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虎賁郎 > 第504章 敵眾勢大

第504章 敵眾勢大(1 / 1)

推荐阅读:

榆林城南三十餘裡,秦直道處。

鮮卑先鋒大將賀突鄰部的首領回紇豆來到路邊翻看凍瓷實的死牛,十幾個小首領跟隨他左右。

回紇豆正值壯年,頜下胡須濃密,盤繞打結。

不同於一些黃頭或褐頭鮮卑,回紇豆從耳際垂下的兩縷發辮是黑色的,油黑油黑,發根濃密粗壯。

他上前掏出手斧劈砍凍硬的牛屍,仔細觀察,見潰逃的匈奴人隻來得及挖側麵的肉,側麵壓在底下的肉沒有時間割取,甚至最稚嫩的裡脊肉也相對完整。

回紇豆麵無表情,連剁數斧頭,抓起一片冰凍裡脊肉碎片放嘴裡含著,扭頭看其他小首領:“漢人、匈奴人是真逃了,我們一起追。”

其他小首領也上前看牛屍,牛屍下層被積雪覆蓋,如今也都看清楚了,壓在下麵的皮肉來不及割取,可以想象匈奴人潰逃時有多麼的驚慌。

作為開拓賀蘭山一帶的鮮卑西遷部落,他們眼中匈奴人、羌胡都是這麼的不堪一擊。

現在匈奴人、漢人的表現,符合他們的固有認知,毫無違和之處。

“追!”

一個首領上前扣了扣死牛裡脊肉隙縫,指甲上有一點碎肉就送到嘴裡含著,咧嘴笑看其他首領,一臉狹促牙齒黑黃。

“那就追!”

其他首領響應,原始的民主軍事傳統之下,這大大小小鮮卑首領快步返回馬匹處,召集部眾,呼呼喝喝之中控馬加速,烏泱泱一片順著秦直道向南而去。

隨著他們持續向南迫近,反應遲緩、落在後麵撤離的一些匈奴義從隊伍甚至不敢驅趕獸群,向南倉惶而逃。

一些被擄的雜羌男女也被砍死在路邊,這讓混編在鮮卑隊伍裡的北地雜羌更是氣憤,鮮卑人不由追的更快。

十五日下午,張遼撤回膚施城南營地時,鮮卑先鋒抵達膚施。

匈奴義從部隊並不信任徐晃等人的指揮、作戰能力,並不在膚施停留,驅趕獸群沿著秦直道向南邊的奢延王庭而去。

膚施南營,裴秀登高駐望西北五六裡處,那裡是同在奢延水東岸的趙雲營地。

趙雲也是登高觀望,自當年三路征伐鮮卑大潰敗以來,鮮卑人已在邊郡士民眼中形成了強大、不可招惹的共識。

當年三路征伐鮮卑是一場缺乏邊郡士民支持的政治仗,雖然夏育諸將善戰,可朝野亦有掣肘的力量……為了掣肘,給鮮卑人通風報信也是正常操作。

當反對閹黨的時候,支持鮮卑人,促使閹黨對外的軍事行動大敗而歸……這種行為,在遭受黨錮的士人看來,也是一種正義行為。

換言之,如果這些傳統士人眼中大司馬與當年的閹黨、董賊一樣,那繼續勾結鮮卑人,實屬情理之中,這些人不會有什麼感情認知障礙。

至於鮮卑人寇邊時,會不會順手滅了這些傳統士人的門第、家族,這則是另一件事情。

對某些擁有長遠目光的邊郡豪傑而言,或許借鮮卑人之手消滅、重挫趙氏的軍事力量,哪怕自家也會有所損耗,這也是一種為天下公義、漢室社稷做出的犧牲。

這是偉大的犧牲,沒什麼好衡量的。

因此目前越來越多的敵情反饋,說明眼前局勢與當年多少有些類似,三郡諸胡竟然有所應對,不僅騙過了休屠達達的商隊偵查,也騙過了徐晃的斥候偵查,更策動了鮮卑人主動介入。

這說明傳統士人依舊在發揮作用,正企圖借鮮卑人、三郡諸胡的力量打擊大司馬的軍事力量與威望。

趙雲凝視東北方向的膚施西門,從他這裡可以看到膚施北門敞開,源源不絕的鮮卑人、三郡羌騎正湧入城中。

而膚施南營,新營建的營區內,張遼也能清楚看到膚施東門敞開,鮮卑、雜羌騎士正在入城。

張遼觀望之際,一名軍吏來到塔下:“將軍,徐都督、裴護軍遣使來邀。”

“繼續警惕敵情。”

張遼囑咐身邊一名軍吏,轉身抓梯架而下,他的親衛將已駕禦一台雪橇,張遼健步登車,親衛將輕輕抖動韁繩,兩匹馬邁動四蹄,雪橇向徐晃中軍大營而進。

前部中軍營帳,張遼通報後入內,就見裴秀正捉筆疾書,一側徐晃開口:“文遠將軍怎麼看如今敵情變化?”

“無他,唯死戰耳。”

張遼解下頭盔,頭頂裹著的巾幘冒著白氣,將頭盔放在下首桌案,張遼自行到火爐前探手烤火。

他對徐晃並不是很敬畏,這是京營禁軍出身的驕傲。

他以勇武揚名並州,被刺史丁原征辟為從事,轉而被丁原推薦給大將軍何進之時……那時候的徐晃不過是縣吏而已。

十餘萬白波軍聚眾作亂,徐晃所在的楊縣與白波穀隔著汾水相望,徐晃這類縣吏、豪強被作亂的鄉黨裹挾也就情理之中。

雖然徐晃跟隨楊奉歸降後屢立功勳,但在張遼眼中,徐晃身上有賊軍的汙點。

哪怕呂布殺丁原後張遼依附呂布,又跟著呂布追隨董卓,再到殺董卓,流浪關東……這都是朝廷內部的爭鬥,張遼的履曆一直是乾淨的。

如果過於敬重徐晃,反而是張遼對自身履曆的不尊重。

再論各自功勳,張遼不認為他比徐晃低。

雖然徐晃有護駕東遷之功,授封亭侯五百戶食邑;可如果不是呂布故意卡張遼的功勳稽核,張遼肯定也是亭侯,而且食邑必然高過徐晃。

張遼可以在裴秀麵前克製,因為裴秀是護軍,是大司馬的發小、手足兄弟。

哪怕趙雲麵前,張遼也不會這麼無禮,因為趙雲姓趙,勇名威震河北以及中原部分地區,惹趙雲直接動手的話,張遼感覺自己會吃虧。

仿佛欺負老實人一樣,張遼回答了一句挑不出錯,又毫無意義的話。

徐晃也不惱,笑著說:“觀鮮卑介入之快,可見我軍渡孟門時,鮮卑便已開始集結兵馬。而膚施、榆林羌胡隱忍不發,說明敵眾之中亦有策謀之士。”

徐晃拿了茶碗到火爐邊上,提起火爐上的銅壺給幾個茶碗裡倒熱水,遞一碗給張遼,並斂笑說:“而我所慮,乃匈奴義從見鮮卑旗號驚慌潰亂,實難支用。今夜鮮卑、諸羌飯飽之後,勢必來襲。”

張遼雙手接住茶碗,望著茶湯,抬眉看徐晃:“都督不必憂慮,我軍士氣高昂,足可抵擋數日,消磨鮮卑、諸羌銳氣。”

確認徐晃是顧慮自己會擅自撤離,張遼神情嚴肅起來:“今夜之戰,還請都督準備千餘精騎,以接應張某。敵眾若來,張某會率麾下健兒出營逆戰,待酣戰一番,麾下騎士自會策應,就恐力有不逮,使健兒陷於敵陣圍困之中。”

“善。”

徐晃見張遼不似敷衍自己,就說:“將軍若率銳士出營逆戰,徐某親率河東健騎接應將軍所部。”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