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捐款與發展(1 / 1)

推荐阅读:

第671章 捐款與發展

陳平生通過加倉跟增持,在英偉達的股分上達到了6。

穀歌還是跟以前一樣,持股比例為1。

八月中旬馬上就是開學季,他自己還被邀請參加魔都三所大學的開學儀式。

這大概是希望他去捐款了,好的大學每年的研發經費可不少。

這些錢一部分靠地方以及上麵撥款,還有很大一部分就是靠畢業的校友以及社會上的成功人士來捐款了。

陳平生每年也給不少大學捐了錢,隻是那些錢集中在科技領域,也集中在跟他新能源汽車相關的大學專業。

他在魔都大學倒是捐款不多,這主要還是因為他並沒讀過大學。

大學每年都會舉辦校慶,邀請一些成功畢業的校友過來演講。

要說這些年在大學捐款領域最出名的,那無疑就是雷布斯了。

每年都會為他自己的母校捐出不少資金。

陳平生也隻是來看看罷了,並沒有決定現在就捐款魔都大學。

主要還是這種名聲對他來說,意義不大,他也並不想太出名。

八月十七號,他去了一趟京城,問的還是病情什麼時候才能徹底結束。

大概時間會定在今年的12月,先局部放開,也就是放開一些城市,隨後就會全麵放開。

另外他又谘詢了一下地產行業的未來,這話題就比較重了。

過去二十年,要說國內拉動經濟最大的一架馬車,那無疑就是房地產了。

看看房地產的經濟運作方式就知道,毫無疑問,騰飛時間超二十五年的地產業要迎來史詩級變革了。

這種變革不以個人意誌為轉移,而是以市場經濟為最終導向。

說白了就是沒啥人會買房了,跟股市一樣,炒得再高沒有接盤俠的時候哪怕股價超過一萬點,大家也隻是賺了紙麵財富,根本無法正常退出。

有價無市的時代,要來了。

除此之外,最先衝擊房價的不會是新房,也不會是二手房。

而是法拍房。

一旦法拍房在某一種價格成交,也意味著那塊區域的房價,會卡在哪一種位置。

地產行業迎來下滑之後,連帶著還會有無數產業跟著受影響。

陳平生很早就在做準備了,徹底到了這一步,那意味著誰也蓋不住。

公眾的情緒會不斷蔓延在短視頻,包括各種各樣的網絡媒體上。

這也是無法改變的一種大趨勢。

可以說未來五年,但凡跟地產行業掛鉤的產業都不適合投資了。

除了喝茶聊未來的產業變化外,他還問了一些新能源上的事。

新能源車最大的變化就是不再僅僅支持純電車型。

啥意思呢?

國內的新能源汽車,享受國家大量優惠政策,免購置稅,還有不少補貼。

這才能跟傳統燃油車做到一樣的市場比例。

但你要說純電車型超越了傳統燃油車,那就純屬扯淡了。

最簡單的一點,要是將傳統燃油車同樣取消購置稅,降低油價,看看普通人還會不會選新能源就好了。

這還隻是其一,更重要的一點還是新能源僅僅隻是在國內做得還不錯。

國外大部分的傳統百年車企,根本不玩純電車型。

甚至他們早在幾十年前就研發了純電車型,但後麵又都放棄了。

如果隻是在國內做得還行,無法出海搶占市場。

那就失去了扶持新能源汽車的最大意義。

這意味著陳平生自己不止要加大固態電池的進一步研發,同樣還要在增程汽車包括混動技術上進一步的加大投入。

這才有可能真的做到在海外擁有一席之地。

彆看國內新能源鬨得厲害,迄今為止也沒哪一家是能去海外擁有市場的。

這也是新能源板塊最大痛點了。

國外沒有新能源優惠政策,更沒有七八塊一升的油價。

一句話形容,油價要是便宜一半的情況下,大部分人閉著眼都是選傳統燃油車。

什麼智能駕駛,這個係統那個係統的都將扯淡。

這也就導致最近幾年一直乾得風風火火的新能源汽車,其實已經陷入了尷尬境地。

不管是放低油價還是取消免購置稅,隻要有一條實現,它都將恢複原型。

真要說它已經做到世界第一,那也完全沒錯,因為大家都不跟著玩。

這就尷尬了。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新能源汽車必須擺脫這種尷尬境地,才能真正做到國之重器。

可惜…一眼望過去沒一家能擺脫。

陳平生在京城待了差不多三天,這才重新回魔都。

他每次去京城動靜都很小,不會讓太多人知道。

這次回來之後,他也就重新做了幾項重要決定。

一項是加大固態電池的研發,這一塊是騰德時代獨立負責。

剛上市又拿了五百億當研發資金,接下來肯定還會招一批頂尖研發工程師。

另外就是加大增程汽車包括混動汽車的研發投入。

未來也肯定會推出相關領域的專業車型。

現在這個時代下,做研發風險大,不做研發根本不會有太大的發展機會。

好在國家對研發投入是絕對支持的,還有各種各樣的補貼政策。

他雖然不需要那些補貼資金,但研發投入大的好處還是非常明顯。

新能源汽車已經從上半場進入到了中場階段,這個階段就屬於典型的淘汰賽了。

不少混子都要麵臨最終的淘汰局。

好處有…壞處更大,會讓很大一部分普通客戶在選車的時候,天然不信任新能源汽車。

未來的新能源市場,最多就隻能剩下三五家,超出這部分的都要被淘汰。

好在他根本不缺錢,扭虧為盈隻是第一階段的小目標,第二階段就是在全球站穩腳根。

至於地產板塊,他現在根本沒相關領域的產業。

自然不需要再去拋什麼重要資產了。

以前火得不行的奶茶業,現在也已經不怎麼行了。

至於餐飲行業,那毛利更是低得嚇人,如果在有選擇的情況下,這種超低毛利的產業真的完全不適合當創業項目。

辛苦不說,賺的錢還少。

至於他老婆那邊乾的水雲間,同樣受大盤影響。

營收一年比一年低,隻是它再怎麼降,都還是能穩住基本盤。

畢竟四大超一線城市,包括香江那邊的水雲間門麵都是自己的。

門麵自有的好處非常明顯,那就是抗風險能力高。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