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抗戰之紅色軍神 > 卷五 崛起之機 320章 閩粵奇跡2(求紅花!)

卷五 崛起之機 320章 閩粵奇跡2(求紅花!)(1 / 1)

推荐阅读:

卷五 崛起之機 320章 閩粵奇跡2求紅花!)

卷五崛起之機320章閩粵奇跡2求紅花!)

除了熙熙攘攘的人流,堆集如山的貨物、貨廂,以及巨大的輪船外,在碼頭上還奔跑著大量的載重汽車。這些汽車,要麼是送貨來的,要麼是拉貨走的。除了汽車之外,港口裡還有一條鐵路,同樣有幾節火車車廂在正這裡裝載礦石,這些來自南美洲的銅礦石,是武愛華資源進口中的重點品種。銅,是一種極其重要的戰略物資。而中國,則是銅礦貯藏量較少的國家之一。

農業部長晏陽初帶領的農業部官員,關注的重點自然是農村建設。說起來,新民國任命的部長裡,晏陽初的任命也許是最為恰當的,因為,晏陽初本人,就擁有“中國平民教育家”和“鄉村建設家”的稱號。這位1890年出生於四川巴中的農業部長,年輕時就讀香港聖保羅書院香港大學前身),後轉入美國耶魯大學學習政治經濟,1918年畢業獲學士學位後,又轉入普林斯頓大學攻讀曆史學碩士,後來又被世界多所著名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以表彰他在世界平民教育和鄉村建設方麵的傑出貢獻。

1926年始,晏陽初開始在河北正定進行了長達10年的鄉村平民教育試驗,並長期擔任“中華民平教育協會”總乾事。

晏陽初認為,中國的大患是民眾的“貧、愚、弱、私”四大病,主張通過辦平民學校對民眾首先是農民,先教識字,再實施生計、文藝、衛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培養知識力、生產力、強健力和團結力,以造就“新民”,並主張在農村實現政治、教育、經濟、自衛、衛生和禮俗“六大整體建設”,從而達到強國救國的目的。

不得不說,晏陽初還真的切準了中國問題的“脈搏”,問題是,曆史同期政治的黑暗與及內憂外患,讓某個上位者即便認同晏陽初的理念,也無法在中國進行大範圍的實施。

聽到梁漱溟盛讚閩省農村建設之好,引起了晏陽初的極大興致。要知道,梁漱溟本人也是鄉村建設專家,與晏陽初算是“誌同道合”之人。

隻不過1949年之後,梁漱溟留在了大陸,而晏陽初則先後到台灣、美國等地,20世紀50年代起在菲律賓、泰國、危地馬拉、哥倫比亞及加納等國協助其建立鄉村促進會,並長期擔任聯合國相關事務的“顧問”。

閩省的鄉村,為晏陽初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對比他的“四大教育”,也許閩省鄉村做得還不夠好,但閩省的鄉村建設早就超越了晏陽初的主張。

譬如鄉村平民的“生計”,晏陽初的手段就遠沒有武愛華的手段全麵。對於了無生計的農民,閩省為其提供了廣闊的“就業”機會,隻要有把力氣,就不愁生計,對缺勞力的貧病家庭,地方政府儘可能為其尋找適合的工作並給予最低生活保障。

譬如文藝,戲曲、歌謠、棋牌、廟會、舞獅等豐富多彩,而且其中還注入了很多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的內容。

譬如衛生,武愛華推行的每個鄉鎮至少一個初級衛生院,每個行政村至少要有一個醫務室的衛生建設。在這一過程中,武愛華儘可能利用原有鄉村中醫師的作用,政府引導、指導他們,並給予適當的補助,讓其擔任起村鎮衛生工作;這些衛生工作,還包括移風易俗和環境衛生的改善、飲水條件的改善等。

至於公民,武愛華實行的“村民自治”,大大地提高了民眾的公民意識、參與意識以及自我教育意識。

此外,晏陽初最為注重的平民教育,雖然閩省適齡兒童的入學率不過70左右,但學校的覆蓋率卻達到了100;隻要兒童及其家長願意,兒童可以一直讀下去;小學學費本就很低,如果家裡貧困,還可以申請免除,各地小學不能因為學生交不起學費而將學生推出校門,一旦發現有這種情況,校長立即就地免職,而老師極有可能被吊銷執教資格。

閩省已經在各地推行“教師資格證書”,凡取得教師資格證書並在學校從事教育工作的,每月將會有3元的育才津貼,這部分津貼並不是由政府發放,而是由閩省教育促進會發放。而這個教育促進會則是由美華集團與“和牌貿易公司”投巨資設立的教育發展基金管理組織。

再說是晏陽初提出的“四大病”之首的貧困,在閩省,基本上找不到赤貧的人。即便有那種赤貧的人,也是鄉村裡被民眾所看不起的“二流子”一類的人,因為,他們掙兩個錢就跑去賭博或喝酒去了,從來不知存錢,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富得起來?

在閩省,中國農村普遍可見的茅草房基本被大瓦房所取代;一些條件好的村莊內部道路已經硬化,其他沒有硬化的村莊,道路也經過整修。

在農業生產方麵,閩省政府采取政府投一部分、地主及自耕農出資一部分、普通農民投工投力的方式,興修了很多水利設施,整個閩省,基本上能做到旱澇保收。初時,有的地主不願意投資,政府並沒有強求,但水利設施修好之後,地主也不能享受其帶來的益處。如果要享受?也可以,一是等投資人享受之後,才能輪到地主;二是想放一田水,其費用至少是一畝收成的四分之一,其費用相當昂貴!更有惡霸地主想要用強,可是,在國防軍強大的專政力量麵前,地主的幾個狗腿子又算得了什麼?

對於農村的事情,武愛華基本上采取的是扶持、引導、自願的原則,事實勝於雄辨,經過三年變革之後的閩省農村,基本上找不到與政府作對的地主了,反而,一些地主比普通農民更擁護政府的主張。因為,政府的主張總能帶來利益,而地主的資源又最多最優,因此其能獲得的利益自然也最多。

譬如一些新的耕種方式、良種及化肥的使用,武愛華並不強求,而是通過國營農村的示範作用,引導農民去追求和采用新的生產方式。

晏陽初和農業部的官員們,一個村莊一個村莊地看過去,從閩西到閩東,從沿海到閩北,各地情況雖然不一樣,但有一點是完全一樣的,那就是民眾臉是少了中國其他地方普遍的菜色,而多了笑容和信心。雖然閩省農村還說不上富裕,但距離富裕之時已經為時不遠了!

其實,武愛華關於農業和農村政策一直沒有想好,後世的經驗證明,一家一戶的承包方式並不能讓農民致富,後世中國農民致富隻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規模化經營,另一種則是多種經營,種自家的二畝地,是無論如何都富裕不起來的。那麼,到底采取哪一種政策為好,武愛華頗感為難。

中國不可能執行美國的農業政策,2的農業人口就可以養活全美國人,而且還有大量農產品出口。因為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因為中國的教育水平低下,很多人並不能適應和滿足城市工人的需要!後世幾十年,即便到21世紀,中國的農業問題依然沒有解決,依然是中國最落後的地區。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人口太多。

中國人均隻有1.3畝耕地,這個數字連一個“自耕農”都算不上,如何脫貧致富?有人說農業機械化,隻有那麼點地,農民用鋤頭挖也挖不了幾天,還需要機械?

武愛華這種深層次的煩惱自然不是晏陽初能夠看到或體會到的,晏陽初此時最大的心願就是,他願意當這個農業部長,他要把全中國的農村都建設成閩省農村一樣。而與他同行的農業部官員,多是農村專家、農學專家民國時期的政府官員大多是各類專門家),因此,當他們考察完畢時,關於農業部的工作規劃也差不多在腹中形成了。

如果將晏陽初放在農業部長的位置上,是最為恰當的惟才是舉;那麼將黃炎培老放在工業部長的位置上也同樣是相當恰當的。

黃炎培,作前前清秀才與舉人,傳統文化功底十分深厚,但他又是中國近代職業教育的開拓者和奠基人。在後世天朝,黃炎培還曾擔任過副總理和輕工業部長。

黃炎培曾於民初對世界各國進行工業與教育考察,尤其注重各國之職業教育,回國後曾於1917年組建“中國職業教育社”。職業教育,後世的概念是很清楚的,但後世的職業教育卻是狹義的職業教育,而且地位比較低下。黃炎培主張的職業教育,主要在於學生職業“技能”的培訓,為其尋找就業門路。應該說,高等學校的哪一個專業不是“職業教育”?

在南京的新總統還未選出來之時,黃炎培曾主動拜訪過武愛華,武愛華就提出了他的教育理念:在完成普及性高中教育之後,教育就有了兩條路徑,一條是研究型人才的培養之路,另一條則是職業人才培養之路。

研究性人才,是指善於進行理論思考,喜歡從事實驗室工作的人才,當然也包括大學教授在內;而職業人才則是在大學畢業後,從事專業工作的人,譬如法官、中學教師、工程師等,而從事政務、公務等管理型工作的人才,並不是某類學校或某個專業就能培養出來的。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