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三國:昭烈謀主,三興炎漢 > 第15章 徐州的水太深,很難把握(求追讀!)

第15章 徐州的水太深,很難把握(求追讀!)(1 / 1)

推荐阅读:

馬車驅至大堂。

陳到侍奉李翊下車,兩人一同走進堂內。

果如陳到之前所言,今日來了許多人。

文有孫乾、簡雍、陳群等輩,武有關羽、張飛、趙雲、田豫等。

老劉的核心創業人員基本已經到齊。

劉備麵色肅穆,眉頭緊皺。

見著李翊到了,稍有舒緩,輕聲道:

“先生來了,請入座吧。”

李翊謝過,撩衣入座。

咳咳……

眼下人已經到齊,劉備清了清嗓子:

“眼下曹兵已退,陶使君托我屯小沛,以防備曹操再次來犯。”

“然而昨夜備收到了徐州那邊的消息,言說……”

語氣微微一頓,劉備的表情變得異常嚴肅。

眾人皆不解其意,麵麵相覷、

張飛性子急躁,忙問:

“兄長,徐州那邊怎麼了?”

“你快說啊。”

劉備歎了口氣:

“言說陶使君病重,想是快不行了……”

嘶……

眾人倒吸一口涼氣,都在想怎麼這麼突然?

眼看曹操退去,徐州終於無虞,這老頭身子卻熬不住了,不免令人唏噓。

可另一方麵,陶謙病危卻也在情理之中。

畢竟這老頭今年都已經63了,這在古代已屬長壽。

又經曆了曹操二伐徐州的雙重打擊,身子熬不住是很正常的。

劉備特意停頓了一下,讓大家好生消化這個消息。

俄頃,又接著說道:

“陶使君病重,著人請我去徐州一趟,我想陶使君此舉或彆有用意。”

言外之意,自然是說陶謙可能要讓徐州給他劉備了。

這可不是他劉備臭美,而是早有預兆。

劉備自入徐州以來,陶謙又是給他丹陽兵,又是表他為豫州刺史。

而在陶謙病重時,更是對身邊人直言說:“非劉備不能安定此州也”。

陶謙認定隻有劉備才能安定徐州。

一切的舉動,怎麼看都是要選擇劉備作為繼承人了。

尤其劉備現在剛剛打了一場大勝仗,擊敗了不可一世的曹軍。

即便是丹陽派此刻也不得不閉嘴,似乎劉備繼承徐州已經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了。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在繼承徐州前,還有一個巨大的阻撓。

這個阻撓不是旁人,而是劉備自己。

劉備對繼承徐州是心存疑慮的。

雖然總有人說劉備“三讓徐州”是假仁假義的體現,他拿了徐州是怕破壞他自己的仁義名聲。

其實這個邏輯但凡認真思考一下都知道是錯的。

因為華夏大地自古以來便推崇的是“天下歸有德者天下”,隻要你德行夠了,是可以繼承徐州的。

估計曆史上的劉備壓根兒就沒想過這方麵的問題,人家諡號是“昭烈”,又是遊俠,性格是相當灑脫豪邁的。

怎麼可能繼承個徐州婆婆媽媽,矯情做作。

隻能說確實如魯迅先生所言,演義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

老羅為了塑造劉備的忠厚長者形象,給他編了個“三讓徐州”的故事出來。

可事實上,劉備隻是猶豫了一下,便直接接受了徐州。

根本沒有演義裡那麼矯情。

也許有人要說了,劉備這是乾脆連演都不演了,他早就覬覦徐州了是吧。

這還真不是,因為劉備對要不要徐州是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思想掙紮的。

要不然,也不至於召來文武大臣商議此事。

另一方麵,

陶謙是有兒子的,偌大的徐州不給自己兒子,反而給劉備一個北地外來戶。

難道真是因為陶謙是個忠厚長者嗎?

從陶謙唆使闕宣攻擊曹操,之後攻殺曹嵩的行為來看,這老頭實在和老實沾不上邊。

所以隻有一個原因了。

那就是徐州是個炸藥桶,陶謙純沒安好心,不想讓自己兒子卷進來。

乾脆把這個燙手山芋甩給劉備,誰讓劉備“老實”呢,老實人就該被人拿槍指著。

徐州富庶,鹽鐵發達。

表麵看上去確實是一塊立雄之地。

可劉備現在要接手的徐州,真的還是那個戶口百萬的徐州嗎?

曹操二伐徐州,泗水為之不流,徐州的生產力遭到了極大的破壞、

田地荒蕪,莊稼絕收。

幾年前積累的財富更是被攫取一空。

這還不算完,由於陶謙晚年擺爛,任由世家門閥野蠻生長,

導致徐州門閥林立,權柄財富大多掌握在了徐州世家豪族的手裡。

要想統治徐州,就得借他們之手。

以為這就完了麼?

還有,徐州五郡,琅琊、彭城、東海、廣陵、下邳。

其中隻有彭城、下邳被陶謙掌握著。

也就說劉備名義上繼承徐州,實際上卻隻能掌握彭城、下邳兩郡而已。

琅琊是臧霸的勢力範圍,廣陵直接倒向了袁術,東海則是被昌豨和麋家共同瓜分。

這就是劉備要接手的徐州。

一個北有孔融,袁紹,西有曹操,南有袁術的四戰之地。

內部世家林立,政令難行,實權掌握在門閥手中,各派相互敵對的徐州。

如此,便能理解劉備為什麼對接手徐州會產生遲疑了。

人又不是傻子,陶謙想把燙手山芋甩給劉備,劉備豈會看不出來?

不止如此,以陳群為首的豫州望族,他們極力勸劉備不要接手徐州。

因為徐州水太深,旁人根本把握不住,勸劉備就留在豫州發展。

可劉備最後還是接受了。

因為機會難得,隻有創業的人才懂得這裡麵的辛酸。

……

現在劉備再一次來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必須作出抉擇。

“諸位覺得呢?”

見眾人一直沉默不言,劉備主動開口詢問。

這件事牽扯重大,涉及到了許多利益,眾人謹慎發言倒也能理解。

李翊沒什麼背景,倒無太多顧忌,便率先開口道:

“使君,眼下既是陶使君病重,我等還須去徐州看望。”

“至於他事,容後再議不遲。”

孫乾聞言,連忙在旁側點頭應和:

“李先生所言甚是,眼下當務之急是去探望陶使君,他事可日後再議。”

這個提議相當中肯,算是提醒了一下眾人。

眼下徐州之事八字還沒一撇,萬一陶謙那老頭沒死,大夥兒先擱這吵上了,豈不貽笑大方麼?

劉備點了點頭:

“也好,那就先啟程前往徐州!”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