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 > 第一千二百十章 北海郡王,西海郡王

第一千二百十章 北海郡王,西海郡王(1 / 1)

推荐阅读:

最新網址:“命之選,當仁實難,非夫文可經邦,不能安人和眾;武可禁暴,罔以克敵成功。

允籍宏才,爰申錫命。

左驍衛中郎將阿史那·泥熟匐,器量深識,寬而有謀,實擁旌旄,折衝千裡。

固以訏謀之用,宜申總統之威,戡定外虞,澄清列郡,對揚休命,以永終譽。

可封北海郡王,冠軍大將軍,任突厥東可汗,饒樂中都督府都督。餘如製。

欽此!”

阿史那·泥熟匐跪在地上,俯身傾聽聖旨上的每一個字,等到聖旨讀完的時候,他的眉頭已經深深的皺了起來。

北海郡王是大唐徹底提升了他的爵位。

冠軍大將軍是武散官。

饒樂中都督府都督是他的職位。

同時他還是突厥東可汗,這又算什麼。

突厥東可汗根本就不在大唐官製當中……

等等,那是之前,突厥東可汗根本不在大唐的官職體係當中,但是現在,他在了。

北海郡王是從一品的郡王,冠軍大將軍是正三品,饒樂中都督府都督也是正三品。

那兩者中間的突厥東可汗自也是正三品。

正三品,等同宰相。

如果換做以前,阿史那·泥熟匐自然心有不甘,畢竟他是後突厥可汗,但昨夜定襄道大軍捷報傳來,他就知道自己再沒了任何底牌。

饒樂中都督府都督的實際區域,甚至比他祖父突利時期還要更小。

但北海郡王,已經與他祖父突利當年的北平郡王相當。

饒樂中都督府都督,裡麵怕是少不了要有無數的漢人官員。

也就是說大唐對草原的治理手段終於發生了徹底的轉變。

……

深吸一口氣,阿史那·泥熟匐沉沉的叩拜在地:“臣,阿史那·泥熟匐,謝陛下隆恩,陛下萬壽無疆。”

“平身吧。”李治滿意的笑了,點點頭,說道:“愛卿如今已經有職,那麼南北來往,當按照官製執行才是。”

“臣領旨。”阿史那·泥熟匐站起來沉沉躬身,心中依舊驚濤駭浪。

今日之事,之前沒有任何消息,突然就來了,意味著大唐對草原的統治開始執行新的方略。

裴炎站在群臣之中,剛剛要伸出去的腳步已經悄無聲息的收回。

即便是他,之前也沒有收到過任何的消息。

不過這並不奇怪,這件事情,是吏部、尚書省和中書省的事情,肯定商議很久。

他去年小年的時候才回到長安,本來就有一堆的事情,錯過這件事並不奇怪。

現在的他,腦海中正在思索因為這件事情,可能會引發的連鎖反應。

針對裴行儉,裴炎有一整套的手段,眼下朝製的變化,會不會對他的計劃造成影響。

李絢站在諸王中間,他也沒有想到,事情竟然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饒樂州之前一直都是突厥,契丹和奚族雜居,如今任命阿史那·泥熟匐為饒樂州都督,勢必要遷移大量的突厥人進入饒樂州……

李絢突然有些明白了皇帝的布局。

實際上這一切本質上還是他的那一套,不過是加了一個殼子,讓一切看起來更加的熟悉,更加的符合唐製。

眼下這一切不過是個開始,之後一切將會在摸爬滾打中進行。

……

大食,波斯,天竺,新羅,倭國,龜茲,疏勒等共四十餘國國使,俱都獻上貴重禮品,誠敬降服。

最後,李絢代表吐蕃王室,向皇帝敬獻千斤金佛一座,宮女三千人,奴隸一萬人。

李治點點頭,然後看向趙仁本。

趙仁本再度拿起一封聖旨,宣讀了起來:“惟永隆元年,歲次辛乙,正月乙醜戊寅,朔初一日丁亥,皇帝若曰:

於戲!

吐蕃國主赤都鬆讚,赤誠中允,忠孝惟聖,可襲爵西海郡王,任左驍衛中郎將,鎮軍大將軍,餘如製。

欽此!”

李絢沉沉躬身:“臣南昌王,邏些道行軍總管絢,代吐蕃國主,西海郡王赤都鬆讚謝陛下天恩,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李治抬手,李絢退下。

四周各番國的使臣都看傻了,這算什麼?

赤都鬆讚好好的一個吐蕃國主,任什麼大唐左驍衛中郎將?

如果他真的要任大唐將軍,那他要不要來長安?

瞬間,四周各番國的使臣已經都反應了過來。

大唐已經開始在為將吐蕃國主押入長安做準備了。

所謂的西海郡王,左驍衛中郎將,鎮軍大將軍,不過是給赤都鬆讚的一點體麵罷了。

若是沒有這點體麵,那麼他恐怕隻能以階下囚的身份入長安了。

少數敏感的人,已經察覺到了一絲的不對勁,目光下意識的落在李絢身上。

就在這個時候,趙仁本上前,再度跪拜在地,手裡捧著奏章記載著今日大朝一切詳情,認真說道:“啟奏陛下,賀獻瑞訖,大禮已畢!”

禦座之上,李治微微點頭,認真抬手道:“興!”

趙仁本恭敬的站起,然後躬身退入了眾臣之中。

李治抬頭看向殿中群臣,微微笑道:“去歲一年,有賴群臣奮祚,諸將奮戰,國運昌隆,國祚日盛,朕不勝感激,一年辛勞,萬象更新,今日終了,朕在兩儀殿準備了精致宴席,諸卿今日多喝幾杯,不醉不歸。”

“臣等多謝陛下。”群臣同時拱手,微微鬆了口氣。

“當當當!”蕤賓之鐘響起,太和之樂應奏。

內侍省典儀上前一步,高聲喝道:“朝訖,聖人出,兩儀殿大宴群臣。”

群臣再度躬身俯首:“臣等恭送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兩儀殿,李敬端起酒樽,笑嗬嗬的看向李絢,說道:“二十七郎,來飲了這一杯,為兄的事情你可要幫忙啊!”

李絢神色詫異的舉起酒樽,有些不明白的問道:“王兄,你在金州待的好好的,有什麼事情需要小弟幫忙?”

“二十七弟,你可還記得,當年伱和為兄是一起被授封彆駕的,為兄在金州已經待了五年,還是金州彆駕,但賢弟你,早就是一州都督了。”李敬臉上滿是感慨。

一聽這個話音,李絢頓時就明白了過來。

李絢忍不住一笑,隨後說道:“兄長如此說,是想來吐蕃任職,還是想接替小弟做那昌州都督,昌州刺史?”

“彆,昌州刺史再怎麼也是從三品,輪也輪不到為兄,到時隻要在吐蕃隨便一個地方做一個下州刺史便好了。”李敬臉上帶起來笑容。

李絢的態度很好,這讓李敬忍不住的多了幾分希望。

“小弟這裡沒有問題,隻要吏部和陛下那裡通過便可以了。”稍微停頓,李絢湊近李敬說道:“當然,還有天後。”

李敬心頭頓時不由得一跳,嘴角微微抽搐,說道:“難道這些就不能托二十七郎一起辦了?”

李絢神色肅然起來,看向李敬說道:“兄長,天下三百州,三百刺史看起來很多,但你我都知道,這幾乎是每一個都被無數人盯著,吏部,中樞,陛下那裡,恐怕都不好過,有一個地方過不去,就卡死了。”

“二十七郎?”

“小弟沒有這個能力。”李絢目光凝重的說道:“若是小弟真的有這個能力,小弟自己恐怕就要日夜難眠了。”

李敬死死的抿著嘴角,他何嘗不知道事情為難,但李絢如果不幫他,他還真的沒有其他辦法,從一個正五品下的金州彆駕,上任正四品下的下州刺史,極難。

“其實兄長為何不試著中間過渡一下,反而要容易許多?”李絢微微皺眉。

“如何過渡?”李敬有些不解的看著李絢。

“兄長忘了吧,太仆寺少卿剛剛有了空位,還有宗正寺卿,若是有些遞補的話,宗正寺少卿也就有了空位,這都是從四品上的官職,兄長從正五品下的金州彆駕,上任從四品上的九寺少卿,難度要少上許……”

“宗正寺少卿。”李敬瞬間就盯住了真正該盯住的東西。

“按照朝製,宗正寺卿不可能由宗室接任,那麼宗正寺少卿,總是可以搏一搏的。”李絢話語說完,李敬就忍不住的讚同點頭。

“另外,兄長想要到高原任職?”李絢忍不住苦笑的說道:“不是小弟看不起兄長,兄長你未必能抗得過那高原瘴,萬一出事……”

李敬頓時就肅然起來,他何嘗不知道高原瘴的厲害,隻是剛才想要升官的念頭占據了高低,這才忽略了高原瘴的危害。

但實際上自己的情況,李敬他自己清楚,他是不可能抗的高原瘴的。

說不定一個不小心,人就可能死在那裡。

“多謝二十七弟提醒。”李敬深吸一口,對著李絢舉起來酒樽。

李絢側身看向李敬,問道:“小弟如今還沒有拿下吐蕃,朝中將來會對吐蕃劃分為幾個州也不清楚,有的州人多富裕,有的州人少貧瘠,甚至遠不如閔浙福閩偏低之地,兄長可去之地甚多,如何會想到小弟那裡,還請解惑?”

李敬微微一愣,隨即臉色陰沉的說道:“二十七弟是說有人在算計什麼?”

李絢將酒樽之中的酒一飲而儘,然後苦笑說道:“兄長,你忘了嗎,小弟雖然即將統領吐蕃,但小弟手下還有四五萬的精兵,若是一些旁支宗室來軍前倒也罷了,甚至越多越好,但如果兄長這樣的大人物來軍前,誰最擔心?”

李敬聽到這話,臉色立刻不由得一變,隨即就是一個激靈。

李敬勉強笑笑,趕緊將杯中酒一飲而儘以作掩飾。

但整個人已經不由自主的去回憶,隨即一段記憶出現在腦海中。

片刻之後,李敬輕歎一聲,道:“其實為兄在金州也算逍遙,雖無大功但也無大過,上下順心,再過四年也能平穩上任一州刺史,隻是那日回京路上,偶然歇息,突然在酒肆遇到一些趕考的士子,閒聊幾句,其中一人還頗有見地……”

說著說著,李敬突然聲音低沉了下去。

李絢平靜的坐著,絲毫沒有打擾,他知道,這件事情沒那麼簡單。

李敬雖然看起來年紀不大,但平日裡好酒好色,身子早就垮了,像他這樣的人如果真的敢來吐蕃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所以哪怕是為了李敬自己,李絢都不可能同意讓他來吐蕃,更彆說還有皇帝,如果自己不答應,李敬又在彆的方麵使力……

有的人啊,他是唯恐李敬不死,也唯恐李絢不死啊。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