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弩?
聽得這個聞所未聞之名,馬謖心頭一震,驚奇的目光急望向蕭和。
弩他知道,連弩又是什麼鬼?
“蕭太尉,這連弩又是何物?”
馬謖忍不住問道。
蕭和不答,隻馬鞭一指左翼:
“好好看吧,你很快就會知道,連弩乃何物。”
馬謖隻得按下驚奇,目光再次急轉向左翼。
聞令的趙廣,佩劍出鞘,狠狠一指:
“聽吾號令,第一排弩兵,給我放!”
戰鼓聲響起。
第一排一千弩兵,即刻扣動了機括。
“嗚嗚嗚——”
仿若萬鳥齊鳴,刹那間,無數利箭呼嘯而出。
十箭連發。
一萬支箭矢,結成了一張密密麻麻的箭牆,朝著迎麵而來的烏丸騎兵便平推而上。
衝鋒中的烏丸騎兵,瞬間臉色駭然大變,眼睛爆睜到如同見鬼一般。
原本他們已做好了迎擊箭襲的準備。
死傷肯定是難免的,不過楚軍襲來之箭,最多也就千餘支而已,殺傷必定有限。
可他們萬萬沒料到,楚軍一瞬之間,竟是齊射出了近萬支箭!
如此近的距離,不足七十步的寬度上,同一時刻襲來一萬支箭,這是何等恐怖的密度!
就在他們來不及驚愕時,箭牆已平推而至。
無數道鮮血飛濺,無數聲戰馬的慘鳴聲,無數烏丸人的嚎叫聲…
一個照麵間,最前排的烏丸騎兵,便如被割麥子一片,瞬間被掃倒了無數。
人仰馬翻!
這匪夷所思的殺傷力,看到楚軍士卒無不目瞪口呆,嘴巴大張。
“第二排,放!”
趙廣長劍一揮,再度下令。
於是第一排的弩兵,迅速後撤至最後一排,開始重新填裝箭矢。
第二排的弩兵則頂上前去,再度扣動機括。
連弩再次發動。
又是一萬支利箭,如密不透風的暴雨一般,撲向了驚懼的烏丸騎兵。
又是人仰馬翻,又是鬼哭狼嗥…
趙廣立刻下令,第三指弩兵上前,繼續放箭。
三輪打擊,楚軍在短短片刻間,一口氣放出了三萬支利箭。
衝湧而來的烏丸騎兵,在此恐怖的打擊之下,已是死傷慘重,一片大亂。
三萬楚軍將士,看著這般匪夷所思的畫麵,皆如看到了此生最詭異一幕。
“連弩,連弩…”
馬謖倒吸一口涼氣,驀然驚醒,激動的回望向蕭和:
“蕭太尉,此弩可十箭連發,故名連弩?”
蕭和笑而不語,默許了他的推測。
這三千張弩機,正是傳說中的諸葛連弩。
如此神兵利器,蕭和又怎麼會不記得。
當年諸葛亮六出祁山,曹魏明明有騎兵的巨大優勢,卻每每不敢與諸葛亮交鋒。
連弩,正是諸葛亮克製魏軍騎兵,令他們心存忌憚的原因之一。
去歲諸葛亮調任鄴城主持政務後,蕭和抽空與諸葛亮閒聊,便提及了連弩。
經蕭和一提醒,諸葛亮靈感爆發,用數月時間便提前搗鼓出了連弩。
蕭和考慮到奪取幽州後,勢必要與鮮卑烏丸這等以騎兵為主的胡人過招,連弩作為克製騎兵的秘密武器,若能在關鍵時刻動用,必能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故在劉備北攻幽州前,蕭和便與諸葛亮商量,在得到劉備的授權下,由諸葛亮在鄴城暗中批量打造,並由趙廣組建並訓練了這支連弩軍。
數天前,趙廣統帥這支連弩軍,趕往漁陽與他三萬大軍會合。
握有這樣一支奇兵,蕭和方才有絕對的自信,敢接下蹋頓的挑釁,今日與之決戰。
“原來當日大王與蕭太尉所說的秘密武器,竟然是連弩!”
“難怪太尉將三萬烏丸鐵騎視若無物,原來早就已打造了這等克製敵騎的神器!”
“蕭太尉之神謀遠慮,謖當真是望塵莫及也!”
“太尉竟能造出這十箭連發的神弩,謖更是……”
想明白的馬謖,口中是讚歎之極,情緒激動到找不出合適的詞語來形容內心的折服。
蕭和的目光,卻已射向人仰巴翻的烏丸軍,馬鞭再次一揚:
“傳令關平,令他率一千背嵬騎正麵出擊,一舉衝垮烏丸軍!”
“傳令鄧艾,率三千白馬義從,從側麵鉗擊烏丸主力。”
此戰,楚軍雖有步軍為主,劉備卻還是給蕭和配備了騎兵的。
楚軍最精銳的背嵬重騎和白馬義從輕騎,皆配屬於蕭和軍中。
“嗵嗵嗵~~”
戰鼓之聲,震天而起。
放完箭的連弩軍,即刻向兩翼散開,讓出了通道。
關平統帥著一千背嵬重騎,烏壓壓如鋼鐵洪流一般衝出左翼,撲向了人仰馬翻烏丸軍。
與此同時。
鄧艾這位趙雲弟子,亦是統領三千白馬義從,從陣後方向迂回而出,側翼斜擊向了烏丸人。
兩支楚軍鐵騎,一正一斜,如兩支利劍,刺向了一片混亂的烏丸軍。
而此刻。
在連弩的重擊之下,兩萬烏丸鐵騎已是死傷損重,一片大亂,早已停止了衝擊。
死在楚軍箭下的烏丸人有數千,被倒地的同袍絆倒,彼此踩踏撞擠死傷者更是不計其數。
來勢洶洶的兩萬烏丸人,此刻已如驚弓之鳥般,陷入恐慌混亂之中。
“怎麼會這樣?”
“我兩萬鐵騎,隻一個照麵,就被重創到如此地步?”
“楚軍那是什麼神弩,竟有如此威力?”
僥幸未被射殺的蹋頓,看著人仰馬翻的部眾,驚恐錯愕到如若見鬼一般。
突然,他明白了。
蕭和為什麼敢以三萬步騎,就敢與他三萬鐵騎決戰?
因為人家早就暗中打造了這等神兵利器,早就有克製你騎兵優勢的殺手鐧。
而他卻蠢不可及,自以為是,以為蕭和是中了他的激將法,才一怒之下與他決戰。
“這個蕭和,當真是奸毒之極~~”
“田豫啊田豫,你這什麼狗屁激將法,你可害苦了我啊~~”
幡然省悟的蹋頓,心中湧起無儘懊悔,咬牙切齒的抱怨起來。
就在他驚怒失魂時,側翼方向,楚軍的白馬義從已如暴風般殺奔而來。
三千鐵騎,皆為白馬,如一道道銀色流虹射至。
“白馬…白馬義從?”
蹋頓脫口一聲驚呼,瞬間駭然到手中長刀幾乎脫手跌落。
恍惚間,當年被公孫瓚血虐的驚恐回憶湧上了腦海。
當年的白馬義從,可是橫掃塞北,殺的他們這些胡人聞風喪膽。
直到界橋一役,白馬義從全軍覆沒後,他們方才鬆了一口氣。
不想今日,那覆沒十幾年軍團,竟再度出現。
被白馬義從支配的恐怖,頃刻間蹋頓殘存的意誌擊垮,他急是撥馬轉身,大叫:
“撤退,全軍撤退~~”
幸存的烏丸鐵騎,皆如老鼠見貓一般,撥馬轉身便爭先恐後欲逃。
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