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 > 第一千一百十六章 算計蘇良嗣

第一千一百十六章 算計蘇良嗣(1 / 1)

推荐阅读:

inf

英王府大堂,李顯肅然跪立在地。

王福來站在前方,大聲宣讀聖旨“惟儀鳳四年,歲次己卯,八月癸酉,皇帝若曰

維城道峻,理恢於邑壤。

分社寄隆,義先於榮秩。

洛州牧英王顯,瑤坡挺禎,璿源發彩,令聞彰於《詩》、《禮》,英徽表於岐嶷。

戎章之寵,宜允於具瞻。

膏腴之恩,式遵於故事。

今調任雍州牧,加食實封一千戶。

餘如故。”

“兒臣英王顯領旨,叩謝聖恩,父皇萬壽無疆。”李顯沉沉的叩拜,然後才緩慢起身。

“殿下保重,老奴先回宮了。”王福來很認真的拱手,告辭。

李顯神色詫異,隨即拱手道“王公慢走!”

王福來點點頭,然後快步朝英王府外走去。

一旁的姚令璋已經追了上去。

“殿下。”蘇良嗣從一旁走出,對著李顯認真拱手“臣如今調任雍州司馬,還請殿下示下,”

“司馬久見了!”李顯溫和的拱手。

如今蘇良嗣雖然重新擔任司馬,但英王府的司馬和雍州牧的司馬完全不一樣。

李顯之前雖是親王,但他為人浪蕩,英王府司馬也沒有多少權利。

但雍州府司馬,卻是等同於大都督府司馬,從四品上的官職,位置更高不說,關鍵是掌握實權,本來是一件好事,但想到李顯馬上就要成為太子,就不一樣了。

今日聖旨一出,之前彌漫在整個洛陽的所有鬼祟,全部在這個時候消失不見。

如今的大唐,封太子前任雍州牧已經成為慣例。

就比如之前的李賢,他之前是雍王,任雍州牧,然後被封太子。

在李賢之前,還有李世民和李忠,都在被封為太子之前,任雍州牧。

當然,也並非每個雍州牧都有機會成為太子,比如倒黴的李泰。

他雖然被封為雍州牧,但可惜最後和李承乾兩敗俱傷,被李治撿了便宜。

“屬下已經派人去通知楊長史,楊長史不久就會趕過來。”蘇良嗣開口說了另外一件事。

如今的雍州長史,是楊再思,他在李賢是太子的時候,就已經是雍州長史了。

但他卻並不是李賢的親信。

更準確的講,他是皇帝的親信,甚至和武後有一定的親戚關係。

也正是因為有他在雍州,所以李賢雖然在雍州有不少的親信,但實際上,卻並沒有多少可動用餘地的原因。

“好!”李顯鬆了口氣,然後看向一旁剛回來的姚令璋說道“長史,派人請南昌王過來。”

“喏!”姚令璋拱手,然後轉身派人安排。

蘇良嗣眼睛一轉,看向李顯問道“殿下,臣聽說是南昌王舉薦臣做雍州司馬的?”

“對!”李顯直接點頭,說道“王叔說司馬為人慎密,是做事之才,所以儘快的讓司馬重新歸回英王府,這對顯是好事;尤其是王叔每年大部分時間,都在外麵征戰,有些地方細務,還需要司馬指點。”

“哦?”蘇良嗣目光微微一閃,隨即很直接的說道“臣聽說南昌王曾經建議太子殿下深入朝務,清查隱田就是其中之一。

臣想知道,殿下若是更進一步,朝務會在什麼地方展開,還是清查隱田嗎?”

李顯詫異的看著蘇良嗣,隨後搖搖頭道“此事眼下,本王還沒有時間和王叔細談,不過早先的時候,王叔建議本王先從工部下手。”

“是整理織戶的事情。”蘇良嗣一眼就看透了其中的玄機所在。

李顯苦笑著點頭,說道“原本最初王叔給了本王一份改進的織機造圖,孤改進之後,發現製造效率是高的,但是所需要的織工卻少了很多,好在真是在洛陽推行開來,沒有蔓延到江南,不然就是一場大禍。”

蘇良嗣麵色凝重的點點頭,說道“洛陽織工雖然不少,但仔細一點,還是能夠安置妥當的,但若是放在江南……”

李顯忍不住的打了個寒顫。

蘇良嗣的眉頭忍不住皺了起來,說道“這種事情,南昌王應該有所準備吧?”

“本來是要向王叔請教的,但碰上了皇兄之事,一切就拖延了下來。”李顯微微苦笑。

蘇良嗣輕輕點頭,他並沒有糾正李顯話裡錯誤的意思。

李賢雖然現在被廢了太子,但他依舊是皇帝的兒子,是李顯的血脈兄長。

即便是沒有了身份,但血緣還在。

眼睛一轉,蘇良嗣似有所悟的開口說道“或許南昌王是早有準備,但一切都要等到殿下更進一步才會推進……”

說到這裡,蘇良嗣的眉頭突然間皺了起來。

“怎麼了?”李顯下意識的問了一句。

蘇良嗣深吸一口氣,說道“河南道的隱田清查,雖然隻進行了不到兩成,但陛下不是半途而廢的人,這件事肯定還要繼續進行下去……

如此一來,河南道,河北道,還有山南道,就都會攪入其中,而對江南織機變化,或許會帶動江南的商業更加繁盛,說不定大唐幾年間的財政增收都在此處。”

蘇良嗣深吸一口氣,搖搖頭,感慨說道“南昌王宰相之才啊!”

“司馬過譽了。”李絢的聲音從殿外傳來,隨即,就見到李絢穿著一身紫色寬袖長袍,從外麵走了進來,然後對著李顯和蘇良嗣拱手道“殿下,司馬!”

“王叔!”李顯回禮,他想開口問什麼,但還是停下了嘴。

“王爺!”蘇良嗣拱手,抬頭看向李絢,問道“難道王爺不是做如此想的嗎?”

“哪有那般容易。”李絢苦笑著搖搖頭,然後看向李顯說道“殿下不請我們去書房嗎,今日這事,還需要將姚長史請來,好好的探一探這件事。”

“好!”李賢反應了過來,伸手說道“王叔,司馬,這邊請。”

……

“殿下,王爺,姚兄,司馬。”楊再思對著書房眾人拱手。

李顯抬頭,說道“長史請坐,我們如今在談洛陽的織戶問題,本王之前任洛州牧,利用洛州府和工部,還有將作監的力量,改造了一批織機,但後來,有近三百人的織工沒有織機可上,也沒有織絲供應,好在宮中其他地方還有用工,這才安排妥當。”

紡織,不僅受限於織機的效率,同樣受限於蠶絲的儲量。

洛陽本身就不是江南那種養蠶大州,洛州每年能夠拿到手的織絲有限,所以即便有上好的織機,產量也有限,織工也一樣有限,又沒有提前從各地搜剿蠶絲,所以一時間,很有一些織工被迫失業。

“好在殿下當初是洛州牧,諸事由崔長史負責,不然這麻煩就落到了臣等頭上了。”楊再思臉上帶出一絲苦笑。

三百名失業的織工想要妥善安排並不容易,崔知悌能在洛陽安置好,已經算是占了秋運的便宜,但明年,織機如果大量布展開來,那麼各方麵遇到的問題都會很大。

“讓織工該學織衣和刺繡便是了。”李絢抬頭看向李顯,說道“此事需要在開動之前,就做好銷路準備,殿下可在明年,先在雍州試行,等到有了實際成效之後,再在江南施行。”

織工的問題,又豈止是那麼簡單,不過在初期,隻要處理妥當,的確能夠帶來巨大的利益。

“銷路,也就是西域諸事。”蘇良嗣第一個反應了過來,看向李絢說道“可如今北疆不穩,絲綢之路就有被切斷的可能。”

“那是dtz的事情,西突厥還不至於。”李絢搖搖頭,說道“dtz動亂,雖然會威脅到敦煌酒泉,沙肅甘涼諸道,但那是北絲綢之路,如今右武衛將軍麹崇裕打通了西吐穀渾,南絲綢之路就通了。”

“那也需要控製諸西突厥。”蘇良嗣目光認真的看著李絢。

雖然去年,裴行儉在西突厥打退了吐蕃人的滲透,大唐在西突厥威望大增,但突厥人本就是時叛時降的性子。

如今dtz動亂,誰知道他們心裡會如何蠢動。

“那就要看朝廷對西突厥的安排了。”李絢微微搖頭,一聲輕歎。

在場眾人沉默了下來。

如今的他們甚至還不是東宮屬官,根本沒有資格參與到這種朝政大事上。

“好了。”李顯擺擺手,看著眾人說道“今日將眾位請來,還另有一事需要眾位幫忙。”

“殿下請講。”眾人同時拱手。

李顯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說道“本王此次雖被封為雍州牧,可喜可賀,但是家中,女主欠缺,急需解決。”

蘇良嗣皺眉“殿下可是欲讓英王嬪任王妃,此事……怕是不好解決。”

韋氏如今是李顯的英王嬪,但英王嬪和英王妃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不是李顯一本奏折呈上去就能解決的,韋氏需要有功,才能說服朝堂和祖宗。

原本正常的步奏,是韋氏生子之後,李顯上奏,以子榮母,可現在不等孩子出生,他就要成為太子了。

成太子時,最好有太子妃。

“諸位有什麼好的方略。”李顯請求的目光從蘇良嗣身上掃過,最後看向李絢。

“若是不想等,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李絢開口,眾人同時矚目過來。

李絢沉吟著,抬頭看向李顯,拱手道“說句殿下可能不大願聽的話,殿下多年閒散,朝中上下沒有根基,威望不重,為將來計,還需另辟彆徑。”

其他人頓時正色起來。

李顯做太子,比李弘李賢要難得多。

李賢做雍王時,便已經編纂醫術,熟讀經史,府中屬官也多有能為,但李顯浪蕩多年,沒有建樹不說,荒唐事更是多不勝數。

便是眼下眾人,也不過是初次集齊,以後想要輔助皇帝處理國政並不容易。

“王叔請講。”李顯正色起來。

“不知殿下可還記得孝敬皇帝香火之事。”李絢一句話,眾人眉頭皺了起來。

李絢和李顯同時瞥了蘇良嗣一眼,隨後李絢開口“請殿下上奏陛下,欲以長子為孝敬皇帝嗣!”

“不可!”姚令璋等人同時開口阻止。

李絢笑笑,說道“陛下和天後也必定不允,那麼便再請奏,以太子之子,為孝敬皇帝嗣,此,兄弟友愛,孝悌皆有。”

李顯輕輕點頭“倒也可。”

蘇良嗣抬頭看向李顯和李絢,他怎麼有種被算計的味道。

李顯這個時候,繼續開口“顯覺得,其實此事,可以叫上四郎和太平……”

“甚好!”眾人同時開口驚讚。

(本章完)

inf。inf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