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大唐李承乾:請陛下稱萬歲 > 第六百八十九章 東島三國,獻於陛下(第三更)

第六百八十九章 東島三國,獻於陛下(第三更)(1 / 1)

推荐阅读:

兩儀殿中,張阿難端著托盤,放在了禦案之上。

托盤上放著一碗被清洗得很乾淨的櫻桃。

李承乾捏起,扔了一顆在嘴裡,輕輕一咬,甜膩的汁水立刻在嘴裡炸開。

吐出果核,李承乾這才看向殿中。

坐在左側的杜正倫也在品嘗櫻桃,稍後一些的陸敦信,李義府和許敬宗等人,也是一樣。

“宮中櫻桃恰好成熟,諸卿嘗嘗。”李承乾笑笑,說道:“之後,少府會將多餘的櫻桃送入眾卿府上。”

“多謝陛下!”群臣微微躬身,但都很會意的將最後一顆果核吐在一旁,神色嚴肅起來。

李承乾看向杜正倫,說道:“如今大唐最重要的事情,便是應對東島三國的滅亡,有嶽丈和蘇定方他們在平穰,大局朕是不擔心的,朕真正擔心的,還是之後吞並三國之後,大唐要接收的兩百多萬百姓。”

“是!”杜正倫身體坐直。

“所以,需要有足夠的糧草供應。”李承乾神色凝重,說道:“英國公總責天下賦稅之事,然後天下賦稅除了租庸調,還有各方商稅,不管是東南海貿,還是西南的絲綢之路,所提供的商稅,都是對朝中極有助益的。

更彆說,他還要察查戰事安置,所以他在這方麵的精力不會太多。”

“是!”杜正倫神色凝重起來。

“趙卿負責新的一輪農改之事,愛卿帶回來的稻種,也由他負責培育,他的職責是讓天下每一畝田地的畝產能夠大幅度的增加。”李承乾看向杜正倫,說道:“而愛卿的職責,便是負責讓天下有更多的土地用於耕種。”

“清查隱田隱戶!”杜正倫躬身,說道:“臣知道,臣回京之後有和駙馬談過。”

杜荷雖然年輕,但他是城陽公主駙馬,又是皇帝的親信,在京兆杜氏的份量很重。

“不錯。”李承乾微微抬頭,說道:“關中彆動,這裡情況複雜,便是最後查清楚了,所得也不會太多,所以,愛卿這一年要多跑跑河南道了……河南道前幾年查過一次,但這些年諸事肯定又有複萌,愛卿憑借之前的基礎,再查一遍。”

“喏!”杜正倫點頭,河南道已經查過一遍了,不缺人手,道路也熟,不難。

“褚卿在山南道同樣在清查隱田隱戶,愛卿在河南道動手。”稍微停頓,李承乾說道:“等到這兩道完成之後,朕會讓褚卿轉向淮南道,愛卿便要轉向河北道。”

“陛下!”杜正倫忍不住驚訝的抬頭。

“朕知道,河北世家大族不少,而且又多固執,所以困難頗多。”李承乾淡淡的看了杜正倫一眼,然後才說道:“所以才要愛卿以中書令儘一切力量的推動。”

“是!”杜正倫神色肅然,微微低頭。

李承乾淡淡的笑笑,說道:“當然,這裡麵的底線朕是清楚的,朕要的,不過是糧食而已,不是要自己動搖自己的根基,所以在具體執行的時候,對於範陽盧氏,滎陽鄭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還有趙郡李氏,要有一定的寬容,但……這個寬容的限度不會太大。”

“臣知道該怎麼做了。”杜正倫長長的鬆了一口氣,皇帝不是在往死裡逼,那麼他能騰挪的餘地就會大上許多。

李承乾點點頭,說道:“先將安撫這些河北世族,對其他的小族進行清查,清剪枝葉之後,再找機會對這些大族動手。”

“是!”杜正倫嘴角微微一抽,皇帝還是要對這些大族動手,不過不是現在。

“這件事情並不容易,朕給愛卿推薦一兩個助手吧。”李承乾看著驚訝的杜正倫,說道:“一個是刑部侍郎柳奭,一個是陳州長史武元慶,清查楊氏的時候,他們兩個很得力。”

“是!”杜正倫眼底閃過一絲驚訝,柳奭是柳家的人,武元慶是武士彠的兒子,都是關隴門閥和太原貴族,皇帝是在清洗關中門閥以外的力量嗎?

“朕希望在三年之後,朝中能夠積累下來,足夠養活安東三百萬人口的糧食。”稍微停頓,李承乾說道:“包括高句麗三國自身擁有的,加上遼東和菟州,還有朝中,所有的糧食,能讓安東三百萬百姓活一年……哪怕是最低口糧。”

“臣明白,這雖然不容易,但還是能做到的。”杜正倫鄭重的拱手。

“準備好這些,便開始要盯向吐蕃了。”李承乾的目光抬起,看向吐蕃方向,輕聲說道:“吐蕃才是大唐的大敵,甚至比西突厥還要更加凶險。”

“是!”杜正倫點頭,這些年,隻有吐蕃的君臣,在借助高原地利的情況下,才有和大唐稍微抗衡的力量。

“去做吧。”李承乾微微擺手,說道:“中書門下尚書省,三省六部九寺五監,調多少人手,愛卿自己看著辦。”

“臣領旨,臣告退。”杜正倫起身,對著李承乾沉沉拱手,然後才退出殿中。

李承乾低頭看了一眼桌麵上的櫻桃,然後才起身,走下丹陛,然後平靜的走在大殿之中。

兩側的陸敦信,許敬宗,李義府,高季輔,上官儀,裴炎,岑長倩,柳範,張文瓘,目光都緊緊的盯著皇帝。

李承乾走到了大殿中央,然後停步,說道:“從今日起,隱田隱戶的清查,農改諸事,安東諸事,還有西突厥諸事,甚至包括吐蕃諸事,都要全部彙總統計起來,朕要知道,每件事情每時每刻的進度。”

“喏!”兩側群臣齊齊拱手。

……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出現在大殿門口,一身綠色官袍的通事舍人婁師德出現在殿門前,手裡捧著軍報對著李承乾道:“陛下,安東急報。”

李承乾轉身,張阿難已經上前一步,從婁師德的手裡接過奏本,然後遞送到了李承乾的手裡。

李承乾打開看了一眼,微微鬆了口氣,然後他輕輕笑了。

笑的異常滿意。

但瞬間,李承乾的笑容就已經徹底收斂了起來,甚至有些悲痛,一邊將奏本遞還給張阿難,一邊說道:“召趙國公,英國公,還有兵部尚書崔敦禮一起覲見。”

“喏!”婁師德剛要轉身離開,李承乾的聲音就傳了過來:“什麼話也不要多說,就說朕召見。”

“是!”婁師德再度躬身,然後快步的轉身離開。

一路上,婁師德的臉色無比凝重,他知道安東一定出事了。

很快,長孫無忌,李勣,還有崔敦禮已經全部來到了太極殿中。

李承乾坐在禦榻上,朝著張阿難擺擺手。

張阿難躬身,然後將軍報遞給了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剛接過奏本,就聽到李承乾平靜的開口道:“高句麗人屠了新羅的一座城池,為了報複新羅王屠了高句麗一座城,高句麗邊境幾大家族同時聯手,出兵,殺入新羅境內,屠了新羅的一座城。”

長孫無忌,李勣,還有崔敦禮,同時抬頭,臉上滿是驚喜。

李勣第一個反應了過來,站出拱手道:“敢問陛下,新羅王金春秋呢?”

“他從遼東逃走了。”李承乾微微搖頭,歎聲說道:“在遼東有新羅的商旅,沿海路將他送回了,我們的人察覺到慢了一步,不過他回去正好。”

李承乾抬起頭,平靜的說道:“他死了,新羅才算滅了。”

高句麗,新羅和百濟三國,李承乾最討厭的就是新羅。

前世,大唐費儘無數力氣,好不容易滅了高句麗和百濟,最後卻被新羅撿了桃子。

最後國祚又傳了幾百年,甚至大唐滅了,他還在。

“告訴蘇定方,讓高句麗的人狠狠動手,殺入新羅境內。”李承乾冷漠的抬頭。

“陛下,難道不怕高句麗將新羅滅了?”長孫無忌忍不住的抬頭。

“朕也希望啊!”李承乾輕歎一聲,說道:“但是並不容易,高句麗能動手的,不過是邊境的幾個有實力的家族罷了,以新羅的地形,一旦他們深入,恐怕立刻就會被在山東殲殺,最後新羅人會殺入高句麗……”

“臣會讓蘇定方弄出一條通往平穰的‘快捷通道’來。”李勣微微躬身。

李承乾笑笑,說道:“平穰城破,要讓高句麗對高寶藏完全失望……泉蓋蘇文的那三個兒子,也該回去了。”

“全放回去嗎?”長孫無忌驚訝的抬頭。

“全放回去。”李承乾看向長孫無忌,說道:“朕知道舅舅在擔心什麼,但既然已經確定他們會反叛,難道我們還不能在他們身邊埋伏足夠的人手嗎,反正他們最大的目的是滅掉高氏高句麗,在此之前,什麼都不需要擔心,至於之後。”

李承乾輕輕冷笑,說道:“這樣正好,就讓高句麗的那些反唐之人,全部都集中在他們麾下,然後一舉蕩滅。”

李承乾忍不住的握緊了拳頭。

“喏!”群臣齊齊躬身。

李承乾看向長孫無忌,說道:“舅舅,三國滅後,朕需要大量管理高句麗的基層官員。”

“可以在這些年,將那些服從大唐的高句麗家族子弟送到長安來,在國子監進學,和國子監學子一起進學,培養關係,然後一起送回到高句麗。”長孫無忌躬身,說道:“地方縣丞,縣尉,長史,諸曹參軍這便有了。”

李承乾看向崔敦禮,說道:“開始準備,今年秋後,將河北現在所有的折衝府士卒全部調到大同江。”

“喏!”崔敦禮肅然躬身。

李承乾看向李勣,說道:“在河北,再招一批本地府兵吧。”

“是!”李勣點頭。

“陛下!”長孫無忌抬頭,認真問道:“那麼高寶藏呢?”

李承乾輕輕抬頭,看向殿外湛藍天空,冷漠的說道:“從今日開始,軟禁高寶藏,不許他接觸任何來自高句麗的消息,直到高句麗國滅。”

“喏!”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