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 > 第一千二百十七章 公主大婚

第一千二百十七章 公主大婚(1 / 1)

推荐阅读:

最新網址:正月初八,興道坊。

爆竹連片,舞樂不停;紅綢滿街,賀客盈門。

李絢一身紫色常服,戴黑色璞帽,腰間掛一條紅色綢帶,站在太平公主府大門左側迎客。

站在大門右側的,和李絢一起迎接賓客的,赫然正是周國公武承嗣。

賀知章,畢構等人站在府中,將來往賓客引進各間院落之中,甚至一直延伸到後麵的萬年縣衙。

太平公主府相比於相王府要小上許多,所以不得已征用了旁邊的萬年縣衙。

在府中主持大婚儀式的,是韓王李元嘉。

裴廣孝辭任宗正寺卿之後,主持婚禮的,便成了宗室之中年紀最長的韓王李元嘉。

淮南大長公主和文成長公主,以及其他宗室長公主,王妃都在府中幫忙。

李顯和李旦兩兄弟,還有太子妃韋氏,相王妃竇氏,此刻正在太平公主房外,招呼來往的近支親眷和宰相家屬。

整個婚禮極為的盛大隆重。

甚至能夠出現在李絢和武承嗣眼前的賓客都不是一般的常人。

至於其他人,則由其他宗室郡王,宗正寺,少府和內侍省的人在萬年縣衙接待。

賓客如潮,但也有儘時。

某個時刻,整個興道坊的聲音忽然一停。

下一刻,洪亮的禮樂聲,便已經出現在長街儘頭。

隨即,騎著高頭大馬,一身大紅色圓領袍,帶著紅色大團花的薛紹出現在眾人眼中。

在無數薛家子弟的簇擁下,來到了太平公主府。

李絢和武承嗣相互對視一眼,然後退後一步,下一刻,太平公主府的大門被徹底關閉。

太子妃韋氏,相王妃竇氏,一眾宗室王妃,長公主堵在了大門內側。

韋氏子弟,竇氏子弟,還有賀知章和畢構,都站在兩側,隨時準備出題,同時也判斷外麵答題的水準。

叫門這一關可不好過。

……

李絢笑嗬嗬的站在屋簷之下,武承嗣站在李絢身側,一時間也沒人關注兩人。

就在這時,武承嗣突然開口問道:“王爺,聽聞正旦大朝之時,鄭王曾向王爺自薦欲往蕃州任職?”

李絢臉色詫異,看向武承嗣說道:“周國公也知道此事?不過此事王兄也隻是提了一句,畢竟眼下吐蕃大境還在吐蕃王室手中,本王想要拿下最少也得大半年的時間,

能不能拿下,拿下之後叫不叫蕃州這個名字還很難說,況且此事還得陛下決斷,所以隻能委婉拒絕。”

武承嗣笑笑,說道:“承嗣不是這個意思,承嗣是覺得吐蕃山高路遠,還有高原瘴,一般人去了未必能適應……鄭王養尊處優,吐蕃那種環境……甚至便是承嗣,恐怕也難,而且承嗣也未曾想過竟然有人惦記那裡。”

李絢眉頭頓時一挑,武承嗣這是在變相的表示,鄭王被人挑唆,要求調往吐蕃之事,跟他沒有關係。

甚至是在說,武承嗣在此之前,也根本就沒有想到,有什麼正常人會打吐蕃的主意。

這是宮裡的調查終於落到了武承嗣的身上?

李絢有些恍然了過來,隨即他點點頭,道:“周國公所言甚是,一般人哪裡會想到往吐蕃去任職,即便是到現在,絢都不知道吐蕃治理該用何種方式,一切都要陛下和朝中諸相來商量。”

武承嗣笑容裡,頓時就帶出一絲不悅,然而他剛抬頭,就看到李絢正在死死的盯著他,隨即他就釋然的笑了起來,點點頭,說道:“吐蕃治理自然是要依照唐製,敢問王爺,若是照唐製,吐蕃會分多少上州,多少中州,多少下州?”

李絢突然一愣,隨即便點頭道:“這個問題,絢之前還真沒想過,多謝國公提醒了。”

武承嗣鬆了口氣,然後就聽李絢說道:“吐蕃雖號稱有三百萬人,但實際上是地廣人稀之地,除了邏些,林芝之外,其他都要差上一籌,這兩地可為上州,其他日喀則,山南,衝薩可為中州,至於其他地方,地形險惡,人居不多,勉強能有五州之地,一般人輕易怕是也不願前往。”

“是啊,所以吐蕃真正能爭的,隻有日喀則,山南,衝薩三地?”武承嗣好奇的看向李絢。

李絢略做思索,搖頭道:“不可,就目前的局勢而論,即便拿下吐蕃,但吐蕃的局勢依舊緊張,絢要坐鎮邏些,到時需有一副手坐鎮林芝,隻有日喀則,山南,衝薩諸地,都需大軍鎮壓,也必然是軍中主帥兼任刺史。”

稍微停頓,李絢說道:“朝中若是要用大臣調換,恐怕需要到四五年之後,諸地穩定之後,才可將軍中將領逐一裁撤,否則,恐有新羅之患。”

一句新羅,讓武承嗣的臉色徹底凝重起來。

即便是到了如今,安東都護府依舊屯駐大軍,新羅朝中也不時的有好戰派,試圖挑釁,但都被狠狠的鎮壓。

沒有人想看到吐蕃淪落為下一個百濟。

“若是能有王爺永遠鎮壓吐蕃,那麼便不會再有任何危機了。”武承嗣下意識的感慨一聲。

李絢笑著搖搖頭,道:“且不說絢家中還有幼子老母,便是朝中也不會讓絢長久待在一方的,吐蕃一旦趨勢變好,立刻便會有人將李絢從吐蕃調回……若能調回長安便是最好,怕就怕又調到其他邊遠之地。”

武承嗣皺了皺眉,說道:“王爺在吐蕃,起碼應該待夠兩任才對,這樣吐蕃才能夠徹底穩定下來。”

“有人沒有那個耐心的。”李絢笑笑,然後對著武承嗣拱手道:“若真到了那個時候,絢說不定會推舉周國公前往吐蕃坐鎮鎮壓。”

武承嗣趕緊擺手,說道:“承嗣可沒有那個能……”

“吱呀”一聲,大門打開的聲音瞬間打斷了武承嗣的話。

李絢和武承嗣兩人同時肅然起來,下一刻,一身大紅新郎禮服的薛紹已經大跨步走了進來。

……

李絢看著薛紹進入到了太平公主閨房之中,臉上帶出一絲滿意的微笑。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熟悉的聲音在李絢身後響起:“王爺!”

李絢下意識的轉身,就看到薛元超站在了身後。

李絢趕緊拱手道:“薛相今日怎麼在此,沒有到宮中去?”

太平公主大婚,薛紹在太平公主府,從李顯和李旦的手裡,接上太平公主,然後一起前往含元殿,到含元殿拜見皇帝和武後,拜天地,夫妻對拜之後,才會重新回到這座府邸。

到了那個時候,他們就是一對正式的夫妻了。

薛元超拱手還禮,溫和的道:“今日還要多謝王爺手下留情,不然今日這進門一關,還真不好過。”

“薛相說哪裡去了。”李絢再度拱手,說道:“公主是陛下的千金不說,便是三郎,也是絢的外甥,都是自家人,哪裡有什麼為難不為難的。”

薛紹是城陽公主的女兒,城陽公主是李治的親姐姐。

李治和李絢也都經常兄弟相稱,李絢說一句薛紹是他的外甥再正確不過。

“再度謝過王爺。”薛元超徹底放心下來,然後說道:“正旦大朝之事,薛某也有所耳聞,不過此事和天下世家沒有關係,王爺儘可放心。”

李絢微微一愣,隨即對著薛元超認真拱手道:“多謝薛相指點。”

“王爺客氣了。”薛元超拱手還禮,點點頭,說道:“如此,薛某便先告辭了,一會宮裡見。”

“宮裡見。”李絢點點頭,然後目送薛元超離開。

一時間,李絢的眼睛微微的眯了起來。

今日武承嗣,還有薛元超,相繼來到他的麵前說鄭王李敬的事情,說明這件事情,已經讓皇帝有些惱怒了。

吐蕃,皇帝讓李絢在那裡領軍便已經是對李絢足夠信任了,李敬去算是怎麼回事。

一個彭王,一個鄭王,你們兩兄弟要劃山而治嗎?

明顯鄭王是沒有想到這一點,李絢也幾乎是瞬間就察覺到不對勁,隻是略用手段,便已經讓皇帝察覺到了這其中的用意。

有人在針對李絢。

現在就已經有人在針對李絢了。

若是邏些現在已下,皇帝或許會容忍一些,但現在邏些還沒有攻克,更彆說之後還有整個吐蕃的地方治理,如何避免重蹈百濟和新羅覆轍,在皇帝那裡都是難題。

李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棋子,若是日後倒也罷了,但是現在,李絢對皇帝還有大用。

現在便有人來針對李絢,明顯是在針對皇帝,所以皇帝才會如此震怒。

當然,這裡麵多少也有做給李絢看的樣子。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各方才會遭受到強大的壓力。

就在李絢思索之前,薛紹已經拉著紅綢,滿臉笑容的從閨房裡麵走了出來。

蓋著大紅蓋頭的太平公主被薛紹牽著,然後走入到了花橋之中。

花橋起行,卻不是從之前的大門而出,而是轉向走萬年縣衙的方向。

這個時候,萬年縣衙的後牆被開出了一道大門,對麵赫然正是朱雀門。

李絢剛剛翻身上馬,這個時候,就看到李旦靠了過來。

……

含元殿中,皇帝穿著黑紅色龍袍,武後穿著黑紅色的翟衣,看著太平公主和薛紹緩緩上前。

韓王李元嘉站在一側,高聲的宣口,各項禮儀緩慢的開始。

李絢站在大殿左側,目光平靜的看著薛紹和太平公主對著皇帝和武後三叩首。

隱約之間,能夠看到皇帝和武後的眼中同時閃過一絲淚花。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沉。

皇帝和武後,至於太平公主也是如此。

李絢的目光這個時候,卻是從皇帝和武後的身上,落在了一旁的諸王諸相和諸位尚書身上,然後一一掠過。

哪怕是裴炎,李絢也僅僅是看了一眼,就直接掃過。

最後李絢的目光卻是落在了和他同輩的當朝郡王身上。

嘴角輕輕閃過一絲冷笑,當年的一些往事竟然又沉渣泛起。

這下可就有意思了。

……

夜深人靜,太平公主府。

薛紹醉醺醺的帶著一身的酒氣,進入到了洞房之中。

喝過醒酒湯之後,薛紹才挑開了太平公主的紅蓋頭。

燭光之下,人比花嬌豔。

幾番小禮之後,薛紹就要擁著太平公主安歇,就在這個時候,太平公主突然說了一聲:“等等。”

“怎麼了?”薛紹微微一愣。

太平公主有些著急的擺擺手,說道:“南昌王嬸說是留了什麼禮物,讓我一定要在睡前拆開……找到了。”

一隻紅色的香囊出現在太平公主手中,隨即香囊打開,一首詩出現在太平公主眼前……

比飛卻似關睢鳥,並蒂常開邊理枝。

杯交玉液飛鸚鵡,樂奏瑤池舞鳳凰。

百年恩愛雙心結,千裡姻緣一線牽。

琴韻譜成同夢語,燈花笑對含羞人。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