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60年代:簽到萬物,悠閒生活 > 第589章 籌備龍騰機械廠

第589章 籌備龍騰機械廠(1 / 1)

推荐阅读:

年輕人愣了一下,隨後微微調整了一下坐姿,認真地說道:

“廠長,我覺得這個設備的一些參數還可以再優化一下,這樣生產效率可能會更高。”

他說著,還指著設備上的一些部件,詳細地解釋著自己觀察到的問題和改進的思路。

李向明點點頭,眼中露出一絲欣慰的光芒,那光芒如同春日裡的暖陽,讓人感到溫暖而安心。

他認真地看著年輕人,感慨地說:

“嗯,思路挺對的。

你思考得很深入啊!這樣,你對機械方麵是不是比較感興趣?

而且啊,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我們正準備籌建一個機械廠,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參與其中?”

年輕人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就像夜空中突然綻放的煙火,充滿了興奮和期待。

他激動得微微站起身來,連忙說道:

“當然想啊,廠長,我非常願意!我一直都對機械製造很感興趣,隻是之前沒有這樣的機會。”

李向明開心地笑了起來,臉上露出讚許的神色。

他伸出手,輕輕拍了拍年輕人的肩膀,動作有力而親切。

他微笑著鼓勵年輕人:

“好!好好乾,你有這份熱情和鑽研精神,將來肯定能在機械廠大展身手。不過,後續還有一係列的專業知識培訓等著你,要認真對待啊!”

李向明就這樣,一個車間一個車間地走,在這個過程中,他不斷地與工人們交流,仔細觀察他們的操作,認真聽取他們的想法。

每一個符合他條件的人,他都會與他們進行深入的溝通和交流,了解他們的專業背景、工作態度和對機械行業的理解。

確定人選後,李向明又親自為他們製定培訓計劃。

他坐在書桌前,眉頭微皺,手中的筆不停地在本子上記錄著。

他時而停下來,思考片刻,然後又繼續書寫,那專注的神情仿佛外界的一切都與他無關。

製定完培訓計劃後,李向明開始親自授課。教室裡坐滿了那些被選中的技術人員和生產工人。

李向明站在講台上,目光掃視著台下的每一個人,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和信心。

他從機械製造的原理講起,每一個概念、每一個公式都解釋得十分詳細。

他的聲音洪亮而清晰,仿佛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將知識深深地印在了大家的腦海中。

當講到實際操作技巧時,李向明走上講台前的一個小演示台。

他拿起一塊機械零件,嚴肅而認真地說:

“大家看,這個零件看似簡單,但要想把它做得精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不僅需要熟練的技術,更需要對原理有深刻的理解。”

說著,他拿起工具,開始親自示範操作步驟。他的雙手穩穩地握住工具,動作嫻熟而流暢,每一個動作都恰到好處。

他的臉上露出專注的神情,仿佛整個世界都隻剩下他和這個零件。他一邊操作,一邊耐心地講解著:

“這裡要注意力度,要恰到好處,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這樣才能保證零件的精度。”

台下的學員們都全神貫注地看著李向明的演示,眼睛一眨不眨,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他們不時地點頭,表示對李向明講解內容的心領神會。

演示完畢後,李向明看著台下的學員們,微笑著說:

“現在,大家可以自己動手試試,有問題隨時來問我。”

學員們紛紛點頭,一個個躍躍欲試,開始了自己的實踐操作。

學員們小心翼翼地拿起工具,試圖按照李向明剛剛示範的步驟來操作零件。

然而,看似簡單的操作在實際執行起來時,卻讓不少人遭遇了困難。

一位名叫王偉的年輕人,額頭上漸漸滲出了密密麻麻的汗珠,他的眼神中透出一絲焦急。

手上的動作開始變得有些慌亂,每一次用力都顯得有些用力過猛,導致零件在他手中微微晃動,他咬了咬牙,心裡想著: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李廠長做得那麼輕鬆,到我這兒怎麼就這麼難?”

但很快,他想起李向明那充滿期待的眼神,又強打起精神,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重新調整姿勢,再次嘗試。

李向明站在學員們中間,目光在每一個人身上都停留了片刻,敏銳地察覺到了王偉的異樣。

他緩步走到王偉身旁,輕輕拍了拍王偉的肩膀,那動作仿佛給了王偉一種無形的力量。

李向明俯下身,眼神溫和而堅定地說:“彆著急,王偉,剛開始的時候遇到困難是很正常的。你剛才那一步是用力太猛了,要稍微控製下力度。”

說著,他再次拿起一個備用零件開始示範,邊操作邊詳細地解釋著每一個動作的要領,同時還不忘鼓勵道:

“你要放鬆心態,把心沉下來,按照動作要領來,我相信你很快就能掌握的。”

王偉重重地點點頭,眼神中重新燃起了信心,他集中精力,仔細回憶著李向明的講解和示範,慢慢地調整自己的動作。

隨著一次次的嘗試,他的動作逐漸變得熟練起來,零件的尺寸也開始逐漸符合要求。

他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對自己也多了幾分信心。

而在教室的另一邊,張宇正遇到了另一個棘手的問題。

他的眉頭緊緊地皺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川”字,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零件,仿佛在試圖從這個小小的零件上找到解決問題的線索。

他幾次嘗試都失敗了,工具在手中的零件上留下了幾道不太完美的痕跡。

張宇心裡不禁有些沮喪,他小聲地嘟囔著:“這操作也太難了,我怎麼就沒有一點悟性呢?”

就在這時,坐在他旁邊的李明悄悄地探過身子,拍了拍張宇的肩膀,小聲安慰道:

“張宇,彆灰心啊!我看你已經很努力了,可能隻是還沒找到關鍵點。我們一起討論一下吧,說不定能找到解決辦法呢。”

張宇轉頭看向李明,眼中閃過一絲疑惑和期待。李明指著零件上的一個部位,認真地說:

“我覺得你在這裡的打磨力度可能有點過了,你看,你把這個邊角都磨得有些薄了。

按照李廠長之前說的,這個部位隻需要輕輕打磨,保證每個方向的精度一致就可以了。”

張宇聽了李明的話,仿佛豁然開朗。

他按照李明的建議重新試了一次,果然,這次的零件形狀和精度都更接近李向明示範的標準了。

他長舒了一口氣,感激地對李明說:“多虧了你啊,李明,如果不是你提醒我,我估計還得在這裡磨蹭好久。”

李明笑著擺擺手說:“不客氣啊,咱們都是來學習的,互相幫助嘛。”

隨著時間的推移,學員們的動作逐漸越來越熟練,教室裡彌漫著一種專注而又充滿激情的氛圍。

李向明在教室裡來回走動著,不時地停下來給予學員們一些指導和建議。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欣慰和自豪,心裡暗暗想道:

“這些人一個個都有著很大的潛力,隻要他們肯努力,機械廠的未來肯定一片光明。”

這時,一位名叫趙剛的老員工引起了李向明的注意。趙剛在操作過程中動作十分沉穩,幾乎沒有出現什麼差錯。

李向明走到趙剛身邊,微笑著說:

“趙剛,你操作得很不錯啊。能看得出來,你對這些操作技巧掌握得很好,看來你在日常工作中積累了不少經驗啊。”

趙剛抬起頭,謙遜地說:“廠長過獎了,這都是我們應該的。我在以前的工作中就接觸過一些類似的設備,所以稍微熟練一點。

不過我也從你今天的講解中學到了很多,特彆是關於對原理的理解,這讓我對機械製造有了更深的認識。”

李向明點點頭說:“嗯,有這樣的態度就對了。咱們機械廠的發展離不開每一個人的努力和進步,大家都要繼續保持這種學習的精神啊。”

李向明深知,要打造出具有競爭力的機械廠,專業的知識和技術指導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他決定不辭辛勞,親自走訪,尋求那些在機械領域德高望重的專家學者以及經驗豐富的退休老工程師們的支持。

在拜訪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院士的路上,李向明顯得格外專注。他提前做了大量功課,深入研究了老院士在機械設計領域的傑出貢獻以及他對行業前沿技術的獨到見解。他心中反複思量著與老院士交流的話題,既想著要展現出機械廠的發展規劃,又要提出能夠讓老院士心動且願意出山相助的理由。

終於,李向明來到了一座充滿學術氛圍的科研機構。他按照地址找到了老院士的辦公室。那是一間布置簡潔而莊重的房間,牆壁上掛滿了各種學術榮譽證書和獎章。李向明輕輕敲了敲門,過了一會兒,門開了,一位年逾古稀的老院士出現在眼前。

老院士身著一件深色的中山裝,戴著一副精致的老花鏡,目光深邃而專注。李向明微微欠身,禮貌地說道:“院士,您好!我是龍騰企業的李向明,很榮幸能有機會來拜訪您。一直聽聞您在機械設計領域的卓越成就,我們龍騰企業即將建設一座現代化的機械廠,目前正在籌備階段。我深知您豐富的經驗和寶貴的見解對機械廠的發展至關重要,所以特地前來,誠邀您能為我們的機械廠擔任技術顧問。”

老院士微微抬了抬眼鏡,上下打量了李向明一番,眼中閃過一絲探究的光芒:“李廠長,機械廠的籌備工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涉及到眾多技術難題和複雜的工程問題。你想過如何解決這些難題嗎?”

李向明的心跳略微加快了一下,但很快他便鎮定下來,自信地說:“院士,我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我們在前期的市場調研中,對行業的最新技術和發展趨勢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時,我們也彙聚了一批優秀的專業技術人才,但是在一些關鍵領域,我們深知還需要您的智慧和經驗的指引。您在機械設計方麵的造詣,對於我們來說,無疑是一座燈塔,能為我們指明前進的方向。”

老院士微微點頭,點了點頭表示認可:“嗯,從你的言語中,我能看出你對機械廠的籌備是有想法的。但是,擔任技術顧問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你是否能保證我在這方麵的支持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不是形式上的走過場?”

李向明連忙回答道:“院士放心,我們一定會安排專人負責對接您,確保您的時間和精力都能得到高效利用。您的每一個建議和意見,我們都會認真對待,切實落實到機械廠的建設和發展中。”

老院士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後,他緩緩地說:“李廠長,你提供的資料我看了,很充實。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龍騰企業的機械廠有潛力成為行業中的一顆新星。但是,責任重大,我不能輕易應允。”

李向明誠懇地看著老院士,說道:“院士,我們知道這不僅是機遇,更是挑戰。但我們相信,有您的加入,我們有信心克服所有的困難。再給我們的項目一個機會,也給機械行業的一個機會,好不好?”

老院士看著李向明真誠的眼神,微微點了點頭,緩緩說道:“好吧,我可以試試。”

李向明喜出望外,連忙道謝,並和老院士深入交流了一些具體的技術細節和未來發展規劃。

告彆老院士後,李向明又馬不停蹄地趕往其他幾家科研機構,繼續邀請專家學者。

在另一家科研機構裡,一位名叫陳教授的學者正專注於自己的研究項目。

李向明在門口等待了許久,終於等到陳教授暫時停下手中的工作,他便上前遞上自己的名片,謙遜地說:

“陳教授,您好!我是龍騰企業的李向明,我們正在籌備建設一座機械廠,一直敬仰您在材料學方麵的研究成果。想邀請您能加入我們的顧問團隊,為我們提供技術支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