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篡蒙:我嶽父是成吉思汗 > 221章 第二次西征,全明星陣容!

221章 第二次西征,全明星陣容!(1 / 1)

推荐阅读:

1231年,七月十六,窩闊台於和林萬安宮內下《罪己詔》,宣布自己誤聽通天巫兀孫察兒讒言,害死幼弟拖雷,深徹悔恨。

著令立即將通天巫兀孫察兒處死,並且將伊拉克之地改為拖雷長子蒙哥的封地。

並且宣布,趙朔大王將以本部兵馬南下滅宋。術赤汗次子拔都將作為主帥,諸汗長子為副帥,率領十五萬大軍西征。

與此同時,趙朔也連番下旨。

其一,以格日勒率領本部兵馬,並兀都台、抹羅合兩個千戶,前往八魯灣草原,與海日格換防。

海日格率領的兩千三百飛鷹軍,將作為世子趙赫的本部兵馬,參與這次西征。

海日格是趙朔親自發掘的蒙古大將,比趙朔還小三歲,論起軍事才能來不在木華黎和速不台等蒙古名將之下。

如今正處於身為一個大將,武力、經驗、智慧的綜合能力達到巔峰的年紀。

飛鷹軍是趙朔麾下僅次於黑騎的精銳部隊,長期駐守八魯灣草原,控製阿富汗、呼羅珊、印度河以北的廣大地區。

現在也該活動活動了。

其二,趙朔麾下石抹鹹得不統率的契丹千戶,歸屬世子趙赫,亦參與這次西征。

當初石抹明安和郭寶玉一起,在澮河堡一起歸順趙朔。郭寶玉早就成了漢軍萬戶了,但趙朔並無組建契丹萬戶的想法,這個契丹千戶一直作為趙朔本部直屬兵馬而存在。

有一說一,這個契丹千戶的戰力是非常強的。其中不僅有石抹明安麾下的契丹人,而且有當初在中都城下歸順趙朔的三千氈軍中最精銳的一部分。

時至今日,這個契丹千戶的總兵力是一千五百,個人戰力絕不亞於飛鷹軍。

這個契丹千戶的千戶長石抹鹹得不,論個人武力更是在趙朔麾下名列前茅,與張惠、抹赤彆都溫、史天祥、郭仲元、汪世顯等人並列。

如果這次西征表現好的話,將以這個契丹千戶為基礎,組建一個色目萬戶。

其三,蘇飛率本千戶兵馬,為世子趙赫親衛。

老將蘇和是趙朔父親趙邕的安答。

蘇和的女兒,異色雙瞳的蘇娜,嫁給了趙朔。

蘇和的長子蘇倫,作為趙朔的子侄代表。為怯薛軍千戶。

次子蘇飛,繼承了蘇和本來的千戶。

完全可以說,蘇家是除了成吉思汗家族外,和趙朔關係最為密切的家族。

蘇飛擔任趙赫的親衛統領,是非常合適的人選。

其四,以史天安暫代史天澤的色目正黃旗第二萬戶之職。史天澤、海日格二人,同為趙赫的西征副帥。

其五,趙朔麾下各漢軍八旗萬戶長、色目八旗萬戶長,凡有子嗣在年十四歲以上者,必須派長子從世子趙赫西征,並且從本萬戶中抽調千名精銳兵馬隨行。

各千戶長的長子願意從征者,也鼓勵參與,並且須從本千戶中抽調百名精銳兵馬隨行。

其六,以樊喬率領兩千砲兵營,隨世子趙赫西征。

如此一來,趙赫麾下共飛鷹軍兩千三百,普通草原軍一千兩百,契丹軍一千五百,砲兵營兩千,二十八個萬戶共抽調二萬八千人,總共三萬六千人。

這三萬六千軍分布在亞洲各地,相隔何止萬裡?當然不會先在中都彙聚再前往西方,而是分步驟來。

漢軍八旗十四萬戶抽調的兵馬,駐紮在高麗的色目萬戶抽調的兵馬,契丹千戶的兵馬,蘇飛那個千戶的兵馬,以及砲兵營將最先和趙赫在中都彙合。

然後再前往巴格達,會和色目十四旗抽調的兵馬,以及其他四係的兵馬,一起向西方進軍。

如此長的行軍路線,怎麼也得一年多的時間。

……

……

漢南行省(高麗),清州城外。

“三弟,這回去西方,你可得好好打!再為我們史家掙一個萬戶出來!”

史天安拍著史天澤的肩膀,殷切的叮囑道。

史秉直有三個兒子,長子史天倪,二子史天安,三子史天澤。最出色的當然是史天倪,史天澤次之,史天安又次之。

不過,這些“次之”都是相對而言的。

史天澤在曆史記載中,“出入將相五十年,上不疑而下無怨”、一生謹慎,多謀善斷,料敵用兵,主張攻心為上,力戒殺掠,被很多人比作郭子儀、曹彬一樣的人物。

這樣的人物,做一國宰相都綽綽有餘,能簡單得了嗎?

就是這史天安,在曆史上都是真定五路萬戶。

不過,趙朔平定山東河北太快,將亂世中湧現出來的英傑一並收入囊中,沒有了他們互相廝殺的機會,導致漢軍八旗內部猛將如雲,競爭太激烈了。

時至今日,史天安才僅僅是一個漢軍正黃旗千戶,史天澤也僅僅是個色目萬戶而已。

當然了,史家現在也很不錯,史天倪為漢軍正黃旗旗主,史天祥為漢軍正黃旗第一萬戶,史懷德、史天澤俱為色目萬戶。

不過,人心苦不知足,史家還是想再進一步的。

“彆說一個萬戶了,就是兩個萬戶也不是不可能!”

史天澤現在真是豪情萬丈。

他雖然年近三十,但膝下隻有二女,還沒有兒子降生。不過,大哥史天倪的兩個兒子史楫和史權都將從征。

這兩個孩子一個十七歲,一個十五歲,俱皆繼承了史天倪的優秀天賦,勇而有謀。

儘管現在年紀是小了些。但是真的大戰起來時,就一個十八歲,一個十六歲了。

再加上四五年的征戰,未必就不能獲得色目萬戶的封賞。

還有最關鍵的,史天澤明白,史家的勢力太龐大了,王上不可能允許史家再掌握漢軍八旗的萬戶的。

但是,天下這麼大,需要更多的兵馬去鎮守,對於色目萬戶,史家完全可以爭取。

這不也很好嗎?

以後,隨著王上的勢力遍布四海,史家也將在天下各地開枝散葉,成為當世分布最廣的名門望族之一。

如此成就,不僅是足以告慰史家的列祖列宗了,簡直是想想都激動。

……

……

中都城,中書令府。

“鉉兒,此次你作為世子的記室從軍,知道最關鍵的事情什麼嗎?”

耶律楚材向長子耶律鉉看來。

所謂記室,就是古代的秘書,官職雖然不高,但位置非常關鍵。

“很多人對我說,世子是儲君。我這次應該趁著這難得的機會親近世子,成為他的心腹。以後,就可能在父親之後成為國家的宰相了。”

耶律鉉今年二十二歲,比趙赫還小著兩歲。不過,年少老成,不緊不慢地說道。

耶律楚材道:“那你以為呢?”

耶律鉉微微搖頭,道:“我以為,他們說的不對。世子和王上的性子有些類似,最重視的是實打實的功勞而不是溜須拍馬。再說了,以我的性子也做不出逢迎世子之事。以我的才學,更做不了日後的首相。”

“那你準備怎麼做?

“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世子讓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儘全力把世子交代的事情做好,也就是了。”

“好好好!吾兒甚有自知之明,是有福之人啊!”

耶律楚材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長子耶律鉉,次子耶律鑄,獨女耶律萍。

女兒就不用說了,要不要入宮為世子妃,還得看趙朔的意思。

次子耶律鑄是最像耶律楚材的,早就有神童之名,來日倒真可能為帝國宰相。可惜今年才十一歲,是不可能隨趙赫西征的。

長子耶律鉉性子剛直木訥,耶律楚材本來沒指望他能在仕途上有什麼發展。

但趙朔就是就是看中了耶律鉉性子以及算學精通的本事,調耶律鉉去趙赫中軍為記室,輔助趙赫處理後勤之事。他隻要把這差事做好了,還愁沒一個好前程?

聞聽耶律鉉如此有自知之明的話語,耶律楚材真是心懷大慰。

……

……

西羅斯,乞瓦城外。

“侃兒,彆人都是在近日才得到了王上西征的旨意。但是,我們不一樣。早在十年前,王上離開西羅斯之時,就讓我們為第二次西征做準備了。你率領著我色目鑲藍旗最精銳的戰士,千萬不要墮了我郭家的名聲,更不要辜負了王上的期望啊!”

色目鑲藍旗第二萬戶長郭德海,麵色鄭重地向兒子郭侃叮囑道。

“兒子明白!”郭侃高聲答應。

郭侃和趙赫同齡,今年都是二十四歲。

他身材高大,肩膀寬闊,腰身挺直。

一雙眸子又黑又亮,鼻梁高挺,嘴唇緊抿,嘴角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堅毅。短須初生,勾勒出他尚年輕的輪廓,又平添幾分久經戰陣的沉穩。

身上的黑色披風獵獵作響,更添了幾分豪邁之色。

在曆史記載中,郭侃雖然是郭德海的兒子,但從小是在史天澤帳下養大。他將在明年登上了曆史舞台,先在新衛州擊敗四萬金軍,後在速不台的指揮下進攻汴京西門。又跟隨史天澤屯軍太康,再南下攻占德安。堪稱出場即滿級,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雖然趙朔改變了曆史,但郭侃的軍事經驗比曆史上有過之而不及。

這些年由於漢人移民的遷徙,又實行府兵製,西羅斯的局勢堪稱穩定,並沒有多少仗打。

但術赤統治的羅斯諸地並不太平。

沒辦法,術赤總共才九個蒙古千戶,又沒有漢地移民,統治廣袤的欽察草原和羅斯諸地,難免有大軍來不及調動鎮壓叛亂的時候。

於是乎,郭德海多次派郭侃率軍,協助術赤撲滅羅斯諸地的叛亂。

在這個過程中,郭侃不僅取得了豐富的戰爭經驗,而且鍛煉出了一支由羅斯牧民組成強大騎兵。

這是什麼概念?

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哥薩克騎兵,就是由生活在東歐大草原上的羅斯遊牧民族組成。

他們以速度快、機動性強、殺傷力大、驍勇善戰的輪番攻擊而威震西方。

拿破侖曾說過:如果我的部隊裡有哥薩克騎兵,我會用他們席卷整個世界。他們是出色的輕騎兵,但他們不守紀律,也不願下馬作戰,從而限製了他們在戰場上的發揮。他們對老百姓冷酷無情。

趙朔離開西羅斯之前,就已經有了組建哥薩克騎兵的想法了,交給郭德海父子去執行。

在郭侃這個天賦名將的訓練下,這些羅斯人組成的騎兵,保留了悍勇之氣和高強騎術,去除了不遵軍紀的懶散作風,比後世的哥薩克騎兵還要能征善戰。

他們的戰馬和盔甲、武器,由趙朔統一提供。一人五馬,還擁有劄甲、鐵羅圈甲,以及棉甲總共三套鎧甲,手中的長刀大斧也都用大馬士革鋼為刃。

除此之外,他們還擁有一種特彆的武器——恰西克騎兵刀。

恰西克騎兵刀,也叫哥薩克彎刀,曆史上在這個時代還沒有出現。它們是趙朔根據記憶中的式樣,命工坊內打造出來的。

此刀厚背寬刃,刀尖呈橡樹葉狀,深弧血槽占據了整個寬度的三分之二。

最關鍵的設計是取消了刀具護手,重心靠後便於激烈運動中揮舞、轉刀,以及在騎乘衝擊直戳對手時的刀身平穩不晃動。

換言之,恰西克騎兵刀以犧牲防禦為代價,極致強化了馬上的殺傷效率。

哥薩克騎兵配備恰西克騎兵刀,無論是做斥候,還是突襲、遮蔽戰場,都將如虎添翼。

今天,郭侃將率領色目鑲藍旗第二萬戶最精銳的兩百漢軍戰士,以及八百名比後世哥薩克騎兵還要強大的羅斯戰士出征。

此時的郭侃心中真是激蕩異常。

這些年郭侃雖然也立了不少軍功,但跟父親郭德海提起的西征之時屠城滅國的大戰來說就不算什麼了。

現在,機會來了。

他將率領麾下的一千勇士,加入世子趙赫的西征大軍,去屠城滅國,去建立屬於自己的輝煌功業!

事實上,這也正是趙朔對郭侃寄予的厚望。

《元史》記載郭侃一生攻下了七百多座城池,其中包括富浪(法蘭克)的一百二十多座城池。

這記載到底是不是真的?蒙古軍真的打到過那麼遠的地方?

後世之人很多表示懷疑,認為史書是不是太過誇張或者乾脆就是記錯了。

不管是真的假的吧,趙朔就是要此事變成真的。

顫抖吧,西方諸國。

“東方的天將軍”郭侃,來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