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再壓(1 / 1)

推荐阅读:

在魏延與親軍對著魏軍薄弱的側翼衝鋒突陣的同時,兩前一後,兩舊一新三麵犛頂龍纛,以一種泰山壓頂之勢自東向西浩蕩而來。

須臾之間,又仿佛虹吸一般,將周遭所有漢軍將士,不論僵持的,奮進的,抵抗的,潰退的,怯懦的,勇猛的,全都吸引了過來。

吳班、陳式、廖化、孟琰、爨習、馮虎、傅僉…全都停下了原來的動作,發出了新的指令,催動所有能夠機動的部曲,摧毀所有當麵之敵,不顧一切向龍纛彙集。

以龍纛為中心,如同一顆黑洞一般,不斷吸收周邊力量,護衛龍纛的三千龍驤虎賁,很快便如同覆了一層堅不可摧的鎧甲,又如同握住一柄銳不可當的利刃,朝著魏軍戰陣橫衝直撞,肆無忌憚。

被夾在中間首當其衝的州泰、郝昭、魏平所領戰陣,僅僅堅持了不到半刻鐘時間,便徹底陷入完全無救的崩潰之勢。

將台之上,對於天子親自統兵南援並不知情,且全然不能預料的大漢丞相,及費禕、楊儀、胡濟等一眾府僚令史,望著那三麵犛頂龍纛,儘皆陷入前所未有的震動當中。

昔有漢王還定三秦。

今有大漢天子請大漢先帝漢中王纛、漢天子纛,在前伴護天子龍纛還於舊都,克複西京。

當戰局已不再需要指揮,那位大漢丞相視線忽而變得有些模糊,失神之間,緊緊護住三麵大纛的龐大軍陣上空,隱約浮現一副先帝勒馬在前,天子緊隨在後的磅礴畫卷。而當先帝寬厚的身影逐漸消失不見,馬背上的天子繼續打馬向前。

隨著州泰、郝昭、魏平戰陣徹底崩潰,連鎖反應迅速發生,南麵戰場的魏軍早已動搖的軍心士氣,在這一刻徹底崩盤,大規模成建製的潰陣開始出現。

魏軍潰卒不斷衝擊己方軍陣,這種衝陣,又帶來更大規模的混亂,更多的魏軍士卒開始瘋狂奔走,魏軍徹底大亂。

盲目奔逃者有,互相踐踏者有。

為了搶奪奔逃空間而自相殘殺揮刀向袍澤者,不可勝數。

戰場上發出的哀嚎慘叫,竟是比漢魏雙方對峙鏖戰之時,更高亢頻繁無數。

而魏軍自己人對自己人造成的殺傷數字也迅速攀升,短時間內便達到了一二千之數。

不到半刻鐘時間,除了少部分將校帶領的少部分精銳及親兵,仍能保持些許冷靜,鳴鼓自持外,餘下兩三萬人完全是胡亂奔逃。

至逃無可逃,便非死輒降。

不多時,自驪山台地到漕渠,五六裡寬闊的戰場,徹底被一字排開的漢軍占據。

漢軍將士頂著疲憊,頂著傷痛,簇擁著三麵龍纛自東向西,一往無前恣肆橫推,地崩山摧。

漕渠以北。

麵對漢軍的卻月陣,司馬懿在判斷出陣中漢軍隻餘萬人出頭,且漢軍精銳必已儘在渠南之後。

甫一開戰便是步騎儘出,毫無保留地催動了最迅疾、最猛烈的攻勢,自然而然,也付出了頗為慘痛的代價。

趙雲所統漢軍一萬餘人,以偏箱車、武鋼車,乃至裝滿泥土的輜重車數百輛,組成了這座卻月陣的外圍防線,所謂以車蒙陣。

隻是在司馬懿擺好陣勢發動總攻前,漢軍先采取了“以陣蒙車”的戰術,把戰車大體匿了起來,讓司馬懿難以看出虛實。

至於偏廂車形製,乃是三麵鋪設了雙層甲板,雙層甲板之間,以沙土填充,甲板之外,再蒙蓋一層浸濕的毛氈,既防火攻,也能緩衝。

而對敵一側的擋板,還開有射孔,兩到三名弓弩手躲在車廂內,透過射孔對外射擊。

除此之外,還有兩三名握刀持矛的甲士藏於車廂內,一旦敵軍步卒逼至近前,則立時暴起,依托偏廂車居高臨下與敵廝殺。

曾以元戎弩消滅龐會所統數百虎豹騎的右中郎將宗預,帶著他所統部曲,藏於戰車之後。

遊走在外圍的傅僉、馮虎二將在南麵戰場弓弩手力竭不能開弓後,從南麵戰場遞回兩千多張元戎弩,以及兩千多張角弓角弩。

司馬懿所統步騎剛與卻月陣外圍相接,陣中便似有萬箭齊發,魏軍衝陣步騎一排又一排倒下。

在連續衝陣好幾輪不能成功,反而死傷近千後,司馬懿才終於冷靜下來,正視起這座乍一看時,並不覺得有多難擊破的卻月陣。

隨即有些頭疼起來。

陣中漢軍人數雖少,卻並不如他所說的那般都是弱旅。

數量遠超他想象且攻防一體的各種戰車,大大增幅了漢軍整體的作戰能力。

而這些戰車內不是站滿了甲士,就是堆滿了沙土,短時間內難以拔除,拔除後難以移除。

這就給在戰車後麵列陣的弓弩手提供了更安全的射擊環境,留出了更寬裕的射擊時間。

魏軍的幾千精騎,麵對戰車蒙陣的卻月陣,更是根本無用武之地,衝陣衝不進來。

在外圍射箭,卻又因為馬弓的射程太短,殺傷力太小,根本不是陣內弓弩手兩合之敵。

一旦有戰馬中箭倒下,還會引起連鎖反應,接連倒下一片。

騎卒或是被戰馬壓倒壓傷,難以動彈被踐踏而死,又或被漢軍傾泄而下的箭雨射死射傷。

見此情狀,司馬懿乾脆命文欽、呂昭、尹大目等騎將,或是率少許精騎返回南麵戰場,又或是縱出兩三千騎,去逐殺潰逃後又再度折返觀望的漢軍胡騎。

一陣觀察過後,司馬懿總算發現了該陣的弱點,隨即嘗試著派出甲士從該陣兵力最少,軍勢最薄,守禦最弱的左右兩翼切入。

結果在卻月陣背後隔著一道漕渠列陣的千餘弓弩手,又為這卻月陣攻防最為薄弱的左右兩翼,提供了強有力的遠程支援,彌補了卻月陣最後的缺陷。

在嘗試數輪衝陣不能成功後,司馬懿還……

沒有還了。

南麵戰事發展過於迅速。

南麵戰場動靜過於駭人。

南麵魏軍崩潰過於徹底。

從中軍離開,尋地方登高遠望的司馬懿,此刻正在馬背上怔怔望著南方,整個人已是神情恍惚。

“阿父…到底怎麼回事?”其子司馬昭臉色刷白,艱難開口,四肢百骸不能抑製地微微發顫。

無人答他。

因為就連司馬懿也想問:到底怎麼回事?

而就在司馬懿父子幾人儘皆震駭得腦子一片空白,以至不能言語,又不知所為之時,

原本在逐殺潰卒,不斷自西向東席卷橫推的漢軍,卻是突然轉向,斜斜朝著北麵戰場切來。

戰鼓震天動地。

殺氣直衝雲霄。

司馬師、司馬昭兄弟二人俱是大驚,臉色愈發慘白,身體愈發不可抑製地發顫發軟,幾乎要從馬背上栽倒下來。

“阿父…我們,我們敗了。”司馬昭隻覺頭暈目眩,腦子裡完全一片空白。

而聽得司馬昭此言,其兄司馬師卻是終於恢複了些許理性:

“阿父…走……趕緊走,再不走恐怕就來不及了。

“一旦蜀寇渡過漕渠,一旦趙雲撤掉這軍陣向前突出,從中間把我們攔腰截斷,我們今日恐怕要被留在此處!”

一旁的司馬懿卻是仿佛聽不見這些聲音一般,隻是手握韁繩愣在原地一動不動,目光隻死死地注視著被成千上萬的漢軍簇擁在大陣中間的三麵龍纛。

直向北來的三麵龍纛。

沉默許久,直到南岸衝得最快的漢軍將士,已趨近他率人搭出來的漕渠通道,他才終於對著身邊親衛發出一則軍令:“鳴金,東撤。”

言罷揚鞭打馬,朝著屬於他的驃騎將軍牙纛緩緩馳去。

事實上,他帶到北麵戰場的精銳之師才剛剛進入戰鬥不久。

而杜襲、張虎、樂等人從東方帶來的五六千步卒,甚至都還沒有趕到此處戰場。

趙雲這卻月之陣雖然堅固,卻並非沒有破綻,若是南麵戰場能再堅持半個時辰……

算了。

司馬懿終於放棄了為自己的失敗尋找借口,緊接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挫敗感、慚恨感從胸膛升起,又徑直朝他大腦衝擊而去。

儘管他努力想讓自己恢複理性,可完全出乎意料的迅速敗軍帶來的巨大衝擊,仍舊讓他大腦的運轉變得遲滯起來。

待他回到牙纛之下,再度扭頭朝著漕渠以南那三麵龍纛凝目一望。

才終於反應過來,讓他產生如此巨大衝擊的,非隻是這場敗仗。

而是那三麵被漢軍將士圍在陣中的龍形大纛,以及漢軍將士鋪天蓋地又驚天動地的“萬勝”、“殺賊”之類的高聲呐喊。

劉禪真的來了。

劉禪就在陣中。

劉禪萬軍擁護。

清脆的鳴金之聲在戰場上響起。

杜襲、張虎、朱術、路蕃諸將從華陰、鄭縣帶來的五六千步卒,此刻仍距卻月陣所在戰場有三四裡,在聽到司馬懿大軍傳出的鳴金之聲後,終於全部停住了向西而去的腳步,開始返身東向。

而仍在外圍衝擊漢軍卻月陣,損傷雖然頗重,卻並沒有遭到毀滅性打擊的魏軍將士,

也開始在司馬懿、王昶、牛金、牛蓋、尹大目諸將的指麾下,維持著相當的秩序向東撤走。

且戰且走。

南麵戰場趕來的漢軍前部距此處仍有二三裡,魏軍卻仍然保持著相當的反抗能力。

杜襲、張虎、樂甚至還在下遊列陣以待,以為接應。

總而言之,司馬懿撤退的命令下得還算果斷。

王昶、牛金等人麵對南麵戰場的徹底崩盤,同樣生不出絲毫去冒險求個僥幸的心理。

所以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漕渠北岸這萬餘魏軍精銳,至少一大半是能夠成功撤走的。

然而意外總會發生。

“魏狗休走!”漢軍卻月之陣的外圍,突然爆發出一聲大吼。

七八名重鎧甲士一馬當先,帶領四五百身披筒袖鎧的中甲士卒結成了鋒矢之陣,從戰陣的一處缺口一往無前狂奔而出。

與此同時,這座卻月陣中的戰鼓陡然間狂擂不止。

陣中漢軍將士喊打喊殺之聲,更是變得愈發亢奮。

前所未有地亢奮。

司馬懿的驃騎將軍牙纛此刻已移至卻月陣正中間,而突然散陣衝出的數百漢軍將士,此刻亦是處於卻月陣正中間。

司馬懿驚疑之中駐馬而立。

先是環顧了一圈自己身周還算嚴整的萬人大陣,再是看了一眼身後剛剛渡過漕渠,距離此處仍有二三裡之遙追兵,最後才是往右手邊這座卻月陣望去。

緊接著陡然一驚,脊背一涼!

毛發皆悚間,卻見原本停在此陣的那麵屬於偽漢天子的金吾纛旓,此刻正自南向北迅速壓來!

“為了陛下!”就在此時,自卻月陣中衝出來的甲士中,突然爆發出一聲亢奮的大喝。

而此聲落罷,幾乎是一瞬間,一片又一片,一陣又一陣高亢又激昂的怒吼開始接連而起。

“為了陛下!”

“大漢萬勝!”

“——殺賊!”

“——殺!”

霎時間,歡呼萬勝聲、喊打喊殺聲直入霄漢,響遏行雲,一陣剛落複又一陣再起。

司馬懿還不及下令,已自卻月陣中殺出的幾百漢軍甲士,就已如同鋒矢利刃般,銳不可當地切開了距卻月陣最近的大魏軍陣。

目的再明確不過。

——偽魏驃騎。

司馬懿所統軍陣頓時陣腳大亂。

能不大亂?

夫戰,勇氣也。

南麵戰場的迅速潰敗,大漢天子的親臨前線,早就給北麵戰場的魏軍將士帶來了巨大的心理衝擊。

雖然損失並不慘重,雖然表麵上仍然維持著相當的秩序,但也真的隻是表麵而已。

身披重鎧,臉覆狻猊銅麵,以至於看起來如神似鬼的關興、魏興、趙統、薑維、黃崇等小校,領著四五百甲士如狼似虎,陷陣衝鋒。

幾乎不費絲毫氣力,就輕易殺穿擊潰了魏軍重圍,衝到了司馬懿驃騎將軍牙纛百餘步外。

此時此刻,莫說外圍的魏軍士卒了,就連原本將司馬懿團團圍住的千餘近衛,也被戴著鬼麵的漢軍甲士嚇得潰陣而走。

霎時間,大魏驃騎將軍身邊竟然就隻剩二三百真正的親衛,及百餘名重鎧甲士了!

“阿父,快走!”司馬師五臟六腑被驚得七零八碎,毛骨悚然間狠狠一鞭抽在其父身上,發現手抖抽錯了才又揮鞭往其戰馬身上一抽。

差點被司馬師抽得滾下馬來的司馬懿還不及反應,胯下戰馬便已馱著他倉惶前奔。

留在原地的最後幾百精銳,及百餘名重鎧甲士在司馬懿的親軍督及司馬師的催動帶領下,朝著剛剛衝出來的漢軍甲士衝去。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