荊棘,隨時可能麵臨新的挑戰。然而,他毫不畏懼,因為他心中懷揣著對大唐的無限熱愛和對百姓的深深責任,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他都將咬牙堅持,帶領大唐衝破重重難關,走向繁榮昌盛的未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