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 > 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皇帝什麼時候死,怎麼死?

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皇帝什麼時候死,怎麼死?(1 / 1)

推荐阅读:

inf

細雨迷蒙,煙氣繚繞。

三月份的邏些城也籠罩在一片雨霧之下。

李絢穿著一身黑色錦衣,站在窗前,身後的水盆中,紙灰已經被徹底的攪散。

看著從天空上落下,隨即在窗台上炸開的雨滴。

李絢的眼神中帶起一絲悲哀。

武承嗣死了。

人體的血放一個時辰,就足夠將一個人體內的血徹底的放乾。

確認那人是武承嗣,確認那人的手腕被割開,一直流血,那麼毫無疑問,一個時辰之內,他的血就會被徹底放乾。

李絢不知道在其他地方,武後是怎麼交代的,但武承嗣確實死了。

回想起數年來和武承嗣的接觸,李絢眼中的憐憫逐漸收斂。

武承嗣,他該死。

李治還活著的時候,武後還知道約束武氏子弟,但李治一死,武氏子弟立刻就瘋狂的囂張跋扈起來。

獻媚武後,殘害宗王,構陷大臣,欺壓百姓。

武承嗣即便是在武後的壓製下,也不知道做了多少傷天害理的事情。

也就是李絢常年在外,不然的話,他早就想辦法通過揭破武承嗣的醜事,來打擊武後的聲望了。

搖搖頭,李絢心裡知道,這不可能。

因為真正允許武承嗣這麼肆意亂來的人正是皇帝。

在皇帝的權力天枰上,武承嗣,還有弘農楊氏,是外戚家族當中,非常有分量的棋子。

不管是李弘的妻族裴氏,還是李賢的妻族房氏,又或者李顯的妻族韋氏,準確的講都是外戚。

無非是在皇帝需要的時候,這些棋子會被放在不同的地方。

皇帝需要武承嗣,自然也需要武三思。

想要暗中打擊武氏的聲望,那麼就絕對不能在李治的權力天秤上做文章。

那麼就隻有李顯。

到了李顯做皇帝的時候,武氏在皇帝權力天秤上的權重將會極大降低,那個時候再動手,層層保護之下,就是武後也不好查。

但前提,是皇帝李治,他什麼時候死。

李絢看著窗外的雨幕,彷佛看到了在嵩山,也是同樣的雨幕籠罩。

武承嗣死了,說明武後也不知道所謂鐘呂延命丹的真相。

李絢曾經將一切都歸咎於武後的陰謀,但現在看來,皇帝才是那個冷血無情的人。

他原本以為,武後知道鐘呂延命丹的真相,所以不會讓武承嗣去死,李絢才開始慢慢算計,想要讓皇帝在臨終時知道武承嗣沒死,這樣,才會在最後關頭留下一份遺詔。

但現在,武承嗣死了,李絢所有的計劃都要變。

甚至於他需要將事情從頭開始梳理清楚。

皇帝從十年前開始服藥,說明這藥起碼是有一定效果的,如今新藥用不了多久就會練成,皇帝服藥之後,有極大的可能會繼續延命一段時間。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皇帝得能夠服下這味丹藥。

如果李絢,或者說其他人,在這味丹藥當中做手腳,甚至根本就不讓皇帝服用這味丹藥,那麼皇帝死定了。

武後的身影在這一刻,不可避免的跳入李絢腦海中。

如果真的到了關鍵時刻,武後會讓皇帝服藥嗎?

這些年,隨著李顯做太子的時間越來越長,人心也在一點點的歸附。

李絢的手段很巧妙,現在他隻在中下層做手腳。

五品官員,郎中一級。

眼下還好,這些人在朝中雖然位置關鍵,但卻並沒有多少發言權。

但四五年之後,這些人最少都是侍郎一級,甚至可能還會出幾個尚書。

這些人都給李顯上過課,隻要李顯肯稱呼這些人為老師,那麼幾年之後,這些人都都是太子師,甚至是帝師。

那樣,李顯在六部就有足夠的底蘊。

如果再加上方方麵麵的運作,他甚至能夠直接用六部尚書,架空宰相,甚至架空皇帝和武後。

這才是李絢如今細細算計的根本目的。

但那都是在五六年以後的事情,皇帝現在根本不在意。

但是,這個世界上,最不缺乏的,就是要有超卓遠見的人。

李顯性子懦弱,皇帝對他極其放心,甚至擔心他無法支撐,而想要更多熬幾年。

但是武後等不及,如果皇帝過了這一關,繼續為李顯保駕護航,那麼即便是武後,想要做些什麼都不容易。

甚至於在未來的數年時間裡,她依舊還要沉浸在和太子的爭鬥當中。

從李弘到李賢,再到李顯,如果李顯再被廢,武後的權力欲就會再也遮擋不住。

如果在李治的眼皮底下,再廢一次太子,李治絕對不會再給武後任何插手朝政的機會。

一旦李旦登基,朝野所有臣子都會將她徹底的趕回後宮。

便是裴炎,也不會給她任何機會。

武後的機會隻剩下一次。

所以……

李絢的目光冰冷起來,如果這一次真的會走到那一步,那麼他的計劃就又可以延續起來。

無非就是將武承嗣活著的消息換成其他的手段。

武後不想讓皇帝活下去,一切隻會在最後的關頭才會顯露出來。

李絢用什麼樣的手段,才能夠將一切揭開,讓皇帝看清楚武後的真麵目?

……

冷風吹來,李絢眉頭死死的皺起。

從武後動手到皇帝死亡,留給他的時間絕對不會很長。

甚至隻有短短半刻鐘的時間,如何才能讓李絢達成自己的目的。

李絢的眼神越發的冰冷起來,甚至他的手伸出窗外,任由冰冷的雨水打在手上。

收拾心思,李絢沉沉的吸一口氣。

現在距離嵩山開爐時間還很長,李絢人又在蕃州,三千裡之外,不管他想要做什麼,都比他人在長安要難得多。

等他回到長安之後,根據局勢變化,也能有所針對。

現在,李絢除了之前的計劃以外,能夠做手的地方,隻有在嵩山之上。

那顆丹藥。

武後自然不會讓李治服用那顆丹藥,但是那種丹藥起碼會送到皇宮。

甚至丹藥會被送到皇帝麵前,能讓皇帝看到,卻永遠不會讓他服用。

李絢在這種情況下,能夠做手的地方,就在於放丹藥的瓶子,或者盒子。

在那些地方做手腳,然後讓原本會死的皇帝,多出一丁點的反應時間。

想到這裡,李絢立刻快步走到了桌案之後,拿起紙筆,快速的寫了下來。

一份藥方出現在李絢的筆下。

寫完之後,李絢抬頭看向門外“李筆!”

“喏!”一直守在門外的李筆立刻轉身,回到了房中,對著李絢拱手道“王上。”

“將信送出去。”李絢麵色凝重的將卷起來的藥方遞了過去。

李筆立刻拱手,然後快步離開。

……

李絢靠坐在桌案之後,微微閉上了眼睛。

下一刻,他已經是落到了蒼鷹的視角之中。

等到李筆將密信綁好,一隻蒼鷹迅速的飛天而起,然後朝著長安的方向直衝而去。

一直等到蒼鷹撤離離開邏些城,也沒有受到任何阻礙的時候,李絢才鬆了口氣,視線也在一瞬間收回。

這封密信將會被蒼鷹送到昌州興海,然後才從興海送到洛陽。

中途轉折,不會有任何人知道這是李絢的信件。

而且現在皇帝還在長安,還沒有啟程洛陽,洛陽的氣氛要相對輕鬆一些。

最後這封信,才會被送入嵩山密室當中。

呆在嵩山密室當中的太陰帝君,會按照這封密信的內容,利用鐘道人的藥,一點點的配置出藥方出來。

最後一直到它被送到武後,乃至於皇帝的跟前。

如果武後不將丹藥送入到皇帝手裡,那麼這份藥方就會在李絢刻意的手段之下發揮效力,在皇帝陷入瀕死之際,再給皇帝一口氣。

到了那個時候,皇帝應該有能力將最後的遺命送出來。

這便是李絢的計劃,不過這一切很可能會發生在大半年之後,便是李絢自己也不知道那個時候會發生什麼。

眼下的這些不過是它用來埋伏筆的。

至於說嵩山密室當中的太陰帝君陽神,它本來是躲在漢長安宮的地下,長久修養,用來保存自身的。

後來因為李絢發現嵩山很有可能會威脅到霞兒,所以才有了將他轉移過去,同時保護霞兒的想法。

等陽神到了之後才發現,嵩山密室之中,竟然格外的適合陽神修養。

想想那個地方原本就是鐘道人用來供奉先祖鐘離權的,裡麵又有好幾具乾屍,外麵又是煉丹之地,竟然詭異的格外適合陽神修養。

李絢隱隱有種感覺,或許那個地方本身就是鐘道人為自己準備的。

他現在雖然修為不高,但不代表以後。

若是將外界的身體封死,隻以陽神存在於石窟之中,那麼就等於是變相的永生。

當然,鐘道人應該是不會有那個機會的。

皇帝死亡之後,武後就會對他動手。

不過是將他囚禁起來,為自己煉丹,還是直接滅殺,那就是武後的事情了。

李絢隻需要待在那裡,做手腳研磨藥粉的同時,等待霞兒趕到,然後悄悄的保下她就足夠了。

至於外界的事情,在霞兒的事情解決之前,它是不會離開嵩山的。

而且皇帝今年到了洛陽,恐怕不會輕易在離開,等到再回長安,也就是明年年底的時候。

……

李絢抬頭看向外麵的雨幕,它不知道皇帝還有沒有機會再回長安。

突然,李絢的目光一凝,雨幕之中,兩條身影正打著傘快速的走向書房而來。

赫然正是張大安和張弘愈。

李絢趕緊起身,來到門口,迎接道“張公,張參軍,什麼事情這麼緊急,不能等到雨停再來。”

張大安目光看向張弘愈,張弘愈剛要說什麼,李絢已經退後一步,說道“先進來,喝口茶。”

請二人坐下,李絢親自倒茶,張弘愈很客氣的喝了一口,然後才對李絢說道“王爺,諸州縣審查已經完成,所有州縣當中,成績最差的是西北的改則縣令崔是,他在改則治政完全沒有章法,甚至差點引發民亂,若不是措州刺史莊綽出手,恐怕改則局麵將一發不可收拾。”

李絢的眉頭頓時皺起,問道“怎麼回事,崔家沒有派人來幫忙嗎?”

崔是是個很年輕的士子,出身博陵崔氏,很是健談,和其他人談起來也是頗有風趣。

李絢也親自麵見過他,雖然說得不多,但也能看得出其人有些水準,而且他的身邊還跟著好幾個幕僚。

“崔家的人被山民打傷昏迷了。”張弘愈滿臉苦笑。

“什麼?”李絢有些難以置信,隨即問道“參軍打算怎麼辦?”

“崔是罷官。”張弘愈麵色鄭重的看向李絢,同時說道“措州刺史莊綽的成績因為此事也落到最好,不過下官認為斥責便好。”

“就如此吧,崔是罷官,至於莊綽,成績記錄,如有再犯,兩罪累計。”

“喏!”

(本章完)

inf。inf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