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嶽父關羽,我開局勸劉備奇襲襄陽 > 第353章 賭一把,看我氣數儘否!劉備:就讓曹家父子嘗嘗天道輪回的滋味!

第353章 賭一把,看我氣數儘否!劉備:就讓曹家父子嘗嘗天道輪回的滋味!(1 / 1)

推荐阅读:

把百姓送給劉備?

眾人茫然,一時間皆未能領悟曹衝此言何意。

“那劉備夙來仁義,吾將這滿城百姓驅趕出城,劉備必會善待之。”

“一城百姓出城,他們留下的糧草,便可歸我軍所有,我們便能再續上數月。”

曹衝道出了自己的動機。

辛毗等恍然大悟,不由精神為之一振。

曹衝這是不想搶百姓糧草,留下個罵名,卻又不得不解決糧草短缺的困境。

於是便隻有退而求其次,將百姓趕出鄴城,讓他們將糧草留下。

“倉舒公子此計,真乃兩全其美的妙計也!”

“我軍既得糧草,又不必背負負罵名,還能將這幾萬張嘴甩給大耳賊,增加他的糧草的負擔,這不是兩全其美,這是一石三鳥之計也!”

辛毗嘖嘖大讚,當即對曹衝奉上一通馬屁。

曹衝卻眉頭緊鎖,無奈一歎:

“鄴城百姓,乃我大魏子民,本該由我曹家來守護,如今吾非但守護不了他們,卻還要將他們趕出自己的家園,實為慚愧也。”

辛毗熱臉貼了冷屁悶,隻得咽了口唾沫,訕訕的乾咳起來。

諸將的情緒卻隨之高漲,精神為之一振。

這時,陳泰卻沉聲道:

“百姓口糧本就不多,每日隻維持最低限度,保證餓不死而已,他們手中本就沒多少油水。”

“就算我們將他趕出城,得了他們的糧草,滿打滿算最多也就隻再支撐兩三個月。”

“倉舒公子此計,乃是治標不治本,隻能解燃眉之急,卻依舊無法令我們撐到大耳賊退兵之時呀。”

堂中瞬間鴉雀無聲,諸將臉上喜色,被陳泰一瓢冷水應聲潑滅。

辛毗忙是掰著指頭一通掐算,眉頭一皺:

“公子,玄伯言之有更,光靠百姓留下的糧草,隻是拖延糧儘時間而已,卻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曹衝心頭微微一震,忙也低頭掐算,臉上漸漸陰雲再起。

堂中議論紛起,諸將情緒再次焦慮起來。

陳泰眼珠轉了幾轉,拱手道:

“倉舒公子,我們想要一勞永逸的解決糧草問題,必須要打通與外界的糧道,請大王再將一批糧草送入鄴城!”

眾人皆是一震,驚奇的目光看向陳泰。

你小子,說的倒是輕巧。

劉備三十萬大軍,將這鄴城圍成水泄不通,你叫曹操怎麼送糧進來?

飛進來嗎?

“玄伯,你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曹衝那眼神,如同在問陳泰你是在異想天開嗎?

陳泰張口欲言,話到嘴邊卻又咽了下去,回頭掃了眾同僚一眼。

既然劉備能拿下鄴城糧庫布局圖,那定然在城中就有內應,為其通傳情報。

沒準在場諸將中,便有劉備的內應。

念及於此,陳泰便湊上近前,向曹衝附耳一番低語。

曹衝聽著聽著,緊皺的眉頭漸漸鬆展,灰暗的眼眸中漸也明亮起來。

“泰此計,倉舒公子意下如何?”

曹衝站起身來,踱步於堂中,久久不做決斷。

權衡良久後,曹衝深吸一口氣,毅然道:

“你此計雖是精妙,卻難說是否乃萬全之策,究竟能不能瞞過那蕭和的眼睛,亦是個未知之數。”

“隻是到了現下這般地步,你此計是我們唯一扭轉困局的機會,也隻能冒險一試。”

“我們就賭一賭,我曹家是否還氣數未儘吧!”

次日,一名魏國使者,帶著曹衝的手書出城,來到了楚營中。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

劉備自然是以禮相待,接見了來使。

使者送向劉備,獻上了曹衝手書:

吾素知玄德公仁義,今鄴城被困,滿城百姓饑餓困苦,吾實不忍之,欲將之送出鄴城,以保全其性命,還望玄德公接納!

劉備遂將使者屏退,爾後將曹衝手書,向眾臣展示。

“沒想到這個曹衝,倒是難得有幾分仁義,這一點卻與其父頗不相同。”

劉備微微點頭,也不掩飾對曹衝的幾分讚賞。

蕭和看過那書信,卻冷冷一笑:

“這個曹衝,確實不及其父曹操殘暴,不過他此舉也並非全出自於仁義。”

“他是想要鄴城百姓手中的糧草,卻又不好意思如曹仁那般明搶,便想出了這一招。”

“他將百姓甩給我們,既能不步曹仁後塵,又能儘得百姓所餘糧草,以解斷糧在即的燃眉之急,可謂是一石二鳥也。”

蕭和一語道破。

劉備恍然明悟,卻道:

“曹衝此舉,雖有私心在內,卻總歸比曹仁那等以民為食的禽獸強過萬倍!”

說罷,劉備便向眾人詢問,軍中現有糧草,可夠城內幾萬百姓所用。

“我軍糧草,足夠三十萬大軍之用,隻是添幾萬張嘴的話,還吃不垮我們。”

陸遜不假思索便答道。

劉備微微點頭,遂道:

“既是如此,那就回複曹衝,孤準他所請,願意收留這幾萬百姓。”

此言一出,眾將不由吃了一驚。

“誠如蕭太尉所說,大王明知此乃曹衝之計,豈能還準其所請?”

“曹衝那小子甩掉了幾萬張嘴的包袱,又得了這麼多糧草,便又能苟延殘喘數月,豈非延誤了我們攻破鄴城的時間?”

甘寧第一個站出來,言語間分明有反對意味。

諸將們皆是點頭稱是。

劉備卻未有絲毫猶豫,正色道:

“孤當然知道,此乃曹衝之計,可孤若不答應,倘若他走投無路,仿效曹仁又當如何?”

“曹氏一族多為殘暴之徒,逼急了,他們是什麼事都乾的出來的。”

“孤若不救這幾萬百姓,又與曹賊何異?”

甘寧神色一凜,霎時間省悟了過來。

自家這位君王,可與天下群雄全然不同,行的是王道,奉的是仁義,走的是與四方諸侯完全不同的一條道路。

既然如此,那麼行事準則,便不能純粹以利害關係為先。

民心在曹家父子那裡,形同於廁紙。

在他們楚王這裡,卻重於泰山!

想明白這一節,甘寧既想勸,又知不能勸,一時語塞。

這時,一直未表態的蕭和,卻是一笑:

“興霸呀,大王收了這幾萬百姓,非但不吃虧,反倒是大賺了一筆。”

“此乃天助大王,要速破鄴城呀。”

甘寧一愣。

諸將一愣。

劉備同樣是眼神驚奇,急看向了蕭和。

大家夥就聽不明白了,收了幾萬百姓,怎麼就能速破鄴城了?

“大王收了這幾萬百姓,最顯而易見的好處,自然是得了人心。”

“這第二樁好處,鄴城已無百姓隻餘魏兵,大王便不必投鼠忌器,可放開手腳,以雷霆手段速破鄴城!”

劉備精神大振,驚喜問道:

“伯溫,莫非你已有妙計,可速破鄴城?”

蕭和抬手向南一指,彆有意味一笑:

“大王可還記得,當年壽春之戰時,大王是用了什麼手段,破了壽春城的嗎?”

壽春之戰。

蕭和一席話,將劉備和眾人的思緒,引回了當年。

“壽春之戰,壽春之戰…”

劉備指尖輕輕點了點頭額,說道:

“孤記得沒錯的話,當年好像是用伯溫之計,水灌壽春,逼得曹仁走投無路,被迫棄城而走…”

“大王,臣明白了!”

一旁陸遜驀然驚醒,興奮道:

“當年蕭太尉設計,令楊修向曹仁獻計,將壽春百姓儘數驅趕出城,大王方才不再投鼠忌器,決淝水灌淹壽春,最終破之。”

“今曹衝主動將鄴城百姓驅趕出城,則大王同樣不再投鼠忌器,便可仿效壽春一役,掘漳水以淹鄴城啊!”

“這應該便是蕭太尉速破鄴城之計!”

帳中一片沸騰。

劉備豁然開朗,驚喜望向蕭和。

蕭和微微點頭,淡淡笑道:

“伯言所說,差不多就是臣的意思吧。”

劉備驀的又想起什麼,奇道:

“伯溫你先前曾說,曹衝群賊必不會坐以待斃,坐待糧草耗儘,定會有所動作,那時我們就有機會速破鄴城。”

“莫非伯溫你當時已料到,曹衝會將滿城百姓驅趕出城,便已想到了水淹鄴城之策?”

蕭和乾咳幾聲,指尖輕輕撚了撚額頭:

“也可以這麼說吧,也虧得主持大局的是曹衝,倘若換成是曹操的話,恐怕毫不猶豫的會將百姓糧草奪走,滿城百姓留下來當備用軍糧。”

“至於這水淹鄴城之計嘛,當年曹賊討滅袁氏之時,亦曾用此計破了鄴城,咱們算是借來一用,讓曹操也品味一下天道輪回的滋味。”

劉備徹底釋疑,不禁哈哈大笑:

“好好好,好一個水淹鄴城,好一個天道輪回!”

“好,孤就用伯溫之計,回複曹衝,令他速速將一城百姓送出!”

甘寧等諸將,得知收留這幾萬百姓,竟然有這麼大的好處,自然是欣喜若狂,無人質疑。

當下劉備便將魏國使者傳來,令其回複曹衝,自己準了曹衝所請。

魏國使者如釋重負,忙是歡歡喜喜拜退而去。

使者前腳剛走,蕭和卻道:

“大王,臣有句話還沒說完,臣以為,曹衝驅民出城,並非隻是臣先前所言,一石二鳥之目的。”

“前兩個目的,隻是表象,曹衝這小子,以臣之見,他還暗藏著第三個目的。”

劉備神色頓時警覺起來,忙問道:

“伯溫,那曹衝這第三個目的,又是什麼?”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