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弟124章:沒有簡簡單單的戰鬥
第124章 弟124章:沒有簡簡單單的戰鬥
不過像這樣的招式,斬擊力雖無比霸道,但如果使用者不是實力出神入化很容易被躲避或者被破解。
韓平的實力毋庸置疑,就看海雄如何應對!
硬要舉槍防禦也不是不可以,但人的雙手很可能會被衝擊力震傷!
海雄自然知道這招的優勢和缺點——等韓平這刀劈砍下來的時候,由於衝擊力非常強,力道已經不由人的控製,如果刀沒有攻擊到人,必定會被砍到地上,讓地麵接受這種衝擊以後,揮刀者才能提刀使用彆的招式!
韓平提刀劃出一個完美的圓弧,然後讓刀順勢斬擊……海雄側身一躲跳下馬,然後又借力跳了起來,一腳把韓平踢下了馬……
雖然不知道韓平為什麼要使用這種冒險的招式,但海雄順勢舉槍對著韓平:“你走吧!大帥讓我不要殺你……”
韓平站起身來,拍了拍身上的塵土,然後跳上馬向自己的軍陣跑去……
實力相當的兩個武藝高強者一般不會使用這種招式,因為比較冒險。雖然海雄感覺有些奇怪,但確實是勝了……
金軍這邊有的士兵低頭歎氣;有的士兵被這種武鬥的勇氣折服……
齊軍這邊士兵尖叫呐喊:“勝了!我們勝了!”
不僅是士兵搖旗呐喊,連戰鼓也發出聲聲震天狂響……
現在的齊國方如果要順勢進攻都可以,因為雙方士氣已經呈現出兩極化。要不是東方羿思慮一向周全,文鴛可能真的會指揮發起進攻。
東方羿看到結果,滿意的回頭,指揮著自己的部隊前軍變後軍,緩緩撤退接應將要回來的士兵。現在糧草還夠使用三四天,剛好夠班師回國,安置士兵。
從東方羿提出武將單挑這件事開始,東方羿就把一切都考慮好了。南邊被孤立出去的八九萬將士也脫離了包圍,回到了大軍之中……
東方羿帶著大軍頭也不回的撤了,文鴛也率軍回落月城……
金軍在回國的路上……
韓平和東方羿在講著話:“大元帥!剛才的武鬥,我有一件事情非常奇怪,不知道大元帥能否為我解惑?”
“噢?何事?”
“剛才海雄那廝手裡那杆長槍好生古怪,槍頭碰撞到大刀的時候會釋放一種附帶力量,那感覺就像……就像輕微的電擊,聽說人被雷電劈中能活下來的話會感覺渾身麻痹,電流貫穿全身時有一種劇烈的痛麻感覺。那槍附帶的力量就是輕微的雷電攻擊……怪不得叫‘赤電槍’!”
東方羿頭一轉:“那副帥可有受傷?或者感覺身上哪裡不舒服?”
“內傷倒應該沒有,但那種輕微的電擊感初次感受非常嚇人,讓人感覺那槍極具侵略性、極具攻勢!不知道是不是附了妖法在上麵!”
東方羿一笑:“噢?副帥也相信玄學嗎?妖法我倒沒有看到過,我猜那可能是武器材料的原因吧……我在一本古籍上看見過,有的特殊材料製成的武器就是會有一定的特彆之處!”
“噢?大元帥的意思是那杆長槍之所以是這樣,原因是在在於鍛造材料特殊?”
東方羿點了點頭:“嗯!但這種威力一般都不是致命的,取個巧而已。武器再厲害也要看使用的人如何!副帥沒有這種討巧的東西不也能和海雄鬥得難舍難分嗎?”
韓平有些臉紅:“額……屬下慚愧,如果真要鬥下來屬下應該不敵,因為那槍的攻擊會讓人產生一種錯覺,覺得抓不住手中大刀!為了保證武器不脫手,隻能一直緊握刀身,不敢取巧。在體力上,戰得越久,我越落下風!”
東方羿安慰著:“副帥不用介懷,那武器雖厲害,但縱觀千年曆史,這樣的單鬥在戰場是幾乎不會發生。大軍勝負也不是武將單挑鬥刀槍就能決定的!帶好兵、保護好自己就行了。”
“感謝大元帥的包容和理解,韓平想再問一個問題。”
“問吧……”
“那槍的槍頭和槍身應該都是鐵製的,但為何隻有槍頭能釋放這種力量?而且按理說這個能量是相互的,我手中大刀傳遞電擊到了我手上,為何海雄那廝沒事?”
東方羿又是一笑:“副帥這個問題,我倒是剛好能解答!兩國有不少的方士都研究雷電的特性,雷電會被金銀鐵吸引和傳導,但是有的材料卻是不導電的。那赤電槍的槍身應該隻是看上去像鐵器,其實並不是金銀銅鐵鍛造的!”
“額!怪不得!大元帥真是見多識廣,屬下佩服!”
東方羿再一笑:“東方家是遼東第一大族,什麼都不多,珍貴古籍卻數不勝數。以後副帥有興趣可以去借閱啊……”
韓平笑著點頭:“好!他日一定好好一飽眼福!先行謝過大元帥了!”
東方羿和韓平非但沒有難受,反而是開懷暢聊,就像是打了勝仗一樣……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要知道現在金軍的士兵安置問題可是一件大事,如果士兵安置不好,金國很可能會內亂。但東方羿和韓平就這樣一路輕鬆愉快的回國北歸……
其實這也是東方羿了了一樁心事,大軍在無糧草的情況上能保存主力安全撤退,實在是一件幸事。就算以後朝廷和皇帝不滿,至少也保住了那麼多出生入死的將士,自己就算死也值了。
文鴛則帶著大軍南歸……在落月城外,還點了三萬兵馬西去駐防漠城和雲霧城。
漠城也沒有被金軍毀掉,可能是為了以後又打過來。所以除了能帶走的物資,漠城幾乎分毫未損。
現在文鴛隻需要固防幾座城池,然後寫戰報上報朝廷等候皇帝的旨意就行了。
文鴛一邊固防,部署、劃撥兵力,處置戰後事宜。另外一邊送到金陵的戰報也已經在路上……
人員安排、獎懲;戰後的百姓安置、對恢複經濟的建議……一切都需要等旨意。
也許文鴛把一些能處理的戰後事宜安排妥當,朝廷的旨意也就到了。到時候是派誰帶兵班師,行軍路線都會有詳細的安排……
空缺出的文武官員陸陸續續從各地前來赴任;商會會回歸;邊防會重新建立;養殖、種植、采摘、狩獵、采礦……等軍政民生大事都會恢複。
文鴛在等……
海雄和韓平最後這場表麵上決定兩軍去向的武鬥,目前為止隻有四五個人知道內幕。熱血固然有,但這卻並不是簡簡單單的戰鬥,這其中夾雜的是政治、謀略,還有無奈……
戰場上並沒有單純!一場史無前例的武將單挑,縱然讓人心驚肉跳、大飽眼福……但卻是一場早就有結局的謀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