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法蘭西1794 > 第888章 少年軍校

第888章 少年軍校(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第888章少年軍校

在創立參政院之初,安德魯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他說:“這個世界上我最尊崇什麼?在組織創建任何事物之時,武力是不可憑恃的。世上隻有兩種力量,精神與劍。歸根結底,精神總是戰勝了劍。”

作為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征服者,安德魯手中緊握利劍,但他又清楚地知道劍鋒威力之所及,所以從來隻將劍視為他武器中的一種而已。

因此,安德魯鐘愛自己的刀劍,但比常人擁有兩百多年見識的他,始終堅持認為“筆比劍有力!”所以從1793年到現在,他的耳朵從未被刀劍的碰撞聲蒙蔽,而忘記聆聽未來的真實聲音。

也是基於此,從1799年開始,回到巴黎的安德魯就將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有關國計民生的重要問題上,而不僅關注於戰爭與廝殺。

實際上,整個參政院的人數並不固定,依照第一執政的指使要求,為此,作為秘書長的貢斯當設定了參政官的規模為92位。如果算上為現場服務的多位速記員(書記員),差不多就在一百人左右。

首先,坐在前台上是主-席團,成員一共7人;

包括3位執政官(安德魯、圖裡奧、康巴塞雷斯)、正副秘書長(貢斯當與莫裡昂)、憲兵司令佩裡尼翁,以及總參謀長貝爾蒂埃。

隨著參政院的成立,原本屬於戰爭部的次一級單位的法國總參謀部,正式成為了陸軍部和海軍部等全法武裝力量的名義上級。

不僅如此,地位同樣大大提升的憲兵部,也擁有主動監管各兵種的權限;

至於副秘書長莫裡昂,是第三執政康巴塞雷斯推薦的一位財經類專家。不過,安德魯比較滿意現任財長拉梅爾的工作,而且副財長是安德魯剛剛任命不久的拉瓦萊特,也值得信賴。

經過安德魯明裡暗地的考察後,發現莫裡昂思路清晰,反應迅速,而且這位30多歲的政客熱衷於接受新事物、新科技,文筆也非常不錯,隨即就任命他為參政院的副秘書長,作為貢斯當的第一助手。

第二批,就是42位行政長官,以及28位議員和法官;

不僅涵蓋了外交部長克拉克、警務部長富歇、陸軍部長戈丹、海軍部長維爾納夫、財政部長拉梅爾、司法部長蒙鬆、內政部長夏普塔爾、文教衛部長達維、科技部長蒙日、軍情局長布魯斯、巴黎總督德馬雷等,還有他們的第一助手,以及主要司局長。比如說內政部下屬的交通與郵政局;

另外,500人的立法院(議會下院)和250人的元老院(議會上院)議員代表,還有高等法院和憲法法院的多位法官。

第三批,屬於第一執政特彆指定的15名企業與科學的參政官。與前兩批不同,這些隻是臨時的參政官,隻能等到秘書長點到自己名字時,才能以行業專家的身份,參與到相關提案的討論;

其中就包括法蘭西銀行代表烏弗拉爾,科學院院士拉格朗日、新聞業代表法爾科、盧森堡鋼鐵集團總經理庫勒泰。偶爾的,還會有某些重要的省級或大區行政官等。

庫勒泰屬於安德魯的老部下,與第一執政官可以說是“相識於微末,風起於青萍”;

作為安德魯私人財政官的烏弗拉爾,也是執政官的心腹之一,不僅如此,後者的嶽父林德,更是安德魯發跡前主要的商業合作夥伴;

第(1/3)頁

第(2/3)頁

身為法蘭西院士的拉格朗日,屬於法國數學和物理領域的領軍人物。而且他與上任不久的科技部長蒙日,關係非常密切;

至於法爾科,是共和國的主要新聞喉舌,《費加羅報》的總編,依照後世的權利職責而言,法爾科就是妥妥的宣傳部長角色。

安德魯依照自己的治國理念,將這些科學院院士,還有金融業、工業、新聞業的精英代表,召到新成立的參政院,也充分表明了第一執政對國家各行各業,全麵發展的關注。

參政院成立的當日,《費加羅報》作為執政-府官方的報刊,發表了一篇文章,專門介紹了法蘭西最高決策機構,“參政院”的日常運作模式。

一般而言,首先是近百名參政官們精心準備並仔細斟酌後,將各自認為至關重要且亟待解決的各項議題,以書麵方式提交到主-席團的秘書處。這一環節標誌著議題正式進入審議流程的起點。

隨後,這些議題會被細致地交由秘書長貢斯當及其團隊進行初步的分類與篩選工作。

貢斯當先生以其豐富的經驗和敏銳的洞察力,與團隊成員一道,對每一個議題進行深入分析,旨在從中挑選出那些最為緊迫、影響深遠且需要優先處理的重要議題。

經過這一嚴謹而細致的篩選過程後,所選出的重要議題會被進一步整理,然後呈報給法蘭西的國家元首,安德魯執政官。

而第一執政作為國家的最高決策者,會對這些議題進行審慎的考量與批準。他的決策不僅基於議題本身的緊迫性和重要性,還會綜合考慮國家的整體利益、長遠發展以及民眾的福祉。

一旦安德魯執政官批準了這些議題,它們便會被正式交付給全體參政官進行集體討論。

在這一環節中,參政官們會圍繞議題展開熱烈的討論,各抒己見,充分發揚民主精神。通過深入的交流與辯論,參政官們力求達成共識,形成統一而明智的決策意見。

最後,在全體參政官的共同努力下,會議將針對每個議題得出一個明確而具體的結論或行動計劃。這些結論或計劃將作為後續工作的指導方針,為國家的治理與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當然,那些帶有立法性質的動議案,還需要提交到兩院議會中進行表決,獲得簡單多數之後,才能具體執行。

不得不說,整個會議流程不僅體現了決策的民主性與科學性,也彰顯了參政官們對國家事務的高度責任感與使命感……

無論海峽對岸的英國議員們,如何抨擊與嘲諷安德魯折騰出來的“融合議會與行政權力的怪物”,參政院。

因為參政院替代了立法院(議會下院)的多數職能,使得法國國家決策與執行效率之高,令所有歐洲人都感到瞠目結舌。

就連唐寧街10號的小威廉皮特也羨慕不已,但這位英國首相也很清楚,這種參政體製放到英國,立馬會被威斯敏斯特宮的議員們噴死,也隻有法蘭西的獨-裁者敢玩,會玩。

視野回到巴黎,5月下旬的一天,貢斯當將秘書處整理好的22個重要議題,提交到安德魯麵前,準備拿到參政院上進行討論。

看了幾眼,安德魯將目光停在一個商討議題上,居然是文教衛部長達維,提交的要“加大照顧陣亡官兵子弟”的議案。

安德魯招來貢斯當問了才知道,那是達維在一次散步途中,遇見了一名在北方戰場陣亡的老友遺孤,10歲的維克多居然在大街乞討。

第(2/3)頁

第(3/3)頁

隨後,達維經過了一番並不全麵的調查,居然發現在巴黎,類似維克多這般的烈士遺孤就多達322人。他們不僅沿街乞討,有的還以團夥形式小偷小摸,甚至是攔路打劫。

需要說明的,得益於先知先覺的安德魯參與,加之各種先進武器的加持,導致法國從1794年6月到1799年的一係列戰爭中,其傷亡數字比另一時空大大減少,因此形成的戰爭孤兒也不多。

不僅如此,在第一執政的親自督促下,各地“擁軍擁屬”工作也落實得當,至少大部分撫恤金可以及時足額的發放到位。

然而,1794年6月之前的戰爭家屬與遺孤,估計就很難做到這一點。倒不是榮軍部門不負責,主要是當時的財政負擔壓力太大,大部分時候顧此失彼,隻能優先照顧第一執政期間產生的戰爭孤兒。

很多藝術家都屬於瘋子和偏癡狂,但他們也是慈善家,達維就是其中之列。就在昨天,大畫家費勁周折,這才說服了秘書長貢斯當,將達維本人的議案,提交到參政院上進行討論。

事實上,達維議案中的解決方式太過簡單。他在陳述事實後,隻是要求政府提供足夠的生活保障,包括每周發放一筆的撫恤金,提供食物與住宿。直到他們年滿16歲,有自給自足的工作與生活能力。

不過,安德魯顯然不認為這是一個好辦法。這些軍屬遺孤在外麵流浪幾年後,因為缺乏管教,已逐漸迷失了自我,心理失衡,野心十足,根本不服從管製,已經或是即將成為不穩定的社會因素。

“所以,將你的議案修改一下,提交建立一批少年軍校,用於來安置這些戰爭遺孤。”安德魯對著匆忙趕來的文教衛部長說。

“少年軍校?”達維愣了一下。

好在第一執政並沒有讓藝術家搞什麼“畢加索式”的抽象思維,直截了當的說出了自己心中的答案。

“沒錯,就是將這些野小子們丟進少年軍校錘煉幾年,好讓他們在軍隊的大熔爐裡,讓他們懂得服從,遵守軍紀。”

事實上,法國的少年軍校具有悠久的曆史,早在18世紀初就已經出現了。不過,那是為未成年的貴族子弟提供的參軍機會,所以服務對象不是給“大字不識一籮筐”的士兵遺孤。

拿破侖上的那所布裡埃納軍校就是如此,該校新成立不久,由聖本篤教會管理,共有一百二十名學員,其中一半是公費生,一半是自費生。自費生每年繳納學費約七百裡弗爾,公費生的學費由王室支付。學員在軍事學院學習至十六歲後轉入更高一級的學府。

至於安德魯所要效仿的,就是蘇俄時期,為能妥善安置犧牲軍人的後代,建立的少年軍校。

這種專業性極強的軍事學校,不僅可以給這些軍人遺孤提供生活上的照顧,也能給他們提供優質的教育,可謂一舉兩得,很多高等軍事學院的優質生源基本都來自於此。

…….

第(3/3)頁

最新小说: