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大唐李承乾:請陛下稱萬歲 > 第六百九十四章 皇帝,從來沒有自己(第二更)

第六百九十四章 皇帝,從來沒有自己(第二更)(1 / 1)

推荐阅读:

年終歲末,長安城一派歡慶的欣喜之色。

兩儀殿中,李承乾將捷報遞給一旁的長孫無忌,自己握著新羅王印,輕鬆的笑著說道:“蘇定方總算是在年前,給了朕一個最好的新年禮物,可惜,朕沒法獎賞於他。”

“無妨,之後要治理地方,有的是封賞的地方。”長孫無忌看著手裡的奏本,最後抬起頭看向李承乾,感慨的說道:“陛下的風格雖然和先帝有所不同,但基本都是積累厚勢,然後一舉爆發,這轉眼之間,高句麗和新羅已經算是全部被滅國了。”

如今高句麗的治權全部都在蘇勖的手裡,而高句麗的軍權全部都在蘇定方的手裡,他和滅國也沒有區彆。

加上新羅已滅,整個東島距離全部歸入大唐也不遠了。

聽到長孫無忌這麼說,李承乾卻突然間冷靜了下來,他輕輕搖頭道:“不,舅舅,真正的艱難的時候,才剛剛開始,東島之所以能夠成為大唐的阻礙,關鍵還在於那些深山,一旦被三國餘孽跑入深山,將來治理必然是大麻煩。”

“是!”長孫無忌神色肅然起來。

“告訴房遺愛,讓他全麵清查山中的高句麗和新羅餘孽,手狠一些,不論什麼手段,這些人全部殺絕。”李承乾眼神一狠,長孫無忌立刻拱手道:“喏!”

“還有劉仁軌,海上行軍要小心些,沒有那麼容易的。”李承乾深吸一口氣。

“陛下是在擔心百濟的水軍。”長孫無忌眼睛一跳。

“嗯!”李承乾點點頭,說道:“高句麗和新羅滅國的消息,應該已經傳入了百濟,他們應該已經警惕了起來,這一仗,將來大唐在東島,最難的一戰了。”

“是!”長孫無忌神色凜然。

李承乾突然笑笑,說道:“舅舅傳信便是,朕相信不管是蘇定方,還有劉仁軌,都有辦法應對眼下諸事的。”

“是!”長孫無忌躬身,但他的神色依舊不輕鬆。

“就如此吧。”李承乾抬頭,說道:“明麵上,朕無法獎賞軍中將士,便讓漢王前往高句麗的時候,多帶些如意錢。”

“漢王。”長孫無忌抬頭,問道:“臣聽說,漢王在做一些事情……”

“嗯!”李承乾點頭,說道:“東島治理,需要天下世家全部齊心協力,朕在用漢王和宗室,做一點誘餌。”

“原來如此。”長孫無忌瞬間想明白了一切,隨即認真拱手道:“陛下英明。”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李承乾輕歎一聲,隻有利益,才能夠吸引人心。

“是啊!”長孫無忌輕輕點頭。

李承乾收回思緒,抬手從桌案上取下一隻盒子,笑著遞給長孫無忌道:“這是少府新鑄的如意錢,舅舅帶回去吧,臘月三十早上,便可以送給家中兒孫為樂。”

“多謝陛下!”長孫無忌上前接過。

“明年啊!”李承乾抬頭,眼神嚴肅起來:“明年一年,可不是那麼好過的。”

“是!”

……

送彆長孫無忌,李承乾坐在禦輦上,緩緩的前行。

治理東島之事,他不僅是思考了許久,甚至已經動作許久了。

可惜,很多人才剛剛察覺。

“落!”一旁徐安的聲音在旁邊響起。

李承乾側目,眼前已經是觀雲殿。

宮殿廣闊,隱約能聽到一絲嬉鬨的聲音。

李承乾從禦輦上走下,然後走上觀雲殿台階。

一身淺綠色雲紋襦裙的王幽蘭,披著紅色的披風,已經快步從內殿而出,欣喜的對著李承乾福身道:“參見陛下!”

“平身吧!”李承乾輕輕點頭,然後朝內殿走去。

王幽蘭趕緊笑嘻嘻的跟上,然後上前伺候李承乾更衣洗漱。

一切異常的熟練。

換過衣裳,李承乾這才摟住王幽蘭,到一側的短榻上坐下。

一旁的侍女,已經將一碗紅棗人參蓮子羹送了上來。

王幽蘭坐在李承乾的懷裡,然後拿起蓮子羹,小心的喂李承乾吃了起來。

等到李承乾吃完,她才有些激動的說道:“臣妾原本以為陛下今日不會過來了!”

“怎麼會?”李承乾有些詫異的看向王幽蘭。

王幽蘭低頭,說道:“陛下在臣妾這裡已經待過了七日,皇後有規矩,陛下在一個嬪妃那裡,不得連續待過七日的,所以……”

“這是朕的後宮,朕想去哪裡,自然隨便去哪裡。”李承乾摟住王幽蘭,捏了捏她的翹鼻,然後說道:“至於皇後那裡,你不用擔心,朕已經和皇後說過了,年前,朕會一直在你這裡的。”

“一直!”王幽蘭突然自己愣了。

李承乾用力的抱住她,幾乎將她揉進身體之中,然後才低聲說道:“都這樣了,你還不明白嗎?”

王幽蘭臉色一紅,隨即,她立刻恍然了過來:“陛下是說孩子……不是不急……陛下是說四妃……陛下是說,臣妾是四妃之一?”

看著終於明白過來,一臉難以置信的王幽蘭,李承乾抱著她走向床榻,然後平靜的說道:“朕和皇後說過了,以你為賢妃,什麼時候,你懷上孩子,朕什麼時候冊封。”

“陛下!”王幽蘭看著李承乾,滿臉欣喜的臉上不由自主的流下了淚水,幾次抹淚,但就是抹不乾淨。

李承乾將王幽蘭放在床榻上,脫去外衣,然後輕輕的解開她的衣裙,最後在她耳邊說道:“朕的賢妃隻有你,也隻能是你!”

“陛下!”王幽蘭用力的抱住李承乾,忍不住大聲的痛哭了起來。

李承乾在這個時候,輕輕的放下了帷帳。

……

王幽蘭終於沉沉的陷入了昏睡之中。

李承乾抱著王幽蘭的身子,將紅色被子向上拉了拉,蓋住了她的後背。

側過身,李承乾看向帷帳之外。

昏暗的燈光下,燭火在輕輕燃燒。

李承乾疼愛王幽蘭是真的,畢竟她從十三歲的時候就跟著他,一起經曆了很多事情,到現在已經十五年了。

他們兩個之間的感情很深。

最關鍵的,是他和蘇淑商量來商量去,如果暫時拋開德妃不談,隻定賢妃的話,那麼就隻能夠在王幽蘭和楊宓兩個人之間挑,畢竟想要做皇帝的四妃不是那麼容易的。

李承乾最終選擇了王幽蘭,甚至可以說,隻要王幽蘭沒有孩子,她不封四妃,其他任何人都要停下來。

這件事情不是李承乾的想法那麼簡單。

王幽蘭的背後是太原王氏和河東柳氏,甚至還有長孫無忌的影子。

李承乾停止封四妃和其他的妃嬪,那麼其他世家自然會不滿,他們的怨氣不會衝向皇帝的。

王幽蘭在東宮的時候,就已經是皇帝的妃子了。

所以,他們真正的目標隻會是太原王氏。

太原王氏如何可能會放棄,自家的女兒有可能成為皇帝的賢妃,他們拚了命也要維持住皇帝的想法。

這樣就會導致太原王氏和其他大族之間的對立。

在各大家族之間製造矛盾對立,才是皇帝控製天下的手段。

至於說王幽蘭懷上孩子,這不用擔心,隻要消息傳出宮,就足夠了。

王幽蘭有了孩子,又坐上了賢妃之位,還有皇帝的寵愛,外麵的太原王氏子弟會更加的高傲,更加的不把彆人當人看,這樣的結果隻有一個,王家和其他家族的對立會更加激烈。

更彆說,這裡麵還有安東的利益分配。

……

臨照殿,楊宓坐在主榻上,目光出神的看著前方。

皇九子李極在內殿之中和乳娘一起玩耍。

午後的陽光通過窗戶照進殿中,光影斑斕。

武媚娘坐在左側的短榻上,楊姍坐在她的對麵,賀蘭敏月坐在武媚娘的下首。

“消息已經確定了。”武媚娘抬頭看向楊宓,說道:“陛下在等王修儀有孕,起碼在一兩年來,隻要王修儀不懷孕,陛下就不會冊封諸妃。”

“怎麼會這樣?”楊姍有些擔憂的看向楊宓,低聲問道:“阿姐怎麼辦?”

楊宓回過神,鬆了口氣,看向眾人道:“此事最應該著急,不應該是我們,而是蕭妃和崔妃。”

此次皇帝隻封賢妃,而不封德妃,這就讓賢妃所需的家世門檻立刻高了許多。

當然,皇帝的後宮,一般家世的女子也進不來,但是這也篩選了很大一批人。

武媚娘點點頭,說道:“崔妃雖然出身博陵崔氏,也生了皇子,但說實話,皇帝的四妃,還是得從關中門閥中來,當然蕭妃是例外。”

蕭家背後江南蕭氏,蕭氏帝王之後,兩代都嫁入宮中為妃,尤其蕭姿還有兒子。

蕭氏雖然身份敏感,但在朝中的實力龐大,又和皇帝多重聯姻,所以蕭姿封賢妃都沒有問題。

“陛下是何等人,既然有這樣的風聲傳出來,自然毋庸置疑。”武媚娘稍微停頓,說道:“不過陛下有心如此,恐怕也沒有那麼簡單,那麼便索性認定王修儀已是賢妃,那麼剩下一個德妃,便是眾妃真正爭奪所在。”

“姨娘的意思是說陛下故意讓爭的。”楊宓驚訝的看向武媚娘。

武媚娘輕歎一聲,點點頭,然後看向麵前的三人。

楊宓和楊姍,輩分上都是她的外甥女,賀蘭敏月就更彆說,那是她姐姐的女兒。

隻是為什麼她會參與進這件事情,還是因為弘農楊氏在背後催促,弘農楊氏下場了。

弘農楊氏雖然是因為長房一係的胡來,導致家族衰退,但在皇帝四妃之上,楊氏卻非常有信心。

因為在先帝時期,楊家就有三個女兒是先帝的後妃,其中有一個還是貴妃。

不是楊廣的女兒,而是趙王李福的母親。

此外,還有一個燕德妃,那是楊家的外孫女。

當然,還有武媚娘,是先帝的婕妤。

楊家在後宮的勢力,遠在諸家之上,所以,楊家希望通過楊宓成為皇帝的四妃,然後重振家族。

這才是楊氏想要的。

但是……

“陛下。”武媚娘稍微停頓,說道:“陛下的心思雖然並不好琢磨,但其實還是有些跡象的。”

楊宓,楊姍,還有賀蘭敏月同時認真起來。

武媚娘無奈的笑笑,說道:“陛下是皇帝,皇帝無己,陛下的事情就是天下的事情,所以陛下後宮的事情,與天下事連接極深,而如今天下最重要的事情,無非就是徹底滅亡高句麗、百濟和平壤三國。”

楊宓,楊姍,賀蘭敏月,一時間有些聽得糊塗。

“東島三國滅亡已在陛下的掌心之中,接下來的難題是如何安定安東,開發安東,讓安東徹底地融入到大唐之內。”武媚娘特意的停頓一下,然後才繼續說道:“這裡麵百姓的遷移是最重要的,同樣也是最難的,不到生死關頭,誰願意背井離鄉。”

“所以陛下需要世家起到帶頭作用。”楊宓已經有些明白了過來。

“王家應該是已經動了。”武媚娘沉沉的歎了口氣,說道:“有太尉,刑部侍郎柳奭,左千牛衛中郎將王方翼,還有益州大都督長史王仁祐,他們肯定下一步動了,所以陛下才會暫時的將這件事情壓下來。”

“韋家,還有杜家。”楊宓輕輕的念出來京兆韋氏和京兆杜氏的名字。

“不錯。”武媚娘看向楊宓,認真的說道:“韋家有韋待價,杜家有杜正倫、杜荷、杜構、杜鳳舉,他們才此事上也必定會有動作,韋妃和裴妃僅僅是現在沒有皇子罷了,一旦之後有子,那麼剩下的那個德妃就是他們的了。”

“嗯!”楊宓用力的點頭,說道:“此事,家裡我會和阿耶說的。”

“宓兒最大的優勢,便是已經有了皇子,若是能再有一個,那麼不管是兒女,德妃那個位置,就一定是宓兒的了。”武媚娘鼓勵的點頭,楊宓輕鬆的笑笑,不就是討皇帝歡心嘛,她最知道皇帝喜歡什麼。

如今的後宮,沒有那麼多亂七八糟的事情。

諸妃也都還年輕,皇帝雨露均沾,並沒有太多偏向。

所以有子嗣的機會大家是均等的,而楊宓又大一點。

就在這個時候,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從殿外傳來,隨即一名內侍進入殿中,然後來到楊宓的身側,低聲說了兩句,然後退出了殿中。

楊宓看著眾人好奇的衍生,輕歎一聲道:“剛剛的消息,徐妃在大明宮生了個皇子,陛下已經趕過去了。”

楊姍臉色微微一變,徐妃有兩個皇子了,又多了一個德妃有有利競爭者。

武媚娘看了楊姍一眼,輕輕搖頭道:“徐氏不用擔心,她雖然有了兩個皇子,但徐家的家世太差,家裡的很多事情都經不起查,陛下如果真的要將她送到德妃的位置上,那麼徐家所有不堪的過往都會被扒出來。”

尤其,徐藝剛生的兒子,也不是徐藝的。

“姨娘,要不要……”楊姍忍不住的開口。

武媚娘低頭想了許久,最後還是輕輕搖頭,道:“陛下不喜歡宮裡的爭鬥蔓延到宮外,我們如果真的這麼做的,陛下已經會厭惡我們,到時候得利的就是其他人。”

“就聽姨娘的!”楊宓直接做了決定,無論如何,皇帝的寵信才是最重要的。

“時間差不多了,我們該回去了。”武媚娘拉起賀蘭敏月,對著楊宓點頭道:“宓兒,你什麼都不需要做,做多錯多,陛下的歡心,才是永遠的。”

“宓兒知道了,多謝姨娘。”楊宓起身,送武媚娘到了殿門前。

武媚娘和賀蘭敏月平靜的走在宮道上,賀蘭敏月側身看向武媚娘,問道:“姨娘,楊家會再送進宮一個嫡女嗎?”

“你為什麼這麼想?”武媚娘驚訝的看著賀蘭敏月。

“從先帝朝起,先帝有三位楊妃,兩位韋妃,兩位蕭妃,還有其他很多不在冊的姐妹妃嬪。”賀蘭敏月輕歎一聲,說道:“陛下的宮裡,皇後和昭媛是堂姐妹,修儀和柳妃兩人的母親是族姐妹,淑妃的母親和崔妃的父親是族兄妹……”

“世家大族往來聯姻,又不是同姓,你在乎那麼多做什麼。”武媚娘平靜的搖頭,說道:“當年燕德妃在宮裡的時候,和姨娘也是表姐妹,但她什麼時候真正理過我。”

賀蘭敏月微微一愣,隨即緩緩點頭。

“好了,不要說這些了,回去吧。”武媚娘平靜的往前行,她的腦海中想著徐慧。

徐慧的事情當然沒這麼容易解決,但宮裡到處都是皇帝的眼線。

有的話能說,有的還不能說。

賀蘭敏月跟在武媚娘身後,眼神微微有些異樣。

……

大明宮,麟德殿外。

李承乾聽著殿中傳來的嬰兒啼哭聲,不由得笑笑。

“陛下!”徐安從一側快步走來,然後低聲在李承乾耳邊說了幾句。

李承乾微微一愣,然後眼神淡漠下來,擺擺手道:“不用理會。”

“是。”徐安輕輕躬身,然後退入一旁的陰影中。

李承乾的目光抬起,看向了高句麗的方向。

東島三國,數百萬百姓的治理,大唐必須要傾儘全力,才能將其徹底消化。

這不容易。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