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皇宮,永寧殿。
“這回你放心了吧?”華箏笑吟吟地向唆兒哈罕看來。
唆兒哈罕是窩闊台的獨女,也是乃馬真皇後所生,今年十七歲。
在曆史記載中,唆兒哈罕嫁給了按陳駙馬的孫子納合。隻是現在的唆兒哈罕,年紀尚小,還沒有出嫁。
宣繒從臨安出發,鬨得沸沸揚揚,足足走了四個月才到中都。乃馬真皇後怎麼可能不知?
她當即慌了手腳,想派人勸說趙朔,看在成吉思汗的麵子上,不要稱帝,造成蒙古的分裂。
但是,選誰做這個使者呢?
窩闊台害死拖雷之事,已經東窗事發。趙朔又有足夠的實力造反,誰有把握勸趙朔不踏出這關鍵的一步?
最後,還是右相粘合重山給乃馬真出了個主意,勸趙朔不如勸華箏。
華箏總不樂於見到丈夫和兄弟相殘吧?趙朔和華箏夫妻二人感情甚篤,可以讓華箏對趙朔施加影響。
於是乎,乃馬真派女兒唆兒哈罕來到了中都。
華箏當然知道,唆兒哈罕來中都的目的是什麼,一直隻是命人好好伺候,就是不肯相見。
直到今天,宣繒被腰斬,華箏才招唆兒哈罕入宮。
唆兒哈罕趕緊站起來,躬身道:“多虧姑母轉圜,姑父深明大義,才避免了蒙古的分裂。侄女在此代父汗和母後,多謝姑母和姑父!”
華箏卻微微搖頭,道:“此事跟我可沒什麼關係,主要是你姑父不想現在蒙古分裂。”
“你的父汗也太過心狠,因為拖雷兄弟威脅到他的汗位,就下了毒手。此事過後還不罷手,一會兒要唆魯禾帖尼改嫁貴由,一會兒奪拖雷手下的千戶。他能這樣對拖雷,就不能這樣對你姑父?對我和我的那些孩子們?”
“你回去之後,如果你的父汗醒了,就告訴他,沒有下次了!再有小動作,彆說你姑父了,就是我也要和他勢不兩立,哪怕造成蒙古分裂也在所不惜!”
這話是真的,華箏當然愛自己的親弟弟。
但是,她最愛的還是自己的丈夫和兒女。誰對付趙朔,誰就是華箏的死敵,就算親弟弟窩闊台也不例外。
說到最後一句,已是疾言厲色。
“是!我回去之後,會將姑母此言,轉告父汗和母後的。”唆兒哈罕乖巧地道。
“既然如此,你就快回和林吧!你父汗病重,我也就不留你了。”
“呃……是。”
唆兒哈罕稍一猶豫,就微微躬身,退出了殿外。
華箏當然明白,唆兒哈罕為什麼要猶豫。
乃馬真派唆兒哈罕來,一方麵是勸說趙朔不要稱帝,另外一方麵恐怕是存了兩方結親的意思。
窩闊台病重,蒙古朝廷的權威降到了穀底,趙朔又對蒙古朝廷表現了極強的敵意。
乃馬真恐怕是想讓唆兒哈罕嫁給趙朔的長子趙赫。趙赫今年二十四歲了,雖然不缺女人,卻還沒有娶正妻。
如果趙赫娶了唆兒哈罕,當能最大程度上緩和雙方的關係。
華箏如果有意的話,剛才就應該對唆兒哈罕透出些口風出來。現在毫無表示,自然是不考慮這樁婚事了。
對於華箏來講,還是願意看到趙赫娶一個蒙古皇室女子,親上加親的。術赤、拖雷、窩闊台和察合台的女兒,都可以考慮。
但是,趙朔卻告訴她,這屬於近親結婚,對子嗣不利,華箏也就沒有再提此事了。
“赫兒都二十四了,總要娶個正妻。到底,娶哪家的女兒好呢?是娶個蒙古貴人之女,還是漢軍大將的女兒?耶律楚材的女兒,似乎也不錯。但是,她是契丹人,恐怕不合阿朔的意。”
望著唆兒哈罕遠去的背影,華箏微微蹙眉,暗暗琢磨著。
……
……
南宋,臨安,魏國公府。
此時整個宋國的政治中心,已經不是臨安的皇宮,而是這魏國公府。
因為,就是宣繒離開臨安之後,史彌遠的身體就越發差了。一場風疾之症,讓他半身癱瘓,隻有腦袋以及右手和右臂還能動彈。
儘管如此,史彌遠依舊牢牢把持著宋國的權力。他將日常處理宋國政務的所在,從皇宮內的政事堂,變為了他這座魏國公府。
甚至因為遠離了皇宮,史彌遠對大宋權力的掌控比以前更深,幾乎國家大事一言而決。
“此事就這麼定了吧!禦將之道,譬如養鷹。饑則依人,飽則颺去,曹斌下江南,宋太祖未肯以使相與之。況今邊戌未撤,我大宋又有意安南,若諸將一一遂其所求,誌得意滿,猝有緩急,孰肯效死?”
史彌遠躺在榻上,對朝堂上激烈爭論的四個多月的大事,做出了最終的裁判。
宋軍主力經過三年多的時間,破汴梁,將金帝完顏守緒的半邊身子獻捷太廟,掃平金國餘孽,終於凱旋而歸。
到底對將士們,應該如何封賞呢?
一派認為,如此大功,理應厚賞,以激勵將士們的士氣,讓將士們再立新功。
另外一派認為,朝廷這些年花費了太多的軍費,再加上給趙朔的歲幣,實在是捉襟見肘。以後還要征安南,花錢的地方多著呢!拿出這麼大筆錢財來賞賜有功將士,也太肉疼了。
再說了,那些臭丘八有什麼功勞?他們能取得如此勝利,還不是朝廷眾文臣的運籌帷幄、保障後勤起了作用?隨便給點錢,打發了算了。
所以,儘管北征將士都回來三個多月了,一點賞賜都沒發下來、
史彌遠今天終於做出了決斷,支持第二派的意見,薄賞北征將士。
他給的理由稱得上荒謬無比:將士們堪比飛鷹走狗,餓著還好用,吃飽了就不好好乾活了。
但是,史彌遠此時,卻是自我感覺良好。
他心中暗暗想著:那些丘八麵對薄賜,當然會有些不滿,但是大宋自有法度在,他們還能反了天不成?
再說了,這不是還有安南嗎?
他們這次北征沒有如願,完全可以指望下次南征嘛。
以女真人組成巴魯營,那些丘八壓陣,攻略安南。那些丘八想要財物,可以奮力去搶啊!
如此一來,朝廷得到了安南的土地和人口,那些丘八們得了財物,豈不是兩全其美?
安南一下,我宋國的實力就能增強許多。
趙朔再稱帝後,和蒙古朝廷打起來,兩敗俱傷。宋國豈不成了天下第一強國?
我史彌遠作為定策之人,也可萬古流芳!
哈哈!
“魏國公英明!”
“理應如此!”
“朝廷財力不足,將士們應該能理解。待天下太平,邊疆無憂,再厚賞將士們不遲!”
梁成大、鄭清之、喬行簡開口附和。
梁成大就不用說了,哪怕史彌遠說屎是香的,他也會附和昨晚乾了三大碗。
鄭清之、喬行簡雖然隱隱感到不妥,但是朝廷財政捉襟見肘,他們也變不出錢來。
另外,他們也不認為,現在有厚待那些將士的必要。
攻略安南,有女真人組成巴魯營,再加上宋軍主力,能出什麼亂子?
趙朔的威脅?
他現在,還是想辦法對付窩闊台吧,對宋國能構成什麼麻煩?
不過,正在這時——
蹬蹬蹬~~
隨著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名小吏急匆匆入內,道:“啟稟魏國公以及諸位相公,大事不好!”
史彌遠皺眉道:“何事?難道是趙朔拒絕勸進了?這也沒什麼。自古皇帝登基,哪個不三辭三讓?過些日子,他就會上套的。”
“不是啊!”
那小吏滿麵驚惶之色,道:“趙朔大王認為,我大宋派使者勸進,實為挑撥離間,勃然大怒,已將宣相公腰斬於午門外,並將其他人驅逐出境!這是副使孫有為,送來的緊急公文,還請朝廷早做定奪啊!”
說話間,已將一份公文高高舉起。
“什麼?趙朔斬了宣相公?”鄭清之麵色大變,接過那公文看了幾眼,趕緊遞到史彌遠手中,微微咬牙,道:“趙朔真是個人物啊!他竟然能忍得住!如此一來,短時間內誰敢再勸進他?看來,他最近幾年內,是真不想登基了!”
梁成大著急道:“先彆說趙朔了,現在火燒眉毛的是,我們該怎麼辦?趙朔對我宋國如此震怒,斬了宣相,就算完了嗎?還得早做準備啊!”
突來的變故,令喬行簡也有些六神無主,道:“魏國公,您說呢?”
“我……我……”
史彌遠現在,真如寒冬臘月一盆涼水兜頭而落,直接從頭頂涼到了腳底!
趙朔拒絕勸進,挑撥蒙古內鬥之計,已經完全破產。
還有最關鍵的,宣繒隻是受命行事而已,真正的主使卻是他史彌遠。趙朔如果繼續向宋國興師問罪怎麼辦?
即便趙朔暫時奈何不得他,有朝一日,趙朔滅宋,他的後世子孫又會麵對何等的處境?
偷雞不成反惹來了殺身滅族之禍!
完了!
全完了啊!
噗!
史彌遠越想越是鬱悶,一口鮮血狂噴而出!
“魏國公,您怎麼樣了?”
“醫生!快傳醫生啊!”
“這個時候,魏國公可千萬不能倒下啊!”
鄭清之、喬行簡、梁成大驚呼出聲。
然而,史彌遠聲息皆無。
鄭清之心中一沉,哆嗦著手指試探史彌遠的鼻息。
“啊?”
鄭清之麵色大變,聲音都有些顫抖:“魏國公他……薨了!”
沒錯,史彌遠死了。
他本來就身體不好,中風偏袒,再被這突如其來的噩耗一嚇,直接一命嗚呼了。
……
……
欽察草原中心,鄂畢河畔,術赤王庭。
“父汗,聚攏兵馬吧!隻待趙朔姑父稱帝,我們就馬上起兵,先把伊拉克吞了!”
“對,窩闊台害死了拖雷叔叔,還有什麼資格做蒙古的大汗?他的子嗣,憑什麼占據富庶的伊拉克?”
“父汗是成吉思汗的長子,拖雷叔叔是成吉思汗的幼子!這汗位要麼是拖雷叔叔的,要麼是您的,憑什麼落入窩闊台的手中?”
“我們和趙朔姑父聯手,滅了窩闊台,讓父汗您做整個蒙古的大汗!”
……
宣繒向趙朔勸進的消息,自然也傳入了欽察草原。
術赤五個成年的兒子,斡兒答,拔都,彆兒哥,伯克迭兒,昔班,在金帳中紛紛勸術赤,聚攏兵馬,應付即將到來的戰爭。
如果曆史正常發展的話,術赤早已經去六七年了。
趙朔改變了曆史,術赤心情舒暢了許多,現在雖然依舊健在,但身體不可不免地虛弱了下去,恐怕也活不過兩三年了。
待諸子的聲音漸低,他微微搖頭,道:“彆說了,你們都不懂。阿朔現在,是不可能稱帝的。”
“為什麼?”
“很簡單的道理,阿朔是我的好安答。如果做出這麼重大的決定,豈不會和我先通通氣?既然阿朔依舊沒有使者或者書信到來,就是沒有什麼大事。”術赤篤定道。
話雖如此,術赤的內心中,卻不如他表麵上那麼鎮定。
對,他是相信和趙朔的兄弟情義。但是,萬一呢?
萬一趙朔真的起兵,術赤又如何自處呢?
內心之中,術赤對成吉思汗最為忠誠,委實不想看到蒙古的內戰。他年紀大了,身體又不好,自知時日無多,對大汗之位也沒那麼渴望。
不過,這不是窩闊台太不像話嗎?
誰能保證,當初趙朔不是嚴加戒備,表明了不信任窩闊台的態度,窩闊台害死的就隻有拖雷了?
趙朔稱帝,和蒙古朝廷劃清界限,有什麼錯?
“不管了,如果阿朔萬一真的稱帝了,我肯定起兵響應,為蒙古另立新汗。但是,阿朔,我的好安答,現在的形勢,其實還沒到那個地步,你可千萬不要讓我失望啊!”
術赤暗暗想著。
正在這時,忽然有名親衛走入了賬內,道:“啟稟可汗,趙朔汗的次子趙衍,八百裡加急,已到金帳之外!”
“快!將衍兒請進來!”
趙朔親派次子前來,對此事真是足夠重視。術赤趕緊命人將趙衍帶入金帳,但心中更是忐忑。
不過,術赤看了趙衍帶來的趙朔親筆書信後,真是大喜過望。
“好好好!”
術赤高興地連拍木案,道:“阿朔做的好啊!斬宋使於午門外,維護我蒙古的團結!這才是我術赤的好安答,才是蒙古的棟梁!來人啊!”
“在!
“準備車隊,馬匹!我要親自往中都一行,和阿朔好好商量,我蒙古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