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大唐李承乾:請陛下稱萬歲 > 第六百六十六章 讓整個西域,都戰栗在大唐的鐵騎之下(第一更)

第六百六十六章 讓整個西域,都戰栗在大唐的鐵騎之下(第一更)(1 / 1)

推荐阅读:

清晨的陽光照在大慈恩寺殿頂,殘雪依舊。

大雄寶殿之內,李承乾一身黑底金絲袞龍袍,麵朝佛像沉沉躬身。

在他的身後,李象和李厥,長孫無忌和李勣也是同樣躬身。

玄奘站在一旁,低聲頌念:“阿彌陀佛!”

李承乾起身,然後看向玄奘道:“法師,隨朕走走吧。”

“喏!”玄奘拱手,引領李承乾朝著東側大雁塔而去。

在整個大慈恩寺的建造當中,宮中出了不少錢。

尤其是整座大雁塔,完全是由先帝和文德皇後在宮中留下的舊衣捐贈之後,建造的。

從宮門之中走出,大雁塔便已經近在眼前。

李承乾看著大雁塔,緩慢的行走,同時問道:“大師,你可曾還記得當年朕在這裡遭遇刺殺之事?”

玄奘神色肅然,然後躬身道:“陛下天子,自有蒼天諸佛庇佑,一些宵小,不過是利欲熏心罷了。”

李承乾笑笑,玄奘的用詞很謹慎。

“大師。”李承乾停步,轉身看向玄奘,問道:“安西的戰事,大師應該聽說過吧,如今大唐和西突厥在安西大戰,大師有何言教於朕的?”

玄奘輕輕躬身,想了想,他開口問道:“敢問陛下,陛下可是在擔心大戰之後的百姓安置之事嗎?”

李承乾驚訝的看了玄奘一眼,隨即點頭道:“是的,安西終究偏遠,想要讓安西徹底的安定下來,西突厥是最大的不安定因素,朕想讓安西徹底的安定下來,隻有安定才有繁榮。”

玄奘微微躬身,合十道:“陛下,有些事情,需要徹底的說清楚,隻有說清楚了,彼此才能夠放心。”

“嗯!”李承乾微微的眯起眼睛,一時間,他像是明白了什麼。

……

萬春殿中。

李承乾坐在地上,和年幼的皇七子遼王李邈小心的玩耍。

蘇旖一身淡藍色紗裙,跽坐在一旁,目光溫馨的看著父子倆玩鬨。

片刻之後,李承乾抱起了李邈,然後將他交給一旁的乳娘帶入到偏殿。

蘇旖立刻上前,幫助李承乾更衣。

看著眼前的蘇旖,李承乾忍不住的說道:“嶽丈在菟州一切安好,這幾年高句麗還算平定,便是邊境有些紛爭,也都在南邊的新羅和百濟接壤之地,愛妃不必安心。”

“是!”蘇旖雖然僅僅低聲應了一聲,但李承乾還是感覺到她整個身體都放鬆了下來。

李承乾繼續開口,說道:“等過上三年,朕就該將嶽丈調回來了,到時候,愛妃就能夠時常見到嶽丈了。”

“多謝陛下!”蘇旖忍不住的甜甜笑笑。

李承乾目光落在了蘇旖臉上,神色溫和的點頭。

不自禁間,李承乾的目光落在了一旁的桌案上,那裡放著一本《金剛經》。

李承乾有些詫異的看向蘇旖,問道:“愛妃還看佛經?”

蘇旖微微一愣,側身看向《金剛經》,隨即說道:“那本《金剛經》是阿母上回入宮來探視的時候帶進來的,臣妾隻是偶爾翻上兩眼,並不怎麼看,實際上很多臣妾都看不懂。”

“嗯!”李承乾拉著蘇旖在地上坐下,然後抬頭道:“所有人都出去。”

殿中所有的侍女,這才福身退了出去。

李承乾這才看向蘇旖,問道:“如今大唐和西突厥大戰正酣,但大唐勝局已定,朕如今有些猶豫戰後該如何處置西突厥,前些時日見玄奘法師,法師說了些話,但朕總覺得他沒有說透,愛妃對此如何看?”

“陛下,後宮不得乾政的?”蘇旖麵色凝重的看向李承乾。

“這裡隻有你我二人,不會有其他人聽見的,而且……”李承乾輕輕看了蘇旖一眼,說道:“愛妃對軍前之事了解多少,不過就是一句大唐勝局已定,其他的還有什麼,乾政,能乾到哪裡去?”

蘇旖微微一愣,下意識點頭道:“陛下說的有理!”

李承乾抱住蘇旖,低聲說道:“便是說些什麼也無妨,父皇在時,武婕妤就時常幫父皇整理奏本,也沒人說什麼。”

更彆說還有徐慧,她當時可以是因為處理奏本的時候進諫,而被稱為“賢妃”的。

“那妾身便隨便說說。”稍微停頓,蘇旖想了想道:“臣妾對軍前的事情的確不了解,但臣妾明白,大唐足夠強大,大唐隻需保持自身足夠強大便可以了,其他的,也不需要多做考慮。”

“嗯?”李承乾輕輕抬頭,蘇旖這話說了跟沒說似的,但有句話說的是沒錯的。

大唐足夠強大,保持自身繼續強大就足夠了。

李承乾伸手挑起了蘇旖光潔的下顎。

輕輕笑了。

……

永惟八年,二月七日。

天氣漸暖。

北苑。

漕渠之上,一艘艘大船緩緩的逆流而上,朝著西北邊的渭水而去。

“這些弩箭送到安西,應該就到三月底了,差不多能夠趕上雁門郡公出兵。”李承乾騎馬緩緩沿著渠畔而行,目光順著漕渠,看向整個西北方。

茫茫的天空下,兩側綠柳已經發芽,帶出一片綠意。

已經隱隱有了“萬條垂下綠絲絛”的影子了。

二月春風似剪刀啊!

“陛下!”李勣跟隨上前,低聲說道:“碎葉川的消息雖然還沒有送過來,但西突厥東廂五咄陸拿下應當不成問題,剩下的不過就是席卷南下而已,倒是雁門郡公,在蔥嶺,怕是要啃硬骨頭了。”

“賀魯最後的瘋狂啊!”李承乾輕輕點頭,然後開口道:“朕讓雁門郡公負責此戰,便是因為他殺人從不手軟。”

雁門郡公梁建方,龍門縣伯薛仁貴,還有右金吾衛將軍丘神勣,是軍中少有的殺神。

隻看皇帝派誰領兵,那麼朝中究竟是剿是俘,究竟側重哪邊,應該就能看出回來了。

這一戰,程知節坐在安西都護府,統領南北兩路。

北邊是契苾何力和回紇人,加上阿史那彌射和阿史那步真。

南邊是梁建方和薛仁貴,加上薛萬備,王方翼,裴行儉這些人。

一看就是奔著殺人去的。

而且是屠殺。

“陛下還是在想日後安定西突厥的事情?”李勣一下子就摸透了李承乾心中的想法。

許敬宗和李義府跟在後方,兩人輕輕地看了李勣一眼,然後又看向皇帝。

兩人雖然如今都是黃門侍郎,許敬宗更是同中書門下三品,但對於這軍中之事,他們可不敢輕易插話。

李承乾點點頭,說道:“自從前年愛卿說過之後,朕便一直在想這件事情。”

李勣微微抬頭,看向李承乾。

“東起平穰,西至西海,東西一萬三千裡,疆域無邊。”李承乾輕聲囈語,他的目光落在渭水之上,然後上抬,看向西北明澈的天空,神色認真起來:“愛卿說的對,的確應當將西突厥徹底納入大唐,隻有如此疆域,朕才能承載父皇天可汗威名。”

“陛下英明。”李勣拱手,然後小心的說道:“臣說的是羈縻州之策。”

“朕明白,無非就是以阿史那一族為都督,大唐派長史管轄,但那裡終究是大唐領土,不是嗎?”李承乾直接轉身。

“是!”李勣點頭,哪怕僅僅是名義上的,那裡也的確是大唐領土。

“而且,西突厥汗國,該滅國了。”李承乾神色平靜下來。

“是!”李勣眉頭一挑,他終於明白,皇帝為什麼答應了。

西突厥滅國,這是皇帝登基以來,第一個滅亡的國度。

這些年來,皇帝一向以天下為重,目光長遠。

東島三國便是如此。

大唐滅三國不難,難的是三國百姓不願歸心,所以想了諸多辦法來轉移矛盾,最後讓他們相互仇恨,而心歸大唐。

去年的時候,李勣剛剛提出這一個建議的時候,皇帝也是猶豫。

攻滅賀魯,拿下整個西突厥,都不難,難的是如何讓西突厥百姓歸心。

這很難,前麵東突厥的例子還在那裡擺著。

但皇帝突然答應了,一來是因為這是皇帝手上第一個真正滅國的國家,二來,怕是皇帝心裡已經有了解決的辦法。

“大唐強大了。”李承乾催馬,轉身緩緩的朝大明宮而去,同時說道:“朕登基也已經有八年了,雖然因為高句麗戰事,砥礪前行,但八年下來,大唐並沒有因為戰事而拖垮,反而日益昌盛,一戰而出百萬弩箭,父皇那個時代,哪能如此!”

“陛下英明!”李勣猛然一驚,是的,現在相比於先帝時期,各種軍械的生產何至於倍增啊!

“至於說西突厥。”李承乾輕輕笑笑,歎聲道:“朕的確想收西突厥的人心,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從滅東突厥開始,一直用心西突厥,西突厥可汗也被大唐換了好幾任,但西突厥的人心從來沒有歸服大唐,一刻也沒有。”

隻有大唐兵臨西突厥的時候,東廂五咄陸部跪的最快,而西廂五弩失畢部,則趁機前移到更西邊的地方,拉長大唐的戰線,從而縮短大唐可持續作戰的能力,從而躲過一劫。

然而,不管是東廂五咄陸部,還是西廂五弩失畢部,都是一樣的。

他們從來就沒有心歸大唐過。

隻不過是兵臨城下,被迫無奈之舉。

“東突厥歸降大唐快三十年來,但他們真正心歸大唐又有多少。”李承乾冷笑一聲,說道:“朕想過,效仿東突厥,將西突厥遷移到庭州以北,但便是朕將庭州經營的如同仙境一樣,怕是收不了西突厥的人心。”

李勣低頭,說道:“陛下目光明澈。”

“既然如此,那就乾脆徹底滅了西突厥汗國,立威整個西域。”李承乾拳頭一握,冷聲說道:“便讓整個西域,都戰栗在大唐的鐵騎之下,至於日後,誰起滅誰。”

“喏!”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