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戴比爾斯想讓各個收入層級的人都成為目標消費者,最好的辦法,是讓鑽石和某種能引起人情感共鳴的東西建立聯係。
ayer給出的答案是:真愛和婚姻。
他們在策劃書裡寫道:“我們要創造一個情景,讓人們感到求婚時必須得買一枚訂婚鑽戒。”
隨後,一場持續4年的全方位營銷開始了。
他們在各種各樣的媒體上撰寫明星用鑽戒求婚的故事,精細到鑽石的類彆、大小和價值。
重點都是突出鑽石如何帶來了洋溢的幸福感,讓雙方感到彼此被深愛著。另外還附上了《如何購買鑽石》的小貼士。
四年的營銷使鑽石銷量在國增長了55,唯一缺的就是用一句簡單而精練的話,把婚姻與鑽石間的絕對關係給固定下來。
1943年的一個晚上, ayer公司的廣告人弗朗西斯·蓋瑞提在臨睡覺前才突然想起,明天一早還有一個廣告方案會議。
於是,她在床邊的草稿紙上隨手寫了句看起來感覺還行的話,“diaond is forever”。
第二天的會議上,她將這句話作為自己的設計提了出來。但在當時,並沒有引起特彆的重視,隻是作為各種方案中的一種被一起使用了。
誰都沒有料到,就是這麼一句看起來還行的話,成功的觸動了年輕男女們的心臟。
弗朗西斯·蓋瑞提更是以這句話為中心,為戴比爾斯寫了25年的廣告文案。
在以後的日子裡,這句宣傳語在世界29個國家、以21種語言廣為流傳。
在其後的很多年中,它一直影響著世界各國即將邁入婚姻的男女們。
讀者老爺們,都明白了麼,大家都被資本套路了,有哪位在結婚的時候沒有買鑽戒的麼?
所以,孫誌偉知道資本贏了,還贏了幾十年。他能看著這大把的錢讓資本一家給掙了麼?
不能。
他也要去分一杯羹。
可現在鑽石開采,加工和銷售已經成為一個成熟的行業,資本在這個行業中進入的很深。
孫誌偉想要插一腳進去,隻能另辟蹊徑了,首先他要有一個鑽石礦。
四大鑽石原產地是不好進的,他隻能從小地方入手。
這時候,他想到了一個地方:婆羅洲。
上次鐵礦礦長黃鴻軒說過,在他的鐵礦附近有一個小鑽石礦。
以前為了避免麻煩,同時也因為那個小鑽石礦產量、品味都很一般,他並沒有在意。
現在,他準備把這個小鑽石礦拿下來。
倒不是為了這個礦裡,那些看起來就很一般的小鑽石,而是以此為基礎,切入鑽石行當。
因為鑽石的價值不僅僅在原石,更在於4c中的最後一個:切工。
現在國際上鑽石切割工藝最好的地方,在比利時的安特衛普。
安特衛普具有“世界鑽石之都”的美譽,安特衛普的切工在行業內是完美切工的代名詞。
其他著名的切割中心還有特拉維夫,孟買和紐約。
有了鑽石礦,他才能名正言順的組建鑽石加工中心,以後他手裡再出現頂級鑽石也就有了來路。
至於頂級鑽石哪裡來的?那還不簡單,世界那麼多鑽石礦,他不會自己去拿麼?
12月底,孫誌偉在紐約主持完瑰麗珠寶的聖誕節活動後,就準備動身前往婆羅洲。
因為上次通過軍的家屬航線走的很順暢,這次他依然準備通過這種方式過去。
他先是從華盛頓乘坐旅遊航班直達塞班島,然後在塞班島軍事基地乘坐軍機,飛往呂宋島的克拉克空軍基地,之後在克拉克基地轉機飛往婆羅洲的巴拉巴克基地。
這一路雖然多次轉機,但實際花費的時間比他乘坐民用航班在小日子或者新j坡中轉要快的多。
等他到達巴拉巴克基地後,依舊找上空軍少校格蘭德·佩奇租用黑鷹直升機。
佩奇少校對這位來自華盛頓的富豪印象特彆好,付錢乾脆,從不還價。
因此,他也想要多結交一番。他並不準備在軍隊裡乾一輩子,等將來退役了肯定能夠用到這樣的富豪人脈。
所以,孫誌偉又來租飛機,他也很乾脆的批了。
這次孫誌偉依舊是自己駕駛黑鷹,不過他卻沒有去礦區,而是直接將黑鷹開到了黃家的莊園。
涉及到礦區的問題,很多時候黃鴻軒太過年輕,並不了解背後的人脈關係,反而是黃惠忠更加能理清裡麵的頭緒。
黑鷹在坤甸市區穿過的時候,又一次驚動了很多人,黃惠忠很快得到消息,趕緊從銀行回到家中。
此時,孫誌偉已經換好短袖常服在客廳高興的用餐了。
在位處熱帶的坤甸市這麼落後的地方,能有這麼個熟悉的落腳點確實很不錯,有隨時能洗澡的地方,也有中餐可以吃,這就很不錯。
他正吃著高興呢,就看到黃惠忠流著汗從外麵進來。
他隨手一指旁邊的椅子道:“你要不是先梳洗一下,不用著急,我這次要多呆一段時間。”
確實要多呆一段時間,這裡的整體環境對華人並不友好,他需要扭轉這個局麵,不然,再多的礦也是為他人做嫁衣裳。
還有一個就是,他需要確認黃家是不是個長久合作的對象,不僅要看現在的黃家掌舵人黃惠忠,還要看他選的下一任繼承人。
另外,黃惠忠的哥哥黃惠祥他也要見一見了,這兩兄弟是“中亞銀行”最大的兩個股東。
兩人關係一直很好,但如果涉及到更大的利益時,是否還是如此,那就真不一定了。
自古以來為了權勢和財富,親兄弟反目的故事不要太多。
黃惠忠聽了他的話,喘勻了氣就告了罪,起身回後院梳洗去了。
孫誌偉則不緊不慢的吃著午飯,今天有不少事情要找黃惠忠談,國人都有在飯桌上談事情的習慣,孫誌偉也不例外。
十幾分鐘後,黃惠忠清理一新,重新回到客廳的餐桌上,也拿了一副碗筷,陪孫誌偉一起吃了起來。
兩人喝了三杯才開始正式說話,黃惠忠先起了頭,彙報起了上次孫誌偉交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