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法蘭西1794 > 第1000章 細節決定成敗 (上)

第1000章 細節決定成敗 (上)(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第1000章細節決定成敗(上)

兩年前,在波羅的海那波濤洶湧的海麵上,一場足以載入現在海戰史冊的激烈交鋒曾震撼上演。

以高壓蒸汽為強勁動力的“共和國號”披甲戰列艦,宛如一位孤膽英雄,傲然挺立在狂暴的大海之上,竟然獨自直麵八艘俄國戰列艦組成的強大圍攻力量。

經過並不漫長但絕對殘酷的廝殺過後,法國海軍的“共和國號”披甲艦,憑借自身超越了俄國-軍艦兩個代差的優異戰鬥性能,成功扛下了所有攻擊,不僅大獲全勝,還令俄屬波羅的海艦隊全軍覆滅。

然而,這場驚心動魄的海戰剛剛落下帷幕僅數月,安德魯就從海軍指揮官特斯特將軍那裡,聽到了一個令人震驚不已的消息。

原來,在那場驚心動魄的戰鬥中,支撐“共和國號”奮勇馳騁,發揮強大戰鬥力的兩台核心蒸汽發動機,由於長時間處於極端高強度的運轉狀態,已然遭受了難以修複的重創,此刻幾乎瀕臨報廢的邊緣。

不久,幾乎失去動力的“共和國號”被幾個拖船,連拉帶拽的送到普魯士港口的船塢,一批專業人員迅速對受損的發動機展開了細致入微、全麵深入的檢查。

經過一番嚴謹而複雜的檢測流程後,問題的關鍵症結終於浮出水麵,就是製造蒸汽機的鋼鐵質量存在著極為嚴重的缺陷。

這種鋼鐵在正常、平穩的航行狀態下,也就是當戰艦以慢速巡航時,由於發動機的負荷相對較輕,尚可勉強維持運轉,不至於出現明顯的故障。

但一旦戰艦進入高強度的戰爭模式,發動機需滿負荷運轉,以提供強大而持續的動力,推動戰艦在戰場上衝鋒陷陣時,此時這種缺乏耐磨性與抗腐蝕性的普通鋼鐵,就無法承受巨大的壓力。

在強大的壓力作用下,發動機內部的關鍵零件迅速出現嚴重磨損、變形等一係列致命問題,動力輸出也因此大幅下降,直至幾乎無法正常工作。

禍不單行,法國工程師們再對“共和國號”進行更為全麵、細致的檢查時,他們又發現了另一個棘手問題。

那就是連接螺旋槳與蒸汽機之間的轉動軸承,同樣出現了令人觸目驚心的嚴重磨損狀況。當工程師們打開軸承部位進行檢查時,眼前的景象讓他們倒吸一口涼氣。

原本光滑如鏡、運轉順暢的軸承表麵,此刻布滿了密密麻麻、深深淺淺的劃痕與磨損痕跡,猶如經曆了一場殘酷的磨礪。

這一問題所帶來的影響極為嚴重且深遠,如今的“共和國號”,彆說再次投入一場激烈的戰鬥,哪怕是在下一次最為普通的例行巡航中,這艘曾經在戰場上威風凜凜、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強大戰艦,隨時都可能因為轉動軸承的嚴重故障而突然趴窩,徹底失去動力。

第(1/3)頁

第(2/3)頁

一旦失去動力,“共和國號”便會在茫茫無邊的大海中陷入孤立無援、任人宰割的絕境,隻能無助地漂浮在海麵上,淪為敵艦肆意攻擊的活靶子,等待它的極有可能是被無情摧毀的悲慘命運。

依照相關領域資深專家們經過反複研討、審慎分析後給出的專業意見,“共和國號”蒸汽戰列艦目前存在著極為重大的材料設計與工藝製造缺陷。

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及時、妥善地解決上述這兩大關乎生死存亡的關鍵問題,那麼“共和國號”披甲艦以及她後繼的姊妹艦,極有可能淪為隻能使用一兩次的“一次性戰艦”。

等到這些以高壓蒸汽機為動力的披甲艦,徹底失去了戰鬥力,再無馳騁戰場的可能,就隻能被無奈地擱置在港口,漸漸生鏽腐蝕,成為一堆毫無用處、令人惋惜的廢鐵。

更為嚴峻且令人擔憂的是,正在船塢裡緊鑼密鼓、夜以繼日建造中的另外三艘共和國級的大功率蒸汽披甲戰艦,“巴黎號”、“馬賽號”與“裡爾號”。

由於在設計方案與製造工藝上與“共和國號”極為相似,幾乎如出一轍。基於“共和國號”所暴露出的嚴重問題,這三艘尚未完工的戰艦,很可能也將麵臨同樣的命運。

一旦這些耗費了無數心血與資源的新式戰艦,都因質量問題而無法形成有效的戰鬥力,對於法國海軍而言,無疑將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打擊。這不僅意味著巨額資金的白白浪費,更將嚴重削弱法國海軍在英吉利海峽,以及大西洋上的戰略地位與威懾力,使法國在未來的海上爭霸中陷入極為被動的局麵。

毫無疑問,這些新式戰艦自始至終都承載著安德魯對法國海軍未來的無限期望與宏偉願景。它們的建造過程堪稱一場浩大的工程,耗費了巨額的資金,其數目之龐大,足以讓任何一個國家都為之咋舌。在建造過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與寶貴資源。

如今,它們卻可能因為材料或其他一些看似微不足道,卻實則至關重要的細節問題,而功虧一簣,所有的投入與付出都將如泡沫般瞬間破滅,付諸東流,這對於安德魯以及整個法國海軍而言,實在是讓人難以接受,猶如心頭被重重地刺了一刀。

法國海軍若失去了這些寄托著厚望的蒸汽披甲艦,僅僅依靠傳統的風帆戰列艦,將根本無法在拉芒什海峽(英吉利海峽)這片具有至關重要戰略意義的海域上,與由胡德、納爾遜等戰功赫赫的著名將領指揮的英國本土艦隊展開正麵抗衡。

最終,殘酷而冰冷的現實,讓安德魯不得不做出艱難而痛苦的抉擇。在經過長時間的深思熟慮,權衡利弊得失之後,安德魯無奈地放棄了原本精心計劃在1799年到1800年期間,與英國實施戰略決戰的念頭。

海軍實力尚未完全具備優勢,關鍵裝備又出現嚴重問題的情況下貿然出擊,與強大的英國海軍正麵交鋒,極有可能遭受慘敗,給法國帶來難以估量、無法挽回的巨大損失。

這不僅可能導致法國海軍的精銳力量全軍覆沒,更將使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權地位遭遇危機,國家利益將遭受嚴重損害。

於是,安德魯迅速調整戰略方向,以果斷而決絕的姿態重新修整了外交策略。他決定與海峽對岸的英國,保持著一種鬥而不破的微妙、複雜關係。

一方麵,在一定程度上維持軍事上的對峙與壓力,讓英國不敢輕視法國的存在;另一方麵,積極尋求緩和的契機,繼續維持非正式的外交接觸方式,試圖通過外交斡旋與談判,引導兩國重啟和平談判的大門。

第(2/3)頁

第(3/3)頁

為了推動這一目標的順利實現,安德魯經過深思熟慮,授意軍情局冒險出擊。軍情局的特工們憑借著過人的膽識、卓越的智慧與高超的技巧,精心策劃並實施了一係列隱秘而關鍵的行動。

最終成功逼迫反法立場極為堅定、態度強硬的小威廉·皮特首相,因為病休而不得不暫時離開政治舞台。而新任首相波特蘭公爵在麵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以及國內各方勢力的重重壓力時,經過一番權衡,默許了英法兩國之間的私下外交接觸。

這一微妙的轉變,猶如在黑暗的雲層中撕開了一道縫隙,為兩國關係的緩和創造了一絲寶貴的契機,也為法國爭取到了寶貴的喘息時間與戰略調整空間。

在逐步淡化英法戰爭緊張局勢的同時,安德魯憑借其敏銳的戰略洞察力,將戰略目光迅速而堅定地重新聚焦到東方。在他精心構建的宏大戰略版圖中,首當其衝的目標便是奧斯曼土耳其。

此時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國內局勢猶如一盤散沙,動蕩不安到了極點。政治腐敗叢生,經濟萎靡不振,社會矛盾激化,軍事力量更是孱弱不堪,在戰場上的表現猶如一灘爛泥,過於拉胯。

即便是在法軍並未全力發動攻擊,僅僅保持著一定軍事壓力的情況下,奧斯曼的軍隊居然也完全抵擋不住俄國海陸軍的聯合凶猛進攻。在俄國-軍隊如洶湧潮水般、排山倒海的強大攻勢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防線迅速崩潰,接二連三地丟城失地,大片肥沃的領土被俄國無情吞並。

這種岌岌可危的局勢,也一度讓法國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尷尬困境,甚至差點迫使安德魯下令不得不緊急調轉槍口,將原本針對奧斯曼土耳其的軍事力量,迅速投入到對付盟友,俄國-軍隊的戰鬥中。

因為一旦俄國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取得決定性勝利,其勢力將在東方迅速膨脹,對法國在南歐地區與東地中海一帶的利益與戰略布局構成巨大的威脅。

隨後,俄羅斯帝國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安德魯戰略規劃中,必須重點關注與應對的重要目標。

雖說安德魯原本希望將對東方戰爭的準備時間,較為從容地安排在一、兩年之後,也就是1802年左右。

他計劃利用這段充裕的時間,讓法國在政治、外交、經濟、軍事與情報等各個方麵的籌備工作都能有條不紊地推進,大致完成,從而以最飽滿的精神狀態、最強大的綜合實力投入到對俄戰爭中。

但如今,由於無法按照原計劃登陸不列顛島與英國進行戰略決戰,整個戰略節奏被徹底打亂。上述所有的戰爭籌辦工作就不得不被迫提前到今年。

…….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