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山頂,清風拂過。
四周大鼎之中燃燒著種種紙錢,犧牲,玉帛,絲絹,化作嫋嫋青煙,直衝天際。
李承乾一身赤黃色袞龍袍,頭戴白玉十二旒,手持金玉笏板,站在封禪台上,對著前方的祭案沉沉拱手。
他的身後是貴妃鄭氏和燕王李玖。
再後麵是長孫無忌,唐儉,於誌寧,閻立德和鄭仁泰等一乾朝中宰相和無數文武群臣吧。
再往後,還有一眼看不到儘頭的金吾衛站在嵩山山道兩側,持槊莊嚴護衛。
嵩山封禪台,這裡是當初先帝太宗皇帝封禪的所在。
如今李承乾來這裡,自然不是封禪。
他是要借助封禪台,來祭告天地和先帝。
因為這裡是整個天下除了泰山以外,距離上蒼和先帝最近的地方。
潘師正和禮部侍郎竇德玄站在皇帝兩側,輔佐祭祀。
……
天空明澈,似乎在無儘的天幕之後,還有一雙雙眼睛在看著他。
李承乾心中自然明白不是如此,但祭祀之事,本就在心誠,也本就是在顧後。
“父皇,平穰城破了。”李承乾忍不住心緒複雜的停頓,在他的前一世,平穰城破至少是十年之後的事情。
李治在清洗了長孫一族和長孫無忌在朝中的勢力之後,經過了十年的積累,徹底的攻破平穰城。
然而僅僅不過十年,平穰城就落在了新羅的手裡。
大唐耗費無數軍資,犧牲無數子弟,最終卻隻是為他人做了嫁衣,多麼可笑啊。
但是如今,他李承乾提前十年就攻破了平穰城。
足夠說明,他這個正牌太子,遠比李治那個冒牌貨要強的多,父皇,你上輩子是真的錯了。
李承乾微微低頭,看向眼前的崇山峻嶺,茫茫雲海,輕聲道:“平穰城已破,高句麗反抗大唐的力量被徹底瓦解,他們也就剩下兩百萬的百姓,還有新羅和百濟虎視眈眈的窺伺,相信用不了幾年,高句麗就會被新羅和百濟所滅,那個時候做好準備的兒臣,就會下令,同時滅掉新羅百濟。”
上下群臣齊齊俯首。
事實證明,皇帝的這一策略是對的。
大唐在攻下平穰城後,如果繼續南下,那麼麵對阻礙不說,光是拖延的糧草軍需,每日都會像海水一樣的往外流。
而且起碼預估需要兩年時間,更彆說日後三國一起反唐,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大唐耗儘無數,也填不儘這個坑。
還不如現在抽身一步,消化已經得到的東西,挑撥三國內亂,然後自己一步步的蠶食。
這才是滅三國最好的辦法。
“英國公明年年底就會返回長安,他會來到高寶藏和其他兩國國主一起到長安朝賀,兒臣會將泉蓋蘇文的人頭祭祀太廟,同時讓他們三人看著,等到了三國齊滅。”李承乾輕輕咬牙,說道:“那時,兒臣再到昭陵祭祀父皇。”
上下群臣神色肅然,認真拱手。
皇帝所說的,就是他們要做的。
李承乾深吸一口氣,手握金玉笏板,然後鄭重的躬身道:“上蒼庇佑,大唐江山萬年,繁盛無期。”
群臣凜然,同時跟著躬身道:“上蒼庇佑,大唐江山萬年,繁盛無期。”
“父皇庇佑。”李承乾抬起頭,看著天空高聲喊道:“庇佑大唐江山萬年,繁盛無期。”
“先帝庇佑,大唐江山萬年,繁盛無期。”內外群臣,上下將士,一時間全部忍不住跟著呐喊起來。
聲音在整個山穀之間回蕩。
直衝上蒼,彌漫曠野。
永遠不息。
……
嵩山腳下,劉德威聽過長孫無忌所說,滿臉驚訝。
看著禦乘從側畔而過,劉德威忍不住的沉沉拱手。
禦乘之內,鄭霜兒看了一眼車外,然後才看向李承乾,問道:“陛下為何提前讓司空人告訴彭城郡公,這事就算不提前說,也沒有什麼吧?”
李承乾低頭認真看著手上的奏本,然後才淡淡的說道:“現在讓他知道了,他能夠感謝朕一次,等到明年正旦和他說了之後,他便還需要感激朕一次。”
鄭霜兒滿臉不解,她不信李承乾做事這麼簡單。
李承乾放下奏本,然後輕歎一聲道:“彭城郡公所代表的從來就不是他一個人,而是一大群從貞觀而來的朝中重臣,他們會在接下來的幾年到十幾年間逐漸致仕。”
鄭霜兒似懂非懂的點點頭,說道:“阿耶也已經五十三了,再過十年就六十三了。”
彆看如今朝堂上,六十多的七十多的人官員不少,但實際上這些已是少有的身處高位的重臣。
隨著李承乾位置的逐漸穩固,他會更多的啟用年輕人。
這些老臣心中自然明白這一點,所以,在年齡逐漸到位置之前,他們的心中難免複雜。
“現在這時候,彭城郡公成了宰相,實際上就在等於告訴他們所有人,隻要為朝廷,為朕效力的足夠久,那麼接下來,誰都有成為宰相的機會。”李承乾輕歎一聲,道:“哪怕這僅僅是一個夢,也足夠他們安心的走完最後一段路。”
鄭霜兒輕輕點頭。
李承乾抬頭看向車外。
外麵隱約傳來了長孫無忌的聲音。
很多事情,甚至就連長孫無忌自己都沒有意識到。
這一次東征高句麗,實際上山東士族在裡麵所占的比例,遠比其他任何一個時候都要更多。
劉德威不僅僅是貞觀以來的老臣,同時也是山東士族最重要的領袖之一。
徐州地處河南,齊魯,淮南,甚至還有江南的關鍵要地,人脈往來也有溝通南北之效。
以他為宰相,不僅能夠讓南方世家歸心,也能那些為朝廷效力了很多年的老臣,在李承乾和長孫無忌之間更加的偏向李承乾,同時作為相當的緩衝。
很多事情,隨著一場場大勝,李承乾手下的親信,會在將來十年之後,迅速的成長起來。
到時候,彆說到時候,就是現在,他們也已經開始對朝中三省六部九寺的位置,充滿了渴望。
遼東大勝,隻是一個開始。
但僅僅這一個開始,整個朝中的格局就都要大變。
劉德敏,劉仁軌,蘇定方,崔仁師,楊務廉,還有大量山東士族子弟,都會在明年年底因為軍功而得到封賞。
尤其這一次東征高句麗,借用山東士族的力量將會遠遠的超越以往。
一旦他們因封賞而升官,他們在朝中的話語權也會增大,到時候衝突也會變多。
劉德威,就是這裡麵用來緩衝的角色。
……
貞觀殿中。
李義府,許敬宗,裴炎三人,坐在右側的廊柱之後,疾筆書寫。
李承乾坐在禦榻之上,看向站在殿中的長孫無忌道:“舅舅,此番回長安之後,要注意盯一下吐蕃,大唐和西突厥開戰,一旦吐蕃介入,那麼戰事必然會無限拖延,這對吐蕃是有好處的。”
“是!”長孫無忌神色凝重的拱手。
“還有,波斯王子派人到了長安,暫時先不要讓他們到洛陽來,舅舅好好的找人問一問大食的事情。”李承乾搖搖頭,說道:“朕可不想在和西突厥開戰的時候,冒出一個大食人來。”
“臣明白。”長孫無忌認真拱手。
“另外,明年科舉依然不行,但到了後年,朕已回長安,科舉不僅要辦,而且還要大辦,進士名額可能會接近五十。”李承乾輕輕敲敲禦案,說道:“畢竟朝中兩年沒有科舉,第三年必然要有所補償,先將消息放出來,讓百姓人家早做準備。”
“臣領旨。”長孫無忌低頭之間,神色凜然。
科舉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稍不注意,甚至宰相都要倒黴。
楊師道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最後便是雍王的事情了。”李承乾目光從長孫無忌身上抬起,看向殿外,笑笑說道:“舅舅告訴豆盧家一聲,讓他們提早準備,明年朕回了長安,便選個好時間,將這場婚事給辦了……對了,雍王府也要收拾妥當。”
“臣領旨!”長孫無忌沉沉的躬身。
李承乾收回目光,看向長孫無忌,說道:“年底了,舅舅也要注意身體,事情該讓下麵人辦的,就讓下麵人辦,不要太操心……舅舅,長久才是朕想要的。”
“臣領旨,謝陛下。”長孫無忌有些感動的認真拱手。
張阿難站在一側,目光從長孫無忌的身上掠過,平靜淡漠。
“舅舅慢行,朕就不送你了。”李承乾站了起來,認真的看向長孫無忌。
長孫無際笑笑,拱手道:“陛下辛勞,臣自行便是,陛下保重,臣告退。”
“嗯!”李承乾點點頭,然後看著長孫無忌離開貞觀殿。
……
輕歎一聲,李承乾轉身看向裴炎,神色平靜的說道:“傳戶部尚書閻立德,戶部侍郎張大象,戶部郎中王真儒,兵部尚書崔敦禮,吏部侍郎李乾祐,一起見駕,明年大軍回朝,上下人等的升遷賞賜,必須要提前準備到位。”
“喏!”裴炎起身認真拱手,然後快步轉身而去。
坐在一側的李義府輕輕抬頭,然後又迅速低頭。
他的麵色不知覺間已經凝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