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第998章塑料般的法俄同盟
在爭取擺脫奧斯曼土耳其統治的艱難曆程中,領導希臘獨立運動的各路首領們,深知僅靠自身力量難以實現複國的宏偉目標,必須尋求強大外部勢力的支援。
秉持“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的審慎原則,10多個希臘抵抗組織,費勁心思才最終搗鼓出來的一個草台班子,希臘臨時政-府,除了向法國巴黎派出求援特使團外,還有另一波代表團,同樣踏上了前往俄國首都聖彼得堡的征程。
在這些南歐人看來,俄羅斯在歐洲地緣政治格局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僅信奉東正教,還繼承了東羅馬帝國血統,更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與擴張野心,因此讓希臘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然而在希臘臨時政-府的特使團,抵達聖彼得堡之後,期初並未受到俄國官方的熱情歡迎。原因也很簡單,保羅一世也和安德魯一樣,從一盤散沙的希臘抵抗軍那邊,看不到足夠的利益。
於是,為了能成功獲得俄國人的支持,這些希臘人可謂絞儘腦汁,以至於以弗拉萊斯團長為首的希臘代表團,不惜信口雌黃地許下一係列極具誘惑性的政治承諾。
希臘特使弗拉萊斯向俄國官方描繪了一幅極為誘人的未來藍圖:一旦希臘成功複國,將會盛情邀請沙皇保羅一世的次子,康斯坦丁�9�9巴甫洛維奇大公,擔當未來希臘王國的君主。
不僅如此,他們還進一步提出,一旦俄羅斯光複了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爾),那麼康斯坦丁�9�9巴甫洛維奇大公,哦不,偉大、光榮的康斯坦丁�9�9巴甫洛維奇國王陛下,就將在君士坦丁堡的索菲亞大教堂裡,加冕成為新羅馬帝國的皇帝。
熟讀俄羅斯曆史的人都知道,俄國一直以來對已經滅亡的東羅馬帝國,有著特殊的情感與向往。
毫無疑問,一直被俄國的偉大君主,諸如彼得一世、葉卡捷琳娜二世等人掛在嘴邊,心心念的“新羅馬帝國”,對俄國而言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事實上,俄羅斯與東羅馬帝國的關係深厚且複雜,主要體現在文化、宗教和政治等多個方麵。
首先,俄羅斯的祖先是東斯拉夫人,早期發展程度較低,直到公元9世紀基輔羅斯的建立才逐漸形成國家形態。
為了更好地鞏固統治和學習先進文化,基輔大公弗拉基米爾一世將目光投向東羅馬帝國。雙方通過貿易往來和軍事合作建立了緊密聯係,東羅馬帝國的技術和宗教(東正教)對俄羅斯產生了深遠影響。
其次,東羅馬帝國是東正教的中心,而俄羅斯通過接受東正教進一步加深了與東羅馬的聯係。988年,弗拉基米爾一世接受東正教為國教,這一事件被稱為“羅斯受洗”,標誌著俄羅斯正式融入東羅馬的文化和宗教體係。
而等到東羅馬帝國滅亡,俄羅斯通過聯姻和象征性繼承進一步強化了與東羅馬的關係。
1453年,東羅馬帝國被奧斯曼土耳其滅亡,末代公主索菲婭·帕列奧羅格嫁給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
北上的索菲婭公主帶來了東羅馬的典籍、禮儀和文化,並推動莫斯科成為“第三羅馬”的理念。1497年,伊凡三世正式將雙頭鷹作為俄羅斯的國徽,象征對東羅馬帝國的繼承。
很快,在索菲婭的影響下,俄羅斯逐漸形成了“莫斯科是第三羅馬”的政治理念,認為自己是東羅馬帝國的正統繼承者。
第(1/3)頁
第(2/3)頁
這一理念在伊凡四世(伊凡雷帝)時期得到進一步強化,他自稱“沙皇”(凱撒的俄文轉譯),明確表達了俄羅斯對東羅馬帝國權威的繼承。
此外,雙頭鷹原是東羅馬帝國的徽記,象征帝國橫跨歐亞兩洲的統治。俄羅斯采用雙頭鷹作為國徽,不僅是對東羅馬文化的繼承,也表達了俄羅斯對歐亞大陸統一和民族聯合的追求。
顯然,希臘特使希望借助有這種大膽而誇張的政治承諾,繼而才能點燃俄國,尤其是沙皇保羅一世對支持希臘複國行動的熱情。
在弗拉萊斯看來,隻有給予俄國如此豐厚的回報,才有可能打動俄國,讓其全力投入到幫助希臘對抗奧斯曼土耳其的鬥爭中。
隨後,希臘弗拉萊斯在與俄國官員的會談中,言辭懇切,信誓旦旦,仿佛希臘成功複國,以及康斯坦丁�9�9巴甫洛維奇大公登上希臘君主,乃至東羅馬帝國皇帝寶座,已然是板上釘釘之事,而這一切,都隻等待俄國伸出援助之手,推動曆史的車輪向前滾動。
不久,保羅一世聽聞希臘特使的這番承諾後,內心可謂是欣喜若狂。對於一直懷揣著在巴爾乾地區擴張勢力、重振東正教輝煌夢想的曆代俄國沙皇而言,希臘人描繪的這幅藍圖宛如一場及時雨,精準地滋潤了他那渴望拓展俄國影響力的野心。
在保羅一世的眼中,這不僅是一個幫助同族兄弟的希臘人,擺脫奧斯曼土耳其統治的契機,更是俄羅斯帝國邁向東南歐,染指溫暖和煦的地中海,並重塑地區政治格局的絕佳機遇。
沒有太多的猶豫,保羅一世當即拍板,決定全力支持希臘獨立。為了展現俄國的誠意與決心,沙皇下令軍事樞密院迅速擬定計劃,展開行動。
首先,從俄國-軍隊中精心挑選出數百名經驗豐富、技藝精湛的軍事教官。這些教官個個身經百戰,在戰略戰術、軍事訓練等方麵都有著深厚的造詣。他們肩負著提升希臘軍事力量的重任,即將奔赴希臘,將先進的軍事理念與訓練方法傳授給希臘的抵抗組織。
同時,保羅一世還大手一揮,批準提供大批軍事援助物資。倉庫中的武器彈藥被源源不斷地調集出來。在沙皇和軍事樞密院的推動下,俄國的支持如洶湧的浪潮,迅速湧向希臘,為希臘的獨立事業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這份情報如同插上翅膀,迅速從法國駐俄國大使科蘭古侯爵那裡,一路疾馳傳回到了巴黎。
此刻,安德魯正在波旁宮裡處理繁雜的國務,當這份來自俄國的消息擺在他麵前時,他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原本平和的目光中閃過一絲憤怒的火焰。
長期以來,安德魯一直致力於維護與強化共和國在歐洲大陸,以及環地中海地區的絕對霸權,在他精心構建的戰略版圖中,有著明確的規劃與考量。
此前,法國與俄國在一係列複雜的外交談判中,達成了一份至關重要的協議,其中明確規定聖彼得堡方麵不得繼承東羅馬帝國的疆域,僅保留在巴爾乾半島和黑海一帶的特殊經濟利益。
在安德魯看來,東羅馬帝國雖已成為曆史的塵埃,但它所遺留有地緣政治影響力,以及豐富的文化遺產。一旦俄國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疆域,其勢力將在巴爾乾半島,中東地區,乃至整個東南歐呈幾何倍數增長,這無疑會打破現有的東南歐與東地中海的勢力平衡,對法國的國家利益構成嚴重威脅。
當下,保羅一世對希臘獨立事業展現出的大力扶持姿態,加之希臘人為獲取俄國支持,信誓旦旦地承諾,將把未來希臘王國君主之位,乃至新羅馬帝國皇帝的尊號,拱手予俄國皇室成員。
這一係列舉動,在安德魯敏銳且充滿戰略考量的眼中,無疑等同於俄國人對往昔法俄協議的公然踐踏。
在那份法俄兩國簽署的秘密協議裡,清晰且明確地劃定了俄國勢力的邊界,嚴禁其涉足東羅馬帝國相關的地緣政治遺產。
第(2/3)頁
第(3/3)頁
而如今俄國的所作所為,全然不顧及協議的約束,背信棄義的行徑昭然若揭,絲毫沒有將法國的核心利益,還有歐洲的整體穩定局勢放在心上。
安德魯此刻正身處辦公室,平日裡沉穩從容的他,此時卻焦躁地來回踱步。他眉頭緊鎖,內心的怒火如同洶湧的波濤,難以平息。
若對俄國這一魯莽行為坐視不管,不即刻采取行之有效的應對舉措,法國在歐洲大陸苦心孤詣構建多年的戰略布局,將如同脆弱的紙牌屋,被瞬間摧毀。
屆時,法國在巴爾乾半島及東地中海,所投入的大量資源與精力,將付諸東流,其對奧斯曼土耳其的影響力也將如落日餘暉般,迅速黯淡,大打折扣。
作為共和國的絕對掌舵者,自己必須在這乾鈞一發之際,迅速做出明智且果敢的決策,方能維係法國在歐洲大陸及地中海地區的霸權地位。
顯然,曾幾何時看似堅如磐石、牢不可破的法俄同盟,在俄國此次單方麵的冒險行徑衝擊下,瞬間土崩瓦解,淪為了如同塑料般脆弱、不堪一擊的虛假情誼。
盛怒中的安德魯,迅速讓自己冷靜下來,開始全神貫注地權衡其中的利弊得失。
夜深了,整座巴黎城都沉浸在靜謐之中,唯有第一執政的辦公室依舊燈火通明。隨後,安德魯緊急傳召了外交部長克拉克。
安德魯見克拉克到來,即刻授意外交部長,著手與被冷落多日的奧斯曼帝國特使穆斯塔法,舉行雙邊秘密談判。
不過三天,在法奧雙方各自做出適當的讓步,這其中,奧斯曼允許匈牙利獲得羅馬尼亞的西部,而奧地利對波斯尼亞和黑山兩地的擁有控製權。
在東地中海及中東方向,奧斯曼帝國將割讓整個西奈半島給法國,並擁有開鑿蘇伊士運河的權利;此外,還承認法國對於戈蘭高地以南,以及約旦河流域的巴勒斯坦土地,擁有特殊的利益(簡單的說,就是長期的租借地)。
至於埃及,依然是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而現有的埃及傀儡蘇丹阿裡,將搖身一變成為奧斯曼帝國派駐埃及的世襲帕夏(世襲總督),另外,法國也在埃及擁有特殊的經濟利益。
兩國就停火的各項細節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從停火時間、停火區域,到後續的和平條款框架,每一個環節都經過了反複的斟酌與權衡,終於雙方達成初步停火意見。
當上述密約達成之際,拿破侖正率領著海外軍團在地中海東岸奮勇作戰,一路攻城略地。而塞律裡埃指揮的巴爾乾方麵軍,同樣在巴爾乾地區積極推進,占領了羅馬尼亞的西部。
就在南北兩路法軍的攻勢高歌猛進之時,塞律裡埃和拿破侖先後接到了來自巴黎的命令,要求海外軍團與巴爾乾方麵軍就地組織防禦,守住現有的領土,不再主動與奧斯曼軍隊作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