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泛亞洲計劃
第595章 泛亞洲計劃
11月13日,晚。
梁佳輝趁著夜色,來《合夥人》劇組探班。
“好。”
“過!”
夜裡溫度低,陸遠結束當天的最後一場戲。
他摘掉暈乎乎的眼鏡,從鄭芊手裡接過外套,披好,往監視器的方向走。
突然聽到前方傳來熟悉的笑聲,抬眸,仔細看了看,意外道:“咦,佳輝哥,你什麼時候過來的?”
旋即,他又笑著祝賀:“《寒戰》熱賣,恭喜恭喜。”
這幾年來,能在商業和口碑上勉強取得成功的香江警匪片,也就《竊聽風雲》和《槍王之王》等寥寥幾部。
儘管香江警匪電影從未淡出人們視線,卻越來越難以挑動觀眾的神經。
但12月8日港片《寒戰》的上映,是個例外。
內地首日票房逾1500萬元,五天過億,給黯淡的港片注入一記強心針。
媒體都在報道,港片將再次走向繁榮。
“哈哈。”
梁佳輝親切地與他擁抱,拍著他的背膀,笑道:“過來了好一會兒,見你忙著拍戲,就沒讓人喊。”
倆人聊了幾句,陸遠問:“吃過麼?”
“沒!”
“趕不趕時間?不趕的話,附近有家館子味道不錯。”
見梁佳輝沒有拒絕,陸遠向陳可辛發出邀請:“陳導,一起?”
港圈就那麼大,陳可辛和梁佳輝關係不錯,1993年就合作過電影《新難兄難弟》,陳可辛對梁佳輝格外欣賞。
陳可辛揉了揉肚子,和張超理知會一聲。
“誰開車。”
“我來。”陸遠晃了晃手裡的鑰匙。
三人就這麼開車出了東院,來到一家川菜館,點了幾個招牌菜。
“來,走一個。”
包廂內熱氣騰騰,三人碰杯。
陸遠微抿一口,朝梁佳輝說:“《寒戰》上映時我在韓國電影院看過,你和郭富城的一段吵架戲讓我印象深刻。”
2012年10月4日《寒戰》作為釜山國際電影節的開幕影片全球首映,11月8日在中國大陸和香江同步上映。
“是麼。”梁佳輝笑了笑。
“那是我進組的第一條戲,當天從《太極》劇組轉場,整個人都沒狀態,郭富城也恰好牙疼,萬幸導演要求高,一條戲我們拍了至少20遍,哈哈。”
陳可辛在一旁問道:“我聽人講,這部戲陸劍青最初找的是華仔?”
《寒戰》上映,新人導演陸劍青也名聲鵲起。
“對!”梁佳輝點點頭。
“華仔對新人導演特彆關照,陸劍青於是把劇本寄給他,想著隻要有他主演就不愁沒人投資。
可當時華仔正在幫許鞍華做《桃姐》項目分身乏術,打算做完《桃姐》投資《寒戰》,並且有意親自擔任監製和主演。
結果據說華仔忙著拍攝《桃姐》,忘記及時給陸劍青明確答複。
陸劍青誤以為華仔對《寒戰》沒有興趣,最後被安樂老板江誌強搶先,然後找到我和郭富城。”
“嘶,夠勁。”陳可辛齜牙咧嘴地喝了口酒。
“這次《寒戰》上映檔期選擇的好,沒什麼競爭對手,首日1500萬,照這個趨勢下去,估摸著最終票房能破兩億。
加上《逆戰》《毒戰》,今年三部警匪片破億,港媒都說港片形勢大好,但我比較悲觀,警匪片的黃金時代終究已經成為過去式。”
梁佳輝表示認可:“是的,警匪片如果不求變,很難再像以前那樣輕易擄獲觀眾。
這也是《寒戰》拋棄傳統警匪片的套路,轉而從辦公室政治方麵下手的原因之一。”
陳可辛接話:“其實在我看來,香江電影人出現斷層,加上作品類型單一,內地新生代嶄露頭角,港片邊緣化是必然,再怎麼掙紮也於事無補。”
梁佳輝沉默,瞥了眼陸遠,一語不發。
陸遠見氣氛有些詭異,也瞟了瞟陳可辛。
心中暗歎,陳可辛和一般的香江導演確實不太一樣。
嚴格來講,他隻能算是一個“準香江人”。
儘管出生在香江,但在8歲那年,便隨著自己的泰國華人父親陳銅民去了泰國,18歲去了美國,21歲才回到香江。
從童年到青年時期,他一直處於漂泊不定的狀態,估計對香江也沒什麼歸屬感。
香江市場不好,他就去好萊塢闖蕩,好萊塢賺不到錢,他就來內地尋找機會。
與其說他是導演,其實更像商人,這點陳可辛自己也承認。
他岔開話題:“陳導,之前聽你偶然提起零零年的泛亞洲計劃,能不能具體講講?”
“當然可以。”陳可辛放下筷子。
“1991年我與人在香江創辦ufo電影公司,接連拍出《雙城故事》《新難兄難弟》……以及《甜蜜蜜》。”
“但好景不長,97年前後,香江電影所倚賴的東南亞市場呈斷崖式萎縮,在彎彎市場的份額從此前的40,瞬間跌至不到1,我意識到香江電影已不再強勢,就去了荷裡活好萊塢)。”
“結果不出意料地以失敗告終。”
“當時內地市場不景氣,我就想怎麼重新抓住東南亞觀眾,於是在2000年,成立appause pictures,開始致力於泛亞洲電影。
這是個新鮮概念,當時韓國和泰國電影開始冒尖,我便去跟兩國當地的導演接觸,尋求一個亞洲電影的新組合。”
“中間磕磕碰碰,與韓國電影公司聯手投資《春逝》,與泰國合力拍攝《晚娘》,但反響平平,直到《見鬼》。”
陳可辛停頓片刻:“我從沒想過自己要拍鬼片,結果《見鬼》在香江賣座成功,甚至連彎彎也極之成功,破了港產片在彎彎多年來的賣座紀錄,收四千六百多萬新台幣,而在泰國收八千多萬泰幣,後來在歐美也反應理想,被荷裡活買下版權。”
“我這才發覺,原來要拍一部泛亞洲電影,恐怖片是其中一條出路。”
“後來怎麼不繼續呢?”陸遠追問。
“這不是香江電影人集體北上麼,相比東南亞市場,內地更有前景。”
陳可辛認真道:“不過我覺得泛亞洲一定是將來的大趨勢。”
“怎麼講?”梁佳輝也來了興趣。
陳可辛剛才也坦言,忙活幾年,泛亞洲計劃才成功一部電影,怎麼又變成大趨勢了。
“你們想啊。”陳可辛解釋道:“咱們拍電影,目前市場因為分賬問題鬨得不可開交,製片方被影院逼到根本沒有足夠的生存空間,你都不可以怪影院,因為影院會說,成本太貴了。
而且還有審核方麵的原因,回歸後香江的恐怖片也開始沒落,而泰國這兩年逐漸接棒我們以前的恐怖片市場,在恐怖片上越走越遠,但以上這些,流媒體都可以忽略,國內的恐怖題材完全可以去東南亞拍攝。”
“流媒體?”陸遠放下筷子,心生疑惑,這人幾個意思。
“對!”陳可辛眼中閃過興奮,道:“奈飛就是媒介,今年奈飛全球的付費用戶數量已經達到2500萬,還將繼續在全球攻城略地。”
說了半天,原來是奈飛陸遠在心裡嘀咕。
陳可辛繼續道:“拿韓劇舉例,韓劇風靡亞洲,東亞文化圈可以看韓劇,那為何不看中文劇?其實韓劇的市場就是港產片以前打下來的,我們為什麼不可以拿回韓劇的市場呢?”
“流媒體是大勢所趨!”
陸遠眨了眨眼睛。
分賬風波已經僵持了一段時間。
中影等發行方的最後通牒,要求院線在11月20日前必須簽字,但那天院線都沒有簽。
因為21日23日有一個幾個月前已定好的活動,由《綜藝報》和京城新影聯院線主辦的——2012·賀歲檔院線看片研討會。
大部分院線都希望到京城後大家再一起商量。
五大公司似乎也意識到20日簽不成,告訴院線可以延至21日。
時間來到11月21日晚。
30家院線,61位院線代表雲集“賀歲前夜”派對。
各大參會片方應邀出席,其中包括《一代宗師》和《新世界》,兩片作為會議開幕影片得到了隆重介紹。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吳朗代表遠方傳媒,前去參加。
派對期間,《一代宗師》製片方銀都機構的老板宋岱發言時,態度友善,對院線的立場表達充分理解。
這樣的態度,讓在座的發行方感到不妙,韓三坪臉色難看。
吳朗回來後向陸遠複述相關細節。
當天晚上的另一件事真正影響了事件走向。
臨近《一九四二》和《王的盛宴》的上映日期。
經過幾大主要院線的商議後,大地院線趙軍代表院線方,分彆給王忠磊和星美覃鴻發了短信。
邀請他們一起到派對舉辦地——京城傳奇時代影城,與院線代表們共商分賬比例一事。
這顯然屬於各個擊破,分化聯盟的策略。
而且類似的操作從商議陷入僵持起,發生過不止一次。
前腳剛談崩,按理說都應該拒絕。
覃鴻毫不猶豫地再次拒絕,但王忠磊猶豫了,《一九四二》對華誼的市值影響非同小可,他選擇赴約。
當天晚上發生了什麼,沒有人知道。
但趙軍葉寧等人將王忠磊送上車的畫麵,被媒體大肆報道。
“複仇者聯盟”的潰散,似乎出現了點苗頭。
11月22日,發行公司的反擊來了。
在韓三坪的授意下,中影數字放出風聲,稱已有70的院線與之簽訂協議。
事實上,中小院線與中影、華誼等發行公司自己的影院可能簽了協議,按照數量可能有70。
但在幾家未簽約院線中,萬達市場份額占17,上海聯和占10,中影南方新乾線占8,大地、金逸各占7。
而這些院線中的某些影院,甚至已經和中數單獨簽約。
無論此舉屬於據實要挾還是兵不厭詐,反倒激起了院線方的鬥誌。
整個白天,院線代表們一邊緊張地研討發行方推出的影片,對影片的營銷出謀劃策,一邊暗中關注片方私下又跟哪家影院簽約了。
除此之外,還發生了兩件值得一提的事。
第一件事,電影資金辦發布了四個新文件。
這份文件包含四條新政,分彆對產業上遊和下遊給予資助。
即今年所有院線,將影院全年國產片票房達到票房總收入占比分為50含)以上、45含)50及不到45三個檔次,分彆返還100、80和50已上繳專項資金。
這與不少業內人士的猜測不謀而合:關鍵時刻,電影局一定會出麵調停。
但院線方根本沒有理會,大餅畫的真好,進口片是吃素的,就拖著。
第二件事,人民日報發表一篇電影產業評論《分賬寒戰,誰是贏家?》。
文章站在產業的角度闡述現狀,以《寒戰》的票房舉例,末尾出現的一句引起院線極大關注:“與其盯著彼此的分賬比,不如思考如何用更好的電影贏回觀眾。”
這句話實際上已經把矛頭指向製片方,文章得到院線代表們的高度重視。
趙軍甚至還將大家一起學習《人民日報》社論的照片發到了微博上。
這下,引起王忠磊的注意。
他轉發了這條到了微博,並開玩笑地說:“搞大了吧?”
趙軍敏銳地意識到對手的信心正在動搖,他立刻抓住時機,馬上提出,“我們還想和你再談一次。”
王忠磊問:“何時?”
趙軍回答:“24日。”
11月23日下午。
以趙軍為代表的院線方也開始發起反擊。
幾家具有旗幟意義的院線代表在會議現場慷慨陳詞。
首先,對中影越過院線直接和影院接觸的行為表示不滿。
趙軍則呼籲大家簽“院線宣言”,院線代表大多支持,隻有少部分院線有所顧慮——他們有些已經提前和中數簽約。
最後在趙軍的言語下,27家院線在“院線宣言”上簽字表態,甚至中影數字院線的代表也簽了。
宣言發出的同時。
他們對媒體宣稱:在達成一致協議前,27家院線及旗下各影院即日起不接待《一九四二》和《王的盛宴》的任何活動。
王忠磊和覃鴻當日沒有接受任何采訪。
韓三坪遭到背叛,勝利的天枰開始偏向院線方。
24日晚,陸遠拍完戲回到酒店。
剛洗完澡,還沒來得及查看當天的新聞,意外的接到萬達院線經理葉寧的電話。
葉寧言語中帶著壓抑不住的笑意:“陸總,忙什麼呢?”
“還能忙什麼,剛收工,看劇本唄。”
葉寧又問:“我聽馮曉剛說,明天你要來參加《一九四二》的首映禮。”
陸遠站在窗戶前,望著夜色,如實道:“月初從韓國回來時,給馮導致電,馮導極力邀請,婉拒多次無果,隻好答應下來。”
“哈哈哈,來吧,順便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們要贏了。”葉寧的語氣很篤定。
“贏了?”陸遠不解。
這幾天他也在持續關注分賬的事情,雖然目前發行方處於劣勢。
但隻要華誼和星美這兩個衝鋒陷陣的不自亂陣腳,等等難道,他問:“你指的是華誼,還是星美?”
“明天你回京就知道了。”葉寧賣了個關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