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從努力當學霸開始》轉載請注明來源:思兔閱讀sto.ist
而且,都是一些《神兵玄奇》、《天子傳奇》、《龍虎門》、《風雲》之類連載多年的老物,新作出來,大部分都是暴死!
大部分二線三線的作品,銷量想要達到3000本,都已經是很難實現的夢想了。
當然了,未來的香江出版物的價格,已經不再是薄利多銷了,而是被當作奢侈品出售,價格貴到很離譜的地步。
34頁的漫畫,售價逐漸漲價到逼近三十塊錢,差不多一章紙一塊錢。甚至,有的漫畫為了偷工減料,由彩頁漫畫變成了黑白頁。
一邊漲價一邊又降低了質量,未來的香江漫畫不藥丸才怪。
“謝謝劉老板,我們不會辜負您的期望,一定會保證質量!”
馬龍城和牛大佬很聰明,知道《鬥破蒼穹》原著是劉森。
而以劉森現在的身價,也不會在意一部連載漫畫是賺是虧,反而追求的是品質,漫畫隻能畫成給小說原著增加人氣和口碑的良心作品,而絕對不能畫成爛作!
1981年5月,香江維創出版公司旗下的自營書店,悄然掛起了《鬥破蒼穹》的漫畫海報。
海報中一名清瘦的少年手掌托起一團火焰,身邊是一名絕美的少女,背後則是形象模糊的老者,再配合海報宣傳語: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玄幻小說扛鼎之作《鬥破蒼穹》漫畫改編,小說原作維創係老板劉森,牛大佬、馬龍城兩位天才漫畫家執筆,劉森看了都叫過癮的漫畫改編!不看,你就out了……。”
這樣的海報,貼在書店多處,想要無視都做不到。而維創出版社旗下的書店,近一年來不斷的擴章,選址都選市麵上繁華地段,附近也是年輕人和學生比較多的地區,而且,專注於出售年輕人喜歡的小說、漫畫書刊,所以,平時生意好的不得了,顧客都是回頭客。
無論的看過小說版的讀者,還是一些純粹的漫畫迷,都不由被線條簡潔,但又充滿了彆樣吸引力的海報吸引。
“老板,新漫畫《鬥破蒼穹》多少錢一本?”
“十塊錢。”
“太貴了吧?漫畫書一般不都是七八塊錢?”
“你看看頁碼,不是34頁,而是70頁。一期的內容頂得上兩期,你說貴了還是便宜了?”
當然了,店員沒有解釋,68頁內容,剩下兩頁是廣告。正是因為,增加了兩頁廣告,所以,維創出版社有底氣給讀者讓利。因為,這部分讓利的成本,已經有廣告商買單了。
“買了。”
“謝謝惠顧。”
劉森之所以對牛馬兩人表示《鬥破蒼穹》漫畫保底每期3000本,這也是因為,維創出版公司旗下有6家自營書店,每家自營書店負責銷售500本自家的新刊。合起來,就是3000本。
自營書店都是把自家的圖書,放在整個書店最顯眼的位置,隻要作品不是太糟糕,3000本的銷量應該是可以保證的。
一整天下來6家自營書店陸續彙報銷售成績,每家書店銷售的《鬥破蒼穹》漫畫版都超過100本。最多的一家,更是一天賣出了300本。
當然了,每家書店保底銷售500本,也是劉森非常看好這部漫畫的成績。否則的畫,自營書店每家承擔100本的保底銷售,已經是很對得起自家的圖書了。
隨後不到三天,《鬥破蒼穹》漫畫版銷量不僅僅是保底的3000本,而是大賣到了5600本。並且,其他的書店,已經源源不斷的發送訂單——按照估計,突破兩萬本也是有希望的!
牛、馬兩人的新著《鬥破蒼穹》漫畫版的銷售勢頭,居然跟其師傅的《李小龍》差不多,不禁讓兩個年輕人又是興奮又有點不安。
當然了,《李小龍》是一顆常青樹,賣了有十年幾百期了,累計銷售量兩三千萬。即使它現在每期銷量跌破2萬本,但一樣是港漫行業的老前輩!
“不愧是老板的原著,漫畫改編人氣居然強到這般地步。”
章大海興奮的說道:
“上管老兄,你覺得,它能不能衝到幾萬本,甚至十萬本的程度?”
“這個……”。
上管小寶猶豫說道:
“一萬本是沒有懸念,兩三萬本應該有可能。至於銷量能不能衝到十萬本,那就得看運氣了。”
上管小寶既為兩個徒弟感覺到高興,又難免有點妒忌。
之前,上管家族的徒弟,撲街的一塌糊塗,他這個師傅為徒弟們操碎了心,不惜跟生意夥伴翻臉。
但現在徒弟的漫畫後來居上,難免讓上管小寶腹誹,如是這部漫畫讓他來畫,現在恐怕已經能夠走出低迷,重振香江漫畫行業一哥的地位。
章大海笑著安慰道:
“上管老兄,你也年紀大了,漫畫行業的江湖地位也有了。《李小龍》賣多賣少,根本無所謂。現在是年輕人的世界了,長江後浪推前浪,我們作為老前輩,幫小輩們鋪路就行了,沒有必要還自己持畫筆,跟小輩們爭名奪利。你是神火出版社的股東,隻要出版社人人如龍,你就是龍頭!”
上管小寶一愣,半晌後坦然笑道:
“難怪我混了這麼多年,越混越差。汪玉郎那小子,就比我會做生意。這些年他代表作《龍虎門》都是他掛名,實際上,已經不動筆了。”
“《李小龍》這部老作品,你覺得還想要畫就繼續。如果累了,完全可以讓徒弟代勞。”
章大海勸說道。
當然了,上管小寶表示要考慮一番,畢竟,他也擔心,一旦他不畫了,漫畫江湖的影響力也會隨之消散,今後,還能不能坐得穩神火出版社的總經理位置,還難說。
神火出版社被收購之後,汪玉郎一直在關注老對手上管小寶的動態。實際上,在他眼裡,整個香江能夠威脅他行業地位的,僅上管小寶一人。
兩者在70年代就是互彆苗頭,《李小龍》和《龍虎門》輪流坐莊第一。
後來,汪玉郎放開手腳,雇傭更多的助手,他僅僅把控大體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