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將北伐進行到底 > 第二十九章 自古豪強難以恃

第二十九章 自古豪強難以恃(1 / 1)

推荐阅读:

《左傳》中有言,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孫子兵法》中也有言,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所,不可不察。

戰爭是一件很危險,很艱難的事情,是將許多人的生命放在棋盤上的豪賭,是決定未來數代乃至十數代人命運的獻祭。

所以當戰爭即將到來之時,就連魏如君也立即不再撒小性子,開始認真整理起文書來。

“……這就是前因後果了。”劉淮將事情與魏勝說罷之後,見自家父親陷入了沉思,連忙飲了一大杯茶水解渴。

魏勝並沒有讓劉淮久等,不過片刻就說道:“也就是說,接下來會有三萬金賊進攻咱們?他們還有士氣嗎?”

劉淮解釋道:“如果按照溫扁鵲的說法,金國把整個山東拿出來作賞賜,可以鼓舞起來一定士氣的。”

“但是這種士氣肯定是虛有其表,色厲內荏,隻要咱們能夠迎頭打上幾場勝仗,那麼金賊的士氣肯定會崩潰。”

“然而反過來說,若是金賊能打上幾場勝仗,劫掠上些許財貨女子,這種虛應的士氣就會落到實處,到時候金賊就不好打了。”

說到這裡,劉淮遲疑了一下,方才說道:“若是將山東看成一體,那麼金賊無論是進攻沂州還是東平府,都會受到兩麵夾擊,但現在,天平軍耿節度那裡,似乎與咱們起了生分。”

聽到這裡,魏勝就十分來氣:“我原本以為那耿大頭領也算是個英雄,卻沒想到這廝竟然如此蠢笨,分不清根基在何處,與那些豪強混在一起,能有什麼助力?!”

劉淮連連點頭。

魏勝這句話算是說到了點子上。

其實作為軍政首領,可以壞,但不可以蠢。

耿京將天平軍當作根基,想要為基本盤撈好處無可厚非,每個上位者都得這麼乾,否則如何讓心腹為自己赴湯蹈火。

但劉淮這邊是怎麼做的?

又是度田,又是遴選官吏,又是清查戶口,中間還有詳細的記功過程,確保好處能落到每個將士身上。

這麼做雖然麻煩至極,但能保證所有的好處都落在基本盤手裡。

如此精準,所需要的物資自然就少了,從猛安謀克戶手中搶來的田產房產財帛就足夠了,還能有些結餘,安置流民,給百姓做均田。

但耿京則是發布命令,大家一擁而上,直接動手搶,誰搶到算誰的。

地主豪強也混在裡麵,跟著一塊搶,趕走金人所獲得的好處根本不夠,可不就得掠之於民了?

耿京的想法就是,我給你們好處了,你們就得聽我的,這就是大局觀。

劉淮覺得是腦血栓。

豪強中雖然有如同王世隆、葉師禪等人會毀家紓難,為了大誌向放棄麵前小利的豪傑,但更多的豪強還是隻會忠於自己,忠於自己的階層。

所謂隻有背叛階級的個人,沒有背叛階級的階級,就是這個道理了。

曹操又如何?在兗州殺了個邊讓,陳宮就能聯係兗州世家豪強,讓曹操怎麼來的就怎麼滾。

曹操都沒解決的問題,你耿京覺得自己能解決,那是真的牛逼。

那些豪強根本就是靠不住的!

父子二人生了一會兒悶氣,還是繼續商議軍事。

“這次不能不出兵的,但為了恢複民生,不能出動太多。”劉淮起身,站在了地圖前:“我意率兵兩千人,順沂水而下,於艾山紮營。”

艾山位於邳州,處於下邳以北七十裡,臨沂以南一百五十裡的位置。

艾山並不是十分險峻,卻畢竟是在平原上突兀而起的山峰,與沂水河道相互呼應,也足以建立營寨了。

而且臨沂支援起來也方便。

山寨與水寨一起,兩千兵馬就足以遮蔽沂水河道了。

若是下邳空虛,劉淮就可以率軍順流而下,直接攻打下邳,隨後就可以順著黃河而上,威脅徐州。

無論如何,都可以對徐州的金軍起到一些牽製。

如果金軍將主攻方向放在臨沂,那麼劉淮就可以通過沂水上水軍身處上遊的優勢從容布置,或是退軍,或是突襲,都是可以乾的。

但這種可能性還是比較小的。

因為金軍的進軍路線大約隻能依靠沂水來行動,明知道忠義軍有水軍的情況下,但凡是個智商清楚的金軍將領都不可能將自己兵馬往虎口裡送。

我如果有水上優勢,我去打宋國不好嗎?

而且作為前進基地的下邳已經被魏勝攻下來過一次,其中的輜重糧草都搬空了,金軍還要從徐州轉運糧草,聲勢肯定十分浩大,遮掩不住的。

而若是想要從徐州出兵攻打臨沂,那就得北上濟州,打穿兗州,繞過沂蒙山那片龐大的山區,從費縣攻打臨沂。

轉戰六百裡,創造古典時代戰爭神話了屬於是。

所以,徐州金軍最有可能的行軍路線還是北上攻打兗州與東平府,直接將耿京摁死再說!

既可以脫離與宋國的前線,又可以從山東西路打開缺口,堪稱一舉兩得。

“也因此,若是金賊真的要廝殺,大約也就是這條路線了。”

劉淮指著輿圖上的黃河一路向北,隨後在東平府上畫了個圈。

魏勝撫著長須,緩緩點頭。

這不是能掐會算,而是依靠山川地理,天下形勢,政治派彆所作出的精準判斷。

“如此說來,咱們應該立即寫一封書信,給耿節度,讓他提起小心來。”

劉淮點頭,隨後搖頭:“不止,還得寫信給兩淮的虞相公,讓他也稍作準備,牽製渦口的金軍,莫要讓他們再摻和進來。

三萬金賊已經很多了,若是再多少幾千人馬,沒準就成壓死騾子的最後一根稻草了。”

魏勝思量片刻:“大郎,除了飛虎軍之外,你還準備帶領哪支兵馬?”

“東平軍張白魚一部。”劉淮早就有腹稿:“東平軍的水軍也重新編製了,許多退役的老卒去了市舶司,此番既是實戰練兵,又是對他們的考驗。”

魏勝點頭:“需要集結衛所士卒嗎?”

劉淮想了一下說道:“這倒是不需要,因為如今衛所兵的冬日操練還沒有解散,隨時可以聚集,但若是將他們都召集到臨沂,後勤壓力就太大了,不過常備兵馬還是需要準備一二的,我讓何長史來聽從父親調令。”

這就是將靖難大軍的指揮權交給了魏勝了。

魏勝同樣思量了片刻,笑道:“那老夫就還是為大郎後繼,在臨沂蓄勢待發,準備支援。”

劉淮卻是突兀皺眉:“現在就得想一想該如何勸告耿節度了,我覺得這廝在秋後鬨出的一係列事端,是要主動打出去的。

無非就是濟南和河北,如今空口白牙一封信,難道就能讓天平軍轉變戰略方向?”

魏勝也隻能歎氣:“儘人事由天命吧。”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