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法蘭西1794 > 第907章 健康飲食與一篇政論文

第907章 健康飲食與一篇政論文(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第907章健康飲食與一篇政論文

1799年7月的最後一個禮拜日,陽光透過半開的窗簾灑在安德魯在聖路易島彆墅的臥室裡。他慵懶地伸了個懶腰,緩緩地從床上坐起。

與往常不同,這位年近30歲的法蘭西第一公民,沒有在拂曉時分跟隨執政官衛隊一起出操,也沒有像往常一樣在清晨的微光中跑步鍛煉。

此刻,安德魯才發現妻子莫拉薩與孩子們都不在了。但下一刻,他想起來,昨夜莫拉薩就告訴自己,她將帶著兩個女兒,前往母親夏洛特夫人管理的“巴黎春天”商場,並要待上一天。

毫無疑問,無論古今中外,無論什麼年齡,逛街,或是逛商場都屬於女人們與生俱來的天性,尤其是在周末人多的時候。

似乎是沒人約束,直到上午8點50分,安德魯這才從床上下來,不緊不慢地穿好衣物,簡單地洗漱一番,然後邁著輕鬆的步伐來到餐廳,準備開始享用他的早餐。

回到巴黎之後,安德魯的飲食結構就在不經意間,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似乎是年齡的增長,導致他開始更加注重健康和營養的平衡。

通常,安德魯執政官早餐的第一步,就是喝下一大杯煮沸過後,已是常溫的純牛奶,這杯牛奶沒有任何添加物,如蔗糖等,完全保留了牛奶的天然營養。依照健康飲食規則,所有飲料和流食需要作為第一項完成,這樣可以幫助喚醒身體的消化係統,為接下來的食物做好準備。

接著,安德魯會享用一盤脆嫩爽口的意大利生菜,或者是一個已經切片的普羅旺斯西紅柿。

這些洗淨的蔬菜通常是不加任何佐料的,但為了增加口感和營養,他會添加幾個蝦仁或是生魚片。這些海鮮不僅為早餐增添了豐富的蛋白質,還帶來了一絲清新的海洋風味。

然後,他會吃下一兩枚煮熟的雞蛋,搭配幾片鹵牛肉或是奶酪。雞蛋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而鹵牛肉和奶酪則提供了必要的脂肪和礦物質。此外,安德魯還會準備一些點心,如少許堅果和種子,比如杏仁、核桃等,這些食物不僅美味,還能提供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和膳食纖維。

最後,輪到早餐的主食部分,安德魯會選擇一磅左右的全麥麵包、糙米、燕麥等全穀物食品。這些全穀物食品富含膳食纖維。

此刻,安德魯的飲食中,豬牛肉、羊肉等紅肉和香腸、培根等加工肉製品的攝入頻率,已經大大減少。

而紅酒與白蘭地等酒水,也僅限於外交場合的宴席之中,平時他儘量避免飲酒。至於白砂糖、黃油、醃製、燒烤及油炸等所謂的高卡路食物,已經從安德魯執政官的早餐序列中慢慢消失了。

上述這些,就是法蘭西第一公民的早餐標準。

而事實上,這種飲食模式非常類似於另一時空,21世紀世界排名第一的理想膳食模式——“地中海飲食”。

需要說明的,這種飲食模式強調新鮮的蔬菜、水果、全穀物、堅果、魚類和橄欖油的攝入,同時減少紅肉和加工食品的攝入,有助於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預防多種慢性疾病。

安德魯在和平時期的早餐,不僅反映了他對健康飲食的重視,也展現了他對生活品質的追求。每一項搭配都遵循科學的營養原則,這不僅是對身體的嗬護,更是對生活細節的極致把控。

顯然,想著健康長壽的他,可不希望自己成為下一個“葉卡捷琳娜”,或是下一任的“威廉二世”。

這兩位曆史上的君主,儘管在政治舞台上曾經權傾一時,但最終都因為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和忽視健康而導致悲劇收場。

作為當世的“懂王”,他推測這兩位君主的真正死因,都是因為長期的心腦血管,及“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疾病。

這種在巴黎上流社會被視為“野蠻斯巴達式”的早餐方式,並不能被其他人接受,哪怕是安德魯身邊的“大秘”貢斯當。

第(1/3)頁

第(2/3)頁

在巴黎的社交圈裡,早餐通常是一場奢華的盛宴,充滿了精致的糕點、香醇的咖啡和各種美味的肉類。

然而,安德魯的早餐卻截然不同,他選擇的是一杯純牛奶、一盤清新的蔬菜、適量的海鮮和牛肉,以及煮熟的雞蛋及全麥麵包,這種簡單而健康的飲食方式,在如今的上流社會中顯得格格不入。

所以在回到巴黎之後,貢斯當向第一執政遞交當天新聞簡報的時間,逐漸的推遲到等待執政官吃完早餐之後。

貢斯當深知安德魯對所謂健康飲食的執著,也明白自己無法適應那種“斯巴達式”的早餐。

所以,他總是小心翼翼地避開第一執政的早餐時間,以免被安德魯強行留下,以所謂健康的名義,一起吃著難以下咽的黑麵包。

毫無疑問,貢斯當更喜歡傳統的法式早餐,那種充滿奶油和糖分的美味,是他一天開始的最好方式。

因此,貢斯當總是巧妙地安排自己的時間,確保在執政官吃完早餐後,再將當天的新聞簡報遞上,這樣既能完成自己的職責,又不會被迫接受那些“健康”但並不合他口味的食物。

……

古羅馬帝國時期著名的基督教思想家、神學家和哲學家,聖奧古斯丁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

“戰爭,隻不過是和平從較低狀態到較高狀態的過渡。就捍衛某一偉大原則,或正義事業的戰爭而言。”

這種說法在某種程度上或許有一定的道理,但並不能完全適用於所有曆史事件。以法國大革-命時期為例,這段波瀾壯闊的曆史中,戰爭的性質和影響,遠比聖奧古斯丁的論斷更為複雜。

在法國大革-命的早期階段,法國人民為了保衛新生的民主製政-府,抵禦君主製國家的乾涉和威脅,奮起抗爭。

上述這場反侵略革-命鬥爭在1795年,被法蘭西第一執政安德魯定義為“偉大的衛國戰爭”,其目的是為了維護法國人民通過革-命所獲得的自由與權利。

從表麵上看,這似乎符合聖奧古斯丁所說的“捍衛正義事業”的戰爭,但隨著戰爭的推進,其本質逐漸發生了變化。

那個動蕩的時代,戰爭的火焰在法國大地上熊熊燃燒。雖然法國人民在戰爭初期表現出了巨大的勇氣和決心,但戰爭的持續卻帶來了諸多危險。

當民主製在歐洲體係中逐漸站穩腳跟之後,獲勝的共和派並沒有停止戰爭的步伐,反而繼續擴張,對鄰邦進行蹂躪。這種行為不僅違背了戰爭最初的正義目標,也引發了歐洲各國對法國的恐懼和反感。

事實上,在安德魯-弗蘭克成為法國獨-裁者之前,法國的共和政體就已經受到了軍事統治方式的深刻影響。

軍事的勝利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鞏固了革-命的成果,但也使得共和製逐漸偏離了其應有的軌道。

以安德魯、奧什、拿破侖為代表的一批年輕將領們,憑借著一係列輝煌的軍事勝利,贏得了人民的讚譽,但這些勝利卻很快成為對共和製法國的最大威脅。軍事力量的過度膨脹,使得政治權力逐漸向軍隊傾斜,共和製的原則和理念被逐漸邊緣化。

在大革-命的頭幾年,法國人民展現出了異乎尋常的團結與勇氣。他們奮勇作戰,將那些軟弱的鄰邦打得一蹶不振。

然而,這種軍事上的勝利並沒有帶來真正的和平與穩定。相反,歐洲各國被法國日益增長的軍事威力所嚇倒,紛紛對法國采取了防範和對抗的態度。這種局勢不僅加劇了歐洲的緊張關係,也使得法國自身一度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

為了最大限度地戰勝來自四麵八方的敵人,共和國的公民們在法國大革-命時期自覺的,或被迫的轉向了軍事政體。這種轉變在很大程度上符合法國民族所引以為榮的本性。

第(2/3)頁

第(3/3)頁

法國人一直以來都以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團結一致的精神為榮,這種民族自豪感在革-命時期被進一步激發。法國大革-命不僅改變了法國的政治格局,還深刻影響了法國人的國家認同和民族自豪感。

與此同時,安德魯-弗蘭克所體現出來的軍事與民主的折中調和,賦予了法國人以民族自豪感。而安德魯在軍事上的成功,加上新製度下人民對自身力量的自覺認知,形成了雙重威力。

這種力量不僅鞏固了法國的革-命成果,還推動了法國的軍事擴張。安德魯的軍事才能和對法國革-命價值觀的維護,使得法國在歐洲大陸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威望。

然而,這種民族自豪感也帶來了對鄰國人民的鄙視心理。法國人認為,其他國家的人民不能,或不願像法國人一樣取得獨立與威望。這種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法國的自恃和自信,同時也加劇了法國與鄰國之間的緊張關係。

法國的軍事擴張和民族主義情緒在當時的曆史背景下,使得法國人對其他國家的人民產生了極度優越感。當時的一切事物都助長了這種自恃自信與蔑視他人的心理。

神聖羅馬帝國這個古老而莊嚴的結構,由於世俗王侯對教會領土的蠶食鯨吞而風雨飄搖。帝國昔日的維護者,哈布斯堡王室與霍亨索倫王室,尤為苛求無厭,咄咄逼人。

這種外部環境的動蕩,使得法國更加堅定了自身的軍事擴張和民族主義路線,同時也加劇了歐洲各國之間的矛盾和衝突。

這種複雜的心理和外部環境的交織,最終導致了法國在革-命和對外擴張時期走向了軍事擴張的巔峰……

在獨裁者安德魯的指揮下,法國這個軍政一體的共和國,迅速蛻變成為一個無與倫比的強大戰爭機器。

它不僅成功地滅亡了那個早已名存實亡、被戲稱為“既不神聖、又非羅馬”的神聖羅馬帝國,還讓曾經威震歐洲的哈布斯堡王朝和霍亨索倫王室徹底跪倒於安德魯的鐵蹄之下。

甚至連不可一世的俄羅斯帝國,也不得不屈服於第一執政的淫威之下,被迫在戰場上與法國簽訂了屈辱的和約。

法國的軍事力量在安德魯的領導下達到了巔峰,整個歐洲大陸都籠罩在法國的陰影之下……

“靠,這是哪位英國思想大咖寫得雄文?!”僅僅是看過幾段,安德魯就不由得驚歎起來。這篇文章的分析之精準、觀點之犀利,讓安德魯感到震驚。

他心想,倘若這篇文章出現在知識大爆炸的兩百年後,那些認真學過政治學的本科生或許還能寫出這樣有深度的文章。

但在火車剛剛問世的年代,信息傳遞極為封閉,尤其是在英法兩國處於戰爭狀態的時期,很多內容都屬於似是而非、誇大其詞的傳聞,甚至是謠言。

然而,這篇文章的作者對法國革-命前後的分析卻如此精確,仿佛能夠洞悉曆史的脈絡和未來的走向。

等到安德魯看到作者為“傑裡米·邊沁”的名字,這才釋然開來。邊沁不僅是功利主義學派的先驅,還寫下了《政-府片論》和《道德與立法原理導論》等思想巨著。

…….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