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大唐李承乾:請陛下稱萬歲 > 第六百四十五章 能殺人的時候,他絕對不會選擇妥協(第二更)

第六百四十五章 能殺人的時候,他絕對不會選擇妥協(第二更)(1 / 1)

推荐阅读:

六月伏火。

定州,太公湖。

一艘樓船幽幽的行在湖麵之上,後方有兩艘小一些的船隻緩緩跟隨。

船首的黃蓋之下,李承乾斜躺著看著手裡的奏本。

是孫伏伽和柳奭兩人同時上奏都奏本。

他們兩個在定州找到了幾處小型簡陋的鑄爐,相關人等全部下獄論罪,鑄爐搗毀。

奏本裡麵僅僅隻有幾處,也查不到太多的東西,兩人就開始對河北的刑獄展開察查。

畢竟一個禦史大夫,一個刑部侍郎,這些都是他們該做的。

整個河北一時間噤若寒蟬。

李承乾放下奏本,輕輕抬頭。

看向頭頂幽藍的天空。

鑄爐估計孫伏伽和柳奭兩人是不可能找到更多了。

河北的惡錢,背後實際上都是世家大族在操作,甚至是盧崔這樣的頂級世族。

然而這些大族很聰明,他們不會用自己人來做鑄錢這種事情的。

畢竟這種事情根本上觸及到是皇帝的權力。

律法寫著,私鑄者,主從棄世,牽連三族。

一旦被發現和自己有關,皇帝冰冷的屠刀立刻就會落下來。

便是李承乾也是一樣。

彆看李承乾現在還客客氣氣,有商有量的和他們一起處置惡錢之事,可一旦被他發現河北世族有私鑄惡錢的鐵證,那麼他會毫不猶豫的動兵,將牽涉到的世族直接屠滅。

便是滿朝上下,也不會有一個人出來求情。

甚至李承乾的屠刀會快的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更快。

能殺人的時候,他絕對不會選擇妥協。

所以,那些世家大族向來就是將一些不相關的地方豪族推到前麵上。

一旦有事情,立刻就將那些豪族徹底拋棄。

尤其在淮家愚蠢到被許圉師抓住手腳滅門之後,其他各家恐怕早就瘋了一樣的,將所有能清除的手腳都清除了。

要知道,皇帝來河北,不僅僅是為了巡視的,而是為了迎李勣手下的五萬大軍回朝的。

……

“陛下!”崔鸞的聲音在甲板一旁響起。

李承乾微微側身,一身淡黃色襦裙的崔鸞將一本奏本遞給李承乾。

李承乾接過,然後仔細看了起來。

這是廣州送來的奏本,廣州今年的第一波糧食已經送往了安東。

雖然說如今已經有大量的士卒隨著李勣一起返回河北,但在整個安東,依舊還有數萬大軍駐留。

而今年,李承乾又要免河北一年的賦稅,自然,廣州的糧食要及早的送到河北。

甚至不隻是廣州,李勣率軍從平穰返回洛陽的每一站,張大象早就已經將需要的糧食運送到位,從而最大程度的減輕耗損。

崔鸞坐在一側,看著李承乾認真批閱奏本的側臉有些出神。

即便是今日出來遊玩,皇帝依舊要處置大量的奏本。

甚至就連西突厥,吐穀渾,吐蕃等很多遙遠地方的奏本,也都送到定州皇帝的手裡。

然而這些奏本崔鸞自己也在看,她甚至有些不明白,為什麼從北上開始,皇帝就開始有意的讓她也開始看這些奏本。

明明很多東西,她都看不懂,可是皇帝依舊讓她看。

崔鸞目光看向另外一側,王幽蘭頭靠向皇帝一側,睡的正香。

而在側畔,一身緊身青色長袍的裴倩,手握長槊,目光看向四方,護衛皇帝。

崔鸞有些不明白,為什麼有的人,好好的皇妃不做,偏偏想做征戰四方的將領。

奇怪的是皇帝竟然也允許,甚至在宮裡,裴倩將自己的宮裡內侍的侍女,全部按軍中之法管束。

皇帝反而越發的喜歡了。

就在這個時候,一陣水聲從遠處傳來。

崔鸞下意識的抬頭,就看到秘書丞裴炎坐著一隻小舟快速的從遠處而來。

很快,裴炎就已經上了大船,然後將手裡的奏本呈上,拱手道:“陛下,英國公到平州了!”

“終於回來了。”李承乾輕輕抬頭,然後忍不住的伸了一個懶腰,說道:“走,回行宮。”

皇帝一聲令下,大船立刻掉向,朝著行宮的方向而去。

……

轉眼已經是六月底。

秋風已經忍不住的在定州黃昏的天地間吹了起來。

黃蓋在地上拉出長長的一道影子。

李承乾站在黃蓋之下,於誌寧,崔仁師,執失思力,梁建方,高季輔,李乾祐,張大象等人,站在兩側認真拱手。

遠處,大軍的影子還沒有出現。

李承乾側身,對著崔仁師招招手。

崔仁師上前,拱手:“陛下!”

李承乾點點頭,問道:“朕在長安洛陽的時候,每年太原和定州都會有大量關於突厥的案子送到刑部,朕本來有意仔細的在定州看一看突厥人的動靜,但發現他們很安分,愛卿在定州多年,你對突厥人感官如何?”

四周的眾人全部神色肅然起來。

定州是大唐麵對突厥人的重要關卡之一,防備突厥,曆來是定州刺史的重要職責。

崔仁師想了想,說道:“陛下,自從東突厥滅國以來,突厥諸部眾人心已散,如今散居在長安內外,雖然說依舊有人心思舊國,但實際上已難成戰力,畢竟承平太久。”

李承乾輕輕點頭,如今的突厥人,十幾個部族散居,根本沒有一個有足夠威望的領頭人。

“話雖然是這麼說不假,但是如今西突厥動蕩,一旦東突厥的一些人受到影響,終究是有隱患的。”李承乾微微搖頭。

突厥人沒有個上百年的時間,根本沒辦法將他們徹底的融化。

這中間還要經曆大量的彼此戰事,消耗廝殺。

早著呢!

“所以朕始終在想,能不能將突厥人遷移到更南麵的地方。”李承乾說著,自己搖搖頭道:“中原的土地,我們自己人都不夠,哪裡還有空餘給突厥人呢。”

將突厥人從草原民族馴化成農耕民族,是消滅突厥這個民族最好的辦法,但可惜,這不現實。

“陛下!”崔仁師拱手,說道:“如今在菟州,還有五千突厥騎兵在蘇定方的麾下效力,菟州地廣人稀,若是能將一部分突厥部族也遷移過去,或許一切會容易些。”

大軍東征高句麗,阿史那·忠率一萬突厥騎兵相隨。

平穰城陷,阿史那·忠率五千騎兵隨李勣返回長安,但還有五千騎兵留在軍前。

畢竟將來高句麗滅國,大軍立刻就會南下,也需要突厥騎兵。

李承乾輕輕點頭,說道:“雖然突厥騎兵的賞賜已經定下,但是還是可以額外的在菟州賜給他們一些不適宜的種地的地方做草場,這件事情就讓劉仁軌去做吧。”

劉仁軌現在還留在菟州,沒有回朝。

基本上,李承乾也沒有讓劉仁軌再回朝的打算了。

不管是蘇定方也好,蘇勖也罷,又或者是可能會去菟州接任的崔仁師,都不過是表麵上負責的那個人,能讓李承乾心中真正安心的,從來隻有劉仁軌。

“是!”崔仁師拱手,他沒有在意劉仁軌,畢竟劉仁軌雖然是皇帝的親信,但是他這些年見過太多皇帝的親信了。

“安東能夠遷移一部分突厥人,但真正要讓突厥人安定下來,還是要想辦法對他們進行腐蝕,讓他們更多的適應長城以內的生活,最終願意回歸草原的隻有一部分,這樣就能變相削弱突厥人的威脅。”李承乾輕輕地眯起了眼睛。

“陛下所言極是。”崔仁師認真拱手。

李承乾收回心神,看向崔仁師道:“當然,這些是基礎,最直接的,還是要嚴密監視突厥人避免他們當中出現那種強橫的梟雄,這就是定州刺史要做的事情了。”

“是!”崔仁師拱手,他知道皇帝這話不是對他說的,他今年就要調任遼東,日後誰任定州刺史不是他該問的。

這件事情,甚至皇帝自己都不一定能夠完全做主,還需要看長孫無忌的意思。

李承乾轉過身,看向遠處的地平線上,輕聲說道:“英國公回來了。”

……

無數的騎兵出現在地平線上,然後如同一股黑潮一樣,朝著李承乾的坐在極速的湧來,但僅僅在五裡之外,就徹底停下。

上百名各色戰甲的將領,從大軍當中直接脫出,然後朝著李承乾的位置疾奔而來。

而在李承乾的身後,密密麻麻有上千名金吾衛列隊警戒。

遠處的行宮,還有行宮之下的軍營中,起碼有上萬將士各司其職。

李勣,尉遲敬德,程知節,牛進達,阿史那·忠,劉德敏,薛萬備,薛仁貴,裴行儉,王方翼,段寶玄,韋待價,馮智玳等一乾軍中將領,一起在黃蓋之前十丈處下馬。

其他人各自肅然站立,隻有李勣一個人大踏步的向前,來到了李承乾身前,然後單膝跪倒,沉聲道:“臣安東道安撫使,安東道行軍總管,李勣,參見陛下,陛下萬壽無疆。”

“臣等參見陛下,陛下萬壽無疆。”眾多將領齊齊單膝跪倒,然後垂首低頭。

“臣等參見陛下,陛下萬壽無疆,”遠處的數萬騎兵同時單膝跪倒,齊聲高呼。

轟然的聲音在整個天地之間激蕩,甚至就連高空中的晚霞,似乎也受到了這個力量的衝擊,朝著四麵飄散開來。

李承乾站在李勣身前,看著無數半跪在地的將士。

他的心中也是不由得一陣激蕩。

將士在前線廝殺,他在後方提供糧草軍需,還要穩定天下人心。

沒有人知道他有多難。

甚至很多時候,為了穩定,就連他都必須進行一定的妥協。

直到今天,他的大軍終於回來了。

……

深吸一口氣,李承乾低身親自攙扶起李勣,開口道:“愛卿請起,這一戰曆經兩年,前後無數廝殺,終於功成,愛卿和諸將士功不可沒,諸功自有兵部和吏部核算,今日不提那些,朕準備了美酒美食,為諸卿接風。”

“謝陛下!”李勣能夠感受到皇帝來自心底的歡喜,有些感動的拱手。

“不過大軍之前,朕這裡單獨敬愛卿一杯。”李承乾稍微向後擺手。

張阿難捧著一隻金盤來到了李承乾和李勣麵前。

李承乾親手倒了兩杯,一杯給李勣,一杯給他自己。

“國公,這一戰辛苦了。”李承乾舉起酒杯,然後一飲而儘。

“謝陛下!”李勣躬身,然後才將杯中酒一飲而儘。

李承乾笑笑,然後朝著後麵再擺擺手。

一隊紅衣金甲的金吾衛端著托盤上前,來到了前方每一名將領的身前。

李承乾端著酒杯,走到了眾將前方,滿臉感慨的說道:“諸卿平身,這一杯酒,是朕感激諸卿此番生死搏殺,來,喝了這一杯酒,我們入營,那裡有更多的美酒美食。”

“多謝陛下!”眾將起身,然後拿起杯中酒一飲而儘。

李承乾品味著美酒的滋味,放下酒杯,看向遠方的眾將士說道:“所有眾卿平身,今夜不醉不歸,入營。”

“喏!”轟然的聲音從遠處的數萬將士身上同時傳出。

李承乾站在黃蓋之下,有些沉醉的笑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