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卻吃了一驚,忙勸道:
“大王,我軍兵力有限,若大王親提大軍北歸,劉備三十萬大軍趁勢全線渡河,強攻易京當如何是好?”
曹操一凜,驀的冷靜了下來,急問道:
“那你說,孤當如何應對?”
司馬懿略一沉吟後,拱手道:
“易京防線關乎幽州存亡,必須要留下主力鎮守,絕不能輕易抽調兵馬。”
“臣推想登陸的楚軍,數量最多不超過兩萬餘人,且楚軍遠道而來,其所攜帶糧草定然有限,且需沿沽水北上運往薊縣。”
“臣的意見是,先往薊縣調撥三千兵馬增防,同時派出幽燕輕騎,不去阻擋登陸楚軍,專去截擊其糧草。”
“隻要能劫斷其糧道,則登陸之楚軍必軍心自亂,不戰而退。”
“如此,我們無需重兵回師,隻以七千步騎就能保得薊縣不失,將登陸楚寇趕下渤海!”
聽得司馬懿獻計,曹操心神稍定。
再次拄著拐杖起身,凝視地圖良久後,曹操回身喝道:
“仲達之計,乃兩全其美之策也。”
“李通夏侯霸聽令,命爾率三千兵馬,即刻北上增防薊縣。”
“高覽夏侯充,你二人不是求戰心切麼,現下機會就在眼前。”
“孤命你們儘率我幽燕鐵騎,即刻動身趕往沽水,給孤截擊登陸楚寇糧道。”
四將慨然領命。
高覽夏侯充二人,本就是信心爆棚,盼著能再立功勳。
眼見立功機會就在眼前,二人精神為之大振。
“你二人記得,萬不可生了輕敵之心,務必要確認楚寇無詐,未有伏兵方可一戰。”
“你們手握這四千騎,是孤在河北最後的騎兵,無論如何也絕不容有半分差池。”
“切記,切記!”
曹操惟恐二將驕狂輕敵,臨行前又是一番鄭重叮嚀。
二將自然是唯唯諾諾,滿口應下。
四將領命而去,七千步騎趁著夜色掩護離開易北上。
曹操親自送兩路人馬出營,目送著七千步騎,帶著他的希望消失在夜色之中。
“大耳賊,孤不管你的水軍是如何天降沽口,你想亂我幽州腹地的圖謀,孤絕不會讓你得逞,絕不會~~”
曹操回望向易水南岸,口中暗暗咬牙切齒。
…
魏軍在南岸密布細作斥侯,楚國於易水北岸,自然也是耳目眾多。
七千兵馬一出,北岸楚國細作,很快就將消息送往南岸。
“大王,細作有報,約七千餘魏軍離易京北上,現下還不知去向。”
“不過這七千人馬中,有近四千騎兵,臣推測多半是幽州有變。”
“臣以為,伯言將軍他們定然已奇襲沽口成功,逼迫得曹賊不得不派出騎兵北上。”
馬謖將細作最新情報稟明,順口道出了自己的推測。
王帳內,楚國眾臣立時一片沸騰。
“伯溫,你那羅盤和六分儀,果然乃航海神器,當真將我們的海軍準確無誤的引往了沽口!”
劉備是撫掌大笑,讚歎的目光看向蕭和。
眾人無不欣喜折服。
其中有馬謖,鄧艾等好學的年輕人,當場還要請教蕭和,那羅盤和六分儀是什麼原理,竟然能如此神奇。
“年輕人好學是好事,抽得空我好好教教你們,不過現下咱們卻沒有時間了。”
蕭和一笑,向劉備一拱手:
“大王,曹賊騎兵已儘數派出,其軍心定然也為之挫動,這正是咱們趁勢渡過易水的天賜良機。”
“臣以為,事不宜遲,我三十萬大軍當即刻全線渡河,直抵易京城下才是!”
劉備拍案而起,豪然大喝:
“傳孤之命,各營即刻登船,三十萬大軍,一鼓作氣強渡易水!”
號令傳下,諸將無不振奮,慨然得令。
各座楚營,營門大開,數十萬楚軍奔赴岸邊。
數以千計的船筏,載著楚軍,在長達二十裡的戰線上,開始全麵渡河。
劉備與蕭和並肩立馬,目送著數十萬大軍過河。
“大王,臣擔心,曹賊派出這四千騎兵,會去劫擊我遠征軍糧道。”
“我遠征軍不過一萬餘人,糧草所攜有限,且需走沽水北運,倘若抵擋不住敵騎,一旦糧草有失,隻怕後果不堪設想!”
身後馬謖猶豫再三,忍不住將心中顧慮道出。
劉備和蕭和對視一眼,嘴角微微上揚。
“幼常,你能想到這一層,伯溫自然早已想到。”
“所以,此番孤海上奔襲幽州之兵,不隻是一萬步軍,還有坦之統帥的八百背嵬騎呀…”
劉備意味深長的笑道。
馬謖聽得“背嵬騎”三個字,先是一愣,旋即恍然大悟。
“原來蕭太尉早有布局,我遠征軍中竟帶上了背嵬騎,這樣的話曹賊的幽燕輕騎便不足為慮了。”
馬謖如釋重負的笑了。
劉備馬鞭一指對岸,欣然道:
“走,我們過河!”
…
漁陽郡,雍奴渡。
黃昏時分。
數十艘糧船徐徐靠岸,駛入了渡頭之中。
趕了一天路的楚軍水手們,儘皆下了糧船,三三兩兩圍坐在一起,開始埋鍋造飯。
關平卻駐立於船首,遠遠望著西北方向。
雍奴渡位於沽水與桑水交彙之處,兩條分從西北而來的水係,在此間交彙,夾成了一個倒v字形的狹窄地形。
“這雍奴渡地勢狹窄,兩翼有桑水和沽水阻擋,不利於輕騎四散而逃,確實是用兵的絕佳之地。”
“這個陸伯言選擇此地用兵,當真是甚得兵法之妙。”
“大王的決定沒錯,他的確比我更適合做遠征軍的主帥…”
關平掃望著眼前地形,口中喃喃自語,不住的點著頭。
回望一眼身後,隱藏在糧艙中的背嵬騎們,此刻皆已是蠢蠢欲動,蓄勢待發。
萬事俱備,隻看魚上不上鉤了…
“坦之將軍,西北方向有塵霧逼近!”
耳邊響起親衛的提醒聲。
關平回頭遠望,果然見渡頭西北方向,一道狂塵滾滾襲卷而來,正飛速逼近。
片刻間,數千騎兵的身影,已從塵霧中衝出,撞入了眼簾。
幽燕騎兵!
魏國的幽燕騎兵,果然前來劫糧!
“我這位妹夫,真乃神人也…”
關平望著滾滾而近的敵騎,不禁一聲慨歎。
爾後長刀一揚,喝道:
“背嵬騎聽令,下船列陣,隨我迎敵!”
號令傳下,隱藏於糧艙中的八百騎兵,如出籠猛虎紛湧下船,於雍奴渡內集結列陣。
關平立馬橫刀,傲立於背嵬騎前。
身後這八百騎兵,人馬俱披重甲,個個手執偃月刀,乃名符其實的重甲騎。
重甲鐵騎貴啊。
人馬皆披甲胄就不說了,馬還得是上等的遼東健馬,騎士乃是百裡挑一的精銳。
光這八百重甲騎的開銷,就足以組建一支五六千人的輕騎兵。
劉備卻在蕭和的提議下,不惜花費重金,打造了這支重甲鐵騎,取名為“背嵬騎”。
背嵬,山也。
寓意鐵騎滾滾,如山壓至,勢不可擋。
戰前蕭和斷言,曹操必會派出幽燕輕騎阻擊,倘若派輕騎兵遠征幽州,數量太多動靜太大必會引起魏軍警戒。
故而劉備用蕭和之計,隻令他率八百重騎隨行,方便藏於糧船之中,掩敵耳目,殺敵一個措手不及。
背嵬騎雖少,卻乃無堅不摧的重甲,在雍奴渡這樣不利於輕騎展開的地形,八百破敵四千足矣!
前方。
高覽和夏侯充統帥著四千幽燕鐵騎,已如狂風暴雨般襲卷而近。
眼見渡頭一線,列陣拒敵的楚軍不過千餘步卒,二將瞬間眼目通紅。
“高將軍,楚軍不過千餘人,此乃天降大功給你我二人啊!”
夏侯充興奮的大叫道。
高覽一聲狂笑,揮槍大喝一聲:
“幽燕鐵騎,大功就在眼前,打贏這一仗,魏王必重重有賞。”
“跟著我,殺儘楚狗,踏平雍奴渡!”
號角聲吹響,刺破天際。
四千魏軍輕騎,如打了雞血的虎狼一般,嘶吼咆哮著,朝著楚軍狂撲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