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抗戰之紅色軍神 > 363章 做自己的事

363章 做自己的事(1 / 1)

推荐阅读:

363章 做自己的事

363章做自己的事

“什麼,你們中國竟然可以生產出這麼先進的潛艇?”當德國海軍潛艇專家檢驗完兩種潛艇的數字後,非常吃驚。與中國的潛艇相比,德國人幾十年的努力等於白費工夫了。

“中國,武愛華總統,願意將這些潛艇賣給德國?”希特勒也非常吃驚。

“是的,元首閣下。作為德國的朋友,我們不願意看到你們的海軍如此吃力。”蔣嘉惠少將認真地說道。

與同時代德國的u型係統潛艇相比,“怪龍1型”和“幽龍1型”的優點主要有航速快,水下航行噪音低,潛水深,魚雷先進,通訊係統先進,隱蔽性強,續航力與續潛力強等。

“另外,我們總統說了,如果德國艦隊在太平洋或印度洋生存困難,可以短期到中國港口停留和補給。”蔣嘉惠又放出了一枚炸彈。

如果說,賣潛艇是做生意,但允許艦隊停留則是明顯示好了。

“這個,會不會給中國帶來麻煩?”希特勒此時非常清醒。

“不會。因為我們總統說了,如果某國有意見,我們也允許某國的艦隊到中國港口暫停和補給。”蔣嘉惠說道。

“你們總統不會將這些潛艇也賣給英國和法國吧。”希特勒又問道。

“我們的潛艇又不是大白菜,哪有那麼多賣了這家又賣那家?”蔣嘉惠說道。

希特勒是否想清楚他到底要什麼的問題,從後來的表現看,他並沒有想清楚。不過,當中國將20艘“怪龍1型”和50艘“幽龍1型”交到德國海軍手裡的時候,鄧尼茨將軍手上的籌碼卻多了起來。

而英國的海麵船隻的損失也開始從每月幾萬噸上升到每月十萬噸以上,英國,比曆史上的二戰變得更艱難了。

整個1940年,戰爭隻發生在歐洲,亞洲的中國、日本,美洲的美國等,都在各自忙著自己的事情。美國在大發其財,日本在瘋狂擴軍備戰;而中國,在發點小財的同時,正在加緊鞏固自己的經濟基礎。

當1940年的除夕之夜降臨之時,中國曆史上第一台正式的春節聯歡晚會開始在中國國家電視台正式播出,雖然是“錄播”而不是現場直播,但新穎的節目形式還是讓全國4萬萬民眾大飽了一番眼福。

早在閩粵兩省時期,武愛華就開始投入精力對電視機進行研製和生產。其實,早在1924年,英國的電子工程師約翰ap;ap;8226;貝爾德就發明了第一台電視機,到1928年,美國的rca電視台率先播出第一套電視片《feixthecat》,1928年英國貝爾德的公司生產出貝爾德c型電視機,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台量產電視機。

中國的電視機產業,在將基本技術弄明白之後,直接瞄準的是20世紀60年代的電視機生產水準,在武愛華看來,這個時代由英、美等國的電視機技術算是比較成熟,外觀也算不錯的電視機了。

至於日本的電視機,在20世紀50年代中國電視機產業剛剛起步時,兩國的水平差不多,日本隻是後來居上,發展速度遠遠快過中國罷了。

1937年,閩省試製電視機成功,1938年生產了約10000台電視機,但這些電視機並不是家用電視機而是工業電視機,1938年下半年開始將工業電視機改為家用電視機,當然,主要是外觀的改動,讓其變得更美觀更適合家庭使用。

武愛華入主中樞之後,就開始著手組建中國國家電視台,而且由中國生產的“熊貓牌”電視機也開始進入市場銷售,因為數量太少,供不應求,武愛華便搞了個“憑票”銷售。因為“熊貓牌”電視機入市時間隻有2個月,全年也隻銷售了約1000台。

進入1939年,電視機廠每月可供1000台上市自由購買;1939年7月,每月上市達2000台,此時,武愛華取消了票證供應。不過,其價格也不是普通家庭所能承受的。11寸比14英寸略大)黑白電視每台銷售高達1200華夏元。

進入1940年,生產廠家每月可供11寸黑白電視機10000台,同時又推出了16寸相當於21英寸)大屏幕電視機,一麵市就每月供應達1000台,不過,其價格更是高達2200華夏元。

這個價格,是比照英美市場的電視機價格來的,比英美同檔次價格高約30,但是其性能卻先進得多,功能也要多得多。這些電視機,不隻是要賣中國人的錢,更要賣歐洲人和美洲人的錢。

不過,雖然家庭購買有些問題,但武愛華卻鼓勵學校、企業等購買,學校如果購買電視機,可以用財政撥款支付;

至於更先進的彩色電視機,武愛華暫時沒有推出。整個二戰期間,各國的消費能力相對有限,等二戰結束,才是推出彩色電視機的時機。

對於中國這樣的國家來說,電視機隻能說是小道。

1940年,除了電視機外,還有幾樣成果值得國人驕傲一番,隻不過,普通的國人並不知道罷了。

第一樣成果則是導彈。功勳係統早期出口過射程為100公裡的“飛龍1型”導彈,雖然其射程無法與德國近期就要研製成功的v2導彈射程300公裡)相比,但其精確性卻遠遠超過v2導彈。德國人的v2,事實上連一幢建築物這樣的目標也不能瞄準,但係統早期出品的導彈卻能夠擊中驅逐艦這類移動目標。

係統升到第9級之後,技術屏障一下子得到解除,讓武愛華可以非常從容地選擇一些重要裝備進行現實研發與生產。國產導彈,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真正進入成熟期,即可投入作戰的導彈,是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出現的,即精確製導導彈。但是,功勳係統出具的最簡單的1950年代導彈,也具有彈道特征和精確製導能力。

“好吧,就先研製這一種最簡單的。”武愛華對係統也是見怪不怪了。有些東西,可能是按曆史脈絡來的,有些東西上,太具有跳躍性了。

這時,功勳係統的“逆天”本質再一次表現出來。彆國發展導彈,要反複地設計、試驗,其中要經曆很多失敗,動用很多的人力、物力與財力,搞出來的東西還未必就好用;但中國卻完全不同,那些參與導彈設計的專家們,在度過了最初的基本理論之後,發現引導他們的專家智能機器人)每一步的考慮都是那麼的科學、精準而無可挑惕。

這個比“零號工程”還要先上馬的“中國工程物理研究中心”,在完成現實版“飛龍1型”的研究與生產任務後,終於在1940年秋天試製成功飛龍2a、飛龍2b、飛龍2c等三型導彈。

2表示“第二代”,a、b、c分彆表示發射平台的同不,其中a表示地麵發射,b表示空中發射,c表示海上發射。至於水下潛艇發射的2d型,則正在研究之中。

不管是地麵發射,空中發射,還是水麵發射,“飛龍2型”係列還是隻能攻擊地麵目標或水麵大型艦隻,對於驅逐艦或地麵移動坦克之類的,其精確性還遠遠達不到。如果真的要打,花十幾枚導彈打一輛坦克,從成本上來說也不是很劃算。當然,近距離發射又是另外一回事;可是,近距離時還需要導彈對付驅逐艦或坦克嗎?

“飛龍2型”在整體性能及技術指標上,都明顯高於德國的v2導彈。譬如v2的最大射程為300公裡,而飛龍2的最大射程則為500公裡;譬如最大射高,v2為100公裡,飛龍2為150公裡;譬如自重,v2為12800公斤,而“飛龍”隻有9500公斤;長度前者14米,後者11米;最大飛行速度前者4.8馬赫,後者5.9馬赫;離陸時推力前者27000公斤,後者則為35000公斤。

這些數字的不同,表明中國的火箭及導彈技術更加先進,在材料選擇上,火箭結構設計上,以及推進劑的選擇與裝備方麵,都遠遠超過了德國的水平。

武愛華當然明白,這並不是他的功勞,甚至還算不上中國人的功勞。但是,這種研究與生產活動,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培養了一大批工程技術研究專家,他們也許從火箭的結構出發,會去研究其他相關設備的結構問題。同時,這種設計技術一旦成熟,就可以進入相關專業理論,以便更多的人掌握這些設計原理和方法。

至於民族的創新問題,並不會因為係統出品了就扼殺了這種創新,反而會因為係統不斷出具新技術,而引發人們對更多技術的關注。

第三項值得書寫一番的成就是水輪發電機組與汽輪發電機組的研製與生產。這一方麵的技術,後世天朝的發展非常不錯,雖然其技術水平未必比歐美等發達國家先進,但其合理的性價比,也讓國產的發電機組在世界市場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