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嶽父關羽,我開局勸劉備奇襲襄陽 > 第214章 讓劉備取代朱元璋!時代變了,以我北府虎狼之兵,堂堂正正破之!

第214章 讓劉備取代朱元璋!時代變了,以我北府虎狼之兵,堂堂正正破之!(1 / 1)

推荐阅读:

大笑者,正是蕭和。

“伯溫何出自言?”

劉備眼中精光一閃,凝重的眼中透出一絲驚喜。

蕭和緩緩出班,朗聲道:

“這府兵製的種種好處,臣先前已與楚公詳說過,但其中缺陷,臣卻未曾明言過。”

劉備一怔。

府兵製的優點,從蕭和獻製到現下初步推廣,已是有目共睹。

至於這缺陷,劉備及眾臣還著實沒想到過。

何況這府兵製的缺陷,又與曹操大舉來犯,與收複中原有什麼關係?

劉備一時想不明白,遂示意蕭和說下去。

“貪婪乃人之本性!”

“楚公為流民賜田,初始時他們自然會心存感恩,會樂於被招為府兵,積極操演訓練,皆懷有一顆報效國家,為楚公而戰之心。”

“這樣一支信念堅定之師,必是一直戰無不勝,無往不利的精銳之師。”

“然久而久之,人心卻必會懈怠下去,他們漸會認為,他們所得到的田地,乃是理所當然,其報效國家的熱情也會漸漸消磨殆儘。”

“精銳之師,也會隨之變成一支平庸之師。”

聽得蕭和這番直指人性的剖析,劉備若有所悟,不禁微微點頭。

蕭和卻話鋒一轉,陡然亢奮起來,望北一指:

“所以若想維持府兵的鬥誌,最好的選擇就是統帥他們去北伐,讓他們去攻城掠地,用軍功換取授田的獎勵,不停的激勵他們血勇死戰!”

“原本偽魏軍力勝於我軍,倘若曹操隻憑借優勢兵力采取守勢,專心休養生息,我軍即便揮師北上,想要破之也不易。”

“現下曹操卻自亂方寸,急著轉守為攻殺了出來,這正好給了我們殲其有生力量的機會。”

“若能擊破魏軍,我軍趁勝追擊北上,何愁不能收複中原,飲馬黃河?”

蕭和道破了玄機。

其實這世上並沒有完美的製度。

甭管是均田製,府兵製,還是募兵製,既有優點就必定有其缺點。

必須不斷以戰功授田,來獎勵府兵,就是其缺點。

說白了,就是要不斷擴張,不能停下開疆拓土的腳步。

現下天下未定,北方未平,有大片的疆土等著老劉去打下來,府兵製的這種擴張性,反倒成了其優勢。

而當天下已定,無處擴張之時,優點便會變成了缺點。

當然了,天下一統時自有天下一統之製,到時候再改製便是。

蕭和一席話,令劉備與眾人恍然明悟。

諸葛亮當即出班,拱手道:

“楚公,伯溫所言極是,現下府兵製已初露崢嶸,各府將士們都憋著一股勁,欲建功立業,換取賜田封賞。”

“曹賊竟是興兵南下,正是我們趁勢破之,一鼓作氣收複中原的天賜之機!”

“臣以為,機不可失,楚公當儘起三府傾國之兵,與曹賊決一死戰!”

諸葛亮站在了蕭和這一邊,力主開戰。

龐統,魯肅,黃忠等在朝眾臣,皆是熱血沸騰,慨然主戰。

劉備豪情鬥誌被點燃,一躍而起,豪然道:

“諸卿所言即是,此乃天賜良機,孤焉能錯過!”

“孤意已決,儘起三府之兵,迎戰曹賊,收複中原河山!”

開戰之議,就此定下。

接下來,劉備便令眾臣暢所欲言,共商應戰方略。

現下三州之兵,皆已改為了府兵。

以京師應天為中心,應天以西荊州府兵,稱之為西府兵,應天以南江東諸郡之兵,則稱之為南府兵。

應天以北,以長江為界,廣陵,九江,廬江等淮南諸郡府兵,則稱之為北府兵。

眾臣推算,曹操此番南侵,核心戰略目標,必為收複淮南,將戰線重新推至長江。

淮南之重,壽春也。

如此,則曹操必會率其主力,自潁水南下攻取潁口,爾後順淮水東下百裡攻取壽春。

那麼楚軍迎擊戰略,自然是針鋒相對,以劉備親率南府兵迎戰偽魏主力,以關羽統帥西府兵迎戰潁川南下魏軍,以張飛統北府兵迎戰徐州南下之敵。

劉備聽得眾人分析,微微點頭,亦有此意。

“伯溫,眾臣所議戰略,你以為如何?”

劉備見蕭和盯著地圖若所思,似乎有不同見解,便沒有拍板擅作決斷。

蕭和醞釀已定,遂起身朗聲道:

“楚公,臣以為,楚公當令翼德將軍,打著楚公旗號,佯率南府軍迎戰曹賊於潁口。”

“楚公則當假借翼德將軍旗號,率北府兵出盱眙,擊破徐州南下之敵,爾後趁勢沿泗水北上,奪取徐州!”

府堂內,議論再起。

劉備眼眸一動,目光落在了地圖上。

他自然看得出來,蕭和這是要使一招聲東擊西之計。

也就是將收複中原的主攻方向,由中路豫州變為東路徐州。

可為什麼這麼變?

蕭和起身,來到地圖前,抬手一指:

“豫州一馬平川,無險可恃,易攻而難守,最有利於偽魏發揮騎兵優勢。”

“其境內雖有諸道水係,卻河窄水淺,並不利於我水軍大船通行。”

“故豫州縱然拿得下,卻未必守得住!”

“徐州則不同,既有泗水方便我大船通行,其北部又有泰山可為屏障險阻,可限製偽魏騎兵肆意來去。”

“如此,則徐州我們拿得下,也守得住!”

聽到這裡,劉備和諸葛亮等眾臣,皆是不由自主站了起來,齊齊聚於了壁上所懸的地圖前。

蕭和手向西北一指,接著說道:

“拿下徐州後,我們可自彭城北上,戰船沿泗水一路北上,經巨野澤北出濮陽入河,一舉將黃河截斷,如此青州可不戰而下也!”

“爾後水陸大軍沿黃河西進,破白馬,取延津,西據虎牢,截斷河南河北聯係。”

“如此,河南諸州可不戰而下,中原傳檄可定也!”

蕭和以氣吞山河之勢,將他北伐收複中原的宏圖偉略和盤托出。

這一道北伐戰略,倒也不是他一拍腦門想出來的,而是有成功先例的。

這個先例,就是朱元璋。

曾經曆史上,唯一由南向北北伐成功,一統天下的開國之主。

當年朱元璋滅陳友諒,誅張士誠,一統江南半壁,建立明朝之後,就是走的這條路線北伐收複中原。

還有半個成功的例子,便是那位氣吞萬裡如虎的南朝宋開國皇帝劉裕。

當年劉裕收複中原,西取關中,便是以水軍為主力,由淮入泗北出徐州,再入黃河,爾後一路沿河西進,直至攻入關中滅秦。

可惜的是,劉裕的北伐隻止步於飲馬黃河,所以隻能算半個成功先例。

有此一個半成功案例,蕭和自然要依葫蘆畫瓢,進獻給了老劉。

他要讓劉備,取代朱元璋,創造新的曆史!

府堂之內,一片沸騰。

楚國君臣們,仿佛為蕭和這番話,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一般。

“楚公,亮以為伯溫所說的戰略,實乃收複中原的上上之策!”

“由徐州北上,可最大限度發揮我水軍優勢,亦可最大限度限製偽魏騎兵優勢。”

“且曹賊曾兩屠徐州,徐州士民必深恨之,而楚公又曾執掌過徐州數載,餘恩尚在,我若王師殺回徐州,一州士民必群起響應也!”

“楚公,亮以為,確當以徐州做為北伐首先方向!”

諸葛亮出言讚附。

“徐州,徐州…”

劉備喃喃自語,眼神恍惚,當年回憶不禁浮現心頭。

想當年,他正是以徐州牧身份,正式踏入諸侯之之列,拿到了爭奪天下的門票。

原本以為,徐州乃是夢的開始,誰料轉眼卻被呂布背刺,痛失徐州,夢剛開始便已碎了一地。

再然後,便是顛沛流離,四處寄人籬下,被曹操一路從北方趕往了南方。

誰能想到,十餘年之後,徐州竟再次成了他揮師北伐,收複中原的。

莫非,這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安排?

回憶良久後,劉備笑了。

豪然大笑!

“砰!”

笑聲戛然而止,劉備拳頭狠狠砸在了徐州二字上。

拂袖轉身,麵對眾臣之時,目光已決然如鐵。

“就依伯溫之策,孤親率北府軍,自盱眙北上迎擊魏軍。”

“收複中原,就從收複徐州開始!”

北伐大計,就此定下。

兩天後,天子的旨意,楚令的詔令,同時下達向了三州各鷹揚府。

西北南三府府兵,迅速開始集結。

除留守京師及各要害兵馬外,楚國此次能動用迎戰魏軍,北伐中原的府兵數量,總計約在十六萬左右。

荊州方向,前將軍關羽,率徐庶,魏延等諸謀士武將,統兵四萬守南陽,迎戰魏西路軍。

壽春一線,左將軍張飛,率法正,趙雲,文聘諸將,統西府兵七萬,打著劉備旗號,迎戰自潁水南下的魏軍。

盱眙方向,楚公劉備,率蕭和,龐統,黃忠,張遼等諸文武,統六萬北府兵,打著張飛旗號,北上迎戰自泗水南下的魏軍。

三路大軍,傾國之兵,浩浩蕩蕩誓言師北上,迎戰三路南下魏軍。

十日後。

劉備親統的六萬北府兵,自淮水順流而下,抵達了重鎮盱眙。

劉備前腳剛到,後腳斥侯便來報,稱偽魏前將軍“夏侯惇”,統十萬魏軍已過下相城,前鋒距離盱眙不過三十裡。

中軍大帳內。

劉備將十萬魏軍將至的情報,展示給了眾人,征詢大家這一戰該怎麼打。

眾人一時議論紛起。

魏軍十萬,我軍六萬,敵眾而我寡。

多數人的意見,乃是先據守盱眙不出,以逸待勞,再肆機反攻破敵。

“敵眾我寡又如何!”

蕭和拍案而起,傲然道:

“我六萬北府兵,皆乃立功心切的虎狼之士,敵軍雖有百萬又有何懼!”

“楚公,我們就與夏侯惇正麵決戰,堂堂正正的破了他十萬大軍!”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