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我在萬曆修起居注 > 第0125章: 常朝之上,小萬曆的“沈念式”發言

第0125章: 常朝之上,小萬曆的“沈念式”發言(1 / 1)

推荐阅读:

正月十七日,清晨。

李太後在內廷將馮保痛斥了一頓後,以當差有失之罪過,對其罰俸半年,然後下令更換了一大批負責皇家選後的宦官與女官。

之後。

兩宮太後(仁聖皇太後陳氏、慈聖皇太後李氏)先去文華殿向小萬曆請罪,而後又去擺放著大明曆代皇帝牌位的奉先殿請罪。

二人在奉先殿哭得就像兩個淚人一般。

皇家選後,關係著大明江山未來之基業,是兩宮太後的最重要職責。

而今竟被宦官女官操控而謀取私利,兩宮太後,皆有罪過。

幸虧是提前被發現。

若小萬曆大婚之後,此事敗露,外加新皇後德行有失,那兩太後的罪過就大了,必然會被文官記錄入史,留下一個“未曾用心為帝選後”的壞名聲。

與此同時。

在小萬曆的命令下,錦衣衛、三法司、順天府將繼續嚴查涉及“借皇家選後之事與宦官同流合汙、謀取私利”的官員。

當日下午。

三大閣臣、錦衣衛、都察院、順天府的主官紛紛呈遞請罪奏疏。

讓小萬曆親自挖出京師內官員懶政、官官相護、損公肥私、百姓告狀甚難等一係列問題。

他們不僅失職,而且丟儘了臉麵。

此事,也讓官員們對小萬曆有了一個新印象。

“上漸有手腕矣。”

往昔,小萬曆與“手腕”二字是完全扯不上關係的,大多數官員都以為他隻是張居正手中的風箏。

哪曾想,今年的小萬曆成長飛快,帶著線的風箏轉眼間變成了雛鷹。

這一刻。

小萬曆餘怒未消,將所有請罪奏疏都留中不發,暫押了下來。

他在等,等抄家的結果。

他想看一看這些“陽奉陰違”的官員到底貪墨了多少,也想通過此事,進一步增加皇權在朝堂的影響力。

……

京師的街頭巷尾間,聽到此事的百姓都甚是興奮。

他們最喜看到的就是仗勢欺人、製造各種不公、貪墨民脂民膏的官員宦官被繩之以法。

而今皇帝親自出手,令他們無比激動。

一些曲社已以此事為背景編排起了戲曲,以讚頌皇帝為主題的戲曲,朝廷不但不封,甚至還有可能推廣。

……

正月十九日,午後。

錦衣衛總旗石青出現在文華殿內,將一份抄家清單呈遞了上去。

小萬曆看後不由得麵色鐵青,緊緊攥住了拳頭。

他想到這群人定然有貪墨行徑,想到他們定然積累了不少家財,但沒想到竟然這麼多!

“陛下,當下已查抄二十多名官員、宦官、女官的家,共抄出黃金約三千六百兩,白銀十二萬八千兩,金器、銀器物、文玩字畫、外加他們供認的田產、宅院、商鋪,累計折合白銀三十五萬兩。”

“其中以禦用監宦官於秀最多,達五萬餘兩白銀,以大理寺評事彭衝最少,達八千兩白銀,已確定,這些財物非他們家中祖財,而是為官時所得。”

……

“三十五萬兩白銀!三十五萬兩白銀!三十五萬兩白銀啊!”小萬曆咬著牙,足足說了三遍。

這些錢,足夠讓他大婚四次了。

在沈念的普及下。

小萬曆對當下各個階層的收入已有所了解。

一般佃農一年能賺十兩左右,同時支出也在十兩左右,多為糧食收入,若遇災荒,立即就會餓肚子。

自耕農一年能賺二十兩左右,一般的小商人能賺三四十兩,一年能賺百兩以上的百姓便算作富人了。

當朝一個正二品的尚書,全年俸銀為一百五十二兩。

北境一年的軍費約一百萬兩左右。

萬曆二年四月到萬曆三年四月,太倉銀庫(國庫)歲入銀數為四百一十三萬六百兩。

而小萬曆的成婚預算,更是被內閣嚴格控製在十萬兩以內。

小萬曆知曉官員們都是靠常例而非俸祿。

他大膽猜想,每個人有家產千兩銀以上,便已經很誇張了。

沒想到這些官職最高者不過從五品的中低層官員,竟能貪墨如此巨量的財物。

“那五品以上呢?”小萬曆喃喃說道,“怪不得朝廷如此窮,怪不得百姓的日子如此難過,原來都是被這群碩鼠貪墨了!”

這一刻,小萬曆幾乎要氣炸了。

這些官員為了一己之私,將他的婚姻大事當作賺錢的買賣,實乃國之蛀蟲、官員敗類。

他眼神有些恍惚,突然感覺自己站在常朝之上。

他下麵的文武百官頭上都懸浮著一行小字,分彆是:十二萬兩、二十萬兩、三十萬兩、七十二萬兩、九十萬兩……

太倉庫與內帑的銀錢,全都鑽到了官員們的腰包裡。

小萬曆緩了緩後,看向石青。

“明日常朝開始前,將所有抄家所得的金銀財物都搬到皇極門下,朕要讓文武百官們都看一看,這些人是如何報效朝廷,是如何效忠朕的!”

“卑職遵命!”石青拱手道。

……

翌日。

上元日後的第一次常朝,四更天。

天還未亮,禁中燈火通明。

當官員們經過午門,來到皇極門下,看到一座如大山一般的金銀財寶堆時,都被震撼到了!

皇極門,中間處。

矗立著一個高約兩丈的巨大財物堆。

裡麵有金銀、珠寶、地契、珍珠、瑪瑙、翡翠、書畫、綾羅綢緞、各種首飾等。

琳琅滿目,閃閃發光。

甚至還有一些宮內的禦用之物。

不遠處,數名宮廷畫師正在繪製此場景。

這一刻。

一些官員的額頭上已冒出了冷汗。

他在思索,若自己被抄家,能堆起多大的財物堆,能牽涉到家族中多少人。

沈念則是麵帶笑意,喃喃道:“看來,今日常朝,陛下是準備給大家上一課了!”

沈念非常希望小萬曆能夠硬氣起來。

如此,他才能距親政越來越近。

新政若想成功,必須要由皇帝帶頭,不然十有八九都會失敗。

更何況,張居正今年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坎兒。

沒準兒,趁著小萬曆大婚,順理成章就能讓他嘗試著親政了,而沈念也將擁有更多施展才能的空間。

……

片刻後。

百官齊聚皇極門前,沈念以起居注官站在君王東南側,負責記錄起居注。

馮保未到。

他被小萬曆派去調教內廷的一些宦官了,七日後方能離開司禮監。

待行禮完畢後。

小萬曆高聲道:“眾卿,都看一看這份抄家清單吧!”

隨即。

一名小宦官拿著抄家名單,率先呈遞給了張居正。

張居正緩緩翻開,麵無表情地瀏覽一遍後交給了呂調陽。

呂調陽麵色嚴肅,快速看過一遍後,交給了張四維。

張四維很認真地看了一遍,心中有些忐忑。

若他張家被抄家,規模將遠大於此,絕對能轟動全國。

但他又細細一想。

家族事務早已經安排妥當,海瑞即使想要置他於死地,也絕對找不到充足的證據。

此刻,他隻盼著海瑞早日呈遞調查結果,讓他輕鬆一些。

自去年年底始。

小萬曆、張居正、馬自強等人對他都有些疏遠,這讓張四維尤為不自在。

唰!唰!唰!

這份抄家清單在官員們的手中迅速傳遞起來。

這還是小萬曆登基後,首次抄家。

看過抄家清單的官員們,表情不一。

有的雙腿微微顫抖、頭冒冷汗;有的甚是興奮,心道皇帝聖明;還有的隻是粗略掃了一遍,便迅速遞給了彆人……

足足過了半個時辰,參朝的官員們才看完了這份抄家清單。

這一刻。

每一名官員都甚是精神,無一人打瞌睡。

小萬曆環顧四周,待所有官員都目視前方後,緩緩站起身來。

“朕尚年幼,不能親政,朝事大多由三位閣老操持,大婚之事,則由兩位太後主管,此乃朕之大幸!”

“然而,一些官員,欺朕年幼,不將朕的事情當作事情,不將朝廷的事情當作事情,朕實在忍無可忍,故而派遣錦衣衛調查!”

“朕自登基以來,從未懈怠,對朝堂內外一些官員所做的醜陋之事,並非不知,然為了大局,朕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想到一些人肆無忌憚,愈發過分!”

“朕在這裡想告訴大家,朕已不是一個孩子,朕也不是那麼好欺的,但凡有不法之官危害朝政,朕絕不姑息,有一個便殺一個!”

這一刻。

小萬曆的身上流露出一抹濃濃的殺氣,儼然有了幾分“小元璋”的感覺。

他所言的“欺”字,既有欺騙之意,又有欺負之意。

小萬曆緩了緩。

“此次,朕令錦衣衛暗查,發現了三個問題。”

“其一,京師百姓求告無門。京師百姓告狀都如此困難,遑論偏遠地方州府!”

“朕希望一些衙門的主官不要總躲在衙門裡麵,見見陽光,見見百姓,在衙門外擺張桌子,每日坐上半個時辰,讓百姓看到你們,讓百姓有膽量告狀,很難嗎?會累到你們嗎?你們若沒空去,那朕親自去!”

小萬曆此話,針對的自然是三法司與順天府。

“其二,官官相護。”

“朕不喜歡那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朝堂氛圍。《大明律》才是一名官員做事的準則,日後,朕再發現官官相護,淩駕於律法之上行人情世故那一套,一律從嚴從重懲罰!”

“其三,懶政之官,危害大矣。”

“朕最厭惡的便是屍位素餐的懶政之官,朕希望吏部再擬定一個條例,針對官員懶政,逃政,不應是罷黜那麼簡單,理應重懲,讓他們感覺到痛!”

……

小萬曆說完後,張居正、呂調陽、張四維、馬自強、申時行等人突然齊齊望向沈念。

剛才。

小萬曆這番說辭、語氣與解決方式,與沈念的行事風格,實在太像了。

霸道,硬剛,鋒芒畢露,不留一絲情麵。

要知,小萬曆自登基以來,還從來未像今日這樣強硬。

沈念感受到下麵的目光時,先是一愣,然後瞬間就明白了。

他也感覺剛才小萬曆所言很像自己的風格。

可能就是近朱者赤吧!

此刻,他沒法張口解釋,稱小萬曆之言非他草擬,與他沒有任何關係。

即使解釋,估計也沒有人信。

下麵的眼神,讓沈念感覺到他們似乎在說:似乎隻有你沈念是近臣,我們都是遠臣。

就在這時。

小萬曆看向張居正,問道:“元輔,您可有補充?”

往昔。

小萬曆遇事不決,問的都是:“元輔,您以為該如何做?”

這一刻。

小萬曆突然感覺自己已經學會如何當皇帝了。

這種感覺,讓他感覺肩上的擔子非常沉重,同時也覺得特彆美好。

張居正大步走出,高聲道:“臣無異議,內閣將依照陛下所言,擬定條例!”

小萬曆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望向不遠處的財物堆,心中想著:將這些財物歸入內帑,完全可以讓大婚的預算再多一些。

就在這時,張居正又開口了。

“陛下,這些抄家之財,實乃民之膏血,國庫之失,臣建議將這些錢財,充入太倉銀庫,以備軍需。”

聽到此話,小萬曆眉頭微皺。

充入內帑的錢,是小萬曆的私財;而充入國庫的錢,則是朝廷的錢。

二者相差大著呢!

但張居正所言有理,小萬曆再次笑著說出了那句習慣說出的話:“元輔所言有理,就依元輔所言去做。”

隨即,便退朝了。

官員們離開皇極門後,便朝著各自的衙門奔去。

小皇帝今日為文武百官上了一課,課罷,大家自然是要撰寫罪己奏疏的,包括沈念在內。

不到午時,一道道官員的罪己奏疏便送到了文華殿。

人人稱錯,人人稱受教。

……

入夜,蘇宅。

沈念向父親沈堯山與嶽父顧東易講述了今日常朝發生之事。

小萬曆能如此霸氣,他父親與嶽父可謂是居功至偉。

翌日一大早。

沈堯山與顧東易便非常低調地帶著商隊,離開京師,奔向了北方。

二人並未讓沈念相送。

他們不想讓彆人知曉沈念與他們的關係。

他們踐行著那句“窮者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名言。

與沈念一樣。

隻是想著要為大明做些什麼,為大明的百姓做些什麼。

至於那封小萬曆的親筆書信,則是被二人貼身保存著,那是沈家與顧家的護身符。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