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法蘭西1794 > 第949章 巴黎的最後通牒
背景色:字体:[]

第949章 巴黎的最後通牒(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第949章巴黎的最後通牒

18世紀的最後一個平安夜,巴黎街頭本應洋溢著節日的歡愉,人們沉浸在對新年的憧憬之中。然而,一聲突如其來、令人心悸的巨響,如同一記重錘,瞬間敲碎了這份祥和。

發生於巴黎的平安夜爆炸案,儘管從傷亡數字來看,並未造成太大的傷害。不僅安德魯執政官在那場變故中毫發未損,甚至連傷者也不過區區七八人。

但這看似輕微的表象下,實則暗流湧動,在那聲巨響過後,對剛剛正式邁入新世紀的法國、英國,乃至整個歐洲的政治格局,都產生了意義深遠的影響。

爆炸發生後,法國當局迅速反應過來,第一時間展開了緊鑼密鼓的調查。在政-府高層的強勢推動下,調查的矛頭從一開始便無情地指向了彼時正在恢複勢力的雅各賓派。

很快,在巴黎刑事法庭之上,超過兩百名的左派激進分子,僅僅因一些“莫須有”的罪名,便被粗暴地強行流放到海外殖民地。

依照“熱月時期”以來的規定,對於試圖推翻共和國的暴力分子,都沒有二次上訴的權力。

那些被認定為雅各賓派殘餘分子的人們,處於命運的至暗時刻。在被押解上船的那一刻,海風呼嘯著撲麵而來,鹹澀的氣息充斥著鼻腔,他們卻渾然不覺。

每個人都拚儘全力,扭轉身體,目光癡癡地回望逐漸遠去的共和國。那片熟悉的土地,有著他們的親人和回憶,可如今卻隻能漸行漸遠。他們的心中,滿是深深的無奈,如同被一塊巨石沉沉壓住,無法喘息。

有的人,再也壓抑不住內心的憤怒,張開乾裂的嘴唇,聲嘶力竭地呼喊著。那呼喊聲,在波濤洶湧的海麵和嘈雜的押解聲中,顯得如此微弱,卻又飽含著無儘的悲憤。

然而,無論他們如何掙紮、呼喊,都無法改變被命運無情捉弄的結局。他們的命運,就像無根的浮萍,在政治的漩渦中,被輕易地改寫,身不由己地朝著未知且殘酷的方向漂去。

隻是,這些可憐的人們全然不知,法蘭西第一執政安德魯,有著旁人難以企及的敏銳洞察力,仿佛擁有“預見能力”一般。

那是他知道在1800年的上半年,這些被視為雅各賓派殘餘分子,又或是被稱作山頂派的群體,將會策動兩三場未遂暴亂。

其實,從本質上來說,這些所謂的暴亂,不過如同跳梁小醜的鬨劇罷了。但問題的關鍵在於,他們竟能蠱惑一小撮現役士兵一同起來鬨事。這一行為,無疑觸碰到了共和國獨-裁者的最後底線。

畢竟,對於法蘭西第一執政官而言,軍權乃是其穩固統治的最大倚靠,更是保障自身安全的堅實壁壘。

安德魯深知這一點,所以,當察覺到這些潛在威脅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斬立決”,提前出手,將可能出現的危機扼殺在搖籃之中。在那個動蕩不安的時代,政治的博弈往往就是如此殘酷,沒有絲毫的溫情與憐憫可言。

數周之後,隨著警務部調查的深入,線索逐漸清晰起來。

第(1/3)頁

第(2/3)頁

一周前,富歇在掌握了一係列證據後,在參政會議上拿出了最終的調查報告,這份報告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將幕後真凶的矛頭果斷地指向了隔海相望的英國。

參政院的代表們經過慎重商討,一致認定,是英國情報機構在背後支持法國保王黨人,在巴黎發動了這場令人發指的恐怖襲擊。消息一經傳出,如同野火一般,迅速在各國之間傳開。

一時間,整個英吉利海峽的上空仿佛被一層厚重的陰霾所籠罩,陰雲密布,彌漫著令人窒息的緊張與不安的氣息。

倫敦,白廳,英國外交部大樓內,氣氛凝重得仿佛能擰出水來。平日裡寬敞明亮、彰顯著大英帝國威嚴的辦公室,此刻卻顯得格外壓抑。

外交大臣格倫維爾獨自坐在辦公桌前,眉頭緊鎖,仿佛一座即將噴發的火山,壓抑著內心的波瀾。

他的手中,緊握著一份從瑞典大使轉交來的緊急信件,這信件在他手中,仿佛有乾斤重,壓得他的手微微顫抖。

信中明確且強硬地轉達了法國方麵最強烈的外交抗議,每一個字都如同寒光閃閃的利刃,精準地刺向英國的外交底線。

法國外交部長克拉克言辭斬釘截鐵,毫無回旋餘地地認定,是卑劣無恥的英國情報機構,金融調查局,深度參與了1799年12月24日那個平安夜,旨在刺殺法蘭西第一執政安德魯的驚天陰謀。

每一個字,都像一顆沉重的鉛彈,重重地砸在格倫維爾的心頭,讓他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壓力。

身為大英帝國的外交大臣,格倫維爾十分清楚,這場突如其來、由平安夜爆炸案引發的外交風波,對於英法兩國而言,就如同高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稍有不慎,便會墜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之前,小皮特首相因病不得不暫時休養生息,國家的諸多事務重擔便悄然落在了代理首相波特蘭公爵的肩頭。

儘管波特蘭公爵表現的性格強硬,在對待法國的態度上,堅決拒絕和談,秉持著絕不妥協的立場。

然而,格倫維爾本人卻有著自己的考量。為避免兩國陷入全麵戰爭的泥沼,他暗自默許自己的心腹親信,與法國的外交官展開私下接觸。

在雙方小心翼翼的試探與溝通下,很快,英法兩國就像是達成了某種心照不宣的默契,悄然恢複了外交領域的非正式會晤。

儘管這些非正式會晤在短期內,並未取得突破性的重要成果,也沒有戲劇性的立場轉變,但它們卻如同一座脆弱卻珍貴的橋梁,至少保證了兩國之前達成的某些關鍵妥協得以延續。

其中,法國明確表示,將一如既往地尊重英國在澤西島和根西島,也就是海峽群島(諾曼底群島)的主權;不僅如此,法國駐印度洋海軍也將陸續釋放那些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上“被錯誤扣押”的英國商船。

而作為回報,大英帝國的海軍也將陸續釋放,近期在大西洋上扣押的法國商船,另外……

第(2/3)頁

第(3/3)頁

在那間寬敞卻因緊張氛圍而顯得格外逼仄的辦公室內,外交大臣格倫維爾正眉頭緊鎖,全神貫注地盯著攤開在辦公桌上的文件。

不知何時,一陣突兀的敲門聲,宛如一記重錘,打破了這份死寂,也打斷了格倫維爾沉浸其中的思緒。他的身體微微一震,臉上閃過一絲不悅,顯然這突如其來的打擾,讓他頗為煩躁。

“進來!”格倫維爾的聲音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疲憊與煩躁,在這空曠的辦公室內回蕩。

隻見一位年輕的秘書,身姿微微顫抖,小心翼翼地推開門,輕手輕腳地走進來。他的眼神中滿是緊張與敬畏,不敢直視頂頭上司的眼睛,隻是垂著頭,低眉順眼的輕聲說道:

“勳爵閣下,法國方麵轉發來的第二封緊急照會已經送達。”說話間,年輕秘書的手微微顫抖著,遞上了一份文件。

格倫維爾聽聞,眼中閃過一絲警惕,迅速抬起頭。隨後,他伸出手,一把奪過文件,動作急切而果斷。快速打開文件的瞬間,他的目光迅速掃過上麵的字跡,原本就凝重的臉色愈發陰沉,猶如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烏雲密布。

隻見文件上赫然寫著法國方麵的強硬要求,不,此刻看來,這已然屬於一份措辭嚴厲的“哀的美敦書”,也就是最後通牒。

上麵明確寫道:英國必須立刻改弦易轍,停止一切針對法國的“非理性,不紳士”的敵對行動,並在3天時間內交出所有參與平安夜爆炸案的罪犯。

在那長長的名單之首,格倫維爾一眼就看到了金融調查局的實際負責人,威廉�9�9威克曼的名字。

格倫維爾的嘴唇微微顫抖,心中暗自思忖,這份最後通牒,無疑是法國方麵即將采取最強烈報複行動的明確信號,他們顯然是要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這一紙通牒,極有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引發兩國之間的全麵戰爭。

然而,就在格倫維爾滿心憂慮之時,他的目光突然停留在文件的一處細節上。他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閃過一絲疑惑。那是外交大臣注意到,金融調查局的直接主管,現任英格蘭銀行的首席行長托馬斯�9�9雷克斯爵士並未被列入這份通緝名單。

這一發現,讓格倫維爾的心中湧起無數疑問。這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深意?是法國方麵的疏忽,遺漏了如此關鍵的人物?還是有著其他不為人知的考量?又或許,這是法國高層在憤怒之下,仍保留的一絲理智行為,刻意留下了談判的餘地?

格倫維爾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的手指不自覺地輕輕敲擊著桌麵,發出有節奏的聲響,仿佛在試圖通過這種方式,尋找出這背後隱藏的答案。

…….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