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 >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皇帝聖旨:包圍東宮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皇帝聖旨:包圍東宮(1 / 1)

推荐阅读:

“殿中監張涉,衛尉少卿張洽求見。”殿外內侍高喝。
“傳。”皇帝抬眼,放下了手裡的奏章,
李敬玄和劉審禮站在一旁。
相互對視,心情沉重。
他們現在已完全確定,皇帝要對太子動手了。
今日一切的根源,實際上都源自於南昌王的奏章,蘇毗攻下,前線穩定,那麼皇帝自然就穩下心來處理中樞之事。
太子的事情,做了多少,有多少證據,一切都要定論,皇帝已經不想再拖了。
關鍵今日在皇帝跟前的,是他們兩個,而他們兩個是最近幾年新任的宰相。
一個中書令,一個門下侍中。
皇帝是要他們的意見。
……
張涉和張洽兩兄弟眼神詫異的走進殿中,肅然拱手:“臣殿中監張涉,衛尉少卿張洽,拜見陛下,陛下萬壽無疆。”
“平身吧!”李治點點頭,看向張涉和張洽問道:“張相最近在忙什麼,還去東宮嗎?”
張文瓘任太子左庶子,李敬玄和劉審禮心裡不由得一沉。
“回稟陛下,父親身體不好,每五日前往東宮一次,其他時間都待在家中,收拾往年舊案,準備出一刑統之書。”張洽麵色認真,同時說道:“臣原本想幫父親,但父親直接拒絕,不讓臣等參與。”
“家中最近還有什麼事情嗎?”李治隨意的問道。
“是有一件。”張洽有些不好意思的拱手,說道:“臣之次女已經和蘭陵縣公蕭愔三子定親。”
李治微微一愣,神色一鬆,說道:“是蘭陵縣公蕭璟之孫?”
“是!”張洽低頭,李治忍不住的笑了起來,說道:“這是好事。”
蕭璟是南梁明帝之子,宰相宋國公蕭瑀之兄。
隋煬帝時,任尚衣奉禦。
入唐後,任黃門侍郎,累轉秘書監,冊封蘭陵縣公,貞觀十二年,去世,贈禮部尚書。
“蕭愔如今任冀氏縣令,雖然低些,但蕭氏名門,將來必有起家之時。”李治溫和的點頭,看起來似乎徹底放心下來。
趙鞏站在一旁,輕輕鬆了口氣。
他知道,張洽的次女,原本是要嫁給高審行的兒子高巍,但自從高巍事後,兩家婚約告廢。
如今張家又新定婚約,等於與高家徹底斷了關係。
和高家斷了關係,就等於和東宮斷了關係。
尤其是高岐,徹底斷了關係,才更安全。
“這樣吧,愛卿之女溫婉賢淑,賜金華縣主,二位愛卿陪同張相一起回長安準備婚事吧,公中諸事,朕交托他人處理。”李治開口,一句話,就將張涉和張洽兩個人,連帶張文瓘一起趕回了長安。
張涉和張洽雖然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但皇帝有令,他們也就沒有任何猶豫的拱手:“臣領旨。”
……
看著張涉和張洽離開,李治的臉色徹底的冷了下來,看向側邊說道:“派千牛衛暗中護送,不讓高家人接近他們,南市的謠言也徹底的扼殺。”
“喏!”左千牛衛中郎將何堦立刻站出,拱手領命,然後轉身而出。
李治再度看向側畔,問道:“朕壽誕之事,全麵檢視各監,察查內外一切印璽符章所在。”
內侍監仇宦站了出來,拱手領命,然後轉身離開。
李治繼續說道:“詔命禁軍中郎將程務挺,從即刻起,關閉玄武門,任何人不得開啟。”
“喏!”王福來拱手,然後轉身傳令。
李治看向前方,沉聲說道:“召金吾衛將軍程處弼見駕。”
說到這裡,李治的神色忍不住閃過一絲痛苦。
趙鞏微微低頭,他知道,一切都要揭開了。
原因即在於李絢傳回了前線大勝的消息,同樣也在於太子在南市放出的謠言。
……
僅僅半柱香時間,程處弼已經出現在殿中:“陛下。”
皇帝抬頭,直接問道:“端門之下,最近可有異常?”
“有!”程處弼拱手,說道:“東宮數次運送文檔,都秘藏了大量的盔甲進入東宮,至三日前,徹底停止。”
李治的呼吸沉重起來:“有多少?”
“先後大約有三百副。”程處弼沉沉低頭。
李敬玄和劉審禮相互對視,呼吸沉重。
“趙鞏。”李治看向趙鞏,問道:“密衛可知這批盔甲來源何處?”
趙鞏肅然拱手,道:“來自沂州,沂州刺史蔣王李煒籌備。”
“河南道清理隱田,就是這麼清理的。”李治忍不住的一聲冷笑。
蔣王李煒是蔣王李惲之子,上元初年,箕州刺史錄事參軍張君徹誣告李惲謀反,李惲自殺。
誰能想到,李賢竟然和李煒勾連了起來。
“那批盔甲,如今在什麼地方?”李治再度問道。
“在東宮馬廄。”趙鞏從袖子裡麵掏出一本奏章,向前一遞。
武後親手接過,然後放在了皇帝麵前。
皇帝也不看,直接問道:“你說,密衛是怎麼知曉的?”
“是!”趙鞏拱手,說道:“上月,有人上奏太子,要親賢臣遠小人……內侍省內寺伯,按律糾察宮內不法,查到太子和東宮正九品下內給舍人趙道生過從過密,密衛輔助查察……”
“接著說。”皇帝抬眼,眼中滿是憤怒。
“趙道生言,太子酒後言,世隱真人該死,又言,不必在擔心許久,酒後又提了幾次馬廄。”趙鞏拱手說道:“臣派人查察東宮馬廄,之中的確藏放盔甲。”
皇帝深吸一口氣,看向李敬玄說道:“若朕記得沒錯,再有幾日,朕大壽之時,東宮將會將在外的屬官全部都調回來,太子六衛率也會進宮?”
“是!”李敬玄認真拱手。
李治點點頭,眉眼低垂說道:“其他不管,先將東宮所有盔甲全部起出來。
傳旨,召刑部尚書裴炎,大理寺段寶玄,禦史中丞崔謐進宮。”
“喏!”一側的帷幕之後,一名舍人站了起來,拱手領命,然後快步而出。
“趙鞏。”李治看向趙鞏,趙鞏再度拱手。
“臣在。”
“朕給你一千右衛騎兵,今日宵禁之後入城,將城中所有突厥死士全部誅殺,一個不留。”皇帝的聲音無比冷酷。
“喏!”趙鞏立刻拱手,然後轉身離開。
“彭城縣公。”李治看向劉審禮。
“臣在。”
“你持聖旨,即刻前往右金吾衛,調右金吾衛將軍李大誌宵禁之後入宮。”
李治說完,又看向程處弼,說道:“右金吾衛入宮之後,左金吾衛派人時刻盯著,右金吾衛不得栽贓東宮,等到裴卿,段卿,和崔卿進宮之後,由左千牛衛將軍李景嘉領路,趙國公留下,彭城郡王,攜諸臣前往東宮查察。”
“喏!”程處弼,劉審禮,李敬玄同時拱手。
……
夜色之下,皇城閉門。
劉審禮站在承天門下,身側站在左千牛衛將軍北平郡王李景嘉,刑部尚書裴炎,大理寺段寶玄,禦史中丞崔謐。
承天門上,左金吾衛將軍程處弼,左金吾衛中郎將麻嗣宗,左右站立。
更深處的乾陽殿前,右金吾衛大將軍薛孤吳站在殿前守護。
皇帝和武後坐在殿中,兩人都不說話。
皇帝鐵青的臉上帶著一絲黯然,武後輕輕的握著皇帝的手,無聲安慰。
仇宦和王福來站立兩側,李敬玄站在下方,低頭不語。
皇宮北門,玄武門上,禁軍中郎將程務挺漠然站立,整個關城已經被死死閉合。
皇宮南門,三百右金吾衛士卒,在右金吾衛將軍李大誌的率領下,有序入宮。
三百士卒,人手並不是很多。
宵禁之下,並沒有引起太多的注意。
整個洛陽城,所有百姓都已經各自歸家。
長街之上,所有左右金吾衛全部巡邏。
定鼎門下,一千右衛騎兵緩緩入城。
東門一片安靜,到現在,東宮的所有人,都還沒有察覺到任何的異樣。
東宮的所有僚屬,在正常出宮之後,全部被千牛衛護送回家。
今日回家之後,將不得再出門。
三百右金吾衛全部進宮,右金吾衛將軍李大誌向前一步,拱手道:“稟劉相,金吾衛奉旨到齊。”
劉審禮深吸一口氣,說道:“皇帝聖旨:即刻包圍東宮,收繳東宮六率兵權,東宮所有人等,從即刻起不得擅動,有擅動者斬。”
“臣右金吾衛將軍李大誌領旨!“李大誌拱手,然後看向身後的右金吾衛士卒,揮手:“出發!”
“刷”的一聲,所有右金吾衛同時轉身向東,然後大踏步朝東宮走去。
宮牆之上,所有的左金吾衛,全部緊盯著右金吾衛的一舉一動。
所有的右金吾衛戰士,攜帶著弩弓,長槊,盾牌,長刀,身上著甲,除此以外,沒有任何多餘的箱子一類。
最關鍵的,是每個人身上都隻穿著一領甲。
三百右金吾衛士卒,衝到了東宮之前,東宮上下所有人已經全部被驚動。
守衛東宮的太子六率,在第一時間已經拿起了刀弓,在第一時間關閉宮門。
李大誌這個時候向前一步,手裡聖旨高舉,然後大聲喝道:“皇帝聖旨:即刻由右金吾衛將軍李大誌,收繳太子六率兵權,東宮所有人等,從即刻起不得擅動,有擅動者斬。”
“兵符。”東宮城門之上,一個憤怒的聲音響起:“要拿太子六率兵權,拿兵符出來。”
“太子右衛率中郎將魯禕。”劉審禮的聲音從宮道上傳來。
緊跟著,劉審禮,李景嘉,裴炎,段寶玄,崔謐,李大誌等人,同時出現在東宮宮門之前。
劉審禮右手高高舉起,冷聲說道:“兵符在此,開門。”
滿臉胡須的太子右衛率中郎將魯禕探出頭來,仔細的看了兵符一眼,然後揮手:“傳令,開門;傳令,東宮所有人等,從即刻起,聽右金吾衛將軍李大誌所命。”
“喏!”宮牆之上起起落落的聲音傳來,能夠聽出這些太子衛率的茫然。
宮門大開,三百右金吾衛瞬間就衝入到了東宮之中,將東宮所有殿宇全部封閉,任何人不得隨意往來。
進入東宮之中,劉審禮看著熟悉的一切,輕歎一聲,說道:“東宮六率,從即刻起,放下兵刃,進入府庫,拿起鐵鍬,在馬廄集中,起底挖掘。”
趙道生坦誠東宮馬廄之下藏有盔甲,左金吾衛將軍程處弼確認東宮私運戰甲進宮。
有沒有,挖一挖就知道的。
但隻能東宮六率的人挖。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