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承辦機械廠(1 / 1)

推荐阅读:

在眾人焦灼的目光注視下,小趙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

他知道自己不能就這樣被困難打倒,尤其是在這個物資相對匱乏、生產任務關乎著集體榮譽和生產大局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

小趙咬了咬牙,開始仔細回想自己在培訓學習時關於新設備操作的點點滴滴。

他決定先停下手中的慌亂操作,按照所學的理論知識,重新梳理了一遍操作流程,試圖找出問題所在。

同時,他虛心地向身邊幾位經驗相對豐富的老工人請教。

這些老工人雖然一開始對新的變革也有過疑慮,但看到小趙如此誠懇地尋求幫助,也都紛紛伸出援手。

一位有著多年工作經驗的老李師傅,小心翼翼地走到小趙身邊,拿起工具,一邊操作著設備的關鍵部位,一邊耐心地對小趙講解:

“小夥子,你看啊,這新設備和咱以前的老設備有些地方原理是一樣的,但操作細節上還是有差彆的。

這個閥門啊,在這個步驟的時候要稍微再開大一點,但又不能過頭,不然就容易出故障,就像上次咱廠試生產的時候,就是因為這個細節沒把握好,差點就耽誤了交貨”

小趙認真地聽著,眼睛緊緊地盯著老師的每一個動作,不時地點點頭。

其他工友們也紛紛圍了過來,七嘴八舌地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建議檢查一下線路連接是否穩固,有的提醒小趙注意觀察設備的運行參數。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趙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症結所在。

原來是新設備的一個小零件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了鬆動,導致運行不穩定。

小趙和工友們齊心協力,迅速對零件進行了緊固,設備又重新穩定地運轉起來。

經過一番努力,生產進度逐漸趕了上來。

然而,這次失誤還是引起了領導的重視。

在下班後的車間碰頭會上,領導嚴肅地指出了這次事故暴露出來的一係列問題,強調在這個特殊的曆史時期,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環節都關乎著國家的建設和發展,容不得絲毫馬虎。

小趙低著頭,一聲不吭地聽著領導的批評。

他深知自己犯的錯誤給集體帶來了不小的損失,內心充滿了愧疚。

但他也明白,領導的批評是一種鞭策,是希望他能真正從這次失誤中吸取教訓,以後避免再犯類似的錯誤。

會後,小趙沒有像往常一樣直接回家。

他決定留下來,在車間裡再熟悉一遍新設備的操作流程。

他利用休息時間,反複練習,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他的手在操作台上不停地忙碌著,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決心。

與此同時,車間裡的氛圍也發生了變化。

在領導的引導下,工友們不再像之前那樣對新變革持抵觸態度,而是逐漸理解和接受。

大家都知道,在這個艱苦的年代,隻有團結一致,勇於麵對困難,積極適應變化,才能更好地為國家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小趙的努力並沒有白費,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訓練,他終於熟練掌握了新設備的操作技能,而且工作效率和質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他的轉變也贏得了工友們的尊重和領導的認可,成為了車間裡積極適應變革的榜樣。

在一次全廠的生產表彰大會上,小趙作為代表上台發言。

他講述了自己從對抗變革到積極適應的過程,分享了自己在麵對困難時的思考和努力。

他說:“在這個偉大的時代,我們不能因循守舊,要勇於接受新事物,隻有這樣,我們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為國家的建設添磚加瓦。”

小趙的發言引起了台下工友們的強烈共鳴。

……

李向明站在龍騰啤酒廠的廠區裡,目光深邃而專注,看著那一排排整齊的釀酒設備,心中默默回顧著自己這些年來的工作曆程。

啤酒廠從最初的舉步維艱到如今的蓬勃發展,每一步都凝聚著他的心血。

化肥廠和製藥廠的穩步前進,更是讓他對自己的能力有了更深的認識。

就在這時,廠辦的小王匆匆趕來,在李向明耳邊輕聲說:“廠長,機械局的領導來了,等您回去開會呢。”

李向明微微一怔,隨即整了整衣襟,邁著沉穩的步伐向會議室走去。

會議室裡,機械局的趙局長和李向明麵對麵坐著。趙局長麵帶微笑,目光中透露出信任與期待,他清了清嗓子,誠懇地說:

“李廠長啊,你在啤酒廠、化肥廠還有製藥廠的成績大家都有目共睹,你這經營管理的能力簡直沒話說。我們局呢,就想著,能不能再給你壓擔子,讓你開個機械廠?”

說著,趙局長遞上一份詳細的計劃書,接著說道:

“你放心,隻要你答應,錢和資源我們局全力支持。這不僅是看重你的能力,更是看中你的這份擔當啊。”

李向明接過計劃書,微微頷首,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思考。

他翻看著計劃書,上麵詳細的發展規劃和建議讓他陷入了沉思。

機械廠的開設,意味著更大的挑戰和責任,但同時也是一個展示自我、為國家和集體做出更大貢獻的機會。

他微微皺眉,內心在做著激烈的鬥爭。

過了一會兒,李向明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著趙局長,他的臉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鄭重地說:

“趙局長,感謝您和局裡對我的信任。我願意接受這個挑戰。我了解,開辦工廠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我會全力以赴,不辜負你們的期望。”

趙局長微微點頭,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緊緊地握住李向明的手,說道:“好啊,李廠長,你就大膽地乾!我們局會全力支持的。”

從機械局出來後,李向明回到自己的辦公室。他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更深的思考之中。

經過深思熟慮,李向明終於做出了決定,他立刻召集了自己信任的管理人員和生產骨乾到會議室集合。

會議室裡,彌漫著一種既緊張又興奮的氛圍。

李向明站在會議桌前,清了清嗓子,目光堅定地看著大家,緩緩地說道:

“同誌們,今天把大家召集到這裡,是有個重要的任務要和大家商量。

機械局的領導找我了,準備讓我開辦一個機械廠,還答應給我們投錢投資源。

這是對我的信任,更是對我們的期望。希望大家能和我一起,齊心協力,把這個任務完成好。”

管理人員和生產骨乾們紛紛點頭,臉上露出了一致的認同和期待。銷售科的張經理率先發言:

“李廠長,放心吧!我們都跟著你這麼久了,啥困難沒見過!這機械廠肯定能辦好!”

生產科的王主任也接著說:“沒錯!我們一定把生產這塊安排得妥妥當當,質量絕對有保障!”

李向明欣慰地看著大家,眼神中充滿了信任和鼓勵,他微笑著說:

“好!有大家的支持,我就更有信心了。

不過,開辦機械廠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需要考慮到很多因素,不僅僅是技術和資源,還要符合國家的整體規劃和需求。

我和機械局的領導們已經進行了多次深入的溝通,了解了國家對於機械製造業的整體發展方向和戰略布局。

現在,我們首先要把市場需求搞清楚,結合當前工業發展趨勢,確定我們廠重點生產的機械產品方向。”

於是,大家開始了熱烈的討論。

市場部的劉專員認真地做著記錄,時不時插上幾句自己的看法:

“我認為,現在農業生產急需現代化的機械設備來提高生產效率,咱們可以先從這方麵入手,生產一些適合農業種植使用的機械。”

技術科的趙工則推了推眼鏡,思索片刻後說:

“化工產業這幾年的發展勢頭很猛,我們也可以關注一下化工生產所需的專用機械,這應該會有很大的市場。”

李向明仔細地聽著大家的發言,不時地點頭。

他時而拿起筆在紙上記錄著一些關鍵的想法,時而看著大家,目光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和深入的分析,大家初步確定了幾種重點生產的機械產品方向,包括為農業提供現代化的機械設備,以及滿足化工生產所需的一些專業機械。

李向明站起身來,看著牆壁上掛著的企業發展藍圖,目光中充滿了決心和期待。

他深吸一口氣,說道:“同誌們,我們的任務已經明確了。

接下來的日子裡,大家要分工合作,全力以赴。讓我們的龍騰機械廠成為行業的中流砥柱,為國家建設貢獻我們的力量!”

眾人齊聲高呼:“好!”

聲音在會議室裡回蕩,仿佛奏響了一曲奮進的樂章。

……

李向明深知,機械廠的壯大離不開一支專業的團隊,於是他開始有條不紊地從龍騰旗下的其他工廠中精心挑選有潛力的技術人員和生產工人。

他邁著穩健而略顯急切的步伐,穿梭於各個車間、廠區之間。

每到一個地方,他的目光就像探照燈一樣,敏銳而專注地掃視著周圍的人群,仿佛在尋找著那隱藏在芸芸眾生中的顆顆璀璨明珠。

他時而微微皺眉,那是對看到的某些情況表示關注;時而嘴角泛起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那是發現了潛在的人才。

他來到了啤酒廠,此時的車間裡機器聲轟鳴,工人們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著。

李向明環顧四周,尋找著合適的人選。

突然,他的目光被一個正在調試設備的年輕人吸引住了。

年輕人的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專注的神情透露出他對這份工作的投入。

他雙手小心翼翼地擺弄著設備上的各種按鈕和旋鈕,動作略顯生疏,但又透著一股認真鑽研的勁兒。

李向明緩緩地走上前去,腳步輕緩,生怕打擾到年輕人。

他蹲下身子,眼睛緊緊盯著年輕人的每一個操作動作。

年輕人察覺到了李向明的目光,抬起頭來,有些疑惑地看著他,眼神中閃爍著一絲迷茫和不確定。

李向明露出和藹的笑容,溫和地說:

“小夥子,能不能跟我說說你對設備調試的一些想法?”

年輕人愣了一下,隨後微微調整了一下坐姿,認真地說道:

“廠長,我覺得這個設備的一些參數還可以再優化一下,這樣生產效率可能會更高。”

他說著,還指著設備上的一些部件,詳細地解釋著自己觀察到的問題和改進的思路。

李向明點點頭,眼中露出一絲欣慰的光芒,那光芒如同春日裡的暖陽,讓人感到溫暖而安心。

他認真地看著年輕人,感慨地說:

“嗯,思路挺對的。

你思考得很深入啊!這樣,你對機械方麵是不是比較感興趣?

而且啊,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我們正準備籌建一個機械廠,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參與其中?”

年輕人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就像夜空中突然綻放的煙火,充滿了興奮和期待。

他激動得微微站起身來,連忙說道:

“當然想啊,廠長,我非常願意!我一直都對機械製造很感興趣,隻是之前沒有這樣的機會。”

李向明開心地笑了起來,臉上露出讚許的神色。

他伸出手,輕輕拍了拍年輕人的肩膀,動作有力而親切。

他微笑著鼓勵年輕人:

“好!好好乾,你有這份熱情和鑽研精神,將來肯定能在機械廠大展身手。不過,後續還有一係列的專業知識培訓等著你,要認真對待啊!”

李向明就這樣,一個車間一個車間地走,在這個過程中,他不斷地與工人們交流,仔細觀察他們的操作,認真聽取他們的想法。

每一個符合他條件的人,他都會與他們進行深入的溝通和交流,了解他們的專業背景、工作態度和對機械行業的理解。

確定人選後,李向明又親自為他們製定培訓計劃。

他坐在書桌前,眉頭微皺,手中的筆不停地在本子上記錄著。

他時而停下來,思考片刻,然後又繼續書寫,那專注的神情仿佛外界的一切都與他無關。

製定完培訓計劃後,李向明開始親自授課。教室裡坐滿了那些被選中的技術人員和生產工人。

李向明站在講台上,目光掃視著台下的每一個人,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和信心。

他從機械製造的原理講起,每一個概念、每一個公式都解釋得十分詳細。

他的聲音洪亮而清晰,仿佛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將知識深深地印在了大家的腦海中。

當講到實際操作技巧時,李向明走上講台前的一個小演示台。

他拿起一塊機械零件,嚴肅而認真地說:

“大家看,這個零件看似簡單,但要想把它做得精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不僅需要熟練的技術,更需要對原理有深刻的理解。”

說著,他拿起工具,開始親自示範操作步驟。他的雙手穩穩地握住工具,動作嫻熟而流暢,每一個動作都恰到好處。

他的臉上露出專注的神情,仿佛整個世界都隻剩下他和這個零件。他一邊操作,一邊耐心地講解著:

“這裡要注意力度,要恰到好處,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這樣才能保證零件的精度。”

台下的學員們都全神貫注地看著李向明的演示,眼睛一眨不眨,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他們不時地點頭,表示對李向明講解內容的心領神會。

演示完畢後,李向明看著台下的學員們,微笑著說:

“現在,大家可以自己動手試試,有問題隨時來問我。”

學員們紛紛點頭,一個個躍躍欲試,開始了自己的實踐操作。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